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临川公主的条件-《大唐,我妻武则天》

  长安城,春明门城墙上。

  李孝三人和徐玲并肩站成一排,遥望东方,表情中都充满了期待和担忧。

  “二殿下,您说父亲他们今日能到吗?”徐玲问。

  李孝道:“别担心,我去内领府问过了,王大将军说了,最迟今日就到。”

  李廉忽然打了个眼色,将李勇拉到一边。

  李勇皱了皱眉,道:“四郎,你干嘛啊?”

  李廉指了指李孝,低声道:“别打扰二兄和二嫂。”

  李勇听到“二嫂”两字,呆了一下,转头看去,只见李孝不知不觉已经抱住了徐玲的腰,徐玲也将头靠在他肩膀上。

  李勇瞪大了眼睛,道:“二兄该不会……”

  李廉笑道:“这几天你没瞧出来吗?二兄对徐娘子的态度,可大不一般。”

  “可她的身份……”

  李廉笑道:“你不懂二兄的心思,他如今只想学大兄,自己决定自己的婚事。再说了,他娶徐娘子,总比娶韦氏女要好吧?”

  李勇低声道:“就只怕父亲不会答应。”

  李廉道:“那不一定,父亲不是还升朱姨娘为才人吗?依我看,父亲一直想打压大世族,抬高寒门和平民地位,应该会同意。”

  李勇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心中不禁意动,暗道:“如此说来,我的婚事也能自己做主了?”

  忽听李孝高声道:“快瞧,玲儿,来了一支马队。”

  李勇抬头看去,果然瞧见一支马队过来了,他眼尖,一眼瞧见带头之人的模样。

  “好像是武敏之!”

  李廉定睛看了一会,道:“还真是,旁边的是程务挺。”

  李孝已经拉着徐玲下了城墙,李勇二人也赶忙跟了下去。

  来的果然是武敏之和程务挺,他们结束了在辽东的任务,原本正朝长安返回,忽然收到王及善一道命令。

  王及善让他们俩绕道冀州,接几名犯人到长安。

  那几名犯人正是飞羽班的人,因此事牵扯不小,王及善怕出现意外,这才让程务挺和武敏之亲自跑一趟。

  他们刚一入城,李孝几人便迎了上去,询问起飞羽班的事。

  马车中的徐班主听到声音,探出头来张望,徐玲一眼便瞧见了,快步奔去,泣声道:“父亲!”却被内领卫拦住。

  武敏之挥手道:“别挡了,让他们父女见个面吧,几位殿下都在这,还怕人犯跑了吗?”

  李孝皱了皱眉,道:“武表兄,徐班主他们是被陷害的,并非人犯。”

  武敏之笑道:“我知道,不过上面有交代,案子还在调查,让我们将人先转移到大理寺。”

  李孝点点头。

  徐玲与徐班主见面后,将情况与徐班主说了。

  徐班主这才明白是李孝救了他们,对三人千恩万谢,随后便被程务挺、武敏之带走了。

  事情到这一步,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

  人的名,树的影,既然案子由狄仁杰负责,那么跟真相大白就没区别了,接下来只用等着就好。

  李勇三兄弟在城门口分了手,李孝带着徐玲回到许王府。

  刚进门,一名王府侍从来报,说郑才人请李孝入宫一趟,说有重要事情跟他说。

  李孝心想定是与韦氏女的婚事有关,安抚了徐玲几句,当即坐着马车入宫。

  郑才人已经替他向皇后请了入宫旨意,李孝径直入了宫,来到承香殿东院。

  郑才人正坐在殿内吃枇杷,见他到来,朝他招了招手。

  “孝儿,快过来,娘有话跟你说。”

  李孝走到她旁边坐下,问道:“娘,是不是已经取消了跟韦氏的婚事?”

  郑才人一脸郑重的道:“娘刚刚去了一趟新城长公主的府邸,与临川公主说了此事。”

  李孝一愣,道:“您出宫与她说的吗?”

  郑才人道:“你有所不知,那临川公主也不知怎么得罪了皇后殿下,被禁止入宫,都有快十年了。”

  李孝恍然道:“我说呢,临川姑姑为何从不参加宫廷宴会,原来是这个缘故。”

  郑才人接着道:“新城长公主产子不久,娘便借着探望她的名义出宫,又托新城长公主请临川公主入府一趟,将情况跟她挑明了。”

  “她同意了吗?”李孝忙问。

  郑才人凝望着李孝:“孝儿,你最近是不是得罪过她?”

  李孝讪讪一笑,低下头,道:“孩儿确实跟她儿子,发生了点事。”

  郑才人详细询问,李孝这才将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

  “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又不跟娘说一声!”郑才人大为不满。

  李孝抱着她手臂,陪笑道:“娘,孩儿不是一直没机会入宫吗?今天正准备跟您说的。”

  郑才人横了他一眼,哼道:“就知道哄我,你与那徐玲又是怎么回事?”

  李孝面色微红,低声道:“娘,孩儿想娶她做王妃。”

  郑才人脱口道:“不行!”

  李孝吃了一惊,抬头望着郑才人。

  郑才人赶忙道:“孝儿,娘并不是反对,你想娶她为媵妾、甚至孺人,娘都没有异议,可正妃将来需要出席宫廷宴会和各种典礼,平民女子哪里懂这些,到时出了丑,只会丢你的脸面。”

  大唐亲王的婚姻,遵循着“一正妃二孺人十媵”的制度。

  孺人相当于侧妃,媵妾则是高级妾室,有正式身份,能入皇家籍谱。

  媵妾之下的普通妾室,并无定额限制,但身份低贱,并无正式身份,不受皇家承认。

  李孝顿时不满,道:“娘,大兄的婚事,刘姨娘都让他自行决定,您为何就不让孩儿决定?玲儿不懂礼仪,将来可以学啊!”

  郑才人迟疑了一下,道:“就怕你父亲不答应。”

  李孝道:“四郎说了,父亲应该会答应。”

  郑才人叹道:“临川公主并不同意取消婚事,只怕还是不行。”

  李孝愣道:“她不同意?”

  “是啊,所以娘才问你,是不是得罪了她?她说了,除非你答应她一个条件,她才肯答应取消。”

  “什么条件?”

  郑才人道:“她没说,只说让你亲自去找她。”

  李孝皱了皱眉,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周伯瑜的事。

  当初他也不是没给周伯瑜机会,可周伯瑜不肯悔过,如今事情闹大了,他也没有办法。

  “娘,不必管她,我年少无知答应她的事,也没必要非要遵守,您说是不是?”

  郑才人叹道:“孝儿,她说已经写信请纪王入京,亲自向你父亲上奏,完成这门婚事。”

  李孝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谁都知道他父亲最看重的两个兄弟,就是纪王和越王。

  倘若纪王亲自出面,提起此事,他父亲很可能会答应。

  李孝顿时急了:“娘,现在该怎么办?”

  郑才人心中犹豫不定,原本她已经想好了办法帮儿子,可听到儿子要娶一个民女,又让她心中颇为不快。

  她见李孝双眼微红,终究还是心软了,柔声道:“别怕,娘已经想到办法了。”

  “什么办法?”

  郑才人微笑道:“你的婚事,除了陛下和娘外,谁最有决定权,你是不是给忘了?”

  李孝愣了一下,脱口道:“母亲!”

  武皇后的权力其实比郑才人这个生母更大,只不过她只关心自己亲生的儿女,对其他几个皇子公主的事,一向很少插手过问。

  郑才人微笑道:“我最近去立政殿请安时,皇后殿下对你的事,也曾问过几句。她不喜临川公主,自然不会让你娶临川公主的母族中人了。”

  李孝大喜,只要武皇后不同意这门婚事,纪王也没办法。

  “孩儿这就去找母亲!”

  “回来!”

  郑才人将跑出去的李孝喊了回来,没好气道:“这么猴急做什么,你这么莽莽撞撞的过去,皇后殿下见你神情有异,可未必会答应你。”

  李孝猛地一惊,问:“娘,那该怎么办?”

  郑才人朝他招了招手,让他又坐近了些,将声音压得很低。

  “皇后殿下是个极精明的人,她虽厌恶临川公主,却也不会轻易被人借她的势,达成目的。你我去说的话,她未必会帮忙。”

  李孝露出思索之色,道:“不错,需得想个法子,让她无意中知道此事。”

  郑才人见儿子主动思考,心中大感欣慰,笑道:“那你准备怎么让她无意中知道呢?”

  李孝目光一亮:“孩儿有办法了。”

  “哦,说给娘听听。”

  李孝附耳说了。

  郑才人听了后,点头道:“你找的这个人,比娘原先想的更好,那就去做吧。”

  李孝向郑才人行了叩拜礼,这才离开承香殿,出宫之后,并未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去了李廉的府邸。

  一个时辰后,李廉以看望妹妹的名义,请旨入宫,来到公主院。

  不料进了公主院的月亮门,却并无一人来迎接他,院子里空荡荡的,连个下人都看不到。

  李廉苦笑一声。

  这也怪不得别人,是他主动疏远了两个胞妹,她们怨恨自己也正常。

  他来到公主院后堂,迈步走了进去,刚一进去,便听到一阵丝竹之声。

  抬头一看,原来是高安公主坐在殿东一张桌子旁,正在吹奏着埙。

  西边一座屏风旁边,义阳公主坐在一张宽大的圈椅上,正在看着书。

  厅中非常安静,宫人内侍们全都低头垂目,一言不发,只能听到悠扬的埙声、以及义阳公主翻页的声音,形成一幅静谧的画卷。

  没有人搭理李廉。

  宫人内侍们绝不会有这般胆量,很显然,他们是得了两位公主的吩咐。

  李廉也不打扰她们,静静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