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乱世起女子无靠-《稗宋反骨仔》

  萧霓凰看萧韩丹青离去,心中并没有太多失落,换了一副迷茫的神情。

  她好像一尊被信徒遗忘的泥塑,就这般弃置荒野,不知归处,连来路也越来越模糊。

  “他给你的。”

  萧霓凰递给范希文一封信。

  封面没有落款。

  “有话不能直接说?你们古人真奇怪!”

  范希文一向怪言怪语,这句话中的漏洞也被两女自动过滤。

  信纸上是密密麻麻的隽秀小字,极为工整,只是毛笔有些分叉。

  大概意思如下:

  “范兄,此刻一别或再无重见之日,吾此次回去,当与家叔一同辅佐大人重振大辽。

  或有朝一日功成,或五马分尸。

  霓凰于你有意,便让其跟了你,好过落入金人之手,或枯坐禁宫之中,也算族兄最后之庇护。

  范兄人中龙凤,只是尚不知自身厉害,亦未能真正下定决心。

  真想亲眼看看范兄如何崛起,可惜我还有自己的要务必须处理。

  别了,我的妹夫。”

  不多字,写了三件事。

  安排萧霓凰,说明萧韩丹青的去处,表达对范希文的欣赏。

  其实苦了萧韩丹青,他居然能尽量用范希文能看懂的行文写信,完全颠覆了文人的矜持。

  不过辽国本就不屑于大宋文人的那一套,哪怕是读书人,也多放荡不羁,而非宋人一般装腔作势。

  “你哥哥把你卖了。”

  范希文笑着看向萧霓凰。

  “你要敢动我,我就杀了你!”

  萧霓凰凤目含煞。

  说实话,这妞比嵬名春雅和三娘都漂亮一个档次,就是杀气太重。

  范希文也不是成天只想男女之事的人。

  这一点,从他穿越大宋之后,一次主动上青楼也没有过,便能看出来。

  相反,范希文有一种强烈的不适感和危机感。

  他渴望打造自己的世界,而后蜷缩在自己的安乐窝中。

  比如范希文的“任务系统”,就是他发现自己与大宋的矛盾冲突,并致力于解决矛盾冲突的直观表现。

  不过在赵构看来,那看似鬼扯的系统,实则是范希文的抱负。

  “你在我这白吃白喝,总该交点生活费吧?”

  萧霓凰抽出短剑。

  “那我就给你做工,我来教那些女娃武艺。”

  也好,吴永平不适合成天在女娃堆里指导,看他每日畏畏缩缩的模样,一点为人师表的坦荡也没有。

  “成交!”

  范希文抬脚往隔壁去,准备找魏忠义等人商谈一下事情。

  嵬名春雅也准备同去,又止住脚步,神色怪异地看着萧霓凰。

  “明明有心,非要端着,你累不累?”

  不过只得了萧霓凰一个后脑勺。

  这个时代的女子,要说什么情比金坚自然是有,但更多的女子,所谓的情,不过是寄托依附心思之下的自我慰藉。

  对男子有一丝好感,便可认定为芳心暗许。

  实在是女子的处境,普遍不太好。

  嵬名春雅委身范希文,也仅仅是被逼和亲之下的最佳选择而已。

  至少跟了范希文,自己心中不会过于膈应,也定下了一生的基调。

  这一点,萧霓凰没看透,也没有足够的魄力。

  范希文做事,不敢说滴水不漏,但也总是会发散思维去想。

  正如他教魏忠义等人的,发挥想象,好事不用多愁,坏事竭力推导,制定计划。

  “老魏,我近日要陪康王去一趟燕州,有些事需要安排一番,你把人叫来。”

  待八位掌柜与有为在会议室集合,一个个看着嵬名春雅,都不敢发言。

  范希文顺着他们目光,瞟了一眼微笑的皇马子,轻叹一口气。

  “这位是我婆娘,嵬名......魏春雅,与我也是生死之交,无需避讳。”

  掌柜们又瞧了瞧有为,见他气定神闲,这才放了心。

  “老板,你要去北方多久?”

  “不知,我对事情与来回路程一概不知。”

  嵬名春雅接嘴。

  “短则月余,长则两月。”

  她是按照一般行军时间估算。

  汴京至燕州一千多里,由汴京出发,沿河北东、西两路官道向北,均可至燕州。

  范希文补充道:

  “这次是去犒赏郭药师。”

  嵬名春雅点头。

  “那或许用不了两个月。”

  戴奎拱手。

  “老板,目前手里的项目都已步入正轨,盈利超然,其余项目可以等老板回来再做安排。”

  范希文摇头。

  “不行,必须趁现在抓紧时间把项目摊往全国,小地方不考虑,优先安排人口在五万户以上的内地之城。”

  众掌柜拿笔记下。

  范希文继续安排。

  “招人的原则你们知晓,用人、考核我再强调一次,务必以人品为主,能力次之。

  另外四京之地的产业,当再做一番布局。

  把人力、财务、供货、销售等分开,越细越好,越让人摸不着头脑越好!”

  吴万华挠头。

  “老板,这个事把我几人累得不轻,按你的部署已经完成了大半,只是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范希文以分化之法管理四京产业,在后世绝对是一招烂棋,而在当前却是绝佳的权宜之计。

  以炭黑公司为例。

  将原料采购运输、设备制造、做工、销售、财务、人员培训、员工福利等分成若干小份。

  每一小份可看作是独立公司经营,或者“外包”,而背后的大老板又是赵构和范希文。

  炭黑公司实则只有一个“库存权”和总账收益的权限。

  如此,范希文巧借各个环节,将炭黑公司台面之下的利润逐一分离,最后归于自己账下。

  这样原本需要做两本账的风险被小公司均摊,只查总账没有问题,查小公司的账也说得过去。

  官家要问,就说是“一贯如此”,反正他只懂用人管理国家,不懂商业经营。

  甚至还说范希文善于经营。

  反正就是眼花缭乱的骚操作而已。

  这些范希文不好说得太细,却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

  “我怕有人夺我项目!其余小地方无所谓,四京之地不能让项目就这般拱手于人。”

  说这话时,他想起了赵桓与赵楷,这俩货绝对有可能抢夺炭黑公司等产业的经营权。

  不对!

  龙椅上的那位也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不高兴就会“收回”经营权的。

  喜欢稗宋反骨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