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拜访卢植-《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

  第194章 拜访卢植

  又是那董胖子!

  刘安心中暗暗记下这个仇。

  只不过如今董卓依附袁氏,袁氏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其实力不是现在的刘安能够撼动的。

  他们要打压刘安这颗正在升起的新星,刘安一点办法都没有。

  唯一能指望的天子,看其模棱两可的态度,显然也是要和稀泥,指望不上。

  这就是政治,不是你有军功就能节节升高的。

  但让刘安投效袁氏是不可能的。

  袁氏狼子野心,生出代汉自立之心是早晚的事。

  说不定现在就已经开始做局了。

  不过刘安也不急于一时,他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准备,如今他的年龄确实是短板。

  即便没有张角这事,朝廷诸公也定会以刘安资历不足,不足以堪当大任为由打压他。

  此事暂时压下,刘安又问起卢植那边的情况。

  章迁刚要将卢植早在前几天就已被释放的消息告诉刘安,外边就传来婢子的声音:“主人,卢尚书送来拜帖。”

  刘安闻言,出门从婢子手中接过拜帖,内容是卢植想要明日午时前来拜访刘安。

  卢植被释放后,官复原职,后来听说是刘安求情自己才得以解脱,又听说刘安一直被监视在官舍中,不得会见外人。

  于是卢植只能安排人盯着官舍那边的动静,今日得知刘安行动不再被限制,已经回了洛阳的宅第,立刻便派人送来拜帖,欲当面感谢。

  看过拜帖,刘安从婢子那得知送拜帖的人还候在门外,连忙赶了过去。

  还是老熟人。

  刘安第一次来洛阳求官时曾拜会卢植,被卢植拒之门外,当时接待刘安的便是这名老者。

  说起来刘安也觉得甚是奇妙,自己来东汉两年多快三年了,与卢植也算有了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涿县,与卢家有交易。

  在洛阳,与蔡邕蔡琰的交往也是通过卢植。

  冀州战区平定黄巾,两人也算携手对敌,虽并未碰面,也并未交流,但确确实实共同分担了黄巾了的压力。

  前几日,又专门为他在刘宏那求了情。

  如此种种纠葛,刘安却至今,连卢植的面都没见过,当真是奇也妙也。

  那老者看到刘安亲自过来,连忙行礼。

  刘安扶起老者,温和道:“老先生折煞我也。这拜帖,还请老先生拿回去吧。”

  说着,刘安将卢植的拜帖递到了老者手中。

  老者一脸为难,也不敢接,踌躇着道:“郎君、郎君,去岁将郎君拒之门外乃是老奴私自做主,与我家主……”

  刘安知道这不过是老者的托词,他一个家仆,哪敢私自做主。

  不过刘安并不在意,摆摆手打断老者:“老先生误会了。安知卢尚书为人清正,岂会介怀这种小事?只是卢尚书海内大儒,天下之望。合该安上门拜访,岂有反过来的道理?”

  刘安将拜帖塞到老者手中,温声安慰道:“老先生放宽心,安并非拒绝卢尚书之意。安今日申时想登门拜访,还望老先生转告卢尚书。若是不便,望遣人知会安一声,安改日再拜访。”

  老者听刘安解释完,这才放下心来,收起了拜帖。

  “既如此,老奴这边回去禀告家主,郎君且等片刻,家主同意与否老奴都会来告知郎君。”

  “有劳老先生了。”刘安目送老者离开,思索着第一次登门造访该准备什么礼物。

  他之前虽然去过卢植家,但却是去拜访蔡邕的,也并未见到家主卢植。

  所以严格来讲,这才是初次登门。

  旋即,刘安又想起刘备曾嘱咐过刘安,卢植不喜别人送礼。

  思来想去,刘安决定去买些酒带去共饮,传闻卢子干能饮酒一石,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此时都是浓度很低的谷物酒或果酒,一石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也不会差太多。

  想到晚点要去卢家,刘安脑中突然闪过一抹倩影。

  去岁一别,如今已过一年半载,不知她如何了?

  ……

  ……

  脑海恍惚了一瞬,随即刘安就反应过来,猛地甩了甩脑袋。

  想什么呢你,那还是个十四五岁的丫头,畜生啊!

  将脑中有的没的抛到一边,刘安亲自到酒肆买了一大坛金浆。

  金浆,就是甘蔗酿的酒,果酒的一种。

  此时果酒主要以金浆和葡萄酒为主,比较贵重,主要见于达官显贵的宴会间。

  回到家,章迁告知刘安,那老者已经来过,告知卢尚书随时等候刘安莅临。

  不过卢植不喜欢收礼,蔡邕的礼刘安却不能少。

  毕竟授书之恩,相当于半个恩师。

  刘安取了细盐、白糖各五公斤,香皂十盒以及洗发水十瓶,让章迁找精致的礼盒装了起来。

  等时间差不多了,刘安只带了两名铁卫随侍,两人带着刘安准备的东西,和刘安一起往卢家而去。

  距离申时不到一刻的时候,刘安来到卢家。

  此时老者已经在门外等候,大门敞开,俨然一副迎接贵宾之相。

  与刘安初来时的闭门谢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安暗自苦笑,果然有句话说的很对,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即便是清廉公正如卢植,也无法做到完全不受人情世事影响。

  看见刘安,老者忙上前行礼,随后引着刘安往卢家客堂而去。

  卢植和蔡邕早就坐在客堂,边品茶评足论道,边等候刘安到来。

  远远的看见老者引刘安往客堂而来,卢植立即起身相应。

  刘安也看到从客堂迎过来的蔡邕,以及走在他前面的一名老者。

  那老者头戴一顶高山冠,身长八尺二寸,着青色襜褕,一丝不苟,一举一动板正却又得体,显然是个非常自律之人。

  此人六十上下的年纪,体瘦却不弱,精神矍铄,严肃的面容很是威严,双眼更是炯炯有神,令人不敢直视。

  想来便是此地的主人卢植了。

  刘安忙快走两步,上前执晚辈礼。

  “晚辈刘安见过卢尚书,见过蔡先生。冒昧叨扰,还望卢尚书海涵。”

  卢植与蔡邕先后回礼,作为主人的卢植邀请道:“刘郎君快请!”

  而此时的后院,早先从父亲那听说晚间刘安会来到访的蔡琰,已经换好了一身浅蓝色的襦裙,正翘着头往前院张望。

  “竹子,你再去看看,他来了没有?”蔡琰冲一旁的婢女喊道。

  “小娘,我才刚去看了,还没呢!”竹子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家仿佛丢了魂的小娘。

  竹子也不知道那刘郎君有什么好,自家小娘每次收到刘郎君的信,都像喝了蜜一般的欣喜,将那薄薄的一片布帛抱在怀里,宝贝的跟个什么似的。

  也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说刘郎君入了京,便每日怅然若失的纠结,刘郎君会不会来看她。

  有时候还会折一条柳枝,摘着树叶自言自语的念叨:“来,不来,来,不来……”

  唉!怕是失心疯了……果然还是得跟家主说一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