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日,张得发果然带了几十个人过来打井,若娘要水井尽快能用,打的还是近四十丈的深井,就多用了人。
这些人分两块,一半给将军家用。
张得发也有心等他们两家的打好了,他家也得有。
另外,他还将若娘要买的山头的红契带了过来。
丈量约两千亩的山头,花了八百两银子。
这一片连着的山,山势平缓,除了朝北向直耸而上,往南延伸缓慢下降,中间还有一整块的平地,适合建房。
若娘想着等山地开出来,她就把房子建到那边去,做个独户。
这边的房子等老四成了亲,留给夫妻俩住,也有个照应。
只是现如今,整座山还都是杂草枯树,需要好好清理一番。
等着人看完了水井的位置,开始用铁锹、镐头开凿,她站在院子外面看向山。
这座山还没有名字,她打算叫它白云山,抬头见云,低头见山。
“银花她爹,你帮我找些可用的人,先把山上的枯树杂草清了吧,长的好的树就不动它们了,清完之后他们要是还愿意,把地也翻了,要深耕。”
若娘比着如今洛州府的工钱,按亩算,一亩地一个人翻,估摸要三日,她打算给一百个铜板。
要是一家子一起翻,三个人一日就能拿一百文。
跟哪儿比,都是不错的活计。
“夫人,将军跟我说了,想清一下湖心岛,重新选人...”
若娘皱了下眉,有些无奈:“一来一回,湖心岛只怕会被更多的有心人知晓了。”只看能不能先撑过今年。
张得发也跟着皱了眉,实在是没想到,上蹿下跳最招人烦的,是老仵作家的儿媳,带着岛上其他有两家,心也跟着野。
“清了吧。”若娘沉了沉眸,湖心岛四周环水,如今也只有十一在做摆渡人,其他人要想找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事情多,不要在这方面再起波澜。
若娘看向张得发,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银花他爹,你们没想过,买些死契的人吗?”
世家哪家手里不拿捏着家生子的死契,好用,也不敢有歪心思。
“怎么没想过,但我们也希望能帮衬更多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况且,将军说过,家奴是忠心,但也死气沉沉,看不到出路的人生,哪有普通百姓的烟火气。
若娘仿佛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思考了一下,轻声说:“家奴要是做的好,也可以放契归家的。”
张得发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夫人,我明白了,明日我就和石英一起去人牙子那边寻摸。”
跟若娘说完话,张得发去找了张景彦,说了她的想法。
张景彦没有管家的经验,一时也着相了,听了立马反应过来:“那最好找一家子,有点手艺的。”
“是。”
“当初多建了十来间屋子,刚好用上,这事你去找夫人拿主意,看她怎么安排。”
“是。”
......
张景彦这日去云家吃午食,若娘就跟他提了:“张景彦,空的十间屋,卖给我吧。”都是刚开始来岛上,一溜建的砖瓦房,里面也都准备了床和桌椅,等张得发买了人过来,就能住进去。
“一间十两银子怎么样?”若娘问道。
“可以。”
说定了这些事,若娘便开始忙她的绿叶菜。
虽说进了三月,时有倒春寒,一些耐寒的菜已经可以种了。
若娘爱吃菠菜,首先圈了后院有一亩地,全撒上了菠菜种。
生菜不管是清炒还是用蒜泥拌着吃都很爽口,是若娘的第二选择。
小白菜,萝卜,胡萝卜,调味的小葱,生姜。
割了一茬还有一茬的韭菜。
还有一些喜温的,她跟往年一样,搭了棚子保住温度,种了茱萸,茄子和胡瓜。
这些理应种在清明后,她能早早尝个鲜,卖到州府去,也能卖上不错的价。
做完这些,若娘开始了她今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春季稻的育秧。
打井人喊着号子打井,她便将晒种选种放在了后院。
大丫,老三他们被老四喊过来帮忙,顺道学点若娘的法子。
这一季稻子,她只打算种靠近湖边的不到百亩地,称了三百斤的稻种。
砒霜难得,张景彦去岁弄到了硫磺,她便用石灰、草木灰、硫磺拌种,家里人也算都松了口气。
兄弟几个一听娘要育秧了,坚持要来,也是担心出个甚事。
种子浸了2日,催的芽冒了出来。
一大家子挑着担子出门,撒在若娘特地留好的秧地里。
秧地在水稻田边上。
老三撒完种子,直起身伸了个懒腰。
入目是一大片看不到头的紫色小花:“媳妇儿,好多花啊!”
“娘,这块地不是要插秧的吗?怎么还长了这么多的花?”他挠了挠头,没听娘说要换地啊?
他转头看向柳氏,走过去伸手薅了一大把花,伸到柳氏面前。
“当家的,这是娘种的吧?你随意摘...”小心被骂哦。
但紫色的花确实好看。
柳氏伸手接过,偷偷看了眼若娘。
正巧若娘看了过来。
“娘...当家的他...”柳氏吓了一跳,虽说她跟老三孩子都几岁了,婆婆脾气也不像以前了。
但看到若娘,她还是打心眼里怕,特别是现在娘甚么都不说,只是看着他们的时候,更可怕!
“没事,喜欢就多弄点回去。”若娘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想要今日就摘了,明天你们带了锄头过来,把这些紫云英都翻到地里去。”
“娘,花长这么好看,毁了做甚?”都是盛开的花,毁了多可惜。
大丫也不明白。
若娘故意逗他们:“要是你们舍不得这花,等白云山开好了,种上大豆再翻地。”
“那可不行,多浪费啊!”老三第一个不同意,心疼得脸都皱巴了。
“那不就得了,都是用来肥地的,漂亮的花总比大豆好吧?”
“要是有其他好法子,娘能用这种方式肥田吗?”若娘也无奈,沤的肥根本不够用,亏得她这两年看的书多了,知道紫云英,苜蓿都能翻压还田作绿肥,真用大豆,她也得心疼。
喜欢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这些人分两块,一半给将军家用。
张得发也有心等他们两家的打好了,他家也得有。
另外,他还将若娘要买的山头的红契带了过来。
丈量约两千亩的山头,花了八百两银子。
这一片连着的山,山势平缓,除了朝北向直耸而上,往南延伸缓慢下降,中间还有一整块的平地,适合建房。
若娘想着等山地开出来,她就把房子建到那边去,做个独户。
这边的房子等老四成了亲,留给夫妻俩住,也有个照应。
只是现如今,整座山还都是杂草枯树,需要好好清理一番。
等着人看完了水井的位置,开始用铁锹、镐头开凿,她站在院子外面看向山。
这座山还没有名字,她打算叫它白云山,抬头见云,低头见山。
“银花她爹,你帮我找些可用的人,先把山上的枯树杂草清了吧,长的好的树就不动它们了,清完之后他们要是还愿意,把地也翻了,要深耕。”
若娘比着如今洛州府的工钱,按亩算,一亩地一个人翻,估摸要三日,她打算给一百个铜板。
要是一家子一起翻,三个人一日就能拿一百文。
跟哪儿比,都是不错的活计。
“夫人,将军跟我说了,想清一下湖心岛,重新选人...”
若娘皱了下眉,有些无奈:“一来一回,湖心岛只怕会被更多的有心人知晓了。”只看能不能先撑过今年。
张得发也跟着皱了眉,实在是没想到,上蹿下跳最招人烦的,是老仵作家的儿媳,带着岛上其他有两家,心也跟着野。
“清了吧。”若娘沉了沉眸,湖心岛四周环水,如今也只有十一在做摆渡人,其他人要想找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事情多,不要在这方面再起波澜。
若娘看向张得发,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银花他爹,你们没想过,买些死契的人吗?”
世家哪家手里不拿捏着家生子的死契,好用,也不敢有歪心思。
“怎么没想过,但我们也希望能帮衬更多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况且,将军说过,家奴是忠心,但也死气沉沉,看不到出路的人生,哪有普通百姓的烟火气。
若娘仿佛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思考了一下,轻声说:“家奴要是做的好,也可以放契归家的。”
张得发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夫人,我明白了,明日我就和石英一起去人牙子那边寻摸。”
跟若娘说完话,张得发去找了张景彦,说了她的想法。
张景彦没有管家的经验,一时也着相了,听了立马反应过来:“那最好找一家子,有点手艺的。”
“是。”
“当初多建了十来间屋子,刚好用上,这事你去找夫人拿主意,看她怎么安排。”
“是。”
......
张景彦这日去云家吃午食,若娘就跟他提了:“张景彦,空的十间屋,卖给我吧。”都是刚开始来岛上,一溜建的砖瓦房,里面也都准备了床和桌椅,等张得发买了人过来,就能住进去。
“一间十两银子怎么样?”若娘问道。
“可以。”
说定了这些事,若娘便开始忙她的绿叶菜。
虽说进了三月,时有倒春寒,一些耐寒的菜已经可以种了。
若娘爱吃菠菜,首先圈了后院有一亩地,全撒上了菠菜种。
生菜不管是清炒还是用蒜泥拌着吃都很爽口,是若娘的第二选择。
小白菜,萝卜,胡萝卜,调味的小葱,生姜。
割了一茬还有一茬的韭菜。
还有一些喜温的,她跟往年一样,搭了棚子保住温度,种了茱萸,茄子和胡瓜。
这些理应种在清明后,她能早早尝个鲜,卖到州府去,也能卖上不错的价。
做完这些,若娘开始了她今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春季稻的育秧。
打井人喊着号子打井,她便将晒种选种放在了后院。
大丫,老三他们被老四喊过来帮忙,顺道学点若娘的法子。
这一季稻子,她只打算种靠近湖边的不到百亩地,称了三百斤的稻种。
砒霜难得,张景彦去岁弄到了硫磺,她便用石灰、草木灰、硫磺拌种,家里人也算都松了口气。
兄弟几个一听娘要育秧了,坚持要来,也是担心出个甚事。
种子浸了2日,催的芽冒了出来。
一大家子挑着担子出门,撒在若娘特地留好的秧地里。
秧地在水稻田边上。
老三撒完种子,直起身伸了个懒腰。
入目是一大片看不到头的紫色小花:“媳妇儿,好多花啊!”
“娘,这块地不是要插秧的吗?怎么还长了这么多的花?”他挠了挠头,没听娘说要换地啊?
他转头看向柳氏,走过去伸手薅了一大把花,伸到柳氏面前。
“当家的,这是娘种的吧?你随意摘...”小心被骂哦。
但紫色的花确实好看。
柳氏伸手接过,偷偷看了眼若娘。
正巧若娘看了过来。
“娘...当家的他...”柳氏吓了一跳,虽说她跟老三孩子都几岁了,婆婆脾气也不像以前了。
但看到若娘,她还是打心眼里怕,特别是现在娘甚么都不说,只是看着他们的时候,更可怕!
“没事,喜欢就多弄点回去。”若娘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想要今日就摘了,明天你们带了锄头过来,把这些紫云英都翻到地里去。”
“娘,花长这么好看,毁了做甚?”都是盛开的花,毁了多可惜。
大丫也不明白。
若娘故意逗他们:“要是你们舍不得这花,等白云山开好了,种上大豆再翻地。”
“那可不行,多浪费啊!”老三第一个不同意,心疼得脸都皱巴了。
“那不就得了,都是用来肥地的,漂亮的花总比大豆好吧?”
“要是有其他好法子,娘能用这种方式肥田吗?”若娘也无奈,沤的肥根本不够用,亏得她这两年看的书多了,知道紫云英,苜蓿都能翻压还田作绿肥,真用大豆,她也得心疼。
喜欢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