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强势焦阳-《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

  楚星瑶虽是生物学硕士,文学博士。

  但似乎文人气息稍重一点。

  贺时年淡淡一笑道:“宁江的水,最壮阔的时候应该是夏雨季。”

  “不过,夏季的水过于凶猛,又似洪水泛滥,似乎有一股悲怆之感。”

  “至于冬季,水势平缓,潺潺流动,水也相对清澈得多。”

  楚星瑶似不经意地看了贺时年一眼,又看向窗外。

  “不管是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还是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水之凶猛滚滚也好,水之潺潺静谧也罢,都不过是水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形态罢了。”

  贺时年心头微怔,楚星瑶的文学功底还真不是盖的。

  张口引诗词,闭口映哲学。

  还说得头头是道!

  贺时年不知道的是,楚星瑶喜爱诗词文汇杂记诸子百家,也有自己的诗词作品。

  这里她并未引用自己的诗词,而是引用了李白和杨万里的。

  显然是不想落个恃才傲物,摆弄文墨的嫌疑。

  焦阳笑道:“看来我们的楚老师又触景溢情了。”

  楚星瑶也淡淡一笑:“有机会,有时间,真想将祖国的大好河山走一遍。”

  这时,左项来了。

  后面跟着两个服务员,用托盘端着米线汤。

  放在桌上,汤汁浓白,散发着香味,刺激着味蕾。

  在米线汤旁边摆着,香菜,葱花,韭菜,芹菜,黄豆面,香酥等佐料。

  贺时年说道:“焦老师,楚老师,动手吧!尝尝宁海的过桥米线。”

  两人应了一声,学着贺时年的样子,先将佐料放入汤中。

  贺时年搅拌一会儿后,又加了两勺油辣椒,再搅拌。

  一时间,汤汁混合着油辣椒的香味四溢开来。

  最后倒入米线,搅拌之后开始吃了起来。

  汤美,味浓,地道······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感觉。

  贺时年看了对面的楚星瑶一眼,发现她除了加黄豆面和香酥。

  其余绿菜都不吃。

  贺时年问道:“楚老师,不喜欢这些绿菜么?”

  楚星瑶摇摇头:“味道重了,不太习惯。”

  她这么一说,贺时年就想起了昨晚吃鱼,喝汤的时候楚星瑶也没有加葱花。

  焦阳倒不忌口,学着贺时年全部都放了进去。

  只不过她没有放辣椒。

  挑起一嘴,放在嘴边吹了吹,放入嘴中。

  咀嚼了几下,连连点头。

  “嗯,味道确实不错。”

  贺时年道:“加点辣椒油,味道会更好。”

  焦阳笑道:“我先喝几口汤,加了辣椒,汤的味道就变了。”

  这时,楚星瑶拿着勺子,打了一口汤,吹了吹放入口中。

  贺时年笑道:“怎么样,楚老师,味道还行吧?”

  楚星瑶露出淡淡微笑:“挺不错的,是老汤。”

  见两人都认可,贺时年露出会心微笑。

  “宁海好吃的地方还有很多,特色烧烤,糖人儿,手工麻花,羊肉串,木瓜凉水······尤其是烤豆腐。”

  “等什么时候机会合适,带你们品尝一下。”

  两人并未回应,未置可否。

  吃过米线,几人上车朝着青林镇而去。

  在车上,焦阳问道:“小贺书记,你去青林镇多长时间了?”

  贺时年微微叹气道:“半年多啦!”

  焦阳眼里露出惊讶。

  “半年多时间,做了那么多事,还真是不错。”

  贺时年笑道:“焦老师谬赞了,我做的这点事,不说放眼全州全省,仅仅只放眼宁海县,也算不得什么。”

  焦阳又道:“听说青林镇大量种植三七和草乌后缺水,你有想法在青林镇修水库?”

  贺时年心头一紧。

  焦阳的这个问题不能随便回答。

  “是有这个想法,只是有些力不从心。”

  焦阳问:“为什么?”

  贺时年道:“修水库需要专项资金,可能还涉及银行贷款,这不是县里或者州上就可以解决的。”

  贺时年的言外之意就是需要省上或者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

  他话没有说明白。

  焦阳却能听懂。

  “总投资需要多少钱?”

  贺时年伸出两根手指:“至少需要两个亿。”

  焦阳又道:“水库项目的立项,审批等已经越来越难,因为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性很大。”

  “同时涉及移民迁徙补偿等民生工程,水库只要一修,会成为全省各地都关注的焦点。”

  “你就不怕青林镇成为众矢之的?”

  贺时年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他发现,焦阳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楚星瑶一直看着窗外。

  嘴角淡然,似乎这些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贺时年道:“移民,生态,地质,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已经考虑过了。”

  “因为青林镇有着天然的地利条件,并且储水量也仅600万立方。”

  “因此产生的次生影响相对较小,所以目前立项审批都进行得相对顺利。”

  焦阳又问:“也就是说,现在只要钱到位,水库工程就可以上马?”

  贺时年重重点了点头。

  焦阳又问:“小贺书记,你计划修水库,是充分考虑青林镇的实际情况?”

  “还是将这事儿当做了你最大的政绩工程?”

  和第一次见面一样,焦阳的话语中充斥着强势,甚至有些霸道的因子。

  不过,这样的话可唬不住贺时年。

  “如果仅仅考虑个人政绩,我可以做的事很多,何必纠结于一个水库。”

  “水库的修建一般都是两到五年,那时候,我是否还在青林镇任职都是未知数。”

  “再者,如果青林镇没有地利的条件,修建水库是以破坏生态,损坏地质,毁灭生物多样性为基础。”

  “哪怕这个政绩工程再大,或者说已经将钱摆在台面上,我也不会同意。”

  焦阳眼中露出了一丝淡光。

  “为什么?”

  贺时年笑道:“很简单呀!为官一任,我必须对得起自己治下的老百姓。”

  “我这人比较看重老百姓对我的评价。”

  “我可不希望我哪天离开了青林镇,还背着老百姓对我的骂名,这可不划算。”

  焦阳闻言,不再说话,嘴角却似有似无一笑。

  沉默了一会儿后又道:“等什么时候,去看一看你所谓具有地利条件的水库选址。”

  贺时年一喜道:“距离蓝莓和葡萄种植基地不远。如果焦老师感兴趣,我们随时可以过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