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渐渐变得炽烈,蝉鸣此起彼伏地响起,为寂静的院子增添了几分夏日的躁动。
宿墨听出了徐文山话语中的深意,这不仅是对外人的警告,更是对儿子朋友的一种保护性的提点。
“我明白的,徐叔叔。”宿墨的回答简洁却坚定,嗓音如磐石般沉稳,“我不会给任何人添麻烦,也会全力保护好岁寒。”
就在这时,徐岁寒推门而出,手里端着一只搪瓷茶缸,里面袅袅升腾的热气驱散了些许暑气。
他的出现打破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氛围,但宿墨还是注意到,对方的目光在父亲和自己之间快速扫过,带了一丝若隐若现的好奇。
“爹,您和宿墨聊什么呢?”
徐岁寒将茶缸递到宿墨手中,语气温和轻快,试图掩藏那抹探究的意味。
徐文山站起身,随手拍了拍衣襟上沾染的烟灰,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平静:
“没什么,就是叮嘱小宿在村里该注意的事。你们年轻人聊吧,我去看看水渠修得怎么样了。”
徐文山离开后,院子里重新归于寂静。
宿墨双手端着茶缸,感受着粗糙搪瓷表面传来的余温,鼻尖萦绕着微微升腾的蒸汽,那气息带着些许年代特有的质朴感。
徐岁寒在父亲方才坐过的石凳上缓缓坐下,两人之间保持着适度的距离——不远,不近,既不至于让人生出疏离之感,也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我父亲跟你说什么了?”
徐岁寒冷声低问,声音虽刻意压得很轻,但在安静的氛围中,依旧透出隐隐的紧张。
虫族注重礼仪,很少会直接称呼长辈爹啊爷啊的。
所以,徐岁寒对着自己的雄主询问,一般都是说爸或者是父亲。
宿墨喝了一口茶,微苦的茶水滑过舌尖,却带着这个年代所独有的朴实韵味。
他的目光不疾不徐地扫过院子,确认四周无人后,才低声开口:“他在试探我,也在保护你。”
鸟雀在槐树枝头跳跃,细碎的啁啾声随着微风飘散。
徐岁寒的手指无意识地轻敲膝盖,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一个宿墨早在星际时代就熟悉的细节。
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形成摇曳的图案,仿佛时光本身被切割成了碎片。
“他提到了你的变化,”宿墨的声音低沉而平静,“说你自从醒来之后,整个人都似乎与从前不同了。他很担心你。”
这一句话落下,徐岁寒的身体微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
他低下头,凝视着自己的掌心——那里有工作留下的厚茧,似乎也有曾经在星际战场操作武器时留下的疤痕刻在灵魂之中。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记忆在他指尖重叠交织,让他一时难以回应。
“我确实变了。”徐岁寒终于开口,声音轻若叹息,“经历了那些事,怎么可能还是从前的自己?”
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声,几个小孩正在村头的水井边追逐玩耍。
宿墨放下茶缸,身体稍稍前倾,声音清晰而低缓:“但你依然是你,无论身处哪个世界,哪个时代。”
徐岁寒抬起头,目光与宿墨交汇。
那双眼睛中复杂的情感如潮水般涌动——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深深不确定。
槐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为这个平凡的上午增添了一抹诗意。
“零七刚才给我更新了一些信息。”
宿墨转变了话题,声音里多了一份实用主义的务实,“关于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里的规则。”
徐岁寒点头,重新找回了身为向导的专业感:“首先,你要知道现在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处在变动之中。人们对外来者戒备重重,但同时也渴求新的改变。”
院门外传来脚步声,规律的敲击声在青石板路上回荡。
两人的对话自然地停止,直到脚步声渐行渐远,才又继续。
这种默契是在星际时代的生死之间磨炼出来的,哪怕身处这看似安全的环境,也未曾松懈半分。
“村里的水渠工程是个好机会。”
宿墨听出了徐文山话语中的深意,这不仅是对外人的警告,更是对儿子朋友的一种保护性的提点。
“我明白的,徐叔叔。”宿墨的回答简洁却坚定,嗓音如磐石般沉稳,“我不会给任何人添麻烦,也会全力保护好岁寒。”
就在这时,徐岁寒推门而出,手里端着一只搪瓷茶缸,里面袅袅升腾的热气驱散了些许暑气。
他的出现打破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氛围,但宿墨还是注意到,对方的目光在父亲和自己之间快速扫过,带了一丝若隐若现的好奇。
“爹,您和宿墨聊什么呢?”
徐岁寒将茶缸递到宿墨手中,语气温和轻快,试图掩藏那抹探究的意味。
徐文山站起身,随手拍了拍衣襟上沾染的烟灰,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平静:
“没什么,就是叮嘱小宿在村里该注意的事。你们年轻人聊吧,我去看看水渠修得怎么样了。”
徐文山离开后,院子里重新归于寂静。
宿墨双手端着茶缸,感受着粗糙搪瓷表面传来的余温,鼻尖萦绕着微微升腾的蒸汽,那气息带着些许年代特有的质朴感。
徐岁寒在父亲方才坐过的石凳上缓缓坐下,两人之间保持着适度的距离——不远,不近,既不至于让人生出疏离之感,也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我父亲跟你说什么了?”
徐岁寒冷声低问,声音虽刻意压得很轻,但在安静的氛围中,依旧透出隐隐的紧张。
虫族注重礼仪,很少会直接称呼长辈爹啊爷啊的。
所以,徐岁寒对着自己的雄主询问,一般都是说爸或者是父亲。
宿墨喝了一口茶,微苦的茶水滑过舌尖,却带着这个年代所独有的朴实韵味。
他的目光不疾不徐地扫过院子,确认四周无人后,才低声开口:“他在试探我,也在保护你。”
鸟雀在槐树枝头跳跃,细碎的啁啾声随着微风飘散。
徐岁寒的手指无意识地轻敲膝盖,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一个宿墨早在星际时代就熟悉的细节。
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形成摇曳的图案,仿佛时光本身被切割成了碎片。
“他提到了你的变化,”宿墨的声音低沉而平静,“说你自从醒来之后,整个人都似乎与从前不同了。他很担心你。”
这一句话落下,徐岁寒的身体微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
他低下头,凝视着自己的掌心——那里有工作留下的厚茧,似乎也有曾经在星际战场操作武器时留下的疤痕刻在灵魂之中。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记忆在他指尖重叠交织,让他一时难以回应。
“我确实变了。”徐岁寒终于开口,声音轻若叹息,“经历了那些事,怎么可能还是从前的自己?”
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声,几个小孩正在村头的水井边追逐玩耍。
宿墨放下茶缸,身体稍稍前倾,声音清晰而低缓:“但你依然是你,无论身处哪个世界,哪个时代。”
徐岁寒抬起头,目光与宿墨交汇。
那双眼睛中复杂的情感如潮水般涌动——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深深不确定。
槐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为这个平凡的上午增添了一抹诗意。
“零七刚才给我更新了一些信息。”
宿墨转变了话题,声音里多了一份实用主义的务实,“关于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里的规则。”
徐岁寒点头,重新找回了身为向导的专业感:“首先,你要知道现在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处在变动之中。人们对外来者戒备重重,但同时也渴求新的改变。”
院门外传来脚步声,规律的敲击声在青石板路上回荡。
两人的对话自然地停止,直到脚步声渐行渐远,才又继续。
这种默契是在星际时代的生死之间磨炼出来的,哪怕身处这看似安全的环境,也未曾松懈半分。
“村里的水渠工程是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