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锦眼睛一亮,动力更足。只是:“可是我该怎么才能练出一副好的字体呢?”
“基础的着笔你是知道的,你先去我书房左边角落的箱里寻一本喜欢的字体字帖照着临摹,待临摹时笔顺通畅下笔行云流水就可以自己写了。” 白渝澜闻言道。
左锦识字、认字、独独不会写,现在他有心想写的好看,就临摹字帖就可。
左锦高兴的应了,又兴冲冲的跑回屋。
白渝澜笑着看他跑远,对唐可甜说:“希望他不是一时兴起。”
唐可甜想想问:“在京城,那些大家闺秀是不是都会写一手漂亮的字?”
白渝澜点头,“只要是为官经商供的起笔墨纸砚的人家,都会请个私家先生来府中教学;为官者府上还会高价聘请宫里出来的嬷嬷做家庭礼仪指导。这些嬷嬷不只是教导礼仪,还教宫规、认品衔、以及宫中的复杂关系。”
不过最后这两项非一般家庭能聘的起。
唐可甜沉默一会,颦眉说:“像我这字体如爪鱼的,在京城是不是会被嘲弄?我是不是也要练一下字体。”
白渝澜闻言,看向她,见她面上愁容不散便牵过她的手道:“你若喜欢就练,不喜欢咱就不练。旁人的话就像潮水,也许偶尔会高涨的声势浩荡,但早晚都会归于平静。再说了,在京城还无人敢在明面上下我的脸;同样的,他们也不敢在你面前落你的面。”
唐可甜对京城的事不了解,但是唐夜回来时给她说过,白家在京城那边名声极好。具体多好她想象不出来,但是她知道他在那边和很多达官贵人都有往来。
见她心事重重,白渝澜牵着她改道去了后花园。后花园一朵花都没有,种的都是菜蔬和实验的农种。
坐到亭中,白渝澜才拉着她两只手问:“可甜,你有心事。能说给我听听吗?”
唐可甜看了他一会,说:“唐夜他们这次回京时查过你家中的景况。”
这个白渝澜早就猜到会发生,他也喜闻乐见,要是唐夜不查,才会不正常。
“嗯,然后呢。” 白渝澜等她继续说。
“白家的名声在京城很大……。” 唐可甜说完便不知该如何说了,眼睛看着侧前方的地,不言语。
白渝澜大概能了解她的心情,便说:“什么名声?只不过是那年富饶山匪成群一事在京城被传得沸沸扬扬,而我作为派来富饶的文官,这才跟着被传了名。唐夜既查了我家,那肯定也知道我家是从我这辈才开始断文识字的,所以,你无需因知识而忧虑什么。”
唐可甜欲言又止。唐夜打听到的可不止这些。
“我忧虑倒不是因为我的字体拿不出手,而是……我听说……”
白渝澜看着她等她说完。
“听说官员的嫁娶是不能随心的,大多都要获得皇上的认可才能议亲,而且、而且我家以前……这事若是皇上知道了,会允许你我在一起吗?” 唐可甜一咬牙,直说了。
见她无意识的表明心迹,白渝澜心里开心,想了想说:“ 你们的事皇上一早就知道了,他若对你们有成见就不会让你们负责草药的运输;至于亲事。我又不是什么一品二品大员,也不是能撼动朝廷的厉害人物,更不是棋盘上的棋子,皇上是不会管这些的 。”
他再厉害也不过是众多官员中的七品小官,家中族亲只大伯一家;就算有欧阳老师的这条线在,也不足轻重,实不值皇上操心。
“那就好,我总怕以后会成为旁人对付你的借口。” 唐可甜松了口气,道。
“不会。” 白渝澜很肯定。
唐家的事若有一天成为对付他的借口,他不介意借着那机会为唐家三位爹爹翻案。
如今只是三爹卫明程的事牵扯先皇后宫,平白无故的扯出来不好。但若是有人想拿唐家的事对付他,那他真的不惧把事情都翻出来秉一秉。
皇上能同意唐家寨为公行要是因为他暗中查过唐家寨的,他也不想牵扯出那些破事这才以补偿的方式让唐人京和顾峰成为公行。
很多的事情,只要皇上想查就没有查不出来的。
包括他是骁主。
“等过两天家中书信来后,我亲自去一趟唐家寨,和你几位爹爹谈咱们两个的婚事。” 白渝澜想到都成亲的几位好友,就说。
“啊?婚、婚事?” 唐可甜被这个信息砸懵了。
“是啊,可甜你正值青春年华,但大人我年纪可不小了。不过你别紧张,咱们先口头上定下来,让双方父母安心,成亲一事待我调离时看情况选地方办。” 他要想办法让两边的人都在场。
唐可甜红着脸点头。
这种自己商量婚事的她还是头一次见,还真有些 满意。
白渝澜最先收到的不是家书,而是平安写来的信。
信中说:“京城的四季依旧年年无新、太子监的先生对我和善但也疏离,我明白又不明白;就像这几年白家对我越发毕恭毕敬,这让我每次去白家心里都会堵着一团雾,所以我今后不打算去了。”
看到这里,白渝澜轻叹一声。
平安总怀念那几年在白家平淡又温馨的时光,可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再也无法找回那时的感觉。
如今写信告诉他,想来是他想通了,不再纠结那些过去的光阴。
“后宫这两年进了许多嫔妃,我感觉母后与父皇之间有一堵摸不到、看不见、也道不明的墙;我很讨厌这种感觉,可是齐医师说要我适应,不要多问,可是我真的要不闻不问吗?
为什么父皇一定要纳这么多妃嫔,为什么大臣都说皇上子嗣单薄,难道公主不算龙种吗?而母后也常常让嫔妃多育龙种,我想不明白,选秀时常常神情黯淡的母后怎么在劝育子嗣上笑的这样明媚。
如今德妃和柔妃都已经有孕,父皇很高兴,母后也很高兴;可是我知道,他们的高兴蒙了一层雾。
哥哥,你告诉我,我的父皇和母后还爱我吗?若爱,为什么要旁人多生育;若不爱,怎么又对我关怀备至。
我想,是爱的吧。只是爱子嗣大过爱我。
“基础的着笔你是知道的,你先去我书房左边角落的箱里寻一本喜欢的字体字帖照着临摹,待临摹时笔顺通畅下笔行云流水就可以自己写了。” 白渝澜闻言道。
左锦识字、认字、独独不会写,现在他有心想写的好看,就临摹字帖就可。
左锦高兴的应了,又兴冲冲的跑回屋。
白渝澜笑着看他跑远,对唐可甜说:“希望他不是一时兴起。”
唐可甜想想问:“在京城,那些大家闺秀是不是都会写一手漂亮的字?”
白渝澜点头,“只要是为官经商供的起笔墨纸砚的人家,都会请个私家先生来府中教学;为官者府上还会高价聘请宫里出来的嬷嬷做家庭礼仪指导。这些嬷嬷不只是教导礼仪,还教宫规、认品衔、以及宫中的复杂关系。”
不过最后这两项非一般家庭能聘的起。
唐可甜沉默一会,颦眉说:“像我这字体如爪鱼的,在京城是不是会被嘲弄?我是不是也要练一下字体。”
白渝澜闻言,看向她,见她面上愁容不散便牵过她的手道:“你若喜欢就练,不喜欢咱就不练。旁人的话就像潮水,也许偶尔会高涨的声势浩荡,但早晚都会归于平静。再说了,在京城还无人敢在明面上下我的脸;同样的,他们也不敢在你面前落你的面。”
唐可甜对京城的事不了解,但是唐夜回来时给她说过,白家在京城那边名声极好。具体多好她想象不出来,但是她知道他在那边和很多达官贵人都有往来。
见她心事重重,白渝澜牵着她改道去了后花园。后花园一朵花都没有,种的都是菜蔬和实验的农种。
坐到亭中,白渝澜才拉着她两只手问:“可甜,你有心事。能说给我听听吗?”
唐可甜看了他一会,说:“唐夜他们这次回京时查过你家中的景况。”
这个白渝澜早就猜到会发生,他也喜闻乐见,要是唐夜不查,才会不正常。
“嗯,然后呢。” 白渝澜等她继续说。
“白家的名声在京城很大……。” 唐可甜说完便不知该如何说了,眼睛看着侧前方的地,不言语。
白渝澜大概能了解她的心情,便说:“什么名声?只不过是那年富饶山匪成群一事在京城被传得沸沸扬扬,而我作为派来富饶的文官,这才跟着被传了名。唐夜既查了我家,那肯定也知道我家是从我这辈才开始断文识字的,所以,你无需因知识而忧虑什么。”
唐可甜欲言又止。唐夜打听到的可不止这些。
“我忧虑倒不是因为我的字体拿不出手,而是……我听说……”
白渝澜看着她等她说完。
“听说官员的嫁娶是不能随心的,大多都要获得皇上的认可才能议亲,而且、而且我家以前……这事若是皇上知道了,会允许你我在一起吗?” 唐可甜一咬牙,直说了。
见她无意识的表明心迹,白渝澜心里开心,想了想说:“ 你们的事皇上一早就知道了,他若对你们有成见就不会让你们负责草药的运输;至于亲事。我又不是什么一品二品大员,也不是能撼动朝廷的厉害人物,更不是棋盘上的棋子,皇上是不会管这些的 。”
他再厉害也不过是众多官员中的七品小官,家中族亲只大伯一家;就算有欧阳老师的这条线在,也不足轻重,实不值皇上操心。
“那就好,我总怕以后会成为旁人对付你的借口。” 唐可甜松了口气,道。
“不会。” 白渝澜很肯定。
唐家的事若有一天成为对付他的借口,他不介意借着那机会为唐家三位爹爹翻案。
如今只是三爹卫明程的事牵扯先皇后宫,平白无故的扯出来不好。但若是有人想拿唐家的事对付他,那他真的不惧把事情都翻出来秉一秉。
皇上能同意唐家寨为公行要是因为他暗中查过唐家寨的,他也不想牵扯出那些破事这才以补偿的方式让唐人京和顾峰成为公行。
很多的事情,只要皇上想查就没有查不出来的。
包括他是骁主。
“等过两天家中书信来后,我亲自去一趟唐家寨,和你几位爹爹谈咱们两个的婚事。” 白渝澜想到都成亲的几位好友,就说。
“啊?婚、婚事?” 唐可甜被这个信息砸懵了。
“是啊,可甜你正值青春年华,但大人我年纪可不小了。不过你别紧张,咱们先口头上定下来,让双方父母安心,成亲一事待我调离时看情况选地方办。” 他要想办法让两边的人都在场。
唐可甜红着脸点头。
这种自己商量婚事的她还是头一次见,还真有些 满意。
白渝澜最先收到的不是家书,而是平安写来的信。
信中说:“京城的四季依旧年年无新、太子监的先生对我和善但也疏离,我明白又不明白;就像这几年白家对我越发毕恭毕敬,这让我每次去白家心里都会堵着一团雾,所以我今后不打算去了。”
看到这里,白渝澜轻叹一声。
平安总怀念那几年在白家平淡又温馨的时光,可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再也无法找回那时的感觉。
如今写信告诉他,想来是他想通了,不再纠结那些过去的光阴。
“后宫这两年进了许多嫔妃,我感觉母后与父皇之间有一堵摸不到、看不见、也道不明的墙;我很讨厌这种感觉,可是齐医师说要我适应,不要多问,可是我真的要不闻不问吗?
为什么父皇一定要纳这么多妃嫔,为什么大臣都说皇上子嗣单薄,难道公主不算龙种吗?而母后也常常让嫔妃多育龙种,我想不明白,选秀时常常神情黯淡的母后怎么在劝育子嗣上笑的这样明媚。
如今德妃和柔妃都已经有孕,父皇很高兴,母后也很高兴;可是我知道,他们的高兴蒙了一层雾。
哥哥,你告诉我,我的父皇和母后还爱我吗?若爱,为什么要旁人多生育;若不爱,怎么又对我关怀备至。
我想,是爱的吧。只是爱子嗣大过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