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给的太多了-《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茂密的山林间,脚下是湿软腐烂的树叶,茂盛的野草直至大腿往上,空气里带着泥土的腥味,若娘揉了揉鼻子,警惕地看向四周。

  “娘,已经在内圈的边沿了,今日就在这里看看吧。”老五用木棍敲打草丛,确认没长虫一类的,放下竹篓,帮着若娘摘野菜。

  老四手里握着刀,他负责探路,若娘和老五采摘。

  “好,你去找认识的野菜,娘去找蘑菇,再看看有没有野果子。”若娘想选的都是可以晒干了保存很长时日的。

  “老四,周围看一下,没危险的话,去打打野鸡,晚上可以吃烤鸡。”上次整只鸡被老三吃了,老四气了好久。

  没吃上鸡是一回事,他上过战场杀过敌的人,干活干不过哥哥,也是件挺让自己生气的事情。

  “嗯!”他今日不仅要打到鸡,还要猎到鹿。

  三人各有分工,若娘用长木棍挑开密集枝条,入眼的是一棵跟她差不多高的树。

  灰白色的树皮,黄绿色的幼枝,青绿色果实,靠近能闻到清新凛冽的香气,带点薄荷的香味。

  木姜子,也叫山胡椒,以后做鲜肉的吃食,可不怕腥气了。

  若娘放下竹篓,往里面铺了层树叶,开始摘果子。

  剩下的等果实成熟了,再摘了留种用。

  “娘!”若娘摘的专心,没注意有人到了身后,老四开口吓了她一跳,还有伸到她面前,滴着血的肥硕野狍子。

  若娘后退一步,伸手扯了下他耳朵:“吓了娘一跳。”

  “娘,比哥哥强,哦?”男娃走到哪都爱一些莫名其妙的攀比,若娘点头,承认了他的厉害。

  蕨菜,马齿苋,鸡油菌,还捡到了几颗牛肝菌。

  用来炒腊肉,或者炖个鸡汤,再香不过。

  五月正值生机盎然,若娘捡的开心,不一会儿两人的背篓都装满了。

  说起来,老四的收获更为丰盛。

  端了一窝野鸡,足有六只,还有二十来个鸡蛋。

  一只狍子,一只百来斤的野猪。

  东西都堆在一起,老四还想去,被若娘拦着了:“再多都拿不回去了。”

  比预想中更早下了山,这座岛原先无人居住,山林中野物多,但更往深山走,大型野兽也多。

  要不是张景彦时不时带着人清理,山下的庄稼都得被嚯嚯了。

  三人坐在石头上休息,若娘一手拿着胡瓜,一手吃烙饼。

  她才吃完一个,老四已经拿起第三个了。

  若娘:......

  回家后,若娘将野果,野菜,蘑菇都晒干存了起来。

  她跟要过冬的小仓鼠一样,囤满了粮食,各房各屋都有。

  不仅她自己,张得发家,她买的那十来户,都让钱观佃和李庆他们通知到了,今年必须存够粮。

  后来她发现,穷苦人家更看天时吃饭,自四月滴雨未下,大多数的人家,都已经开始囤粮囤水了。

  开了千亩荒地后,若娘让他们停了下来,要开始收冬小麦了。

  这日,若娘拿到了钱观佃送过来的账本子,仔仔细细记录了一千亩地,哪家多少,还该付多少银子。

  钱观佃还按照由多到少,做了排序。

  若娘翻了两页后,直接让老五把银子拿出来分。

  “大钱,你去通知,今日结账,每家派一个人过来领银子。”

  “是,谢谢主子,谢谢主子。”钱观佃笑开了花,昨日他家媳妇儿还在发愁,不够银子存粮,哪里知道云家如此厚道,也不验账本就直接结账。

  钱观佃跑着回去了。

  老五对着账本数铜板,一堆一堆地摆在桌上。

  “老四。”若娘看了会账本,余光扫到门边准备给张安青送过去的礼,心里有了主意。

  “娘。在。”老四在井边挑水。

  “把昨日你打的野猪收拾了,留一块大的后腿肉给银花家,其他都割成三斤一块的。”

  “好。”

  钱观佃再带着人来时,若娘和老四老五将东西也都准备好了。

  她招手喊钱观佃过来,由他报名字,一个一个来领。

  “李庆家。”来的是李庆本人。

  老五将装银子的荷包递给他,入手鼓囊囊、沉甸甸的,一看就是不老少的银子。

  等他笑着接了银子,老四从旁拎着一大块用茅草穿好的肉。

  “给。”

  “主子这...”李庆看着新鲜的肉难免两眼发光,但还是迟疑地看向若娘。

  “最近大家都辛苦了,这是昨日老四去山上猎的,算是给你们的添头。”若娘坐在桌子东侧的长凳子上,含笑说道。

  李庆激动地搓了搓手,弯腰接过:“谢过主子。”

  前面的人领完了东西,没有急着回去,而是站在了院子里,有些性子急的,到手就拉开了荷包的口,数了下银子。

  “哎,不对啊,银子给多了?”说话的是寡母带着女儿的那户人家,来领银子的是女儿,跟着娘姓,若娘记得叫崔氏。

  这会大家伙都领完了,她声音不小,一时,人人都开始数自己的铜板。

  “是多了,多了好几百个铜板。”

  “我的也多了,多了一两银子。”

  他们数银子的时候,若娘从凳子上起来,站在堂屋的大门前安静地看着他们。

  “主子,是不是算错了?”钱观佃也看了下他自己的,他多了足足有十两银子。

  “没有算错,除了野猪肉是添头,我按着你们开的地的亩数和好坏,给你们多发了些银子,做的多的必然有赏,那还有一些家里人少,但地翻的好的,也有赏。”

  “我在这里不说大家都拿了多少,但希望你们心里有数,多做多得,好赏坏罚,是云家的规矩。”

  “不说你们跟着我一定能吃香喝辣的大话,但我想带着你们吃饱穿暖总归不是问题,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一句整齐响亮的应声,震了老五的耳朵,他站在若娘身旁,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幕。

  这一群人,签的都是死契,契书到了主家手上,便是生死由他。

  可短短一个月,老五看着他们从对生活的无望迷茫到此刻的意气风发,死契还是死契,可人早不是当初的人了。

  喜欢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