第154章 提前收割-《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自己在家榨油?”他不太敢相信。

  若娘肯定地点了点头。

  第二日,张得发再过来就发现云家和将军家院子里各架了六口大锅,每个锅前面都有人将晒干筛好的油菜籽倒入土灶上的斜锅内翻炒。

  直至炒成茶黄色,舀出来倒在干净的地方摊凉。

  边上有人在推磨,将晾凉的菜籽碾碎成粉末状。

  古有言:“菜籽磨成泥,芝麻打破皮”。

  再倒入锅中蒸熟,大火蒸烧一至两个时辰。院子内雾气腾腾,芳香扑鼻。等蒸到一定火候,打坯分包,这时候张得发带过来的铁条就派上了用场,气力大的人将蒸熟的油籽粉趁热分装在一格一格的铁环里,做成饼。

  然后将油籽饼一块块整齐地码放在主榨的油壕内,用木楔挤紧,装好后就开撞榨油,被挤榨出的油便会顺着槽眼流到一旁的木桶内。

  等油全部清出,需等上一至两个月。

  三万斤,十几个人一起忙碌了十来日,油饼堆满了张景彦家的屋子。

  若娘想着他家不经常有人,只在自家留了两个油饼墩子,其他都移到了张景彦家。

  菜籽油香气浓郁,不需要走到张家门口,就能闻到浓浓的味道。

  要不是张景彦还有将军的名头,估计张家会被人抢个精光。

  ......

  油菜收完,春季的水稻又要开始插秧了。

  农家无闲日,果真如此。

  张景彦回来那日,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

  若娘坐在屋檐下昏昏欲睡,雨声伴着脚步声在耳边响起时,她以为是老四去张得发家练完武回来了。

  眼睛未睁,懒懒地开口:“厨屋里有吃的,饿了自己去吃。”

  却许久未见回答,若娘疑惑地睁开眼睛,老四一向话少,但是她开口说得每句话他都会应答的:“将军!”

  “你回来了。”若娘慌忙了一瞬,从竹椅子上站了起来。

  眼睛盯着张景彦上下打量了一番。

  跟个黑炭似的人。

  穿着合身的短打棉衫,还似乎能感受到他的肌肉贲张,看似瘦了,又好像壮了许多。

  “嗯。”她打量张景彦的同时,张景彦也在看她,还是那样瘦瘦小小,坚强又柔和的模样。

  他想起许来金对他以前那个云嫂子的描述,他知道,她不是她。

  “菜籽油收到了?”一个月前,她让张得发给上谷关送了一批已经沉淀过滤好的油。

  菜籽油比她吃过的任何一种油都要香醇,现在家里烧菜,都是用它。

  “辛苦你了。”张景彦说着,给她递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若娘没接:“你先前给的五百两还剩不少,这银子你留着多囤点东西吧。”

  边关五万张嘴,随随便便都能将他啃得一干二净。

  “给你,留着。”张景彦将银票塞在她手中,一千两对他而言,干不成甚么事,却能让她好过许多。

  若娘也算了解他的脾气,也不再推拒。

  大不了,再多种点地,补给他。

  张景彦看完了人,准备回家。

  若娘却想起了个事:“家里的油饼渣你打算怎么办?”

  张景彦哪里知道...

  若娘看他直勾勾地盯着她,不由心头郝然。

  飞快说道:“周边有没有专门养牲畜的,卖给他们,油渣肥硕,是顶顶好的饲料。”

  “好。等卖完了,银子也给你。”张景彦扯了扯嘴角,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回了家。

  第二日,张景彦果然来送银子了。

  一斤菜籽出油四两,剩下的油饼也不小,大概半斤。

  按照一斤二十文的价格卖给了广临郡城外一家养猪的,一共卖了三千两,张景彦都给了若娘。

  云家二十亩地,收了六千斤的菜籽,榨好的油有两千五百斤。

  韩长史看油质好的很,就跟张景彦提了,拉到京都去卖。

  菜籽油卖到了五百文一斤。

  统共算起来,这一百多亩地的菜籽,挣了上万两银子。

  若娘除了张景彦最初给的一千两,其他都没有收,全部给了张景彦用于屯粮。

  ......

  又连下了几日的雨。

  第三天雨停了,若娘让老二、老三喊人一起去将稻田的水排干净了。

  晒田,准备收割。

  若娘最近老觉着心慌,雨三天两头的下,河里的水涨的很快。

  她在张景彦偶尔过来吃饭的时候提醒了一句:“将军,最近的雨水太多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地里的稻子会发霉的。”

  “是不是让许成通知大家收割?”

  “好。”

  接下来连着晴了四天,第五天若娘就拉着儿子们下地割稻子了。

  张家的人基本都来帮忙了。

  若娘让他们一边割就一边往家里送,花了三日功夫就将稻子连同稻杆全部运回了。

  若娘提着的一口气总算放下了。

  许家村他们是第一个开始收割的,其他的地里的稻子都还是青色的。

  许成在村里说了,就没一个听的。

  只有他自己家和本家的几家跟着一起收了。

  这收稻子的时辰早晚,对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没人愿意做这种“蠢事”。

  趁着日头好,若娘将稻子摊在地上,用连枷抽打。

  竹连枷的头是用布条带绑上的,不耐用,转动着抽打时吱呀吱呀地叫。

  一时间院子里全都是啪、吱呀,啪、吱呀的声音。

  连枷打稻费手臂和腰,一天打下来谁都不想动了。

  谷丰连着被人踩了几日,铁环连着的地方也开始吱呀吱呀作响,。

  打完一场,就将上面稀烂的稻茎用耙子清掉,下面的稻粒收拾了放在准备好的竹编上晾晒。

  稻草就捆起来作为柴火堆到后院空着的猪圈里。

  剩下的稻草若娘准备运到田里去焚烧了肥田。

  等若娘将稻茎清理的还剩一个小角落的时候,雨又开始下了。

  倾盆大雨,整整下了两天。

  河里的水已经到了人往下蹲,伸手就能摸着的高度了。

  下雨天,若娘等人坐在朝西的空屋子里用手搓着稻穗。

  大多数收完的稻谷,已经被连夜送到上谷关去了。

  张景彦盯着窗外的雨,眉头紧锁:“看这天气,今年夏季怕是要洪涝了。”

  “你回一趟郡里,跟长史说一下,让他把下面的兄弟都通知到,做好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