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图什么-《家中无极品个个和善,女穿男》

  袁鑫海还想说什么,被袁鑫源打断:“我爹还在书房等着,大人先随我来。”

  白渝澜便跟他走了。

  唐可甜想了想没跟着去,等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拱门,才看向袁鑫海说:“听说梵岗新任一位城主,好像是个道士,叫孙百顺。”

  袁鑫海不解看着她说,“梵岗不是江湖势力的辖区吗?他们换城主就换呗,难不成还能让他来玉山拜见我爹?” 说罢略一思索,连问:“汴京如今是怎样的景象?热闹吗?繁华吗?是不是常有治安队在街上巡逻?会碰到皇亲国戚和高官吗?” 说到这,凑近她一些,用手遮挡着低声又问:“白大人的后台真的是皇上?”

  唐可甜盯了他一会,说:“毕竟是天子脚下。”

  “也是。” 袁鑫海点头。

  “鑫海他思维跳脱,刚才多有不礼之处,还望大人海涵。”

  “思维跳脱不是坏事。” 说完白渝澜停下从怀中取出银票递给袁鑫源,“那些货品多是商户自办,红纸则是我作为富饶知县分发给百姓的喜庆之物,这些不好让大公子来破费。”

  袁鑫源看了眼他手中的银票,又见他态度温和,心知自己说不过他,更知白渝澜既拿出来就不会在收回去;故苦笑着接过,说:“也好。我听我爹说,明年朝廷派下的官银会上涨许多,大约过了年节就落实到位。”

  “这是好事。玉山驿站开设多处,增加的管理人员也多,若靠往年的官银数定不够维持。” 白渝澜继续往前走。

  袁鑫源收好银票,跟上道:“以往的官银年年会被郡城扣下两成,今年下半年的确是被如数发了下来。我爹因此事一直有疑虑。”

  白渝澜不解,“这有何可疑虑?够数说明上面不敢再随意对待咱们,这不是好事吗?”

  袁鑫源就笑着应是。过了一会,问:“听说前些日子大人被刺客刺伤,危在旦夕?”

  白渝澜点头,“那毒霸道的很,愣是令我昏迷十数天。”

  袁鑫源还想再问,却已经走至书房外;叩门后领着白渝澜进去,送到地方自己出去到门口等着。

  屋内,白渝澜向袁绍杰见礼后交上年度总结册,袁绍杰看后合上放在桌上,:“上月万知府来信,说让你整理出这两年为富饶出的私银钱数,明年他将上报朝廷,好为你补上银钱。”

  万柏壬这是弄哪出?

  “回去后下官就整理。” 白渝澜回道。

  少顷,袁绍杰让他坐下,好奇问:“外面有传言说 几月前万知府派刺客谋你性命,令你几度濒死?”

  白渝澜笑笑道:“传言总是会带有个人的见解和猜忌。下官确实被刺客刺杀,也近乎丧命,不过刺客武艺高强并未被缉拿归案,也就无从得知是何人派遣。”

  袁绍杰垂睑思索片刻,上下打量白渝澜一遍,说:“你无事就好,今后出门多带些人随同,免再发生险情。”

  白渝澜点头应了。袁绍杰又问:“刚刚我看你对明年的规划,似乎想改革一下富饶村庄的住址?”

  “是的,自从发生猛虎袭击事件后下官就在想富饶百姓的安全问题。百姓生活在山脚或半腰的平坦之处还好,最怕是生活在夹缝的地势中,这种地形,若是发生自然灾害很难预防自救;下官想来思去,觉着不如让百姓都围镇而居,镇上的选址大多宽广而视远,比之别处出行也方便。”

  “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事不是你一人能决定的;你若想行此事,就要按流程往上递报,待朝廷查阅商议觉得可行、并拨下官银后,你才能动工。”

  这事白渝澜自然知道,“所以下官把此事写于年度总结。”

  写在年度总结上他不信半路敢有人撤下他的提议。

  袁绍杰沉默片刻,无奈说:“罢了,你所行都有自己的考量,我不能以自我的思量去评断什么。只是那些传言想必也被眼线传给了万知府,你这提案,恐会被拦下到不得圣前。”

  白渝澜就笑:“知府应当不会。” 见袁绍杰疑惑,白渝澜就说:“ 万大人知晓后身正不怕影子斜,必会派人前来富饶调查事情的始末,也就不会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拦下下官的年度职报。”

  除非 他想被诟病。

  袁绍杰闻言深深的看了眼白渝澜,说:“白大人做事周详。”

  他如今行事竟然真不再莽撞,也不会越过他们直接向京城禀奏。可这样的白渝澜让他感觉比以前的还难以捉摸。

  “你带领百姓在山坡地势的田地种了许多茶树?都是一种品种吗?”

  “非也。下官大致是按所得茶种的品类种植。不管是何茶,以后的采摘和炒茶、售卖都成为百姓的部分收入,这一系列工序的制作,也会吸引外面的工人前来富饶务工。”

  到时再加上两处驿站的海货流动产出,以后的富饶会慢慢自给自足,甚至逐步脱贫。

  袁绍杰又思索片刻,道:“若玉山其他的县城也复刻富饶的发展步骤………………。”

  白渝澜暗中挑眉,道:“可以一试,只是其中还需要百姓配合,万不能强迫百姓搬离或者种植茶树。”

  富饶那些种植茶树的人家都是自愿种的,愿意种庄稼的他也没拦着,左右是他们的地,他们有权利种自己想种的。

  更何况种什么都会有利于百姓,这就够了。

  “只是大大面积改种茶树的话,后几年县衙的压力会突增数倍。” 白渝澜提醒道。

  “说说看。” 袁绍杰就道。

  “由衙门下通告种植茶树的话,由于茶树种下的四五年间不适合采摘,这几年百姓土地无所产出,只能靠积蓄或者多余的土地产出,若都无,则需要衙门提供补给。”

  “茶树以后的收入是归百姓个人的话,这几年的风险不该他们自己承担吗?还能衙门替他们担着压力,他们到时只等产出收成…………。” 袁绍杰颦眉,这样的话他们衙门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