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傻眼了-《四合院:从教训许大茂开始》

  秦淮茹那晚吃了闭门羹,还碰了一鼻子灰,这事儿在四合院里没掀起太大动静。

  她自己臊得慌,自然不会往外说。何雨柱更懒得提。

  可院里头都是人精,秦淮茹第二天那红肿的眼泡和躲闪的眼神,就足够让人猜个七七八八了。

  贾张氏气得在屋里又摔打了两天,骂骂咧咧,却也不敢再明着去招惹何雨柱。

  许大茂倒是暗地里乐呵了好几天,觉得自己的谣言战术起了效果,连秦淮茹的“美人计”都败下阵来,傻柱这下是真要成孤家寡人了。

  可何雨柱压根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他该吃吃,该喝喝,上班下班,心思全在另一件事上——厂里一年一度的技术比武要开始了。

  往年这比武,多是车钳铆电焊这些主要工种唱主角,食堂也就是走个过场,比个切土豆丝、炒大锅菜,意思意思。

  但今年,何雨柱动了心思。他找到食堂主任,直接提出:“主任,今年的技术比武,咱们食堂不能总当陪衬,我申请单独设个灶,搞个红案白案的真功夫比拼,让全厂工友也看看,咱食堂不是光会做大锅饭的。”

  食堂主任一听,先是一愣,随即有点犹豫:“何师傅,这能行吗?别的车间都是硬碰硬的技术,咱们这做饭……”

  “怎么不行?”何雨柱眼神锐利,“做饭不是技术?火候、刀工、调味,哪样不是功夫?再说,工友们吃好了,才有劲头搞生产,咱们这后勤保障,也是重要一环!”

  何雨柱说得在理,加上他如今在厂里的声望,食堂主任琢磨了一下,便硬着头皮去厂工会和劳资科游说。

  没想到,杨书记听了汇报,居然很支持:“这个提议好!体现咱们厂对职工生活的重视!后勤工作也要有技术含量嘛!我看可以搞!”

  有了杨书记点头,事情就顺利多了。技术比武的方案里,真就给食堂单独划出了一块考核区,项目定为:指定菜红烧鱼、自选菜体现刀工和创意、面点手工馒头和一款自选点心。

  消息一公布,厂里可就炸了锅了。

  “食堂也参加技术比武?新鲜嘿!”

  “傻柱这是要露一手啊!”

  “红烧鱼?那可是硬菜!看他能做出什么花来!”

  “还有自选菜和面点?有意思!”

  原先那些关于何雨柱“眼光高”、“挑剔”的闲话,瞬间被这股更热闹、更实在的话题给冲淡了。

  可是大家更关心的是,这个能把部里老领导都吃服气的厨子,到底有多大本事。

  许大茂听到这消息,脸又拉下来了。

  他散播谣言,是想把何雨柱搞臭,让他孤立。

  可没想到,何雨柱根本不接招,反而另辟蹊径,要用真本事硬碰硬地拉回声望!这让他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闷感。

  比武那天,厂区空地上人山人海,比过年还热闹。

  车床飞转,焊花四溅的主赛场固然引人注目,但食堂的考核区前,也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大家都想看看,这做饭能比出个啥名堂。

  何雨柱穿着雪白的厨师服,戴着厨师帽,站在灶台前,气定神闲。

  他先做指定菜红烧鱼。只见他手起刀落,刮鳞去腮,开膛破肚,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

  热锅凉油,鱼身拍粉,下锅煎制,两面金黄,烹入料酒、酱油、糖醋,加水烧开,转小火慢炖。

  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到位,那股子沉稳劲儿,看得围观的老师傅都暗自点头。

  更绝的是自选菜。

  何雨柱选的是“金丝绣球”。

  只见他取一块鸡胸肉,用刀背细细捶打成茸,混入蛋清、淀粉,搅打上劲。

  又将胡萝卜、黄瓜、火腿切成细如发丝的“金丝”。

  然后,他将鸡茸挤成丸子,在铺满“金丝”的盘子里轻轻滚动,让丸子均匀沾满各色细丝,如同一个个彩色的绣球。

  上笼蒸熟后,摆盘精美,色泽艳丽,引得一片惊叹。

  面点环节,手工馒头自然不在话下,暄软白净。

  自选点心,他做的是“核桃酥”。和面、包酥、擀制、包入核桃馅,刻上花刀,刷蛋液,入炉烘烤。

  时间一到,烤箱打开,香气扑鼻,一盘盘金黄酥脆、形如核桃的点心出炉,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评委由厂领导、工会干部和几名工人代表组成。

  尝过何雨柱做的菜后,个个赞不绝口。

  杨书记亲自尝了那个“金丝绣球”,连连点头:“好!色香味形俱佳!没想到咱们厂食堂还有这等水平!何雨柱同志,你这手艺,开个饭店都绰绰有余啊!”

  结果毫无悬念,食堂班组在本次技术比武中获得了“技术革新优胜奖”,何雨柱个人更是被评为“厂级技术能手”,大红奖状直接发到了手里。

  这下,厂里的风评彻底扭转了。

  “看看!什么叫实力!傻柱那是真有本事!”

  “以前谁说人家狂来着?有这手艺,狂点怎么了?”

  “就是!人家靠手艺吃饭,不偷不抢,比那些光会耍嘴皮子的强多了!”

  “以后谁再传傻柱的瞎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工人们最实在,谁有真本事,他们就服谁。

  何雨柱用一场干净利落的技术展示,把那些阴沟里的谣言冲得七零八落。

  以前或许有人觉得他愣、他横,现在,更多人觉得他有本事、有骨气。

  许大茂在人群里看着何雨柱披红挂彩接受表彰,脸黑得像锅底。

  他感觉自己像个上蹿下跳的小丑,费尽心机散播的谣言,在何雨柱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他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何雨柱拿着奖状回到食堂,马华、胖子等徒弟围上来,脸上都带着光。

  “师傅!太牛了!”

  “这下看谁还敢说咱们食堂没技术!”

  何雨柱把奖状随手放在案板上,擦了擦手,语气依旧平淡:“行了,别咋呼了,奖状是虚的,把饭做好才是实的。准备开饭!”

  下班回到四合院,何雨柱推车进门,感觉院里的空气又不一样了。

  前院阎埠贵看见他,老远就笑着打招呼,语气比之前更热络了几分。

  中院水槽边洗菜的妇人,看他的眼神也多了些真正的敬佩,少了之前的探究和疏离。

  就连贾家,门帘也掀开了一条缝,秦淮茹站在门口,看着何雨柱推车走过,眼神复杂,却少了那份算计,多了点……认命般的黯淡。

  何雨柱心里清楚,这技术比武的奖状,比什么解释、什么辩驳都管用。

  谣言止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