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大半月后,新帝才重返未央宫大殿。
“陛下神威,那闽越小国见我大汉朝率军十万南下,摄于我大汉朝浩瀚威严,闽越王驺郢自乱阵脚被宗族所杀!”
“大行王恢汇报豫章之地围困尽数解除!”
“大司农韩安国在会稽引军镇压,回报时提及闽越小国当下内乱不止,已经无力伐南越!”
“南越王赵胡愿前来长安城拜会陛下,愿送太子赵婴齐到长安城充当宿卫!”
……
在新帝的推算中,他回未央宫时,讨伐闽越大军会进入战事状态。
只要彼此兵戎相见后,朝廷诸官不论怎么抨击怎么劝说都改不了对立杀伐的局面,任何谏言都没有作用。
若这其中出现死伤,朝廷援兵、借调周围诸侯国兵力也会顺理成章。
但诸多事出乎了新帝的预算。
还不等大军进驻,闽越王已经被杀死了。
新帝下棋预备了十步,他没想到才动两步棋,对手居然就死了。
这让他布局大汉王朝东南钳制江都、寿春等地诸侯王的算计直接落空。
但让新帝有些意外的是,携着他密令前往寿春城的庄助则是完成了最终的目的。
中间还隔着七八步没有走,威胁诸侯王的事情也不曾开始,一切事情都结束了。
“陛下,淮南王进贡炼丹豆腐千万不宜在民间推广,这吃土都好过吃豆腐!”
“说的是,那豆子吃了本就会腹胀腹泻而死,这豆腐吃了让人身体腐烂,这种白肉哪能给人吃!”
“也不知庄助鬼迷心窍了什么,居然认为豆腐利国利民,拿这种祸害人的丹方来进贡朝廷!”
“要我说,治粟内史府就不该派人在长安城演示制作豆腐的流程!”
……
朝廷中诸臣此前反对出兵闽越,等到在朝廷邀功时,重点提及的只有钳制军团随行的太行王恢和大司农韩安国,负责统军的庄助则少有提及功勋,甚至开始往庄助头上泼脏水。
前方作战,后方捅刀子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些事情并非这一朝才出现,而是常年存在。
但存在不意味着这种事情就正确。
新帝面无表情,看着众多臣子在朝堂上卖力表演。
如果不是亲眼见证过霍去病等人饱食豆腐,又亲自进食,又有张学舟这个阴阳家丹师炼制,而发兵闽越胁迫淮南国等事都是自己一意孤行操办,新帝还真要被朝堂中这群人唇舌所蒙骗。
秦二世一直认为大秦国泰民安,直到被人打到咸阳城下才知晓秦国的真实状况。
景帝所言‘难辨真假’‘力不从心’等都出自于此。
如果仅仅坐于高堂上,一切信息都源于臣子汇报,想准确辨识非常困难。
培养忠臣和亲历亲行不得不成为了新帝遵循的标准。
新帝不能说朝堂上这群臣子很差,毕竟这些人也是从汇报中得出结论,而这些人不论是修为还是能力在大汉王朝都是极为拔尖的一批人。
他面无表情看着重臣来回口水战,等到在旁边垂帘听政事的皇太后询问,新帝才将脑袋转了过去,面上露出了笑意。
“母后,既然诸臣愿意说,那就让他们多说一些”新帝道。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些事,陛下准备如何处理呢?”皇太后道。
“有功必赏”新帝道。
“陛下要如何赏”皇太后问道。
“太行王恢只是纵马前往豫章之地跑了一趟,属于无功无过”新帝道:“韩安国借会稽驻军渡海鼓噪数次,虽说没有交战,但引乱闽越让其臣服的结果是实打实!”
“陛下此言有道理!”
王恢、韩安国等人本就是出去镀金,战事好打就拿了功劳,战事折损大则会归罪于庄助。
王恢的运气显然差了一点点,还不等王恢调派豫章一地的军士,这场战事已经结束了。
而韩安国则是胜在速度快,至少还跟着喝了一口汤。
“庄助统军也有几分功劳”皇太后道:“虽说他行军还没到达交锋之地,至今一兵未战,但赢了就是赢了,该有的功劳还是有!”
“是”新帝点头同意道:“庄助此人能统帅十万人军团不乱,他的能力还出类拔萃的,可以适当重用。”
“庄助两次出兵伐闽越,也算与闽越有缘”皇太后道:“不如陛下提拔庄助为会稽太守,让他镇守闽越,如此一来,那些异心临国也不敢起心思!”
“嗯?”
新帝眼皮微微一跳。
新帝在军区的得力忠臣不多,庄助还是景帝留下来的忠心臣子。
他哪曾想庄助居然会被踢出朝堂。
会稽太守等同于九卿的地位,属于管制一地的最高长官,对庄助而言确实属于提拔向上。
庄助升任了官职,但又远离了朝堂。
而且庄助擅长的是统军布阵,不具备像文翁等人的能力去治理一地,庄助立功升官不容易,但管制一地失误获罪则会非常简单。
说到底,庄助被针对还是因为新帝当时出兵太过于坚决,而庄助则是力排众议领军,从而遭遇了后续的打击报复。
皇太后显然是很想统一朝堂在军政上的态度,不愿意庄助这种老鼠屎搅出意外不可收拾的事。
“庄助上贡了淮南王炼丹术制作的豆腐,言及此物利国利民,想必他能利用此物让会稽一地的人吃饱了”皇太后眼皮抬起道。
“母后说的是!”
庄助被明升暗降,新帝想要反驳却无从反驳,也难于将庄助安插到更高的职位。
他寻思着庄助的官职,又寻思着豆腐,只觉庄助再不擅长治理一地,总归不会弄到会稽郡连豆子都吃不起。
而在推广豆腐时,新帝确实遭遇了大麻烦。
预想中的豆腐在大汉王朝境内四处开花并未实现,此时流言四起,哪怕他在长安城本地推广豆腐都成了一件难事。
在普通人眼中,这种用豆子做的肉混入了石膏,将豆子腹痛的问题进一步严重化,吃了后甚至会腐烂身体。
朝堂上的喋喋不休不乏争议,哪怕他力排众议强行推广也抵不住流言侵蚀带来的危害。
诸多算计似乎成功了,但似乎又失败了。
淮南王丢了一种战略性丹方,新帝得手了这张丹方,但人人畏之如虎,谈豆腐色变,也让这张丹方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而新帝等人找到了上林苑的秘地,但又无法正常进入其中。
完全听信于新帝,在军中依仗的大将庄助被明升暗降,只能前往会稽酿豆腐。
卫夫人生了孩子,但生育的孩子如张学舟所预测带了孔,对皇室传承并不能发挥作用,也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诸多事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看似成功又只能算失败,但新帝心中从未有过什么时候如此刻一般镇定。
在藏书秘阁中,那柄软了近百年的赤霄剑涂抹了敖厉的精血后,这柄皇室传承的帝剑终于有了变化。
“陛下神威,那闽越小国见我大汉朝率军十万南下,摄于我大汉朝浩瀚威严,闽越王驺郢自乱阵脚被宗族所杀!”
“大行王恢汇报豫章之地围困尽数解除!”
“大司农韩安国在会稽引军镇压,回报时提及闽越小国当下内乱不止,已经无力伐南越!”
“南越王赵胡愿前来长安城拜会陛下,愿送太子赵婴齐到长安城充当宿卫!”
……
在新帝的推算中,他回未央宫时,讨伐闽越大军会进入战事状态。
只要彼此兵戎相见后,朝廷诸官不论怎么抨击怎么劝说都改不了对立杀伐的局面,任何谏言都没有作用。
若这其中出现死伤,朝廷援兵、借调周围诸侯国兵力也会顺理成章。
但诸多事出乎了新帝的预算。
还不等大军进驻,闽越王已经被杀死了。
新帝下棋预备了十步,他没想到才动两步棋,对手居然就死了。
这让他布局大汉王朝东南钳制江都、寿春等地诸侯王的算计直接落空。
但让新帝有些意外的是,携着他密令前往寿春城的庄助则是完成了最终的目的。
中间还隔着七八步没有走,威胁诸侯王的事情也不曾开始,一切事情都结束了。
“陛下,淮南王进贡炼丹豆腐千万不宜在民间推广,这吃土都好过吃豆腐!”
“说的是,那豆子吃了本就会腹胀腹泻而死,这豆腐吃了让人身体腐烂,这种白肉哪能给人吃!”
“也不知庄助鬼迷心窍了什么,居然认为豆腐利国利民,拿这种祸害人的丹方来进贡朝廷!”
“要我说,治粟内史府就不该派人在长安城演示制作豆腐的流程!”
……
朝廷中诸臣此前反对出兵闽越,等到在朝廷邀功时,重点提及的只有钳制军团随行的太行王恢和大司农韩安国,负责统军的庄助则少有提及功勋,甚至开始往庄助头上泼脏水。
前方作战,后方捅刀子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些事情并非这一朝才出现,而是常年存在。
但存在不意味着这种事情就正确。
新帝面无表情,看着众多臣子在朝堂上卖力表演。
如果不是亲眼见证过霍去病等人饱食豆腐,又亲自进食,又有张学舟这个阴阳家丹师炼制,而发兵闽越胁迫淮南国等事都是自己一意孤行操办,新帝还真要被朝堂中这群人唇舌所蒙骗。
秦二世一直认为大秦国泰民安,直到被人打到咸阳城下才知晓秦国的真实状况。
景帝所言‘难辨真假’‘力不从心’等都出自于此。
如果仅仅坐于高堂上,一切信息都源于臣子汇报,想准确辨识非常困难。
培养忠臣和亲历亲行不得不成为了新帝遵循的标准。
新帝不能说朝堂上这群臣子很差,毕竟这些人也是从汇报中得出结论,而这些人不论是修为还是能力在大汉王朝都是极为拔尖的一批人。
他面无表情看着重臣来回口水战,等到在旁边垂帘听政事的皇太后询问,新帝才将脑袋转了过去,面上露出了笑意。
“母后,既然诸臣愿意说,那就让他们多说一些”新帝道。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些事,陛下准备如何处理呢?”皇太后道。
“有功必赏”新帝道。
“陛下要如何赏”皇太后问道。
“太行王恢只是纵马前往豫章之地跑了一趟,属于无功无过”新帝道:“韩安国借会稽驻军渡海鼓噪数次,虽说没有交战,但引乱闽越让其臣服的结果是实打实!”
“陛下此言有道理!”
王恢、韩安国等人本就是出去镀金,战事好打就拿了功劳,战事折损大则会归罪于庄助。
王恢的运气显然差了一点点,还不等王恢调派豫章一地的军士,这场战事已经结束了。
而韩安国则是胜在速度快,至少还跟着喝了一口汤。
“庄助统军也有几分功劳”皇太后道:“虽说他行军还没到达交锋之地,至今一兵未战,但赢了就是赢了,该有的功劳还是有!”
“是”新帝点头同意道:“庄助此人能统帅十万人军团不乱,他的能力还出类拔萃的,可以适当重用。”
“庄助两次出兵伐闽越,也算与闽越有缘”皇太后道:“不如陛下提拔庄助为会稽太守,让他镇守闽越,如此一来,那些异心临国也不敢起心思!”
“嗯?”
新帝眼皮微微一跳。
新帝在军区的得力忠臣不多,庄助还是景帝留下来的忠心臣子。
他哪曾想庄助居然会被踢出朝堂。
会稽太守等同于九卿的地位,属于管制一地的最高长官,对庄助而言确实属于提拔向上。
庄助升任了官职,但又远离了朝堂。
而且庄助擅长的是统军布阵,不具备像文翁等人的能力去治理一地,庄助立功升官不容易,但管制一地失误获罪则会非常简单。
说到底,庄助被针对还是因为新帝当时出兵太过于坚决,而庄助则是力排众议领军,从而遭遇了后续的打击报复。
皇太后显然是很想统一朝堂在军政上的态度,不愿意庄助这种老鼠屎搅出意外不可收拾的事。
“庄助上贡了淮南王炼丹术制作的豆腐,言及此物利国利民,想必他能利用此物让会稽一地的人吃饱了”皇太后眼皮抬起道。
“母后说的是!”
庄助被明升暗降,新帝想要反驳却无从反驳,也难于将庄助安插到更高的职位。
他寻思着庄助的官职,又寻思着豆腐,只觉庄助再不擅长治理一地,总归不会弄到会稽郡连豆子都吃不起。
而在推广豆腐时,新帝确实遭遇了大麻烦。
预想中的豆腐在大汉王朝境内四处开花并未实现,此时流言四起,哪怕他在长安城本地推广豆腐都成了一件难事。
在普通人眼中,这种用豆子做的肉混入了石膏,将豆子腹痛的问题进一步严重化,吃了后甚至会腐烂身体。
朝堂上的喋喋不休不乏争议,哪怕他力排众议强行推广也抵不住流言侵蚀带来的危害。
诸多算计似乎成功了,但似乎又失败了。
淮南王丢了一种战略性丹方,新帝得手了这张丹方,但人人畏之如虎,谈豆腐色变,也让这张丹方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而新帝等人找到了上林苑的秘地,但又无法正常进入其中。
完全听信于新帝,在军中依仗的大将庄助被明升暗降,只能前往会稽酿豆腐。
卫夫人生了孩子,但生育的孩子如张学舟所预测带了孔,对皇室传承并不能发挥作用,也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诸多事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看似成功又只能算失败,但新帝心中从未有过什么时候如此刻一般镇定。
在藏书秘阁中,那柄软了近百年的赤霄剑涂抹了敖厉的精血后,这柄皇室传承的帝剑终于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