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着海拉姑娘驾驶的面包车重新回到酒店附近,手里仍旧拿着相机的卫燃和季马下车之后重新开始了他们之间的闲聊。
“你在担心什么?”季马问道。
“你知道我和疣汰人之间的矛盾”
卫燃蹲下来,朝着路上绽放的一朵萨拉热窝玫瑰按了下快门,随后继续解释道,“这里藏着不少疣汰富翁,所以我有必要谨慎点儿才行。”
“你不该来这里的”季马说着,不由的看了看周围。
“放心,他们不敢在这里对我动手的。”卫燃自信的说道。
“最好是这样”
季马心累的隔着皮夹克按了下藏在腋下枪套里的手枪,他总算知道这次维克多怎么会好心的叫上自己了。
“我们回去吧”
卫燃说着,已经站起身,先朝着他们下榻的酒店按了下快门,随后才和季马一起走进酒店,搭乘着电梯回到了他们各自的套房。
这天下午两点,就在卫燃等人在德国人米洛什的招待下吃过了午餐之后不久,米格尔的家人也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萨拉热窝。
这一次过来的不止米格尔的妻子安东尼娅以及小舅子朱利亚诺,还有朱利亚诺的妻子,以及他们两家人的所有孩子。
在一番相互认识之后,米洛什引着众人登上了一辆大巴车。
“从这里赶到科扎拉山的那座磨坊大概有300公里的距离”
米洛什介绍道,“我们会在天黑之前赶到那里的。”
“米洛什叔叔,那座.那座磨坊还在吗?”朱利亚诺颇有些忐忑的问道。
他们这次直接带来了他们的祖父,那个同样叫做米洛什的狙击手的骨灰,以及他们的祖母弗洛丽卡的骨灰。
“那座磨坊早就不在了”
德国人米洛什摇摇头,“不过我们在1996年就重建了那座教堂,你的祖父康斯坦丁先生曾在给我父亲的信件里详细描述过那座磨坊的样子,我们是按照他的描述重建的那里。”
“谢谢,谢谢你们做了这些。”朱利亚诺感激的说道。
“这没什么”
德国人米洛什温和的安抚道,“我们还重建了那座教堂,是按照当地教会留下的文献记录和图片重建的那里。”
在他们的闲聊中,这辆大巴车渐渐离开了城区。
这一路上,坐在后排的卫燃刻意的没有参与那些话题,倒是季马和这三家人彻底成了朋友。
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大巴车开到了一座漂亮的小镇里。
离着老远,德国人米洛什便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样式复古的建筑说道,“那就是我们重建的磨坊,自从重建之后,那里就一直为这座小镇提供免费的谷物研磨服务。”
随着他的介绍,众人也看到了一座漂亮的红顶石头建筑。
随着大巴车缓缓停下,一些看着大概四十岁上下,穿着漂亮民族服饰的妇人也热情的围了上来,给包括卫燃和季马在内的每个人都送上了一束鲜花。
在这些人的簇拥之下,朱利亚诺和安东尼娅带着他们各自的家人和孩子,带着米洛什的骨灰走进了那座漂亮整洁的磨坊。
这座磨坊里,此时刚好有几个年轻人合力推动着轮式石碾,在欢声笑语中研磨着远未成形的面粉。
“这里算是个旅游小镇”
德国人米洛什结束道,“很多游客会把在这里亲手研磨的面粉当做纪念品带回去,当然,我们也可以帮忙烘烤成面包。”
“真好.”
在将这座磨坊里里外外参观了一圈之后,朱利亚诺摸了摸手里捧着的骨灰罐子,颇有些茫然的朝他的姐姐,同样抱着一罐骨灰的安东尼娅,以及姐夫米格尔求助道,“我们该把我们的祖父和祖母安葬在哪?”
“不如让米洛什先生给些建议吧?”
米格尔扭头朝带他们来这里的德国人米洛什提议道。
“不如安葬去那座教堂吧”
德国人米洛什提议道,“那里本来就有一片墓地,而且康斯坦丁先生父母的墓地也在那里。”
“也好,那就安葬在那里吧。”朱利亚诺在和姐姐安东尼娅对视一眼之后表示了同意。
他们从来都没来过这里,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而且很显然,把骨灰放在这座磨坊里似乎并不合适。
最后绕着这座磨坊转了一圈,众人再次登上了大巴车。
这一次,车子只是往前开了十几分钟,便开进了一片葡萄种植园。
在这片种植园的中间,矗立着一座并不算大的教堂。教堂一侧,便是一片墓地。
“那座墓地里安葬着很多人”
德国人米洛什等所有人下车之后,带着他们一边往那边走一边说道,“二战之前死在那里的人,二战期间就在那座教堂边被屠杀的人,还有很多南斯拉夫游击队员。
除了他们,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在战后回到这里的时候,也把他的父母以及德拉甘先生重新安葬在了这里。”
他也回到了这里?
卫燃下意识的看向被攀附着葡萄藤的木头栅栏围起来的墓地,寻找着曾经那两位伙伴的新住址。
“波黑战争之后,又有很多人被安葬在了这里。”
德国人米洛什一边亲手打开了墓园的栅栏门一边继续说道,“包括我的弟弟德拉甘和他的搭档,还有很多他们没能保护的孩子。”
说到这里,他停下了脚步,指着一个挂着不少生锈美式士兵牌以及不少生锈发卡的十字架自豪的说道,“这就是我的弟弟德拉甘和他的搭档的合葬墓,这些士兵牌是他们的战利品,一共28个,但这不是全部。
那些发卡来自他和他的搭档救下的孩子,一共有44个。”
说到这里,米洛什叹了口气,抬手指着周围那些小了一号,而且被刷成各种颜色的十字架说道,“周围.周围是他们没能救下的孩子,一共有39个。”
“他们不是结束战争了吗.”
安东尼娅叹了口气,下意识的用身上披着的毯子遮住了怀里抱着的骨灰罐,那是她的祖母弗洛丽卡。
“他们结束了战争,但是战争在他们变老之后又开始了。”
德国人米洛什说着,带着他们继续往墓园深处走了几步,最终停下脚步,指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说道,“这是另一位德拉甘,参加了二战的那位德拉甘。”
看了眼挂在十字架上的那架锈迹斑斑的望远镜,卫燃叹了口气,端起一直拎着的宾得相机,给这位伙伴又一次拍下了一张照片。
“那就是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的父母合葬墓。”
德国人米洛什指着不远处的另一个东正教十字架介绍道,这座十字架是固定在一座磨盘上的,甚至材质都是和磨盘同样的材质。
“我的父亲说,这座独特的墓碑是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亲手雕刻的。”
德国人米洛什自嘲的说道,“当时我的父亲也帮了忙,他当年在集中赢里就负责凿石头。”
说着,他指着德拉甘的墓碑和米洛什的父母合葬墓之间的空地说道,“我的父亲和我说,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早就给自己留好了位置,他当年和他的妻子决定,以后就安葬在这里,陪着米洛什先生的父母,也陪着弗洛丽卡太太的哥哥。”
“那就安葬在这里吧”朱利亚诺说道,“请请借我们几把铁锹吧,我们亲自来挖墓坑。”
“请稍等”
德国人米洛什说着,朝随行的一个中年女人点了点头。
不多时,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用小推车送来挖掘墓坑的工具。
在卫燃和季马以及米格尔的旁观中,朱利亚诺等人合力挖掘了一个足够大的墓坑,德国人米洛什则让人从不远处的教堂地下室里抬出来一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准备的欧式棺材。
在卫燃一次次举起相机按下的快门见证下,离乡许久的狙击手米洛什·康斯坦丁和他的妻子弗洛丽卡被安葬在了好友和家人中间。
而来自德国的米洛什·舍塞尔,则熟练的换上了牧师的行头,用塞尔维亚语为他们进行了最后的弥撒。
一切仪式结束,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卫燃和季马在依次为米洛什和他妻子和合葬墓献上了一束白蔷薇之后,跟着众人走进了那座漂亮的乡村小教堂。
这座教堂的一楼并没有摆放十字架等物。
但卫燃却看到了一样熟悉的东西——一台大红色的尊达普挎斗摩托。
“那是罗马尼亚的动乱结束之后,我的爸爸去布加勒斯特带回来的。”
德国人米洛什叹息道,“他只找到了这个”。
“维克多先生帮我们找回了更多的东西”
朱利亚诺说道,“如果您不介意,不如也一起放在这里吧。”
“当然不介意”
米洛什连忙说道,“以后也欢迎你们随时来这里,我的父亲买下这里以及那座磨坊本来就是打算送给你们的祖父的。另外,今晚不如就住在这里吧。”
“都听您的安排”
大胖子朱利亚诺恭敬的说道,并且招呼着他的儿子把从喀山卫燃家里带来的那口老式LV硬箱放在了那辆尊达普的挎斗里。
“这座教堂的地下室还在吗?”
卫燃开口问道,“我在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的回忆录里看到了有关这座教堂地下室的记载。”
“当然还在,请和我来吧。”
德国人米洛什的脸上露出了一瞬间的不自然之色,但还是带着他们走出了教堂的一楼大厅,亲自掀开了外墙边的木门,带着他们走进了这座教堂的地下室。
和当年相比,这座地下室变得干燥整洁而且明亮了许多,而且那两座石棺也依旧保持着原样。
只不过,也正是在这座地下室里,众人却看到其中一面墙壁上挂着几样武器。
这其中有一支全身绑着东德经典的雨点迷彩布条的SVD狙击步枪,还有两支如果详细考究,可以被称之为“MP5SD6型”的冲锋枪。
除了这些,墙上还挂着一支EDF740观红望远镜、两支马卡洛夫PB手枪,以及两个西德在冷战时期配发的的d3水壶。
无一例外,墙上挂着的这些武器装备全都带着大量的使用和磕碰痕迹甚至一些无法修复的损伤。
“这些都是我的弟弟德拉甘和他的搭档留下的”
德国人米洛什在片刻的沉默后介绍道,“是他们救下的孩子们在战争结束之后挖出来的。”
“抱歉,我或许不该提议下来看看。”
卫燃歉意的说道,同时也不着痕迹的又一次揉了揉虎口处的纹身。
他不知道又是哪句话触动了那位活爹的神经,刚刚它又烫了自己一下。
“没什么”
米洛什摆摆手,“他其实想顺便来这里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的父亲一直在等的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赶来这里,就阵亡在了萨拉热窝。”
“那场战争还有雇佣兵参加吗?”刚刚一直没有说话的季马在听完了翻译之后突兀的问道。
“有,当然有。”
卫燃解释道,“仅仅曝光出来的,德阳在战争开始之后不久,就派出了至少一个满编战斗排封锁了塞尔维亚边境,对波黑塞族放冷枪。
几乎可以说,这些人的存在目的就是挑拨双方打起来。
在战争开始之初,他们还帮助克罗地亚训练军队,95年的八月4号,克罗地亚军队能攻下克拉伊纳,几乎全靠德阳的鬣狗帮忙。
而且我刚刚说到的这些,其实都是美国政府授意和支持的。”
“波黑战争和美国有什么关系?”季马难得的对这段历史充满了兴趣。
“当然有关系”
卫燃解释道,“苏联解体后,南斯拉夫对于美国人来说太碍眼了。
根据目前解密以及曝光的资料来看,整个波黑战争期间,美国至少往这片战场撒下了超过两千名全副武装的雇佣兵。
这些没有军纪管教的鬣狗在这场和他们无关的战争里做出了很多突破下限的事情。”
“就和格罗兹尼的雇佣兵差不多?”季马好奇的问道。
“不相上下”
卫燃说道,“强迫妇女儿童参与脉银,走私武器,狙杀比赛,抢劫甚至协助美国试验新式武器。你能想到的,只要能产生利益或者能带来乐子,那些鬣狗全都做过。”
“现在萨拉热窝的地下经济就是当年那场战争的延续”
同样在听翻译的德国人米洛什补充道,“那场战争结束之后,南斯拉夫从此彻底四分五裂,成了一个又一个无足轻重的弹丸之地,再也没有能力像当年的南斯拉夫那样,在欧洲腹地挑战北约霸权了。”
“这里缺少一个像铁托那样的人”朱利亚诺叹息道。
“现在的大环境,只靠铁托可不够。”
米格尔跟着感慨道,“我并非暗示苏联有多好,但苏联倒下之后,北约就像一个没有了任何制约,在无限膨胀的癌细胞一样。”
“北约那种内部吸血的模式就不可能停下来”
卫燃等翻译结束后跟着说道,“就像当年在阿尔巴尼亚的庞氏骗局一样,北约想继续存在,美国想继续在散装的欧洲吸血,就必须一直往东推进。”
“所以俄罗斯也挡不住吗?”季马好奇的问道,这些都是他从来不会去想的问题。
“你应该说,被当狗熊戏耍够了的俄罗斯终于决定开始抵抗北约了。”卫燃笑着纠正道。
“这有区别?”季马不明所以的问道。
“有区别,当然有区别。”
卫燃意有所指的说道,“一位酷酷的老先生终于放弃了幻想,忙不迭的拍打干净膝盖上和脑门儿沾染的泥土和咳痰,重新拿起了生锈的哥萨克马刀。
好在一切还不是太晚,对方的刀还没架在脖子上,倒是后腰已经被一支红缨枪顶住了,现在他挡得住要挡,挡不住拼了命也要挡。”
“我怀疑你在影射.”
“没错”
卫燃摊摊手,“我说的就是尊贵的戈尔巴乔夫先生,他要是早点清醒说不定就没那么多麻烦了。”
“最好是尊贵的戈尔巴乔夫先生”
季马没好气的调侃道,“你怎么不说不如早点让阿芙乐尔搬去那座漂亮的宫殿里生活?”
“你也该早点清醒才对,别人的宫殿哪有自己建造的城堡住着舒服?”卫燃说完,这兄弟俩默契的露出了相同的傻笑,他们都相信,对方都听懂了刚刚那些话另一层面想表达的内容。
“他们两个在说什么?”朱利亚诺在听完了翻译茫然的转述之后愈发茫然的问道。
“没什么”
米格尔笑着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准备好吧,我们要和我们的朋友们一起建造一座城堡了,漂亮、坚固的城堡。”
“你又在说什么?”朱利亚诺愈发的茫然了,“你们是在欺负我没读过书吗?”
“朱利亚诺,你不用什么都必须听懂。”
安东尼娅提醒着自己的弟弟,“你只要听米格尔的话去做事就好了,他让你建造城堡,你就专心建造城堡就够了。”
“嘿嘿,我会听话的。”朱利亚诺憨厚的划拉着后脑勺做出了保证。
“你在担心什么?”季马问道。
“你知道我和疣汰人之间的矛盾”
卫燃蹲下来,朝着路上绽放的一朵萨拉热窝玫瑰按了下快门,随后继续解释道,“这里藏着不少疣汰富翁,所以我有必要谨慎点儿才行。”
“你不该来这里的”季马说着,不由的看了看周围。
“放心,他们不敢在这里对我动手的。”卫燃自信的说道。
“最好是这样”
季马心累的隔着皮夹克按了下藏在腋下枪套里的手枪,他总算知道这次维克多怎么会好心的叫上自己了。
“我们回去吧”
卫燃说着,已经站起身,先朝着他们下榻的酒店按了下快门,随后才和季马一起走进酒店,搭乘着电梯回到了他们各自的套房。
这天下午两点,就在卫燃等人在德国人米洛什的招待下吃过了午餐之后不久,米格尔的家人也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萨拉热窝。
这一次过来的不止米格尔的妻子安东尼娅以及小舅子朱利亚诺,还有朱利亚诺的妻子,以及他们两家人的所有孩子。
在一番相互认识之后,米洛什引着众人登上了一辆大巴车。
“从这里赶到科扎拉山的那座磨坊大概有300公里的距离”
米洛什介绍道,“我们会在天黑之前赶到那里的。”
“米洛什叔叔,那座.那座磨坊还在吗?”朱利亚诺颇有些忐忑的问道。
他们这次直接带来了他们的祖父,那个同样叫做米洛什的狙击手的骨灰,以及他们的祖母弗洛丽卡的骨灰。
“那座磨坊早就不在了”
德国人米洛什摇摇头,“不过我们在1996年就重建了那座教堂,你的祖父康斯坦丁先生曾在给我父亲的信件里详细描述过那座磨坊的样子,我们是按照他的描述重建的那里。”
“谢谢,谢谢你们做了这些。”朱利亚诺感激的说道。
“这没什么”
德国人米洛什温和的安抚道,“我们还重建了那座教堂,是按照当地教会留下的文献记录和图片重建的那里。”
在他们的闲聊中,这辆大巴车渐渐离开了城区。
这一路上,坐在后排的卫燃刻意的没有参与那些话题,倒是季马和这三家人彻底成了朋友。
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大巴车开到了一座漂亮的小镇里。
离着老远,德国人米洛什便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样式复古的建筑说道,“那就是我们重建的磨坊,自从重建之后,那里就一直为这座小镇提供免费的谷物研磨服务。”
随着他的介绍,众人也看到了一座漂亮的红顶石头建筑。
随着大巴车缓缓停下,一些看着大概四十岁上下,穿着漂亮民族服饰的妇人也热情的围了上来,给包括卫燃和季马在内的每个人都送上了一束鲜花。
在这些人的簇拥之下,朱利亚诺和安东尼娅带着他们各自的家人和孩子,带着米洛什的骨灰走进了那座漂亮整洁的磨坊。
这座磨坊里,此时刚好有几个年轻人合力推动着轮式石碾,在欢声笑语中研磨着远未成形的面粉。
“这里算是个旅游小镇”
德国人米洛什结束道,“很多游客会把在这里亲手研磨的面粉当做纪念品带回去,当然,我们也可以帮忙烘烤成面包。”
“真好.”
在将这座磨坊里里外外参观了一圈之后,朱利亚诺摸了摸手里捧着的骨灰罐子,颇有些茫然的朝他的姐姐,同样抱着一罐骨灰的安东尼娅,以及姐夫米格尔求助道,“我们该把我们的祖父和祖母安葬在哪?”
“不如让米洛什先生给些建议吧?”
米格尔扭头朝带他们来这里的德国人米洛什提议道。
“不如安葬去那座教堂吧”
德国人米洛什提议道,“那里本来就有一片墓地,而且康斯坦丁先生父母的墓地也在那里。”
“也好,那就安葬在那里吧。”朱利亚诺在和姐姐安东尼娅对视一眼之后表示了同意。
他们从来都没来过这里,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而且很显然,把骨灰放在这座磨坊里似乎并不合适。
最后绕着这座磨坊转了一圈,众人再次登上了大巴车。
这一次,车子只是往前开了十几分钟,便开进了一片葡萄种植园。
在这片种植园的中间,矗立着一座并不算大的教堂。教堂一侧,便是一片墓地。
“那座墓地里安葬着很多人”
德国人米洛什等所有人下车之后,带着他们一边往那边走一边说道,“二战之前死在那里的人,二战期间就在那座教堂边被屠杀的人,还有很多南斯拉夫游击队员。
除了他们,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在战后回到这里的时候,也把他的父母以及德拉甘先生重新安葬在了这里。”
他也回到了这里?
卫燃下意识的看向被攀附着葡萄藤的木头栅栏围起来的墓地,寻找着曾经那两位伙伴的新住址。
“波黑战争之后,又有很多人被安葬在了这里。”
德国人米洛什一边亲手打开了墓园的栅栏门一边继续说道,“包括我的弟弟德拉甘和他的搭档,还有很多他们没能保护的孩子。”
说到这里,他停下了脚步,指着一个挂着不少生锈美式士兵牌以及不少生锈发卡的十字架自豪的说道,“这就是我的弟弟德拉甘和他的搭档的合葬墓,这些士兵牌是他们的战利品,一共28个,但这不是全部。
那些发卡来自他和他的搭档救下的孩子,一共有44个。”
说到这里,米洛什叹了口气,抬手指着周围那些小了一号,而且被刷成各种颜色的十字架说道,“周围.周围是他们没能救下的孩子,一共有39个。”
“他们不是结束战争了吗.”
安东尼娅叹了口气,下意识的用身上披着的毯子遮住了怀里抱着的骨灰罐,那是她的祖母弗洛丽卡。
“他们结束了战争,但是战争在他们变老之后又开始了。”
德国人米洛什说着,带着他们继续往墓园深处走了几步,最终停下脚步,指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说道,“这是另一位德拉甘,参加了二战的那位德拉甘。”
看了眼挂在十字架上的那架锈迹斑斑的望远镜,卫燃叹了口气,端起一直拎着的宾得相机,给这位伙伴又一次拍下了一张照片。
“那就是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的父母合葬墓。”
德国人米洛什指着不远处的另一个东正教十字架介绍道,这座十字架是固定在一座磨盘上的,甚至材质都是和磨盘同样的材质。
“我的父亲说,这座独特的墓碑是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亲手雕刻的。”
德国人米洛什自嘲的说道,“当时我的父亲也帮了忙,他当年在集中赢里就负责凿石头。”
说着,他指着德拉甘的墓碑和米洛什的父母合葬墓之间的空地说道,“我的父亲和我说,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早就给自己留好了位置,他当年和他的妻子决定,以后就安葬在这里,陪着米洛什先生的父母,也陪着弗洛丽卡太太的哥哥。”
“那就安葬在这里吧”朱利亚诺说道,“请请借我们几把铁锹吧,我们亲自来挖墓坑。”
“请稍等”
德国人米洛什说着,朝随行的一个中年女人点了点头。
不多时,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用小推车送来挖掘墓坑的工具。
在卫燃和季马以及米格尔的旁观中,朱利亚诺等人合力挖掘了一个足够大的墓坑,德国人米洛什则让人从不远处的教堂地下室里抬出来一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准备的欧式棺材。
在卫燃一次次举起相机按下的快门见证下,离乡许久的狙击手米洛什·康斯坦丁和他的妻子弗洛丽卡被安葬在了好友和家人中间。
而来自德国的米洛什·舍塞尔,则熟练的换上了牧师的行头,用塞尔维亚语为他们进行了最后的弥撒。
一切仪式结束,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卫燃和季马在依次为米洛什和他妻子和合葬墓献上了一束白蔷薇之后,跟着众人走进了那座漂亮的乡村小教堂。
这座教堂的一楼并没有摆放十字架等物。
但卫燃却看到了一样熟悉的东西——一台大红色的尊达普挎斗摩托。
“那是罗马尼亚的动乱结束之后,我的爸爸去布加勒斯特带回来的。”
德国人米洛什叹息道,“他只找到了这个”。
“维克多先生帮我们找回了更多的东西”
朱利亚诺说道,“如果您不介意,不如也一起放在这里吧。”
“当然不介意”
米洛什连忙说道,“以后也欢迎你们随时来这里,我的父亲买下这里以及那座磨坊本来就是打算送给你们的祖父的。另外,今晚不如就住在这里吧。”
“都听您的安排”
大胖子朱利亚诺恭敬的说道,并且招呼着他的儿子把从喀山卫燃家里带来的那口老式LV硬箱放在了那辆尊达普的挎斗里。
“这座教堂的地下室还在吗?”
卫燃开口问道,“我在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的回忆录里看到了有关这座教堂地下室的记载。”
“当然还在,请和我来吧。”
德国人米洛什的脸上露出了一瞬间的不自然之色,但还是带着他们走出了教堂的一楼大厅,亲自掀开了外墙边的木门,带着他们走进了这座教堂的地下室。
和当年相比,这座地下室变得干燥整洁而且明亮了许多,而且那两座石棺也依旧保持着原样。
只不过,也正是在这座地下室里,众人却看到其中一面墙壁上挂着几样武器。
这其中有一支全身绑着东德经典的雨点迷彩布条的SVD狙击步枪,还有两支如果详细考究,可以被称之为“MP5SD6型”的冲锋枪。
除了这些,墙上还挂着一支EDF740观红望远镜、两支马卡洛夫PB手枪,以及两个西德在冷战时期配发的的d3水壶。
无一例外,墙上挂着的这些武器装备全都带着大量的使用和磕碰痕迹甚至一些无法修复的损伤。
“这些都是我的弟弟德拉甘和他的搭档留下的”
德国人米洛什在片刻的沉默后介绍道,“是他们救下的孩子们在战争结束之后挖出来的。”
“抱歉,我或许不该提议下来看看。”
卫燃歉意的说道,同时也不着痕迹的又一次揉了揉虎口处的纹身。
他不知道又是哪句话触动了那位活爹的神经,刚刚它又烫了自己一下。
“没什么”
米洛什摆摆手,“他其实想顺便来这里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的父亲一直在等的米洛什·康斯坦丁先生。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赶来这里,就阵亡在了萨拉热窝。”
“那场战争还有雇佣兵参加吗?”刚刚一直没有说话的季马在听完了翻译之后突兀的问道。
“有,当然有。”
卫燃解释道,“仅仅曝光出来的,德阳在战争开始之后不久,就派出了至少一个满编战斗排封锁了塞尔维亚边境,对波黑塞族放冷枪。
几乎可以说,这些人的存在目的就是挑拨双方打起来。
在战争开始之初,他们还帮助克罗地亚训练军队,95年的八月4号,克罗地亚军队能攻下克拉伊纳,几乎全靠德阳的鬣狗帮忙。
而且我刚刚说到的这些,其实都是美国政府授意和支持的。”
“波黑战争和美国有什么关系?”季马难得的对这段历史充满了兴趣。
“当然有关系”
卫燃解释道,“苏联解体后,南斯拉夫对于美国人来说太碍眼了。
根据目前解密以及曝光的资料来看,整个波黑战争期间,美国至少往这片战场撒下了超过两千名全副武装的雇佣兵。
这些没有军纪管教的鬣狗在这场和他们无关的战争里做出了很多突破下限的事情。”
“就和格罗兹尼的雇佣兵差不多?”季马好奇的问道。
“不相上下”
卫燃说道,“强迫妇女儿童参与脉银,走私武器,狙杀比赛,抢劫甚至协助美国试验新式武器。你能想到的,只要能产生利益或者能带来乐子,那些鬣狗全都做过。”
“现在萨拉热窝的地下经济就是当年那场战争的延续”
同样在听翻译的德国人米洛什补充道,“那场战争结束之后,南斯拉夫从此彻底四分五裂,成了一个又一个无足轻重的弹丸之地,再也没有能力像当年的南斯拉夫那样,在欧洲腹地挑战北约霸权了。”
“这里缺少一个像铁托那样的人”朱利亚诺叹息道。
“现在的大环境,只靠铁托可不够。”
米格尔跟着感慨道,“我并非暗示苏联有多好,但苏联倒下之后,北约就像一个没有了任何制约,在无限膨胀的癌细胞一样。”
“北约那种内部吸血的模式就不可能停下来”
卫燃等翻译结束后跟着说道,“就像当年在阿尔巴尼亚的庞氏骗局一样,北约想继续存在,美国想继续在散装的欧洲吸血,就必须一直往东推进。”
“所以俄罗斯也挡不住吗?”季马好奇的问道,这些都是他从来不会去想的问题。
“你应该说,被当狗熊戏耍够了的俄罗斯终于决定开始抵抗北约了。”卫燃笑着纠正道。
“这有区别?”季马不明所以的问道。
“有区别,当然有区别。”
卫燃意有所指的说道,“一位酷酷的老先生终于放弃了幻想,忙不迭的拍打干净膝盖上和脑门儿沾染的泥土和咳痰,重新拿起了生锈的哥萨克马刀。
好在一切还不是太晚,对方的刀还没架在脖子上,倒是后腰已经被一支红缨枪顶住了,现在他挡得住要挡,挡不住拼了命也要挡。”
“我怀疑你在影射.”
“没错”
卫燃摊摊手,“我说的就是尊贵的戈尔巴乔夫先生,他要是早点清醒说不定就没那么多麻烦了。”
“最好是尊贵的戈尔巴乔夫先生”
季马没好气的调侃道,“你怎么不说不如早点让阿芙乐尔搬去那座漂亮的宫殿里生活?”
“你也该早点清醒才对,别人的宫殿哪有自己建造的城堡住着舒服?”卫燃说完,这兄弟俩默契的露出了相同的傻笑,他们都相信,对方都听懂了刚刚那些话另一层面想表达的内容。
“他们两个在说什么?”朱利亚诺在听完了翻译茫然的转述之后愈发茫然的问道。
“没什么”
米格尔笑着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准备好吧,我们要和我们的朋友们一起建造一座城堡了,漂亮、坚固的城堡。”
“你又在说什么?”朱利亚诺愈发的茫然了,“你们是在欺负我没读过书吗?”
“朱利亚诺,你不用什么都必须听懂。”
安东尼娅提醒着自己的弟弟,“你只要听米格尔的话去做事就好了,他让你建造城堡,你就专心建造城堡就够了。”
“嘿嘿,我会听话的。”朱利亚诺憨厚的划拉着后脑勺做出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