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分别-《汴京诡案手札》

  青旋郡主看着这热闹的一幕,侧目瞥了眼身旁人清俊的侧脸,语带戏谑:

  “当初你被捉了几回?”

  林知行眸光微凝,眼底漫过苦涩。

  他转头,向青旋郡主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孟大人已允我辞官,郡主,保重。”

  青旋郡主神色一紧:“今日便走?”

  林知行微微颔首,他去意已决,只想早日同妹妹汇合。

  二人目光相汇,林知行旋即释然一笑,转身融入滚滚人潮,逆流而去。

  青旋郡主独立原地,目送那道瘦削倔强的背影消失在喧嚣人群之中,久久未能回神。

  三月中旬,平西王携青旋郡主,挥师北上,直指北境莫州。

  同一时节,楚州荆山县城外的官道上,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徐徐前行。

  车中,林知夏眺望着窗外尺许高的青青稻苗,头也不回问道:“我哥何时能到荆山县?”

  “冽风说就这一两日。”江成说着,把剥了一半的枇杷递过去。

  林知夏笑吟吟接过,放下车帘,身子一歪便斜倚上江成肩头。

  车内只他二人,阿昼与阿山在外驾车。

  后面那辆车上,江溪云与芙昕正持缰御马,车内坐着老二、老三和曾石。

  江溪云宁愿赶车,也不愿与江成、林知夏同乘。

  正午的荆山县主街上人来人往,喧嚣熙攘。

  林知夏一行人的马车尚未停稳,便被前方骤起的骚动吸引了目光。

  恰逢道旁有间客栈,一行人立即下了马车,将马车留给腿脚不便的老二照看,所有人都凑了过去。

  只见路中央,一顶青布小轿被衙役簇拥着停在原地。

  轿帘紧闭,里面坐着的应是当地县令。

  骚动源于一位跪在石板路上的年轻妇人。

  那妇人面庞稚嫩似少女,与芙昕、江溪云年纪相仿。

  腹部的隆起清晰可见,约莫已有五六个月的身孕。

  她倔强地跪在冷硬的石板路上,泪水早已糊满了她苍白憔悴的脸。

  她一只手护着肚子,另一只手在地上支撑身体,艰难叩首,口中反复哀诉:

  “我丈夫他是被冤枉的,他连杀鸡都不敢,怎会杀人!”

  “求县老爷重新审理张屠户的案子!”

  每一次叩首,尘垢便混着汗水泪水附上额际,狼狈凄楚,可妇人眼神却仍死死盯着那紧闭的轿帘。

  衙役们顾忌她有身孕,强压着怒火不敢动粗,周遭的人群越聚越密。

  “大胆刁妇!”轿帘纹丝不动,里面传出县令不耐的冷喝,

  “戴氏!此案脉络清晰,人证物证俱在!田小福杀人罪证确凿,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扰乱视听!”

  声音顿了顿,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威胁,“念你身怀六甲,本官才容忍至今。若再执迷不悟,纠缠官轿,便以妨碍公务之罪押回县衙,届时伤了你腹中骨肉,休怪本官无情!”

  “不能啊!大老爷!我家小福真的是被冤枉的!”

  那名唤戴氏的年轻妇人发出绝望的哀嚎,身体抖得更厉害了,“求您再审一审,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她不顾衙役们试图拉开的动作,又重重地将额头磕向石板。

  就在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人群中奋力挤出,老泪纵横地扑过来,想将戴氏从地上拽起来。

  “妮儿!我的儿啊!你别犯傻了,孩子要紧。”

  芙昕见戴氏气衰欲厥,即刻上前:“我是大夫,我给她看看。”

  言罢,纤指已搭上戴氏腕脉。

  “她有滑胎之兆,必须卧床静养,万不可再像现在这般激动。”

  老妇人看芙昕年幼,本将信将疑,见芙昕一语中的,眼神立时恭敬。

  “先送她回家,您腿脚不便,让我朋友帮忙。”

  芙昕刚刚看着老妇人从人群中走出,留意到对方走路有点跛。

  她转头看向江溪云。

  在这样人人相熟的小地方,名誉更加重要,若让男子援手,定会惹出闲话来。

  江溪云立即上前,一把将戴氏抱起,让那老妇人前头带路。

  一行人回到戴氏家里,江成、阿昼等男客止步前院。

  安顿好戴氏后,老妇人给几人倒水,随即又熟练地自厨房找出药包,准备去煎药。

  芙昕看了一下药方,,是副稳妥安胎的方子,虽不尽对症,却也妥当。

  她未提更改,只趁老妇烧火间隙为她按摩腿脚,顺便问起冤情。

  老妇人见几人气度不凡,也是走投无路了,便将自家的事跟他们说了。

  戴氏已经不是第一次拦轿了,她还去县衙敲过鸣冤鼓......

  此时的林知夏,也在向隔壁的邻居打听情况。

  戴氏的丈夫田小福被控杀人,已由县衙定罪,不日将押往州府复审。

  三天前,城西的张屠户被发现死在家中,有目击者在案发当日天擦黑时,看见田小福自张家走出。

  而田小福也有杀人动机。

  数日前,田小福买了张屠户的猪肉,吃了之后他与妻子戴氏都腹泻不止,连累戴氏胎像不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此,一向温和懦弱的田小福曾当众与张屠户争执。

  此外,衙役在田家搜出了凶器,一把刻有张屠户印记的剁骨刀。

  人证、物证、动机俱全。

  听到这里,林知夏眉间轻蹙:“难怪县衙不受理。”

  “姑娘有所不知,”邻人低声道,“小福性子绵软,哪有胆量杀人?案发时他有不在场证据!”

  原来,田小福有个孪生哥哥,同他长得一模一样,名唤田大福。

  田大福与弟弟懦弱的性格完全相反,是个性子暴烈,好吃懒做的赌徒。

  案发时,田小福在茶馆帮工,很多人可以作证。

  但是张屠户死后,田大福却失踪了。

  目击者描绘的凶手特征又指向田小福。

  县衙因此推断:在茶馆制造不在场证明的实为田大福。

  因为县里的人,大多分不清兄弟二人,茶馆的人也不能确定,看到的是哥哥还是弟弟。

  而真正与张屠户结怨的是田小福。

  于是人证物证齐全的情况下,县令给田小福定了罪。

  田大福也定为帮凶,正被通缉。

  戴氏了解自己的丈夫,家里都靠着茶楼活计养家,他绝不可能在上工时间偷跑去杀人。

  邻居和戴氏都认为,杀人的是哥哥田大福,只是他们找不到人,没证据翻案。

  早前兄弟因性格不合分家,二者之间少有往来。

  戴氏问遍了亲戚好友,也没人见过田大福。

  喜欢汴京诡案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