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又出变故-《我在虫族那些事》

  女技术员将图纸细致地整理妥当,随后从工具包中取出一个小本子,飞快地在上面记录着。

  她的字迹工整而简洁,笔尖划过纸张时带出流畅的线条,仿佛每一道痕迹都经过精确计算。

  周围的村民们逐渐散开,各自回到未完成的劳作中,铁锹与泥土碰撞的声音再度响起,为这片土地注入熟悉的节奏。

  “我叫李秀莲,县水利站的。”她合上笔记本,语调平和却透着职业性的疏离感,“按规矩,这样的工程改动需要报批。不过你的方案确实有道理。明天我会留在这里,咱们一起把细节敲定。”

  老王在一旁连连点头:“太好了!有小李和小宿两位技术员帮忙,这水渠一定能修得扎实!”

  宿墨听出了李秀莲话里隐含的试探意味。

  显然,她尚未完全信任自己的能力。

  但这种谨慎并非没有道理,在技术领域,细致和审慎是必备的品质。

  这让宿墨想起了星际军事学院里那些严肃得近乎苛刻的教官们,他们也曾如此不动声色地测试每一个人的潜能。

  李大爷将烟杆在手中轻轻转动,目光在宿墨和李秀莲之间来回游移,似乎想捕捉些什么。

  “既然这样,那就辛苦二位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现在天色不早了,咱们先回去休息,明天再干吧。”

  夕阳缓缓西沉,远山被晕染成深紫色,如一幅静谧的画卷。

  工地上的忙碌渐渐消退,人们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归家。

  几只归巢的鸟儿掠过天空,翅膀划破金黄的晚霞,留下优雅的弧线。

  宿墨正专注地收拾测量仪器,动作娴熟且细致。

  这一切,都被李秀莲默默看在眼里。

  “小宿,你跟徐局长认识多久了?”

  李秀莲一边整理工具,一边若无其事地问道。

  她的语气看似随意,但宿墨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深意。

  “几年了,一起执行过任务。”宿墨的回答依旧简洁利落,同时将水准仪的三脚架收好,小心翼翼地放回木箱。

  “他是个很可靠的战友。”他的声音低沉而笃定,仿佛讲述的是事实,而非评价。

  远处传来牛群踩踏地面的声响,牧童的笛音悠扬地飘荡在山谷间,清脆而绵长。

  村庄的炊烟开始升腾,空气中弥漫着柴火与饭菜的香气。

  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生活气息,让宿墨的内心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安宁。

  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他甚至觉得自己从未体验过如此纯粹的平静。

  “咱村里的人都说,徐局长变化挺大的。”李秀莲背起工具包,像是不经意地提起,“以前他更爱笑一些。不过现在也挺好,做事更稳重了。”

  宿墨的手指在扣紧箱子搭扣时微微停顿了一瞬,很快又恢复了常态。

  他明白李秀莲这句话背后的试探——她在观察,是否知晓徐岁寒改变的原因。

  这种看似闲聊的方式巧妙至极,若非经历过星际时代复杂的情报游戏,恐怕很难发觉其中的玄机。

  “战争会改变一个人,这很正常。”他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山脉,声音里带着些许沧桑,“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没有改变。”

  李秀莲微微颔首,脸上的神情稍稍放松。

  她对这个回答似乎感到满意,然后推着自行车走在前头,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规律的滚动声。

  宿墨跟在后方,与李大爷并肩同行,三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朝村庄的方向缓步而行。

  “小宿啊,今晚到我家吃饭吧。”李大爷爽朗地开口邀请,“老伴做的酸菜鱼味道不错,正好咱们聊聊明天的工作安排。”

  宿墨正要回应李大爷的邀请,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呼喊从远处传来。

  一名年轻的村民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停在他们面前。

  “李大爷!李大爷!不好咧!”年轻人弯着腰,双手撑住膝盖,大口地喘着气,“徐支书让我来叫你们,说县里来人了,要检查水渠工程!”

  李秀莲猛地刹住自行车,脸色骤然变得凝重,手指飞快地整理了一下衣襟。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紧张:“是哪个部门的?来了几个人?”

  “好像是地区水利局的,开了一辆吉普车,还带了不少文件夹。”年轻人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声音急切,“徐支书正在村委会招待他们,让咱们技术人员赶快过去汇报情况。”

  李大爷皱紧了眉头,手中的烟杆停在半空,不再转动。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面庞上,那道深深刻入肌肤的皱纹此刻显得尤为刺目。

  宿墨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这种突如其来的上级检查,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基层干部最头疼的事情。

  “坏了,坏了,这下可真麻烦了!”老王从远处小跑过来,脸上的焦虑一览无遗,“小李,你说咱们这样搞,到底行不行啊?会不会出问题?”

  李秀莲咬紧下唇,眼神闪烁间似乎在快速权衡各种可能的结果。

  她无意间瞥向宿墨,目光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带着职业性的审视。

  一个外来技术员的身份,若在检查中被追问,无疑会成为整个局面的焦点。

  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默契的忽略掉了他真实的来历,只把他当成了一名技术员。

  宿墨想,村子里的人应该是因为之前那个执行特殊任务的借口,所以才保密的。

  “小宿,你的身份证明办好了吗?”她直截了当地开口,声音中透着明显的不安,“如果上级问起你的资质和来历,你打算怎么解释?”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地浇在宿墨心头。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在工地上的表现或许太过显眼,反而给徐岁寒和村子埋下了隐患。

  终端在他意识边缘轻轻震动,提醒着他当前处境的复杂性。

  “我可以暂时回避。”宿墨冷静地提出方案,语气里带着几分思索,“就说我是来村里探亲的,没参与具体的技术工作。”

  李大爷却缓缓摇头,眼中掠过一丝不甘:“这办法不行啊。你刚刚修好的水准仪还在工地上,老王他们肯定会提起这事的。再说了,隐瞒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山谷中的风突然变得凌厉,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不安。

  远处村庄的炊烟在风中摇曳不定,恰如众人此刻翻涌的心绪。

  几只晚归的鸟儿盘旋在头顶,尖细的鸣叫声划破了傍晚的宁静,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不祥的预兆。

  “走,先过去看看情况再说吧。”李秀莲推起自行车,嘴角绷成一道直线,神情坚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技术工作做扎实了,总不会出太大问题。”

  宿墨跟在众人身后,脚步沉稳,但内心却在飞速运转。

  他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前提下,既能确保徐岁寒不被牵连,又要维护自己在村中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每一步,都关乎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