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搬不动的夏彧直接上MAN卡上的车载起重机,有加长臂的ADK-100可以深入挖掘现场帮忙吊东西。
卡车上再有一个装备装车,夏老板花掉的钱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毕竟这世界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该上人工的时候就上人工,可以省力的地方就上机器。
很快小卡尔又送了一箱货过来,这一次开出了一层5套枪管盒打底,没用上的箱内空间则塞了好几只倒了两个方形弹链盒。
“这个少见诶,陆军都用那种50发的弹篮,空军的是75发的鞍型弹鼓。”
小卡尔抄起一个绿漆都没有一点磨损的弹链盒说道。
“少见就对了,这种75发弹链盒只生产到1940年,海军的双联装MG-34高射机枪会用的比较多,海上带大弧度的供弹具可不是好选择,少见也是因为海军的基数小,战后保留下来的东西也不多。”
夏彧以一副我就是权威的口吻说道。
实际上他也是在系统影像里看到不认识才去查的资料。
物品的稀缺性决定了价格,这种弹链盒比空军的D-T15弹鼓的价格还贵。
这次夏彧属实没想到连保底都这么丰厚,那些没开过的箱子里又该有什么好东西?
“里面还塞了不可散弹链,空间倒是利用的很充分嘛,应该还有装弹机?”
感觉重量不对,小卡尔摇晃两下弹链盒,听到里面沙沙的碰撞声猜测道。
“肯定有,多拉几箱过来,到时候一起开箱看看。”
夏彧赶小卡尔回现场继续干活,自己则清点了物件的具体数量,合上箱盖将其吊进了货柜。
他们接下来又开出了七八台34型装弹器,到底是海军,不像陆军清一色后期冲压简化的41型装弹器。
如果夏彧以后有机会触发空军仓库的情报,说不定还能开到弹鼓装弹器。
他还是挺喜欢那种“双黄蛋”弹鼓的,就是让他掏钱买不愿意,必须是挖出来不要钱的才有成就感。
紧跟着开出来的就是拆卸状态的Zwillingsockefette36双联高射枪架了。
这玩意儿当年值4挺MG-34,时至今日也不遑多让,这么一具的起步价就是五位数。
“虽然一门k38的造价要6500帝国马克,但今天两挺MG-34配双联高射枪架不比它便宜多少。”
三德子的小口径高射炮,留下来的数量还是太多了,毕竟是后期代替了大口径重机枪生态位的东西。
而且除了k30和k38,德军还有好多种20口径的火炮。
“那老板,这种高射炮有他们贵吗?”
小卡尔指着箱子里新开出来的一门火炮问道。
“你问这玩意儿?这玩意儿罕见啊,它虽然也是20的,但一般都被归类为高射机枪。”
看着这挺枪管短短的稀罕货,夏彧很快就认出了它的具体型号。
“嗯,MGFF高射机枪,借瑞士的鸡下的蛋,打的是20×80弹药,我记得裸枪重量都不到30公斤。”
夏彧两只手很轻松的抄起了这挺20的高射机枪。
和双联装MG-34一样,它也是三德子海军战前试图加强鱼雷艇、小型舰艇和配备机枪架的潜艇的防空武器。
所以也和前面箱子里的那些MG-34一样,拆下扔进库房,为威力更强的新式装备让路了。
这倒是便宜了咱老夏,他最喜欢的就是稀罕货了。
“那这种MGFF能值多少钱?”
“你问到了我的盲区,我还真不知道价格,回头我咨询咨询专业人士。”
夏彧这次罕见的谦虚了一下。
继续开箱,接下来他们又开出了7挺MGFF高射机枪,16根备用枪管,还有对应数量的附件。
也就是说施特拉尔松德基地,总共拆除了8艘海军舰艇上的MGFF。
“不过有MGFF,这里肯定没有k28了。”
同样都是德版厄利孔,打20×110弹药的k28威力更大,一直打到冷战都没被淘汰。
看着后面又挖出来的15发弹匣,30发弹鼓,固定机枪架,夏彧确定的说道。
这两款炮虽然是一家公司推出的产品,但是到后面就成了竞争关系,MGFF逐渐退出海军序列,只有空军的飞机上还在用。
“天都黑了,挖了整整一天,你去喊他们收工吧!”
夏彧看着天色和小卡尔说道。
带维修班来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军械库这么多东西,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挖完的。
毕竟不是那种中空的地下壕,需要清除的砖石瓦砾太多了。
“不愧是大学生,他们比国防军那些新兵有精神多了。”
没上过大学的小卡尔对大学生还保留着滤镜,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是大学牲。
只有华夏出口的还是学工科的才有这种劲头,旁的国家和旁的学科就差多了。
当然了,作为曾经其中的一员,夏彧不会也不忍心压榨这帮学弟。
他开的工资不仅超过了平均线,住在野外没办法,吃的绝对是最好的。
三菜一汤直接安排上,荤素搭配健康又美味。
八个人去中餐馆这么急头白脸吃一顿,不留下个两三百欧都对不起德国的物价水平。
“这才是人生啊,我可不想毕业了进厂过那种枯燥的生活,或者说要进也是进彧哥的厂子。”
吃饱喝足,维修班有家伙撸着肚子说道。
有人喜欢安逸和稳定,有的人则喜欢不确定的新鲜感。
八个伙计对未来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此刻他们都非常享受这次奇特的经历。
毕竟这可是一整座军械库,总之彧哥太牛了。
“哈哈哈,等你们毕业了,公司的大门一定对大家开放哈!”
夏彧也顺势抛出了橄榄枝。
在德国做生意,当地人要雇佣,老乡和学弟也要照顾,只有国际化才能做大做强嘛!
众人一直聊到困意涌上来,才洗漱完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
一夜无话,待他们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小卡尔已经开着拉满一集装箱货的MAN卡回了趟罗斯托克。
系统的全息影像中,仓库里的那么多军械箱,至少两个货柜才能装完。
要是算错了可能还得三个,幸好账上有钱了,他就去港口又多买了几个二手集装箱。
装满了拉回去换一个空的回来就是。
上午夏彧代替了小卡尔的工作,负责把维修班挖出来的军械箱全部拉到营地。
这一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等晚上收工了所有人一起开箱,共同分享开盲盒的喜悦。
卡车上再有一个装备装车,夏老板花掉的钱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毕竟这世界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该上人工的时候就上人工,可以省力的地方就上机器。
很快小卡尔又送了一箱货过来,这一次开出了一层5套枪管盒打底,没用上的箱内空间则塞了好几只倒了两个方形弹链盒。
“这个少见诶,陆军都用那种50发的弹篮,空军的是75发的鞍型弹鼓。”
小卡尔抄起一个绿漆都没有一点磨损的弹链盒说道。
“少见就对了,这种75发弹链盒只生产到1940年,海军的双联装MG-34高射机枪会用的比较多,海上带大弧度的供弹具可不是好选择,少见也是因为海军的基数小,战后保留下来的东西也不多。”
夏彧以一副我就是权威的口吻说道。
实际上他也是在系统影像里看到不认识才去查的资料。
物品的稀缺性决定了价格,这种弹链盒比空军的D-T15弹鼓的价格还贵。
这次夏彧属实没想到连保底都这么丰厚,那些没开过的箱子里又该有什么好东西?
“里面还塞了不可散弹链,空间倒是利用的很充分嘛,应该还有装弹机?”
感觉重量不对,小卡尔摇晃两下弹链盒,听到里面沙沙的碰撞声猜测道。
“肯定有,多拉几箱过来,到时候一起开箱看看。”
夏彧赶小卡尔回现场继续干活,自己则清点了物件的具体数量,合上箱盖将其吊进了货柜。
他们接下来又开出了七八台34型装弹器,到底是海军,不像陆军清一色后期冲压简化的41型装弹器。
如果夏彧以后有机会触发空军仓库的情报,说不定还能开到弹鼓装弹器。
他还是挺喜欢那种“双黄蛋”弹鼓的,就是让他掏钱买不愿意,必须是挖出来不要钱的才有成就感。
紧跟着开出来的就是拆卸状态的Zwillingsockefette36双联高射枪架了。
这玩意儿当年值4挺MG-34,时至今日也不遑多让,这么一具的起步价就是五位数。
“虽然一门k38的造价要6500帝国马克,但今天两挺MG-34配双联高射枪架不比它便宜多少。”
三德子的小口径高射炮,留下来的数量还是太多了,毕竟是后期代替了大口径重机枪生态位的东西。
而且除了k30和k38,德军还有好多种20口径的火炮。
“那老板,这种高射炮有他们贵吗?”
小卡尔指着箱子里新开出来的一门火炮问道。
“你问这玩意儿?这玩意儿罕见啊,它虽然也是20的,但一般都被归类为高射机枪。”
看着这挺枪管短短的稀罕货,夏彧很快就认出了它的具体型号。
“嗯,MGFF高射机枪,借瑞士的鸡下的蛋,打的是20×80弹药,我记得裸枪重量都不到30公斤。”
夏彧两只手很轻松的抄起了这挺20的高射机枪。
和双联装MG-34一样,它也是三德子海军战前试图加强鱼雷艇、小型舰艇和配备机枪架的潜艇的防空武器。
所以也和前面箱子里的那些MG-34一样,拆下扔进库房,为威力更强的新式装备让路了。
这倒是便宜了咱老夏,他最喜欢的就是稀罕货了。
“那这种MGFF能值多少钱?”
“你问到了我的盲区,我还真不知道价格,回头我咨询咨询专业人士。”
夏彧这次罕见的谦虚了一下。
继续开箱,接下来他们又开出了7挺MGFF高射机枪,16根备用枪管,还有对应数量的附件。
也就是说施特拉尔松德基地,总共拆除了8艘海军舰艇上的MGFF。
“不过有MGFF,这里肯定没有k28了。”
同样都是德版厄利孔,打20×110弹药的k28威力更大,一直打到冷战都没被淘汰。
看着后面又挖出来的15发弹匣,30发弹鼓,固定机枪架,夏彧确定的说道。
这两款炮虽然是一家公司推出的产品,但是到后面就成了竞争关系,MGFF逐渐退出海军序列,只有空军的飞机上还在用。
“天都黑了,挖了整整一天,你去喊他们收工吧!”
夏彧看着天色和小卡尔说道。
带维修班来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军械库这么多东西,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挖完的。
毕竟不是那种中空的地下壕,需要清除的砖石瓦砾太多了。
“不愧是大学生,他们比国防军那些新兵有精神多了。”
没上过大学的小卡尔对大学生还保留着滤镜,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是大学牲。
只有华夏出口的还是学工科的才有这种劲头,旁的国家和旁的学科就差多了。
当然了,作为曾经其中的一员,夏彧不会也不忍心压榨这帮学弟。
他开的工资不仅超过了平均线,住在野外没办法,吃的绝对是最好的。
三菜一汤直接安排上,荤素搭配健康又美味。
八个人去中餐馆这么急头白脸吃一顿,不留下个两三百欧都对不起德国的物价水平。
“这才是人生啊,我可不想毕业了进厂过那种枯燥的生活,或者说要进也是进彧哥的厂子。”
吃饱喝足,维修班有家伙撸着肚子说道。
有人喜欢安逸和稳定,有的人则喜欢不确定的新鲜感。
八个伙计对未来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此刻他们都非常享受这次奇特的经历。
毕竟这可是一整座军械库,总之彧哥太牛了。
“哈哈哈,等你们毕业了,公司的大门一定对大家开放哈!”
夏彧也顺势抛出了橄榄枝。
在德国做生意,当地人要雇佣,老乡和学弟也要照顾,只有国际化才能做大做强嘛!
众人一直聊到困意涌上来,才洗漱完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
一夜无话,待他们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小卡尔已经开着拉满一集装箱货的MAN卡回了趟罗斯托克。
系统的全息影像中,仓库里的那么多军械箱,至少两个货柜才能装完。
要是算错了可能还得三个,幸好账上有钱了,他就去港口又多买了几个二手集装箱。
装满了拉回去换一个空的回来就是。
上午夏彧代替了小卡尔的工作,负责把维修班挖出来的军械箱全部拉到营地。
这一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等晚上收工了所有人一起开箱,共同分享开盲盒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