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夜间突围-《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

  第179章 夜间突围

  第一日训练的很顺利,大部分士卒都能借助马镫熟练的驾驭马匹奔跑。

  第二日,训练连弩,士卒从县衙仓库中搬出大量靶子,在前辈教导了连弩的使用方法后,士卒们便是接连不停的装箭射击。

  连弩的学习要比弓简单很多,毕竟连弩是直射,而弓则是抛物线。

  对于箭矢的落地点,弓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才能准确判断。

  而连弩对此的要求就低了很多,况且刘安也不需要他们有多高的准头,只要能准确的射中几十米外的敌人就行,至于是不是自己瞄准的那个敌人,无所谓。

  哪怕每十个人齐射只能杀死一名敌人,那五千人射击十轮就能带走五千敌军了,利用骑兵的优势打掉风筝,将一斛六十支弩箭射完杀死两万黄巾总不是太大问题吧。

  即便不能达到要求也没关系,这套战术最重要的还是用来恶心对方,打击其士气,令其进退不能。

  如此骑术与射术交替训练,一旬后,那两千五百人已经能够做到在马上熟练完成射击了。

  刘安检验完训练成果后,便让两部士卒日夜交替,换另外一部来训练。

  这期间,张梁也不止一次象征性的派人出来叫阵,对刘安的谩骂侮辱也不少,奈何黄巾军中的读书人实在稀少,骂来骂去也就那么几句词。

  起初吕布等人还嚷嚷着要去宰了张梁那厮,被刘安劝下后,发现张梁那边来回就那么几句,虽然对于自家明公被骂依旧不忿,但也能够按捺下冲动,不再理会彼方叫阵。

  在训练了精锐军队十五日后,刘安让负责夜间执勤的精锐替换了新兵。

  新兵则开始刘安安排的另一项训练——依靠城门的狭小地形,列盾矛方阵拒敌。

  简单来说,就是前面一排大盾兵,后面两排长矛兵,其后再是大盾兵与两排长矛兵,以此类推。

  主要训练的是盾兵如何紧密列阵,长矛兵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杀敌,还有双方之间的配合,以及前方有盾或矛兵伤亡时,如何快速的替补。

  刘安库存中的盾矛同样多的不像话,取出五千盾矛来,新兵便开始了训练。

  第二十天,刘安下令一次性做出两日的伙食,同时全军减少餐量,降为原本的七成。

  其后连续三天,临平县内给士卒集中做饭的伙房升起的炊烟越来越少,到第四日朝食时分,甚至连炊烟都未升起。

  这个时候,存下来的熟食也吃的所剩无几,士卒上一顿甚至只吃了个半饱。

  刘安不得不将系统库存里的所有压缩饼干和午餐肉拿出来给士卒补给能量,就这还有少部分人靠着刘安提供的生地瓜裹了半饱。

  城外的张梁并未注意这些细节,倒是此前跟随张宝的那狗头军师逃生后又投靠了张梁,他整天想着如何立功洗刷此前丢下张梁独自逃跑的污点。

  察觉到临平县内这一现象后,连忙跑着去向张梁报喜。

  “将军,大喜!大喜啊!”

  “何喜之有?”

  狗头将军摇头晃脑的道:“将军有所不知,我日日夜夜寻找那走狗的破绽,如今终于被我找到了。”

  “细说。”张梁冷淡回应。

  他对这狗头将军不感冒,他要真有本事,又怎么会让自己兄长败亡。

  “临平县内有一处每日早晚都会有大量炊烟升起,我断定那边是走狗给士卒做饭的地方。前几日,那地方的炊烟突然少了许多,其后几日越来越少,直至今日彻底断绝,将军可知这是为何?”

  这狗头将军可没有闲心每日去盯着炊烟看,只不过前两日偶然注意到炊烟量不对,才起了心思。

  之所以如此说,不过是为了夸大自己的功劳。

  张梁心思活跃,围三缺一的战术就是他部署的,自然知晓这战术成功的前提。

  听到狗头军师的话,眼睛一亮猛然喝道:“此话当真?”

  狗头军师正准备人前显圣呢,被张梁这一喝,顿时吓了个激灵,“当、当真!”

  “好!好啊!传令下去……”张梁兴奋的起身就要传令,又突然犹豫下来,“再等等看,那刘贼狡诈,许是诈我。”

  “将、将军,您已经知道了原因了?”此时回过神来的狗头将军,不死心的又问了句,他还没显圣呢。

  张梁却只回了一句:“出去吧,继续盯着贼军。”

  “哎…哎!”狗头将军见此只能期期艾艾的退出了中军大帐。

  另一边,一切准备就绪的刘安,晚间终于下令在恢复食量的基础上,多做一成的食物。

  毕竟士卒饿了好几日,稍微多吃一点也是应该的。

  夜幕降临,月光撒下薄薄的一层光幕。

  就在张梁和狗头将军纳闷刘贼为何又有粮做饭时,临平县西城门,也就是张梁围三缺一‘缺’的那一处,传来震天动地的擂鼓声,即便是身处东城门外的张梁二人都听到了。

  狗头将军惊道:“贼子出城了?他们居然真的敢……”

  张梁一摆手,打断了狗头将军,皱着眉头思索道:“出城了……他们怕是要突围。看来真是粮草用尽了,夜间突围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才将最后的粮食用在了晚间!”

  张梁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很大,只犹豫了片刻,张梁便做了决定。

  “传令下去,全军出击!今夜务必全歼贼子,莫要放跑了一个!”

  随后张梁也在手下的帮助下穿好甲,骑上马朝临平县赶去。

  但即便对方已经做出了突围的阵势,怕死的张梁依旧不敢太过靠近城墙,只是在城墙三四百步外观察情况。

  万一冷不丁的从哪射来一支飞箭,将自己姓名夺了去,可如何是好。

  这大黑天的,周围一片朦胧,城墙是否站着那神射手,张梁并不敢确定。

  观察的一会儿,张梁发现只有西城门那边有擂鼓声,突围的士兵也都聚集在那边。

  这倒也正常,既然是突围,肯定要集中兵力突破一点,将兵力分散出去还算什么突围。

  于是张梁果断召集大部分士卒赶往西西城门,只留了一万士卒看顾营寨。

  那些夜间休息的黄巾也都在张梁的命令下,拖着刚进入梦乡便被吵醒的疲惫身躯赶赴了战场。

  此时的临平西城门,城门大开,刘安立于城墙之上,他的左右则是两架战鼓,两名士兵正铆足了劲的敲击着鼓面。

  咚咚咚的密集鼓点鼓动着体内的血液,也点燃了士卒斗志。

  城门下方,立着密密麻麻的新兵,三千新兵一直蔓延到城门外好远,皆整齐的列着军阵。

  最前方的大盾兵,是刘安从这批新兵里挑出的最为精锐的士卒。

  他们的任务也最重,因为一旦第一次被破阵出现,其后便会有无数次被破阵。

  因此,这第一波大盾兵坚持的越久,此夜突围的成功率越大。

  张梁赶到西城门,见城门大开,却并没有敌军冲出,而在他之前就来到此地的副将,已经下令手下进攻,眼看就要与敌军接战了。

  见此,张梁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却也不好直接下令撤退了。

  毕竟双方已经靠近,若此时撤退,将后背留给敌人,那这一波就只会白白损失兵力,还探不出敌军虚实。

  “冲啊!”黄巾的前部先锋大将,大吼着冲向城门。

  由于月光昏暗,火把又只能照亮附近一小片,因此他并未注意到树立在阵前的盾牌,更未发现隐藏在盾牌后的杀机。

  待此人第一个冲进城门后,随着一阵齐齐的噗噗声,瞬间他的胸膛便被数柄矛尖贯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