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产业与国家的发展-《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桑国除了种植业,现在也就渔业拿得出手,每年都大量的捕捞海鱼,然后制成咸鱼干,出口到大汉,换回了大量的钱财。

  可以说,大汉的咸鱼干生意,基本都被桑国垄断了。

  不过,光是一个咸鱼干产业,想要撑起偌大的一个桑国的财政收入,还是差了许多,所以,桑国最近财政状况还是很拮据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

  袁谭现在基本上都是待在洛阳,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盯着桑国咸鱼干的生意,这是桑国最主要的进项了,马虎不得。其次,就是想办法为桑国再找几条财路,让桑国的日子好过点。

  因此,对于加入各种联盟,袁谭是很积极的,希望能和各方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增加桑国的财政收入。

  不过,到目前为止,袁谭的工作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桑国现在依然是靠着卖咸鱼干过日子。

  吕布见袁谭貌似有点失落,没什么神采,想了想,问道:“显思啊,你这是怎么了?想家了?”

  袁谭被袁绍扔在洛阳好几年了,作为桑国的法定继承人,却远离桑国的权利中心,吕布还以为袁谭是不乐意了。

  “伯父见笑了,小侄倒不是想回桑国,小侄想的是,怎么给桑国找点进项,不瞒大家说,桑国现在是入不敷出,全靠吃老本过日子呢。”袁谭回答道。

  听到袁谭这么说,大家都愣了一下,桑国现在的日子不是过得挺好的吗,怎么听袁谭的话,都好像要过不下去了似的。

  “收入不够,你们多收点税,不就行了吗?”孙权不解地问道。

  “收税?我们哪敢收税,今天我们一说收税,搞不好,明天国内的百姓就全都跑安国去了。安国那边,不但不收税,还每年给百姓发福利。”袁谭说完,幽怨地看着吕布,风气都是被吕布给败坏的。

  “那什么,我们也只是象征性的发一点点福利,真的不多,多了,我也发不过来啊,是吧?”吕布笑着说道。

  “我跟你们说啊,现在那些百姓,都聪明得很呢,哪里给的待遇好,他们就往哪迁移,要是待遇降下来了,他们又拖家带口的跑了,想要留住他们,可是要付出许多资源的。”袁谭又说道。

  孙权看了看周瑜,问道:“公瑾啊,你看,咱俩那地,合适发展什么产业啊?”

  经袁谭这么一说,孙权可就不敢想着要向百姓收税了,泰国就在夏国边上,夏国给百姓的福利待遇,那可是和安国看齐的。

  孙权也是好不容易,才招募了几十万的百姓,去了泰国那边定居生活,要是因为收个税,搞得百姓们全都跑去夏国了,那孙权真的是哭都哭不出来了。

  周瑜为难地说道:“咱们那边,除了种种水稻,捞捞鱼,也没什么产业可以搞了啊。”

  就在一个月前,周瑜都还以为,自己会给孙家做一辈子的家臣,所以,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泰国那边,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把泰国建设起来。

  然后,周家一封家书,把周瑜从泰国那边叫了回来,让他去竞争炎国的国主之位。

  周瑜懵圈了许久,也想了许久,最后决定,还是听从家里的召唤,回来竞争炎国的国主之位。

  周瑜是个很聪明的人,已经隐隐地能感觉到,孙权对自己的忌惮了,现在走开,对孙权,对自己,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说实话,泰国现在,已经不需要周瑜了,文有张昭、张纮等人,武有程普、黄盖等一帮老将,还有个周泰对孙权也是忠心耿耿,有这些人在,孙权足以把泰国经营起来了,周瑜在泰国的地位已经有点尴尬了。

  正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功高震主的周瑜,在孙权眼里,不再是依靠,而是麻烦。

  所以,周瑜跟孙权一说要走,孙权不但不挽留,反而大力支持,周瑜竞争炎国的国主之位的时候,孙权也动用了孙家的资源,帮了周瑜一把。

  周瑜到了洛阳,参加了世家联盟的大会,竞争国主之位的时候,发现那些竞争者,那是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最后,凭着自己超强的个人实力,和背后强大的支持力量,顺利地当上了炎国的国主。

  不过,虽然当上了炎国的国主,毕竟时间太短了,周瑜对于怎么经营炎国,发展炎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

  而且,炎国的情况十分复杂,各个封地现在都是各自为政,互相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周瑜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怎么把各个封地团结在一起,而不是打成一团,至于怎么把国家发展起来,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是顾不上了。

  孙权见周瑜也没有主意,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还是得发展产业啊,有产业,才有钱,有钱,才能招募百姓,有百姓,国家才能稳定发展啊。”

  “你们那边,水果挺多的,可以考虑一下,把水果拉到中原来卖嘛。”吕布说道。

  孙权听了,摇了摇头,水果倒是可以卖几个钱,只是,要拉回中原来,这个就难了,运输是个大问题啊。

  “伯父,夏国那边,你打算发展什么产业啊?”周瑜问道。

  “夏国那边,无非就是种植业加养殖业,然后再搞点渔业,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产业可发展了啊。”吕布回答道。

  这倒不是吕布有什么好产业,不肯说出来分享,夏国那边,现在确实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顶多就是以后再搞点海洋捕鱼,也就是了。

  安国倒是有许多产业,以后是不是会转移一些产业到夏国去,那也是说不准的事。

  “大家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一起做啊,咱们联合起来,人多力量大嘛。”袁谭说道。

  “显思啊,你桑国那边,不是有矿产资源吗?我听说,桑国的银矿挺多的,而且储量也挺大的,只要把那些银矿开采出来,还怕没有收入吗?”吕布好奇地问道。

  “有银矿吗?我怎么不知道?”袁谭愣了一下,反问道。

  “哦,那你们得去好好找找了,我也不知道是听谁说的。”吕布笑道。

  吕布还真的知道,桑国那边有好几个银矿,不过,吕布总不能告诉袁谭,我是在后世知道这些消息的吧,所以,只能推脱是听人说的。

  袁谭倒是认真了,还以为吕布是听那些跑到安国去的扶桑女人说的。

  那些扶桑女人,带头的是个扶桑以前的王女,然后,那个王女在安国扎根之后,还收留了不少前去投奔的扶桑女人。

  那个王女的家族,统治了扶桑好长的一段时间,知道一些扶桑矿产的信息,那也是很正常的。

  “多谢伯父提点,我们会好好的去找一找的。”袁谭高兴地说道。

  袁谭倒是没怀疑吕布这些话的真实性,也相信吕布不会无缘无故的讲这些话,这会儿,把这些话讲给自己听,无非就是提点自己罢了。

  只要袁谭把这个消息传回桑国,告诉了袁绍,袁绍自然会派人去桑国各地勘探银矿,如果真的勘探到了大规模的银矿,那袁谭的功劳就跑不了了。

  曹操见袁谭那高兴的模样,心里顿时有点不自在了,大家说好了一起过苦日子的,现在你告诉我,你家里有矿,这让人怎么活啊。

  “奉先啊,我魏国那边,有矿吗?”曹操带着期盼,向吕布问道。

  “这我哪知道,我又不是探矿的。”吕布没好气的说道。

  “那你都知道桑国有银矿。”曹操不满地说道。

  “我能知道,那是因为安国和桑国挨着,人员来往的多,所以,我听到了一点消息。你魏国离我那么远,我上哪儿去知道,你魏国有什么矿啊?”吕布回道。

  曹操听了吕布话,倒也信了,不过,心里寻思着,自己也得组织几个勘探队,把魏国各地都走一遍,就算没有银矿,能发现几座铁矿,那也是很好的。

  吕布见曹操在那琢磨着,也认真地回想了一下,曹操占据的那片地方,有什么矿产。

  想来想去,吕布倒也想起来了,那片地方,好像还产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也就算了,这个时代的科技,还没法利用天然气,不过,石油嘛,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孟德啊,你那边的北部山区,再往西北一些的区域,据说发现过石漆,你可以派人去那找一找,要是能找着,那你就发达了。”吕布说道。

  “石漆,什么玩意?”曹操纳闷地问道。

  “你只要知道,猛火油的主要材料,就是那个石漆,就可以了。石漆这玩意,稍微提纯一下,就可以当燃料了,用处还是很大的。”吕布回答道。

  吕布这么一说,曹操顿时就来了精神了,问道:“怎么把石漆制成猛火油?”

  猛火油的威力,曹操是很清楚的,不过,猛火油都是要跟安国买,而且价钱还不便宜,关键是,即使舍得花钱,都买不到多少,因为从安国运到魏国,实在太远了,能运送过来的猛火油并不多,也就勉强够军队使用。

  猛火油不但容易点燃,还很耐烧,军中的伙夫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