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东的,你居然要亲自炼丹?”
“咋的,你看不起啊!”
“切,那必须的!”
李少君应邀而来。
当然,李少君更多是对泾河水府好奇,毕竟龙王难寻,他也没什么水中本事,这辈子还没去过龙王宫殿。
在泾河边等待了两天后,李少君钻入了水府中。
这其中的见识不提,他还是依靠眼力替张学舟挑了一尊泾河水府封藏的丹炉。
泾河水府的丹炉远比不上九龙鼎,但李少君觉得丹炉不算差,毕竟这些丹炉都是大秦时代内吏府所用,每一件都堪称上品。
丹炉是好丹炉,但李少君对丹师是否是好丹师就难言判断了。
作为张学舟的合作伙伴,李少君必须说自己很少见到张学舟炼丹,甚至于没有。
他认识张学舟数年都是这样,李少君觉得指望这种几年不炼丹的人炼制好丹药有点困难。
在夜间卷风潜入上林苑,李少君还参观了张学舟接手丹炉后布置的丹房。
一切都布置得漂漂亮亮,唯一的问题是张学舟拿了这尊文火丹炉在煮豆汁酿豆腐。
李少君给张学舟做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评价,瞎逛时不免又嘲笑张学舟两句。
张学舟也没生气,他的手磨豆腐制作得又快又好。
虽说他测试豆腐的真正场地在现实中的实验室,但该做的场面活还是得做,免得新帝询问时连豆腐都没有。
而拿这尊丹炉煮豆汁也有助于他进行调整。
涉及丹炉升温的速度,火候的配合,化开药草的时间,温蕴药泥等都尽在一尊丹炉上,并不像现实中有多台仪器配合,这需要极为精细的调整。
张学舟甚至将早年的法器‘衡’都取了出来,寻思着用最科学的方式炼制造化丹,从而获得较高的成丹率。
“那等我炼出了丹你别来讨要!”
张学舟随口回答着李少君。
“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有好东西都会分享给你,你有好东西也要分享给我呀”李少君道。
“我炼制丹药是实打实需要本钱”张学舟道:“但凡你拿十颗造化丹的材料过来,我炼丹成了后会分你两枚!”
“那你炼丹太差劲了,谁吃得消你这种炼丹水准!”
“也不知道谁炼制八步登仙丹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至今都没正常的成品!”
“姓东的,骂人不带揭短的啊!”
李少君嘟囔了几句,算是知晓了张学舟要炼制什么丹药。
造化丹是高等修士最为常见的丹药,需求的群体大,通用性广,但这偏偏是炼制难度较高的丹药。
涉及材料,炼制流程等都显得繁琐,而造化丹品质的高高低低更是让人头大。
一方服用一颗造化丹恢复三成法力,另一方服用造化丹恢复五成法力,这种事屡见不鲜,明明是同样的底牌,但因为造化丹品质不乏造成惨案。
但神通境修为以上的修士离不开造化丹,不说拿来修行,关键是这种丹药在有需要时足以保命。
哪怕李少君这种不怕死的人也想拥有高品质造化丹,毕竟他能活就不希望死。
而且他擅长飞纵,如果想在飞纵落地后有足够的法力应对意外,造化丹就是他刚需。
“你有阴阳家传承,炼制造化丹水准不会差到只有四成的成丹率吧?”李少君问道。
“抬举了抬举了!”
“咋的,你连四成的成丹率都没有?”
李少君寻思着张学舟十份材料分自己两枚,这算是他们彼此约定的分成规律,这也能逆推张学舟的本事。
但张学舟的话一出,李少君只觉张学舟本事似乎还不如普通学派的炼丹师。
“我还没炼制过造化丹哪能知晓成丹率”张学舟道:“万一只有三成两成的成丹率,那我也没辙!”
“没炼制过啊!”
李少君听了就想告辞。
他此前也没炼制过八步登仙丹,炼制纯粹靠赌,成丹率低到吓人。
如果不是找了新帝这种冤大头愿意提供材料碰运气,李少君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成丹的指望。
见到张学舟也要练手,他觉得张学舟离技艺大成需要的距离很长远,而他坚决没可能成为贡献材料的冤大头。
至少在当下,他对张学舟炼丹兴趣寥寥。
“希望你技艺大成后造福众生!”
李少君围绕着炼丹炉兜了数圈,又瞅了瞅丹房中摆放整齐的药材药草,他觉得可以过几天来看看情况。
连容添丁都没驻守在这儿等结果,李少君显然更不会久侯此处。
他出了一张嘴巴鼓励了一声,而后蹑手蹑脚打开了窗户。
等看到外面驻守的羽林卫巡逻走向拐弯的角落,李少君身体往外一钻,卷起一道风浪冲天钻入了夜空。
“我炼丹造福众生,我怎么可能造福众生,我自己造福自己都费劲!”
压制豆腐的张学舟拿了一个竹制的簸箕盛放好豆腐,晾在了通风口处,又盖了一层粗布等待豆腐发霉长毛。
忙碌完豆腐的制作,张学舟吐槽了一声,而后才拿清水不断清洗着丹鼎。
与阴阳家的水火丹炉不同,也与一般大众化私用丹炉有所区别,敖厉珍藏在水府的丹炉很大,完成拼装后足有三米高。
这是一种大型制式丹炉,可以做到一次炼丹批量成丹,丹炉上还有小篆字体的‘秦炉八号,炼长生,炼不死’作为记号。
这种丹炉的好处是只要掌握了严苛标准的制丹工艺,就能按流程制作大量丹药,一次炼丹出丹上百枚都不足为奇。
丹炉的坏处也很明显,但凡哪一环出了问题,炼丹失败一次损耗的材料也会让人痛心到肝肠寸断。
只有朝廷才有底气使用这种丹炉批量定制的丹药,而这种丹炉大多数时候是面向低端丹药,譬如培元丹、止血散等。
想用这种制式丹炉完成高档丹药制作的难度极高。
李少君选择这种丹炉也并非坑张学舟,而是敖厉水府里的丹炉都是这种类型。
张学舟也不挑剔,他甚至非常喜欢用制式的标准丹炉。
如果不寄希望于自己手感、心情、法力操控稳定等情况偶尔产出高标准丹药,制式丹炉形成稳定规格后的产出将十分稳定。
对习惯于现代化实验室的张学舟而言,再神妙的丹炉也抵不过规格与尺度的准确性。
他制作的法器‘衡’就是标准下的产物。
只有拥有足够精准的标准,他才能在这方世界中调整到适合自己的实验环境。
“咋的,你看不起啊!”
“切,那必须的!”
李少君应邀而来。
当然,李少君更多是对泾河水府好奇,毕竟龙王难寻,他也没什么水中本事,这辈子还没去过龙王宫殿。
在泾河边等待了两天后,李少君钻入了水府中。
这其中的见识不提,他还是依靠眼力替张学舟挑了一尊泾河水府封藏的丹炉。
泾河水府的丹炉远比不上九龙鼎,但李少君觉得丹炉不算差,毕竟这些丹炉都是大秦时代内吏府所用,每一件都堪称上品。
丹炉是好丹炉,但李少君对丹师是否是好丹师就难言判断了。
作为张学舟的合作伙伴,李少君必须说自己很少见到张学舟炼丹,甚至于没有。
他认识张学舟数年都是这样,李少君觉得指望这种几年不炼丹的人炼制好丹药有点困难。
在夜间卷风潜入上林苑,李少君还参观了张学舟接手丹炉后布置的丹房。
一切都布置得漂漂亮亮,唯一的问题是张学舟拿了这尊文火丹炉在煮豆汁酿豆腐。
李少君给张学舟做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评价,瞎逛时不免又嘲笑张学舟两句。
张学舟也没生气,他的手磨豆腐制作得又快又好。
虽说他测试豆腐的真正场地在现实中的实验室,但该做的场面活还是得做,免得新帝询问时连豆腐都没有。
而拿这尊丹炉煮豆汁也有助于他进行调整。
涉及丹炉升温的速度,火候的配合,化开药草的时间,温蕴药泥等都尽在一尊丹炉上,并不像现实中有多台仪器配合,这需要极为精细的调整。
张学舟甚至将早年的法器‘衡’都取了出来,寻思着用最科学的方式炼制造化丹,从而获得较高的成丹率。
“那等我炼出了丹你别来讨要!”
张学舟随口回答着李少君。
“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有好东西都会分享给你,你有好东西也要分享给我呀”李少君道。
“我炼制丹药是实打实需要本钱”张学舟道:“但凡你拿十颗造化丹的材料过来,我炼丹成了后会分你两枚!”
“那你炼丹太差劲了,谁吃得消你这种炼丹水准!”
“也不知道谁炼制八步登仙丹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至今都没正常的成品!”
“姓东的,骂人不带揭短的啊!”
李少君嘟囔了几句,算是知晓了张学舟要炼制什么丹药。
造化丹是高等修士最为常见的丹药,需求的群体大,通用性广,但这偏偏是炼制难度较高的丹药。
涉及材料,炼制流程等都显得繁琐,而造化丹品质的高高低低更是让人头大。
一方服用一颗造化丹恢复三成法力,另一方服用造化丹恢复五成法力,这种事屡见不鲜,明明是同样的底牌,但因为造化丹品质不乏造成惨案。
但神通境修为以上的修士离不开造化丹,不说拿来修行,关键是这种丹药在有需要时足以保命。
哪怕李少君这种不怕死的人也想拥有高品质造化丹,毕竟他能活就不希望死。
而且他擅长飞纵,如果想在飞纵落地后有足够的法力应对意外,造化丹就是他刚需。
“你有阴阳家传承,炼制造化丹水准不会差到只有四成的成丹率吧?”李少君问道。
“抬举了抬举了!”
“咋的,你连四成的成丹率都没有?”
李少君寻思着张学舟十份材料分自己两枚,这算是他们彼此约定的分成规律,这也能逆推张学舟的本事。
但张学舟的话一出,李少君只觉张学舟本事似乎还不如普通学派的炼丹师。
“我还没炼制过造化丹哪能知晓成丹率”张学舟道:“万一只有三成两成的成丹率,那我也没辙!”
“没炼制过啊!”
李少君听了就想告辞。
他此前也没炼制过八步登仙丹,炼制纯粹靠赌,成丹率低到吓人。
如果不是找了新帝这种冤大头愿意提供材料碰运气,李少君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成丹的指望。
见到张学舟也要练手,他觉得张学舟离技艺大成需要的距离很长远,而他坚决没可能成为贡献材料的冤大头。
至少在当下,他对张学舟炼丹兴趣寥寥。
“希望你技艺大成后造福众生!”
李少君围绕着炼丹炉兜了数圈,又瞅了瞅丹房中摆放整齐的药材药草,他觉得可以过几天来看看情况。
连容添丁都没驻守在这儿等结果,李少君显然更不会久侯此处。
他出了一张嘴巴鼓励了一声,而后蹑手蹑脚打开了窗户。
等看到外面驻守的羽林卫巡逻走向拐弯的角落,李少君身体往外一钻,卷起一道风浪冲天钻入了夜空。
“我炼丹造福众生,我怎么可能造福众生,我自己造福自己都费劲!”
压制豆腐的张学舟拿了一个竹制的簸箕盛放好豆腐,晾在了通风口处,又盖了一层粗布等待豆腐发霉长毛。
忙碌完豆腐的制作,张学舟吐槽了一声,而后才拿清水不断清洗着丹鼎。
与阴阳家的水火丹炉不同,也与一般大众化私用丹炉有所区别,敖厉珍藏在水府的丹炉很大,完成拼装后足有三米高。
这是一种大型制式丹炉,可以做到一次炼丹批量成丹,丹炉上还有小篆字体的‘秦炉八号,炼长生,炼不死’作为记号。
这种丹炉的好处是只要掌握了严苛标准的制丹工艺,就能按流程制作大量丹药,一次炼丹出丹上百枚都不足为奇。
丹炉的坏处也很明显,但凡哪一环出了问题,炼丹失败一次损耗的材料也会让人痛心到肝肠寸断。
只有朝廷才有底气使用这种丹炉批量定制的丹药,而这种丹炉大多数时候是面向低端丹药,譬如培元丹、止血散等。
想用这种制式丹炉完成高档丹药制作的难度极高。
李少君选择这种丹炉也并非坑张学舟,而是敖厉水府里的丹炉都是这种类型。
张学舟也不挑剔,他甚至非常喜欢用制式的标准丹炉。
如果不寄希望于自己手感、心情、法力操控稳定等情况偶尔产出高标准丹药,制式丹炉形成稳定规格后的产出将十分稳定。
对习惯于现代化实验室的张学舟而言,再神妙的丹炉也抵不过规格与尺度的准确性。
他制作的法器‘衡’就是标准下的产物。
只有拥有足够精准的标准,他才能在这方世界中调整到适合自己的实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