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红星商会,荒人南迁-《从将夜魔宗开始》

  次日一早,长安城依旧繁华如初。

  昨夜的风波,丝毫不能影响长安城百姓的热情。

  他们对长安城里的帮派斗争,习以为常。

  路旁的小贩持着铜铃高声叫卖着自家种植的新鲜水果,清脆的声音在宁静的街道上回荡,却又不显突兀。

  朝堂上,钦天监再次提起,“国将不宁”的批示。

  他们希望陛下能将四公主李渔早些嫁出去,离开长安城,离开大唐的权力中心。

  唐王李仲易不愿这件事情发生。

  他一直都在查钦天监批语,究竟是谁在民间传播。

  这些事情的背后,是否有亲王李沛言的影子。

  李渔虽年幼。

  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与其背上骂名被迫嫁出,倒不如给自己博一个好名声。

  草原上有消息。

  金帐王庭听信挑唆,可能会发生动乱。

  李渔便想利用自身的联姻关系,解决这件事情。

  虽然很天真,但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一条路。

  在这宫里,凭着她父亲的宠爱,远不足以让她获得更多的权利。

  未来,若有一日,草原的单于驾崩,她依旧可以回到长安城。

  她的贤德名声,会为她争得无数民意。

  坏事,未必不能变成一件好事。

  能战胜谣言的,只有另一个更劲爆的谣言。

  更何况,谣言也可能变成事实。

  年仅十三岁的李渔,跪在大明宫前扣头,愿意舍弃长安城的繁华,嫁给草原金帐王庭的单于,远赴草原平息动乱。

  消息没有人压制,甚至比之前钦天监批语传播更快。

  大唐尊贵的四公主。

  要下嫁给草原单于,平息战乱。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件事情比“夜幕遮星,国将不宁”的批语,更加劲爆。

  老百姓也愿意,将这件事情放在茶余饭后,成为谈资。

  陈凡很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但他不清楚,草原的单于真就是因为公主的下嫁,放弃了攻击大唐边境的想法?

  陈凡曾住在荒原上。

  对于草原蛮人的强大,深有体会。

  如果排除顶级修行者的因素。

  这个时期,迎来大一统的草原金帐王庭,军力之盛,无疑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草原骑兵的数量,是中原大地拍马都难以追赶的。

  即便是极北之地剩余的荒人,也不愿意和蛮人部落发生武力冲突。

  大唐军队虽强,却南北分散,且每年耗资巨大。

  南方有南晋、西陵虎视眈眈。

  西有月轮,东有燕国。

  草原上的蛮人,若是愿为先锋开战,南晋、月轮、燕国,也未必不会出手分一杯羹。

  若是有修行者介入。

  修行界洞玄、知命境界的修士,绝大多数都在西陵的掌控中。

  唯有五境之上战力。

  书院夫子,独树一帜,可以一人之力,力敌整个世界的修行者。

  若是五境之上的修士不出手。

  夫子未必会下场,参与到凡俗的战争中。

  陈凡觉得不会。

  夫子超脱世外,根据陈凡读的历史,大唐传承千年,夫子真正出手的次数很少。

  反而是大唐的昊天道南门,时常会参与各国的战事。

  夫子和大唐交集最多的,是唐国的唐王选定,每一任唐王,都由夫子亲自确定,才能得到最后的登基机会,成为唐王。

  还有夫子所掌管的书院弟子,也会加入大唐阵营。

  若是各国能团结一致,在夫子不下场的情况下。

  仅凭五境下的修行者。

  大唐还真就未必能挡得住其余诸国。

  然而,设想和现实是不同。

  人性复杂,想要实现各国团结一致,几乎不可能。

  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也有自己顾虑。

  李渔嫁往草原,看似荒谬,却恰恰满足了某些人的利益。

  草原单于也愿意达成这样的效果。

  四公主李渔要嫁往草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快速的在大唐传播开,甚至飞到了草原金帐王庭单于的桌案上。

  草原金帐王庭单于听了大喜,带足了礼品,派遣使者入唐。

  大唐作为天朝上国。

  公主下嫁,会有丰厚的陪嫁。

  这些物资,足以让那些反对单于的人住嘴。

  大唐天启十年,这年的冬天更冷了。

  极北寒域的气温骤降。

  属于荒人的活动范围再次缩小。

  许多荒人,没办法活过这个冬季。

  也许那位被囚在幽阁的光明大神官说得对。

  永夜真的要来了。

  极北寒域的冰封,只是一个开始。

  昊天世界里的顶尖强者,终于将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卜算、天象、问佛……

  各种手段,无法看清楚永夜的真相。

  只能默默的等待。

  西陵桃山,暗无天日的幽阁,也常有大人物关注。

  卫光明如老僧入定,再未开过口。

  陈凡来到大唐三年。

  他利用前世的头脑,在这片土地上,赚取了大量钱财。

  改变了,魔宗固守天弃山脉的思想。

  魔宗的手,伸入中原诸国。

  寻求变法,找到让荒人活下去的办法。

  荒人的南迁计划。

  提前开始实施。

  大量的银钱,从中原大地,流入北方草原。

  根据长安城里的关系网。

  陈凡不计代价的高价收购了大量的草原上的牛羊马匹。

  一路金钱开路。

  从长安到草原,建立起一条稳定的通商之路。

  各方利益的绑定。

  让这条路,变得无比的扎实。

  这条路牵扯的利益群体也越来越多。

  甚至皇帝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得了利益。

  一条稳定的收益通道。

  再想要斩断,就没那么容易了。

  红星商会这个名字。

  三年时间,扬名大江南北,成为了大唐崛起最快的商会。

  司徒郎这个名字,也成为了富贵的代名词。

  一个平凡的商人,用三年时间崛起,真正的站在了大唐帝国的舞台上。

  世人都想见司徒郎背后的高人。

  可始终,无人见得。

  谁都无法想象,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能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

  对外。

  陈凡只是司徒郎的表侄,王腾。

  王腾的父亲王飞龙,曾在司徒郎最困难的时候,资助过他。

  为报恩,司徒郎花费大代价。

  聘请了道门长老,指导王腾修道。

  王飞龙在天启七年,搬入长安城之后,两家常年互通有无。

  传闻,司徒郎的女儿,司徒嫣然仰慕王腾,两家可能联姻,为后世传下一段佳话。

  陈凡常年深居简出。

  除了修行之外。

  在司徒家能和他有交流最多的。

  就只有司徒郎聘请的道门长老洪三才,和司徒郎的女儿,司徒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