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沦为帮凶的乡下女孩15-《快穿: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人》

  见是舒姣,正在里头憋着怒气的张教授瞬间扬起笑脸儿,嗓子都夹起来了。

  “是姣姣啊。”

  “你论文都写好了?这么快?快给我看看。你写的,肯定没什么大问题。”

  张教授接过U盘往电脑上一插,里面密密麻麻摆着好些文件。

  “在这儿。”

  舒姣点开标题【论文】的文件夹,“目前的话,只有七篇。分别针对可微渲染框架、NeRF(神经辐射场)、属性解耦……”

  大部分都是她在人脸模拟成像识别技术中,使用的一些开拓性知识点。

  主要,她写的内容太瓷实了,一点儿不掺水。

  但凡水点儿,起码是二三十篇论文打底。

  张教授已经翻看起论文来了。

  用词凝练。

  直入主题。

  专业性极强。

  刚看个开头,张教授眸中笑意便不断加深,就连杯子里那微微有些苦涩的菊花茶,这会儿喝起来都是甜滋滋的。

  瞧瞧。

  这论文排版、结构、数据,看起来多舒服。

  不愧是他的关门弟子。

  哎~

  要是他手底下的学生,各个儿写论文都是这样就好了。

  想着,张教授猛一激灵——

  舒姣当前,他想那些不中用的学生做什么?

  啧。

  坏他心情。

  “没问题。”

  审了一篇论文,张教授便开口说道:“姣姣,论文我帮你联系IEEETPAMI那边,肯定能过。‌”

  “剩下的我待会儿再看。”

  “我先去跟你师哥师姐他们开个短会。”

  本来,是要开长会的。

  他原先是准备在开会的时候,挨个儿看那群不成器的学生们写的论文,给他们提点建议,完事儿批评一下那群家伙在项目中的不足之处。

  但是!

  他们的论文,哪有舒姣的论文重要?

  所以张教授准备出去溜一圈儿就算了,暂时放过那群学生。

  “好的老师。”

  舒姣点了点头,很是自然随意的找椅子坐下,“那我就在办公室等您。对了老师,我有个研发思路准备跟您详谈一下。”

  嗯?

  听她说完这话,刚站起来的张教授一屁股又坐了回去,“你说。”

  “老师您不是要去开会吗?”

  “哎呀,会什么时候开不是开?那不重要。你先说。”

  “哦。”

  舒姣状似恍然的点点头,“就是关于算力感知网络,我有个想法,应该可以实现算力资源跨域的资源感知与协同调度。”

  “另外就是,我前段时间手搓了一些设备,可以搭载算力感知功能,不过造价不菲……”

  “等等!”

  张教授打断了舒姣的话,“设备方面我不太懂,这样,我把老宋他们都叫过来,咱们一起讨论。”

  自从教导舒姣之后,张教授从不会在专业知识这一块,拿她当小孩子看。

  更不会去质疑她,怀疑她。

  天才嘛。

  总是有无限可能的。

  “姣姣,你去通知下你师哥师姐,不开会了。另外,让他们把三号会议室收拾出来,咱们一起讨论一下你的想法。”

  张教授说完,就开始打电话。

  舒姣乖巧点头,然后出门当报喜鸟去了。

  “姣姣!”

  “小师妹呀~”

  “怎么样?”

  刚出办公室,一群心思不宁的师哥师姐就涌了过来,眼巴巴的望着舒姣询问。

  “没事了。”

  舒姣摇摇头,“老师说不开会了。不过你们要把三号会议室收拾出来。”

  不开会了。

  天籁啊!

  这就是天籁之音!

  角落里敲键盘敲得残影都快出来的师哥,一听到不开会,整个人差点儿没瘫在椅子上,抬手抹了一把虚汗。

  “太好了。”

  “小师妹,感谢你救我狗命啊!”

  旁边那个AI跑论文的,至少他写了。

  他才是真的一个字没写。

  不敢想。

  这要是老师知道,他得被骂成什么样儿。

  幸好不用开会了。

  “不过小师妹,不开会怎么还要收拾会议室?”

  “老师要跟宋老师他们开会。”

  舒姣解释道。

  哦~

  大佬的世界,不是他们能掺和的。

  学生们默契的想,一边把自己写得稀碎的学术垃圾删除,一边起身就去收拾会议室了。

  舒姣当然没跟着去。

  她扭头就回了张教授的办公室。

  十来分钟后,一大波教授就在会议室里碰头了。

  “人到齐了,姣姣,说说你的想法。”

  张教授把主场地让给了舒姣。

  舒姣也没怯场,点开她的计划书和理论性论文开始讲述。

  底下一群大佬们安静听着,手上时不时记录点东西,眉眼间的情绪很是复杂,时而愉悦、时而困惑、时而恍然大悟。

  算力感知网络,是一种能实现高效数据处理的新型计算模式,也是现目前全球各国都在探索的技术。

  这种分布式算力,更强调全局最优性,支持“云-边-端”协同。

  反正一句话——

  更先进、更方便、更高效智能。

  这会议,一开就是一下午带半晚上。

  还没讲完。

  但一群人商量之后,一致认为如果能按照舒姣的计划推进,实现算力感知网络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

  时不我待。

  第三天,一份项目书就交上去了。

  在多方催促之下,很快计划通过,项目成立,资金到位,然后就是拉人进组,开干。

  整个流程,不到一个月。

  舒姣就在研究所干起了活儿。

  她倒是没什么。

  搞研究嘛~

  轻车熟路。

  “咚咚。”

  舒姣轻敲了敲桌面,“师姐,怎么回事?”

  “这个不对,视频渲染抖动问题没办法解决。”

  “我看看。”

  舒姣翻看了她提供的实验记录,“视频渲染帧的生成时间取决于CPU的负载,得将WCET作为约束条件纳入调度系统……”

  说着说着,舒姣扭过头看向走过去的师哥,“师哥,你那边进展怎么样?”

  “在边缘节点预先部署容器镜像冷实案……”

  “这边也有点小问题。”

  路过师哥掏出随身携带的资料,就准备递给舒姣。

  “等等啊,我先把师姐这边弄完。”

  舒姣顺手从兜里掏出笔,在师姐的实验记录上画了画,“师姐,这三个数据重新核算一下,有问题。”

  说罢,才伸手去接师哥递过来的资料。

  还没看呢,远远就听到一声急切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