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关中无消息,京都人心惶惶-《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看来房卿家和杜卿家的呼声最高啊。”

  杨广捋着下巴胡须笑道。

  “臣何德何能。”

  房玄龄一脸惊讶的说道。

  杜如晦也是一副震惊的模样。

  不得不说,两人的戏码很足。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会想不清楚这些?

  “好了,你二人均是有才之人,既然有才自当为国效力。”

  杨广直接打断两人。

  不少文武举荐两人,加上杨暕也是同样态度,这件事自当可以敲定。

  而且杨广从始至终,都从未察觉什么异常。

  “可是...”

  房玄龄两人还在犹豫。

  “没什么可是,就这样了。”

  杨广不耐烦的打断。

  要是任由两人继续下去,必然生出什么变故来。

  “谢陛下。”

  二人装作一副无奈的模样,躬身拱手。

  “好了,关中可有什么军情?”

  杨广沉声道。

  说起这件事,在场众人的神经瞬间紧绷。

  没办法,关中的事乃是重中之重。

  关中局势,更和京都息息相关。

  “回陛下...”

  段文振硬着头皮出列。

  “你莫要告诉朕,没有任何消息。”

  杨广沉声道。

  “陛下,并肩王还未抵达,且关中也没消息传出。”

  段文振是满头大汗。

  如此情形只能说明一件事,关中大兴城一带,极有可能被封锁了。

  若不然,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息传出。

  “是吗?”

  杨广的神色,瞬间就变得凝重起来。

  其余文武更是沉默不语,整个大殿瞬间变得安静万分。

  “哒哒...”

  杨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着伏案,发出富有节奏感的响声。

  而杨暕则是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关中是怎么个情况,完全在他预料之中。

  杨暕也暗自感慨:“这李世民果然了得,等事成之后此人也留不得!”

  “陛下,臣认为应当随时调遣兵马支援关中。”

  武将当中,突然响起一道声音来。

  说话之人,为大将军之一的麦铁杖。

  “麦将军此话有理,倒不是咱们不相信并肩王,而是小心为上多做一手准备。”

  立马有人附和。

  “倘若关中当真有失,咱们也不至于给叛军更多的准备时间。”

  不少武将相继附和。

  若是以往,杨广必然第一时间同意。

  不过这一次,他却沉默了下来。

  若听从众人调遣一众兵马,京都岂不是兵力空虚?

  其余各地也不能随意调遣,原因很简单。

  天下叛军才被消灭,余势尚在。

  若抽离大部分兵马,导致叛军死灰复燃那该如何是好?

  更何况,世家兵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那么简单。

  总而言之,杨广顾虑甚多。

  “陛下三思!”

  麦铁杖沉声道。

  “李家绝不简单,连靠山王都不是对手!”

  “是啊,虽说并肩王也了得,可...”

  一时间众说风云,各有各的说辞,直接搅合得杨广不胜其烦。

  他甚至都不知该听谁的。

  “够了!”

  杨广不胜其烦怒斥一声。

  众多声音,这才相继停歇下来。

  来护儿和赵才倒是没急着说话。

  两人对吴缺还是有信心的。

  纵然吴缺没来得及,导致关中失守,他也必然可以夺回。

  这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暂且候着,莫要轻举妄动。”

  杨广思索片刻,沉声说道。

  “诺。”

  群臣领命。

  “好了,今日到此为止。”

  杨广也没什么好心情,继续主持朝会。

  “诺!”

  一众文武齐声拱手。

  杨广起身离去之后,他们才相继跟着离开。

  “唉,关中的事真让人操心啊!”

  来护儿才退出大殿,就忍不住埋怨一声。

  他心情极为复杂,既担心关中安危,又担心吴缺能否大胜。

  “放心,吴缺从不让人失望,而且咱们两个可是亲眼见过他手段。”

  赵才沉声道。

  这话立马让来护儿想起,当初吴缺率军奔袭,千百步之外百步穿杨的箭法!

  仅仅只是回忆,就让他打了个冷战。

  而且这种手段,吴缺还不经常使用。

  “说来也是,谁成为他的敌人,谁都会彻夜难眠!”

  来护儿沉声道。

  “所以咱们需要担心什么?”

  赵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二人便不再讨论此事。

  杨广倒没有两人那么逍遥自在。

  退朝之后,他便去了次殿,并唤来段文振。

  “陛下,可有什么吩咐?”

  段文振小心翼翼的问道。

  “传令下去,让张须陀做好准备随时出征。”

  杨广吩咐道。

  “啊?”

  段文振愣了一下。

  现在的张须陀,估摸着已经到齐郡了,还让其出兵?

  “以防万一,这样朕心头也安心一些。”

  杨广沉声道。

  可见他对吴缺,也没多大信心。

  李家表现出来的计谋,着实不简单。

  “诺。”

  段文振也只好按吩咐去做。

  ......

  回到大兴城这边。

  城池已经开始戒严,并封锁大兴城的四扇城门。

  不单单任何人不准出入,甚至不准在附近徘徊。

  可见周公瑾等人还是考虑了变数,以防大兴城内有人为李家内应。

  高士廉这边,也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

  “父亲,街上都没什么人,着实罕见啊。”

  高履行苦笑一声。

  “所有人都在怕,敢出来吗?”

  高士廉喃喃道。

  一旦开打,城中必然遭箭雨覆盖。

  稍有不慎,就是万箭穿心而亡!

  以此为前提,谁没事敢出现在街上?

  就算在家中,恐怕都挡不住那箭雨,更别说街上了。

  “叛军即将攻城,却不见援军抵达,难道大兴城注定沦陷?”

  高履行忍不住道。

  莫说是他,就连高士廉都没什么自信。

  事到如今,援军纵然抵达怕也来不及了。

  李家猛攻之下,还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拿下大兴城。

  当然,前提是李家不计后果。

  不过高士廉断定,没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家断然不会这样做。

  毕竟拿下关中之后,他们还要面对数量更多的隋军。

  若兵力不足,该如何抵挡呢?

  “罢了,且等着看吧。”

  收回思绪,高士廉回道。

  “嗯。”

  高履行微微颔首。

  随即父子二人,竟然罕见了做了一些美味佳肴,还开了几坛子的好酒。

  二人一边吃喝一边谈天说地,这一刻两人仿佛老友一般。

  只是在这个时候这般行事,多少有些奇怪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