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送别陆文亭和邢楚怜之后,萧归沐正往聚义厅里走。紫玫瑰看见,悄悄地跟在其后。在聚义厅门口,紫玫瑰轻轻地叫了一声:“姐。”
萧归沐回过头,问道:“你不在码头上帮着姐妹们收拾碗筷,跟着我回来干嘛呀?”
紫玫瑰说道:“姐,我有个提议。”
萧归沐问道:“什么提议?”
紫玫瑰说道:“刚才我在码头听见,你已经答应大当家今后要带领我们去参加朝廷的北伐了!这是为民族大义出力的事情,小妹很乐意!但是朝廷什么时候北伐我们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以前我和红玫姐驻扎在京都时,多多少少都知道朝廷的一些事儿。自从那年我与红玫姐逃离京都之后,咱们明月岛与京都的一切联系都中断了。因此,我提议咱们恢复京都的联络处。”
萧归沐说道:“你这个提议很好,等我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
“好。”紫玫瑰依然站着不动。萧归沐问道:“你还有事?”
紫玫瑰说道:“姐,如果你决定了,那派去京都联络处的人选请考虑一下阿紫我吧!”
萧归沐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紫玫瑰,说道:“你?──你不成!”
紫玫瑰问道:“我咋就不成呀?”
萧归沐说道:“你爱冲动,会自作主张!”紫玫瑰知道萧归沐说的是那年紫玫瑰自作主张刺杀覃丞相之事,便解释道:“那是以前,我现在可比以前成熟多啦!不信?你可以去向我的堂姐萧归沐打听,她可以为我作证!”
“你呀!”萧归沐用手指戳着她的额头,“我就不明白,你一个姑娘家在明月岛待得好好的,干嘛非要去京都呀?”
紫玫瑰涨红着脸说道:“想继续见见大世面呗,将来好为北伐出力!”
萧归沐“嗤”地笑出了声:“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是想到京都去会会那个顾某某大人吧?”
紫玫瑰白了萧归沐一眼,说道:“我越来越觉得,我认错人啦!你确实不是我的堂姐!”她顿了顿脚,走了。
萧归沐忽然想起一事,叫道:“阿紫妹妹,你回来。”
紫玫瑰转身回来,笑着问道:“三大当家同意阿紫去京都啦?”
萧归沐说道:“刚才我不是说过那事今后再决定吗?”
紫玫瑰问道:“那你为何还叫我回来?”
萧归沐说道:“我现在要你去滨海古镇走一趟。”
紫玫瑰问道:“又要去哪里干嘛呀?还是要去请你那位英雄婆婆来明月岛入伙吗?我劝你死了这条心吧!别白日作梦了!”
萧归沐说道:“不!我是要你去向她借粮食。”
紫玫瑰瞪大眼睛:“借粮食?”
萧归沐缓缓说道:“目前我们明月岛所有的粮库都空了,我想请你到我那位未来婆婆那里借几百担粮食回来应急──她家是大地主,有余粮。”
紫玫瑰说道:“我可没有那么大面子,借不来的。”
萧归沐说道:“我写一张借据给你带去,她会借的。你去对她说,咱们保证有借有还。咱们盐田里的秋盐卖出后,一拿到钱便买粮还她。”
紫玫瑰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快点去写借据吧,最好按上你的手印。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借据我负责带去,借到借不到粮食不关我的事。”
萧归沐正色说道:“借不到粮食,那你回来之后和大伙一起饿肚子吧!”
萧归沐走入聚义厅,不到片刻便拿出一张写好的借据交给紫玫瑰,说道:“你和红玫瑰一起开一艘大粮船过去。你们最好化装成商人,假装是做粮食贩卖的。也最好在夜里行船,这样不易被官府发现。”
紫玫瑰一边把借据揣好,一边不耐烦地说道:“好啦好啦!我紫玫瑰又不是第一次出门,这些我都懂。”
萧归沐关爱地说道:“小心驶得万里船!咱们又不是真正的商人,而是盘据在海岛里的土匪,朝廷正在通辑抓捕咱们呢!若被官府抓住,你不但自己被砍头,而且还要连累人家李府遭殃!”
紫玫瑰说道:“真是个啰嗦婆,你那位英雄婆婆都没有你啰嗦!今后你嫁过去之后,她老人家一定会割断你的啰嗦舌头的。”
萧归沐微笑地说道:“她不会的!向你透露个秘密。”
紫玫瑰问道:“什么秘密?”
萧归沐低声说道:“我那位未来的英雄婆婆也是京都里那位顾某某大人的亲生母亲呢。”
紫玫瑰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萧归沐说道:“想知道吗?那你先去把粮食借回来,我再慢慢告诉你。”
紫玫瑰绯红着面说道:“这和我有半两银子关系吗?谁愿意听?”
解家坳。
解岸和关怡成亲后的第二天早上,戚瑶瑶、李沐文和江红便与解老爹解老妈告别,启程回京都,可解老爹和解老妈死活不放行,说无论如何都要等吃了回门酒后再走。
到了第四天早上,解老妈起了个大早,把一大包晒干了的草药挂在戚瑶瑶的坐马上。她拉着戚瑶瑶的一只手,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瑶儿,我的闺女,这些都是你阿爹到山上采来的治伤草药。你整天舞刀弄枪的,免不了磕磕碰碰,这些药你带回去备用。”
戚瑶瑶是肠直之人,说道:“阿妈,这些药材在京都的神农堂中都有卖,何必呢?”
解老妈生气地嗔道:“傻闺女,在神农堂里买的和阿妈送的相同吗?”她伤心地哭出声。
“难道不相同吗?”戚瑶一时语塞。看见义母掉眼泪,她傻愣愣地握着义母的双手,不知如何是好。
在旁边的江红见了,上前半解围半调侃地对解老妈说道:“老妈,我和李教头也是舞刀弄枪的人,也时常磕碰受伤,我们的那份子草药放在哪里呀?”
解老妈破涕而笑,说道:“你们的那份子还在山上呢。是真想要吗?”
江红和李沐文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当然想要啦!”
解老妈笑眯眯地说道:“那你们再在解家坳多住几天,明天我让老头子和解岸上山,给你们采一大马车……”
离别,总是有着万般的不舍和流泪!谁都一样……
太阳升起的时候,戚瑶瑶、李沐文和江红三人已经来到了距离解家坳最近的一个小镇上。
戚瑶瑶让李沐文和江红在路口等候。她自己一个人先到街上买了香烛、纸钱、水果、酒等祭品带着,然后策马向着落雁坡而去。白云和彩云就埋在落雁坡上。
戚瑶瑶在坡下下了马,提着祭品向坡上走去。她远远地看见白云和彩云的坟上已经长满青草。这让她很伤心。
在白云和彩云坟前,戚瑶瑶摆上祭品,香烛还未点燃,可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向下滚落着。香烛很久点不着。
她终于点燃了香烛,倒上酒,跪在两人坟前一边烧纸钱一边大声诉哭。
她的哭声很大,越哭越悲切,感动苍天──
此时天空中飘来了两片低云块,阳光下一块呈白色,另一块呈彩色。但戚瑶瑶不看见。
似乎风也被感动了,把香烛吹得闪闪红红。戚瑶瑶似乎听到山坡上隐隐约约传来了两个女孩子的哭声。
戚瑶瑶惊愕了。她大声地问道:“是白云彩云两位妹妹吗?姐今天要回京都了,是来和你们告别的。”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落在白云彩云的坟头上,也淋湿了戚瑶瑶的头发和衣裙。可是两人坟前的香烛照样燃烧,照样闪闪红红。
戚瑶瑶撕心裂肺地哭着……
她把全部的酒洒在地下,说道:“两位妹妹,姐知道你们舍不得姐回京都,但没方法。也不是姐狠心把你们尸骨留在这里,因为姐尚任重道远!姐要参加北伐,为国家统一出力。这里姐答应你们,如果今后北伐成功的话,国家统一了,到那时候姐还活着的话,姐一定来这里把你们的尸骨带回姐的老家──阳城安葬……”
雨停了,阳光灿烂。
戚瑶瑶擦干了眼泪,离开了落雁坡。
在路上,戚瑶瑶神情凝重。
快到小镇时,她远远就看见李沐文、江红、解老爹、解老妈、解岸和关怡等六人正等待着她回来。戚瑶瑶还发现,解岸和关恰两人手里都牵着一匹马,马背上都挂着行囊,像是要出远门似的。
戚瑶瑶飞身下马,向解老爹问道:“老爹,早上不是辞过别了吗?你们还要来送?”
解老爹说道:“闺女,阿爹阿妈不是来送你们的,而是来送你哥和你嫂子的。”
戚瑶瑶问道:“怎么啦?我哥和我嫂子要去哪里呀?”
关怡走近来对她说道:“小姑,我和你哥要跟着你们一起回京都,但不知你同意是否?”
戚瑶瑶拢了拢马绳,转身对解岸说道:“哥,你们想同我们一起回京都我当然同意,但是,你们走后家里怎么办?阿爹阿妈谁来照顾?”
解岸搔了搔后脑勺,说道:“这个嘛……”
解老爹抢着说道:“闺女,这个你甭担心!阿爹和你阿妈现在年纪不算太大,而且都很健康,我们在家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你哥,人长得熊腰虎背的,膂力如虎,箭又射得准!如今又娶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媳妇,平起平坐。若让他们小夫妻待在解家坳打猎一辈子,未免明珠暗投了!阿爹前阵子听到一位在官府当差的朋友说,目前朝廷正急需像你哥这样的人才!因此,我就想到,你若带着他们夫妻俩回京都,让姑爷向朝廷推荐,若能在官府谋个差事当当,总比在山坳里强千倍!闺女,你就带上他俩吧?”
“好的!”戚瑶瑶略踌躇,说道。
解老爹转头向着儿子,骂道:“小子,你们还愣着干嘛?”
解岸不解地问道:“老爹,您这是啥意思?”
解老爹白了儿子一眼,说道:“傻小子,时候不早了,你们还不快点上马赶路!”
“是!”解岸和关怡同时飞身上马,策马向着京都奔去。
戚瑶瑶再次同解老爹解老妈挥泪相拥告别。
而三股灰尘飘过后,官道尽头一个人也没有!只见解老爹擦着眼泪对解老妈道:“终于把儿子送上正道了。”
解老妈依然看着官道,问道:“不知他们小夫妻俩何时才回家啊?”
解老爹骂道:“真没出息!儿子儿媳刚离开,你就盼着他们回来啦!”
戚瑶瑶、李沐文、江红、解岸和关怡五人一路上快马加鞭,而戚瑶瑶更是归心似箭。她从死神那里回来,且有一年多不见到京都的家里人了,心早就飞回到丈夫顾玉生的身边了。
戚瑶瑶在路上一直琢磨着,解老爹说的“朝廷目前急需用人”这句话。她以前曾听丈夫顾玉生分析过,当今圣上是决不会北伐的!况且首辅还是覃丞相。覃丞相素与北真人关系微妙。他是不可能主张北伐的。既然不北伐,何来“朝廷目前急需用人”之说呢?戚瑶瑶一直琢磨不透!
在一家驿站夜宿时,戚瑶瑶从朝廷的一份过时的邸报中看到一则公告性新闻:“当今圣上在半年前已经册封继子赵原为皇太子,并册封夏氏为太子妃。”在另一份过时的邸报中,戚瑶瑶又看到一则消息:“东宫急招一些武艺高强的忠诚扈从。”戚瑶瑶心想,解老爹所说的“朝廷目前急需用人”难道是指东宫急招扈从吗?
戚瑶瑶等虽然是日夜兼程,但由于路途遥远,走了近一个月才到达京都的地界。
那天已是日暮时分,城门尚未关闭。他们五人都下了马牵着,随着进城的人群往里面走。
戚瑶瑶殿后。她刚进入城内,便听到城门关闭声。她回头一看,高兴地双手合十,对天说道:“真是谢天谢地。”
李沐文也很高兴,对戚瑶瑶说道:“二嫂,幸亏咱们早到一步,不然城门一关闭,咱们又得在城墙外头的客栈里多滞留一夜了。”
江红说道:“咱们已经回到天子脚下了,多滞留一夜也无所谓!只是咱们所剩下的银子己经不足以支付一夜的房租了,若是这样,今晚我们只能露宿啦!”
解岸憨厚地说道:“露宿好哇!以往阿爹和我上山打猎时,经常露宿……”
关怡白了丈夫一眼,说道:“只有山娃子才喜爱露宿!”
戚瑶摇笑着呵了一声,说道:“哥,嫂子,快要宵禁时辰了,咱们还是快点上马回家吧!”
“驾!”五匹骏马趁着暮色向着桂花园奔去。
回到桂花园,已是掌灯时分。
这个桂花园,是镇南将军萧归沐与顾玉人和顾玉生兄弟俩结邻而居的地方。
镇南将军未出事前可说是门前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可如今镇南将军犯了事,被朝廷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大埔兵营当营妓,而顾玉人和顾玉生兄弟俩没有受到牵连,主要是因为有赵原皇子在保护他们。可桂花园门前早就今非昔比,门可罗雀了。
戚瑶瑶等人的突然回来,让这个冷冷清清的家突然有了喧闹声。顾家人个个都欢喜若狂。顾玉人顾玉生兄弟俩更是忘乎所以,同仆人抢着牵马,抢着搬行李,将李沐文解岸等人接入家内。顾玉生也重新闻到桂花园的空气有兰香了。
在桂花园内,兄弟妯娌郎舅姐妹首次相见,自不必说难得相逢,问寒嘘暖,问长道短一番。
在顾玉生卧室,戚瑶瑶抱着戚琼琼,只有流泪,说道:“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啦……”
由于是夜里才到家,事先没有预备接风洗尘之宴,且最近京都宵禁甚严,夜里喧哗也算“犯夜”,加上众人旅途疲劳,因此戚瑶瑶等只简单地用了一点便饭就歇息了。
家里只有右厢房的一间客房。顾玉生和戚瑶瑶便带着解岸关怡夫妻去了右厢房的客房。戚琼琼打开了正房萧归沐的房间,着几个仆人去打扫收拾好之后,便与夫君顾玉人一起引着李沐文江红进来。
“是一把‘含光剑’!它怎么挂在这里呀?”江红一走进萧归沐房间,便发现墙上挂着一把剑。
“这是萧归沐那丫头的佩剑。怎么?你见过这把剑?”戚琼琼问道。
“没见过,只是听说过。”江红摘下“含光剑”。
“这把剑是萧天剑叔叔的镇宅之宝,萧归沐离开晒盐场那年,天剑叔叔把这把剑送给了她。她犯事之后这把剑已经充公拍卖出去,是玉生弟筹备了三千两银子从买受人手中拿回来的。”顾玉人说道。
江红也解下自己的“承影剑”递给顾玉人看,说道:“我这把剑叫‘承影剑’,夫君李沐文那把剑叫‘宵练剑’,和这把‘含光剑’一起,合称商天子三剑。大哥大嫂,你们听过商天子三剑的故事吗?”
顾玉人和戚琼琼都摇头,说:“愿闻其详。”
江红说道:“我也是听我爹爹说的。据说,‘含光剑’原来是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相传出炉时,蛟分承影,雁落忘归,故名‘承影’。据我爹爹说,我外祖父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春秋时卫国藏剑名家孔周的姑爷,这把‘承影剑’是作为嫁妆来到我们江家的,至于夫君李沐文那把‘宵练’是婆婆送给他的。婆婆也是大哥大嫂的母亲,你们应该知道这把剑的来历吧?”
“小时候见过那把到,但不知它的来历,母亲可告诉过沐文弟否?”顾玉人问道。
李沐文摇着头说道:“我离开家时母亲才拿出这把剑送给我,只说过这是一把宝剑,叫我好好保管。我离开时匆匆忙忙,也来不及问清它的来历。”
江红对李沐文说道:“我爹生前──也就是你的老岳父生前也曾对我说过,‘宵练剑’白天能看见它的影子但看不到亮光,夜间能看见它的亮光,但看不见它的形状……夫君,现在是夜间,你把‘宵练剑’拔出鞘,看看是不是真的?”李沐文拔出‘宵练剑’,江红叫丫头熄灭了所有灯光,“大哥大嫂看看,我所说的是不是全部得到验证啦?还有,它杀人咔嚓一下就过去了,一过去就又合起来,人虽然能感觉到疼痛,但刀刃上却没有沾上一丝血迹……”
“弟妹,这个就不要验证啦!“黑暗中顾玉人喊道。戚琼琼连忙令仆人点燃所有的烛蜡和灯笼。
江红余兴未了,继续说道:“我爹还说过,现在天下一分为二,就是因为商天子这三把剑分开了。我那老爹是个以天下之忧而忧之人,他一生都在寻找‘含光’和‘宵练’两剑。他英年早逝,而死不瞑目是因为至死他都找不到这两把剑!”
戚琼琼说道:“我现在明白了!小时候我曾听我阿爹阿娘说过,我们赫赫有名的祖师爷──怪人剑客娄三风一生也致力于寻找宝剑!原来他老人家是在寻找商天子的三剑聚合。据说,他当年死活不让他的独生女嫁给大徒弟公公,最根本原因就是顾家没有商天子剑!”
顾玉人高兴地拍着李沐文的肩膀说道:“现在好啦!咱们沐文弟终于完成怪人外公的遗愿啦!”
李沐文不太明白地问道:“我?”
顾玉人解释道:“沐文弟,你自己有娘送给你的‘宵练剑’,归沐那丫头有‘含光剑’,江红弟妹有‘承影剑’,你们三个现在是一家人,三剑集合了!这功劳不属于你属于谁呢?”
李沐文红着脸斜看了江红一眼,说道:“如此说来,此功劳真的非愚弟莫属了!”
顾玉人突然低声说道:“沐文弟,告诉你一个不好消息……”
李沐文向道:“大哥,直说吧……”
顾玉人说道:“我看了朝廷邸报知道,令尊李臬台大人已经在任中卒半年多了,母亲已经同李家人一起扶柩回老家安葬去了。”
李沐文和红红一听,大哭起来。
戚琼琼等人劝道:“现在是宵禁了,在心里哭吧?”李沐文和江红才止住哭声。
江红说道:“太平盛世不能哭!”
次日晚上,戚琼琼治了酒席正式为李沐文、江红、解岸和关怡等人接风洗尘。
席间,顾玉人问李沐文道:“沐文弟,今后你有何打算呢?”
李沐文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家父去世了,我们理应回老家守丧。今天我和江红商量过了,明天我俩便启程回故土,只是……”
顾玉人问道:“只是什么呀?”
李沐文涨红着脸,说道:“只是我俩现在身无分文,回家的路费尚未有着落。”
顾玉人说道:“这个请你们放心!你们尊敬的琼琼大嫂早就为你们准备好啦!”
李沐文江红异口同声地感谢道:“那谢谢大哥大嫂了。”
顾玉生佯作生气地说道:“你们俩只谢谢大哥大嫂就完啦?大嫂为你们准备的盘缠里面也有我和你二嫂的银子在内。”
李沐文和江红又异口同声地向着顾玉生和戚瑶瑶感谢道:“谢谢二哥二嫂。”
戚瑶瑶满眼关爱,说道:“谢什么呀?咱们可是亲兄弟亲妯娌呢。”
戚琼琼用一种惋惜的眼神看着李沐文,说道:“沐文弟,明年又是科举年,可惜你又要守丧了。”
李沐文感叹道:“是啊,也许是命也!大嫂,看来我李沐文这辈子可能与功名无缘啦!”说完低着头,只顾呷酒。
顾玉人爱怜地摸着同母异父弟弟的肩头,说道:“沐文弟,你还年轻,三年会很快过去的。”
李沐文依然情绪低落地说道:“错过了一科又一科,三年了又三年,人生能有多少了三年啊?”
江红安慰丈夫道:“夫君,别灰心!虽然真的李沐文也许这辈子可能与功名无缘了,但你李沐文这个名字已经上过皇榜,中过前科武状元,还被当今圣上封为镇南将军呢。”
李沐文怒目相向,说道:“那是萧归沭那丫头胆大妄为,犯了欺君之罪,害人害己……”
江红吐了吐舌头,缄口不言了。
席间气氛凝重。
顾玉生为打破凝重,说道:“沐文弟,二哥想求你个事。”
李沐文问道:“什么事?”
顾玉生说道:“据可靠消息得知,萧归沐在大埔兵营被一个不明身分的人赎走之后至今下落不明。二哥听说你老家与大埔关营相隔不远,你到达老家之后顺便打听一下她的下落,不知可否?”此时,娄明轩的信尚未送达京都。
李沐文抬头说道:“二哥太客气了,‘求’字用不上!而萧归沐本是愚弟的未婚妻,即使没有二哥提醒,愚弟我回家之后自然也会全力寻找她的下落的!请二哥放心!请大家放心。”
顾玉生说道:“这就好。沐文弟一知道她的下落立马告知我们,好吗?”
李沐文说道:“好。”
第二天,李沐文和江红离开了京都,回南省滨海古镇守丧去了。
离开时,顾玉生到萧归沐房间摘下那把商天子的“含光剑”,交给李沐文带回老家好好保管。
送走李沐文和江红之后,整个上午,解岸都是蹲在马厩前的那块石板上,盯着他的马儿看。
他一手拿着一把长枪,一手拿着一块手帕,可一点动作也没有。他宝贝似的用于打猎的那把牛角大弓和箭囊都丢在石板旁的地下。他好像不喜爱它们了。
这把长枪是李沐文离开桂花园时送给他的。李沐文被“请”到淤泥湖水寨当枪马教头之后,便请人打造了这把枪。枪杆是李沐文亲自到湖顶山寻了几天几夜,才寻得一棵牛筋木主干,然后剥成粗细均匀的蔑,并用油浸泡了很久。现在这把枪的花杆是坚韧如牛筋。今天早上,李沐文临走时才不舍地亲手把这枝枪送到解岸手里。
解岸这次死皮赖脸地跟随戚瑶瑶进京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义妹夫顾玉生的资源,在官家里谋个差事。他是个猎人,认字不多。因此戚瑶瑶一路头痛:“该给义兄谋个什么样的差事才好呢?”
在从解家坳回京都的路上,戚瑶瑶问她:“哥,到京都之后,给大户人家当一名护院可以不可以?”
解岸一脸不愿意地对戚瑶瑶说道:“确实没有其他门路的话,当护院也中。”
关怡一脸不屑地说道:“一点也不中!他小姑,你哥哥来京都是想给朝廷效力的!差事除了官家的,其他一概不中!要是届时妹夫帮忙不上的话,咱们在京都里头还有其他熟人,还有赵原皇子,我想请他帮忙。”
江红在淤泥湖水寨时是关怡的师傅,也是她的练剑陪练。她对关怡说道:“人家赵原是个皇子,这种小事他是不会帮忙的。”
关怡说道:“这不见得!他在淤泥湖水寨可小姑长小姑短叫我十年呢!”
江红又说道:“那时候人家是对你尊重,可今非昔比哟!”
关于两边嘴角勾起一下,说道:“他是一个孤儿,是他的姑姑赵绰韵从小把他养大!我和爷爷是赵绰韵的救命恩人。如果那时候他姑姑赵绰韵死了,谁会把他养大成人的呢?所以,他叫我十年小姑也不是凭空叫的!”
解岸脸上得意洋洋,说道:“如此说来,我解岸便是赵原皇子的小姑丈,是实在的亲戚啦!”
李沐文神情像衙门里的师爷一样说道:“我看谋差事这事解岸哥哥有八成希望。首先,你膂力惊人,射箭百发百中,若进入兵营服务,说不是将来是个统制官,如果有功劳,封候也有可能!”
解岸面带桃花:“还是李教头说话中听!我早就想去兵营里当将军啦!如果到时我当了将军,也请实在的亲戚赵原皇子弄个将军给李教头当当,咱俩一起吃皇粮。”
李沐文抱拳施礼:“谢谢解大将军!”
戚瑶瑶打冷水道:“八字不没有一撇,能不能进兵营还不一定呢!你俩就作梦吧!”
解岸对戚瑶瑶说道:“妹妹,这不是作梦,是迟早的事!你看看你哥哥有如此优秀的条件,妹夫是兵部侍郎,又实在的亲戚赵原皇子在朝廷上罩着,只要踏入兵营,到时哥哥就是不想当将军也难啊!”
李教头也开始泼冷水:“当将军是要打战的,除了会射箭之外,枪马功夫也要过硬!可是你的枪马功夫只是马马虎虎……”
解岸连忙说道:“我学!我现在就开始练习!李教头,你能教我吧?”
李沐文点点头同意。他说:“学好枪马功夫必须有一把好抢,到京都之后你去买一把好枪吧?”
解岸目不转睛地盯着李沐文挂在马背上的长枪,说道:“李教头,把你那把长枪送给我吧?”
李沐文瞪大美丽的大眼睛,说道:“怎么啦?你怎么惦记上我的长枪呀?”
解岸说道:“送给我吧,咱俩也是实在的亲戚……”
……
戚瑶瑶走近马厩,问道:“哥,你在干吗?”
解岸从回忆中醒了过来。
他用手帕一边擦着长枪杆,一边说道:“妹妹,我正在擦擦李教头送给我的长枪。”
戚瑶瑶用手摸了摸枪杆,说道:“沐文弟真慷慨大方,真的把他的宝贝儿送给你。”
解岸说道:“他说好还要教我枪马功夫的,可如今他人走了,送我枪有何用呢?”他哭丧着脸。
戚瑶瑶嗤笑道:“你在桂花园还怕没有枪马教头吗?”
解岸问道:“谁可教我呀?”
戚瑶瑶笑道:“你妹夫顾玉生,还有姐夫玉人大哥,他俩一个是武探花,一个是武膀眼,能当你的师傅吗?”
解岸拍着自己的后脑洞,大开巧似的喊道:“我咋就把他们俩给忘了呢?”
他蹲在板上,开心地细心地继续擦着那把长枪。
顾玉人的两个儿子大宝和小宝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大蜜桃走了过来。小宝跟在哥哥后面,一边走一边张着小嘴,一大口一大口地咬着手里的色泽艳丽又水灵灵的果肉;手、嘴巴和衣服都沾满了桃汁。
顾大宝指着地上的牛角大弓和箭囊向戚瑶瑶问道:“小姨,这是谁的大弓?怪馋人的!”
戚瑶瑶说道:“这是你解岸大舅的宝贝儿,别碰!”
顾大宝平时喜欢玩爹爹的牛筋弓,第一次见到牛角大弓,手有点痒。便对解岸问道:“解岸大舅,能借小侄玩玩吗?”
解岸头也不抬地说道:“不中!这牛筋弦很难找到的,弄断了怎办呢?”
看着地面上躺着的牛角大弓,顾大宝不但心痒而且手更痒。
他突然摇晃着手里的大蜜桃,对解岸说道:“大舅,咱们交换着玩!小侄把这个大蜜桃换给你,你把你的牛角大弓换给我,咱们换着玩总可以吧?”
解岸蹲在石板上擦枪半日,口早就渴了。他一听到大蜜桃这三个字便迅速抬起头,先看见顾小宝嘴里嚼着果肉,嘴角流着甜汁,再盯着顾大宝手里的那个圆鼓鼓的大蜜桃,他垂涎欲滴。最后,他咽下一口口水,对顾大宝说道:“侄儿,中!”
顾大宝弯腰从地下捡起牛角大弓,试着拉了两下,然后才把自己的那颗大蜜桃递给解岸。
解岸一接过大蜜桃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
顾大宝连忙止住道:“慢着!请大舅保护好侄儿的大蜜桃,玩过之后侄儿还要换回来呢。”
解岸张着的大嘴巴半天不合拢:他真想一口吞下这颗大蜜桃!可是他不能够!他讪讪的笑着,把大蜜桃凑到鼻子上闻了又闻,垂涎滴在桃皮上。
戚瑶瑶全看在眼里。
她对义兄说道:“哥哥,想吃就吃吧!不必当真!这两个小家伙人小鬼大,平时我都斗不过他们,何况哥哥你呢?”
解岸点点头又摇摇头。
他把大蜜桃从鼻子上拿走,说道:“不中!哥哥将来是要办大事当大将军的人,怎能失信于一个小孩子呢?”
吃晚饭的时候,戚瑶瑶把义兄解岸想请顾玉人顾玉生兄弟俩当枪马师傅之事说了。顾玉人和顾玉生都欣然同意。
席间,戚琼琼对解岸说道:“解岸弟弟,我通过夏太子妃已经为你在太子府谋得一个差事啦!”
顾玉人惊讶地问道:“夫人,是什么差事呀?”
戚琼琼回答道:“是太子府左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事卫士。”
关怡喊道:“这么长的官名人家怎么称呼呀?”
戚瑶瑶笑道:“叫解卫士便可。”
顾玉人端起酒杯呷了一小口,缓缓地说道:“这个差事虽然没有入品,但却是太子的扈从,很好!”他突然转头盯着戚琼琼看,“夫人,你何时巴结上太子妃啦?我咋一点也不知道呀?”
戚琼琼看了顾玉人一眼,说道:“夫君,你贵人多忘事!上次太子妃不是举办了一场赛马会吗?我参加了──是了,太子妃的邀请函是你带回给我的──我获得了第一名,而夏太子妃给我颁奖时,询问了咱们的一些事情,我如实禀报了,这样我便同她相识了。后来,她还约我到太子府切磋马术几次。”
顾玉人皱了皱眉头,冷冷地说道:“怪不得前一段时间家里总找不到你人,原来是往太子府巴结太子妃去了。”
“巴结?”戚琼琼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憋屈地解释道:“夫君,你误会为妻了,我到太子府去纯粹是为了同太子妃切磋马术!再说,她的邀请我不能不去呀!说实在话,我与太子妃虽然已经交往一段时间,但在我心里一点也没有想趋炎附势而想巴结她的意思。”
顾玉人又问道:“那解岸弟弟这个差事如何得来呢?”
戚琼琼知道丈夫担心的是什么。她用手袖遮住脸,擦去了眼框里的泪水,认真地说道:“是太子府缺人手,现在正公开向社会招聘,我只不过在太子妃那里替解岸弟报了名。”她转头看着解岸,“解岸弟弟,明天你还要到太子府去面试,面试通过了才可入职……”
解岸皱着眉头喊道:“实在的亲戚也要面试呀?”
戚琼琼对他点点头。
解岸摇着头喊道:“太麻烦了,我不去……”
关怡在桌底下踢了他一脚。
“哎哟,你踢我干嘛?”解岸怒目相向。
关怡板着脸说道:“让你长记性!你以为太子府是你解家坳的家吗?想回就回想去就去吗?你说,明天去不去?”
解岸露出一脸讨好的笑容:“别生气!我去,我去就是!”
在酒桌的另一头,顾玉人亲自倒了一杯酒端到戚琼琼面前:“夫人,刚才是为夫多心了,惹夫人生气,我赔罪,请夫人喝了这杯酒消气。”
戚琼琼低着头,没说话。
顾玉人柔声说道:“夫人再不喝酒为夫使向你下跪啦!”
戚琼琼接过酒杯,一口而尽:“你跪吧!”
她的脸依然板着,但眼里笑意盈盈。
送别陆文亭和邢楚怜之后,萧归沐正往聚义厅里走。紫玫瑰看见,悄悄地跟在其后。在聚义厅门口,紫玫瑰轻轻地叫了一声:“姐。”
萧归沐回过头,问道:“你不在码头上帮着姐妹们收拾碗筷,跟着我回来干嘛呀?”
紫玫瑰说道:“姐,我有个提议。”
萧归沐问道:“什么提议?”
紫玫瑰说道:“刚才我在码头听见,你已经答应大当家今后要带领我们去参加朝廷的北伐了!这是为民族大义出力的事情,小妹很乐意!但是朝廷什么时候北伐我们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以前我和红玫姐驻扎在京都时,多多少少都知道朝廷的一些事儿。自从那年我与红玫姐逃离京都之后,咱们明月岛与京都的一切联系都中断了。因此,我提议咱们恢复京都的联络处。”
萧归沐说道:“你这个提议很好,等我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
“好。”紫玫瑰依然站着不动。萧归沐问道:“你还有事?”
紫玫瑰说道:“姐,如果你决定了,那派去京都联络处的人选请考虑一下阿紫我吧!”
萧归沐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紫玫瑰,说道:“你?──你不成!”
紫玫瑰问道:“我咋就不成呀?”
萧归沐说道:“你爱冲动,会自作主张!”紫玫瑰知道萧归沐说的是那年紫玫瑰自作主张刺杀覃丞相之事,便解释道:“那是以前,我现在可比以前成熟多啦!不信?你可以去向我的堂姐萧归沐打听,她可以为我作证!”
“你呀!”萧归沐用手指戳着她的额头,“我就不明白,你一个姑娘家在明月岛待得好好的,干嘛非要去京都呀?”
紫玫瑰涨红着脸说道:“想继续见见大世面呗,将来好为北伐出力!”
萧归沐“嗤”地笑出了声:“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是想到京都去会会那个顾某某大人吧?”
紫玫瑰白了萧归沐一眼,说道:“我越来越觉得,我认错人啦!你确实不是我的堂姐!”她顿了顿脚,走了。
萧归沐忽然想起一事,叫道:“阿紫妹妹,你回来。”
紫玫瑰转身回来,笑着问道:“三大当家同意阿紫去京都啦?”
萧归沐说道:“刚才我不是说过那事今后再决定吗?”
紫玫瑰问道:“那你为何还叫我回来?”
萧归沐说道:“我现在要你去滨海古镇走一趟。”
紫玫瑰问道:“又要去哪里干嘛呀?还是要去请你那位英雄婆婆来明月岛入伙吗?我劝你死了这条心吧!别白日作梦了!”
萧归沐说道:“不!我是要你去向她借粮食。”
紫玫瑰瞪大眼睛:“借粮食?”
萧归沐缓缓说道:“目前我们明月岛所有的粮库都空了,我想请你到我那位未来婆婆那里借几百担粮食回来应急──她家是大地主,有余粮。”
紫玫瑰说道:“我可没有那么大面子,借不来的。”
萧归沐说道:“我写一张借据给你带去,她会借的。你去对她说,咱们保证有借有还。咱们盐田里的秋盐卖出后,一拿到钱便买粮还她。”
紫玫瑰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快点去写借据吧,最好按上你的手印。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借据我负责带去,借到借不到粮食不关我的事。”
萧归沐正色说道:“借不到粮食,那你回来之后和大伙一起饿肚子吧!”
萧归沐走入聚义厅,不到片刻便拿出一张写好的借据交给紫玫瑰,说道:“你和红玫瑰一起开一艘大粮船过去。你们最好化装成商人,假装是做粮食贩卖的。也最好在夜里行船,这样不易被官府发现。”
紫玫瑰一边把借据揣好,一边不耐烦地说道:“好啦好啦!我紫玫瑰又不是第一次出门,这些我都懂。”
萧归沐关爱地说道:“小心驶得万里船!咱们又不是真正的商人,而是盘据在海岛里的土匪,朝廷正在通辑抓捕咱们呢!若被官府抓住,你不但自己被砍头,而且还要连累人家李府遭殃!”
紫玫瑰说道:“真是个啰嗦婆,你那位英雄婆婆都没有你啰嗦!今后你嫁过去之后,她老人家一定会割断你的啰嗦舌头的。”
萧归沐微笑地说道:“她不会的!向你透露个秘密。”
紫玫瑰问道:“什么秘密?”
萧归沐低声说道:“我那位未来的英雄婆婆也是京都里那位顾某某大人的亲生母亲呢。”
紫玫瑰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萧归沐说道:“想知道吗?那你先去把粮食借回来,我再慢慢告诉你。”
紫玫瑰绯红着面说道:“这和我有半两银子关系吗?谁愿意听?”
解家坳。
解岸和关怡成亲后的第二天早上,戚瑶瑶、李沐文和江红便与解老爹解老妈告别,启程回京都,可解老爹和解老妈死活不放行,说无论如何都要等吃了回门酒后再走。
到了第四天早上,解老妈起了个大早,把一大包晒干了的草药挂在戚瑶瑶的坐马上。她拉着戚瑶瑶的一只手,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瑶儿,我的闺女,这些都是你阿爹到山上采来的治伤草药。你整天舞刀弄枪的,免不了磕磕碰碰,这些药你带回去备用。”
戚瑶瑶是肠直之人,说道:“阿妈,这些药材在京都的神农堂中都有卖,何必呢?”
解老妈生气地嗔道:“傻闺女,在神农堂里买的和阿妈送的相同吗?”她伤心地哭出声。
“难道不相同吗?”戚瑶一时语塞。看见义母掉眼泪,她傻愣愣地握着义母的双手,不知如何是好。
在旁边的江红见了,上前半解围半调侃地对解老妈说道:“老妈,我和李教头也是舞刀弄枪的人,也时常磕碰受伤,我们的那份子草药放在哪里呀?”
解老妈破涕而笑,说道:“你们的那份子还在山上呢。是真想要吗?”
江红和李沐文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当然想要啦!”
解老妈笑眯眯地说道:“那你们再在解家坳多住几天,明天我让老头子和解岸上山,给你们采一大马车……”
离别,总是有着万般的不舍和流泪!谁都一样……
太阳升起的时候,戚瑶瑶、李沐文和江红三人已经来到了距离解家坳最近的一个小镇上。
戚瑶瑶让李沐文和江红在路口等候。她自己一个人先到街上买了香烛、纸钱、水果、酒等祭品带着,然后策马向着落雁坡而去。白云和彩云就埋在落雁坡上。
戚瑶瑶在坡下下了马,提着祭品向坡上走去。她远远地看见白云和彩云的坟上已经长满青草。这让她很伤心。
在白云和彩云坟前,戚瑶瑶摆上祭品,香烛还未点燃,可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向下滚落着。香烛很久点不着。
她终于点燃了香烛,倒上酒,跪在两人坟前一边烧纸钱一边大声诉哭。
她的哭声很大,越哭越悲切,感动苍天──
此时天空中飘来了两片低云块,阳光下一块呈白色,另一块呈彩色。但戚瑶瑶不看见。
似乎风也被感动了,把香烛吹得闪闪红红。戚瑶瑶似乎听到山坡上隐隐约约传来了两个女孩子的哭声。
戚瑶瑶惊愕了。她大声地问道:“是白云彩云两位妹妹吗?姐今天要回京都了,是来和你们告别的。”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落在白云彩云的坟头上,也淋湿了戚瑶瑶的头发和衣裙。可是两人坟前的香烛照样燃烧,照样闪闪红红。
戚瑶瑶撕心裂肺地哭着……
她把全部的酒洒在地下,说道:“两位妹妹,姐知道你们舍不得姐回京都,但没方法。也不是姐狠心把你们尸骨留在这里,因为姐尚任重道远!姐要参加北伐,为国家统一出力。这里姐答应你们,如果今后北伐成功的话,国家统一了,到那时候姐还活着的话,姐一定来这里把你们的尸骨带回姐的老家──阳城安葬……”
雨停了,阳光灿烂。
戚瑶瑶擦干了眼泪,离开了落雁坡。
在路上,戚瑶瑶神情凝重。
快到小镇时,她远远就看见李沐文、江红、解老爹、解老妈、解岸和关怡等六人正等待着她回来。戚瑶瑶还发现,解岸和关恰两人手里都牵着一匹马,马背上都挂着行囊,像是要出远门似的。
戚瑶瑶飞身下马,向解老爹问道:“老爹,早上不是辞过别了吗?你们还要来送?”
解老爹说道:“闺女,阿爹阿妈不是来送你们的,而是来送你哥和你嫂子的。”
戚瑶瑶问道:“怎么啦?我哥和我嫂子要去哪里呀?”
关怡走近来对她说道:“小姑,我和你哥要跟着你们一起回京都,但不知你同意是否?”
戚瑶瑶拢了拢马绳,转身对解岸说道:“哥,你们想同我们一起回京都我当然同意,但是,你们走后家里怎么办?阿爹阿妈谁来照顾?”
解岸搔了搔后脑勺,说道:“这个嘛……”
解老爹抢着说道:“闺女,这个你甭担心!阿爹和你阿妈现在年纪不算太大,而且都很健康,我们在家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你哥,人长得熊腰虎背的,膂力如虎,箭又射得准!如今又娶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媳妇,平起平坐。若让他们小夫妻待在解家坳打猎一辈子,未免明珠暗投了!阿爹前阵子听到一位在官府当差的朋友说,目前朝廷正急需像你哥这样的人才!因此,我就想到,你若带着他们夫妻俩回京都,让姑爷向朝廷推荐,若能在官府谋个差事当当,总比在山坳里强千倍!闺女,你就带上他俩吧?”
“好的!”戚瑶瑶略踌躇,说道。
解老爹转头向着儿子,骂道:“小子,你们还愣着干嘛?”
解岸不解地问道:“老爹,您这是啥意思?”
解老爹白了儿子一眼,说道:“傻小子,时候不早了,你们还不快点上马赶路!”
“是!”解岸和关怡同时飞身上马,策马向着京都奔去。
戚瑶瑶再次同解老爹解老妈挥泪相拥告别。
而三股灰尘飘过后,官道尽头一个人也没有!只见解老爹擦着眼泪对解老妈道:“终于把儿子送上正道了。”
解老妈依然看着官道,问道:“不知他们小夫妻俩何时才回家啊?”
解老爹骂道:“真没出息!儿子儿媳刚离开,你就盼着他们回来啦!”
戚瑶瑶、李沐文、江红、解岸和关怡五人一路上快马加鞭,而戚瑶瑶更是归心似箭。她从死神那里回来,且有一年多不见到京都的家里人了,心早就飞回到丈夫顾玉生的身边了。
戚瑶瑶在路上一直琢磨着,解老爹说的“朝廷目前急需用人”这句话。她以前曾听丈夫顾玉生分析过,当今圣上是决不会北伐的!况且首辅还是覃丞相。覃丞相素与北真人关系微妙。他是不可能主张北伐的。既然不北伐,何来“朝廷目前急需用人”之说呢?戚瑶瑶一直琢磨不透!
在一家驿站夜宿时,戚瑶瑶从朝廷的一份过时的邸报中看到一则公告性新闻:“当今圣上在半年前已经册封继子赵原为皇太子,并册封夏氏为太子妃。”在另一份过时的邸报中,戚瑶瑶又看到一则消息:“东宫急招一些武艺高强的忠诚扈从。”戚瑶瑶心想,解老爹所说的“朝廷目前急需用人”难道是指东宫急招扈从吗?
戚瑶瑶等虽然是日夜兼程,但由于路途遥远,走了近一个月才到达京都的地界。
那天已是日暮时分,城门尚未关闭。他们五人都下了马牵着,随着进城的人群往里面走。
戚瑶瑶殿后。她刚进入城内,便听到城门关闭声。她回头一看,高兴地双手合十,对天说道:“真是谢天谢地。”
李沐文也很高兴,对戚瑶瑶说道:“二嫂,幸亏咱们早到一步,不然城门一关闭,咱们又得在城墙外头的客栈里多滞留一夜了。”
江红说道:“咱们已经回到天子脚下了,多滞留一夜也无所谓!只是咱们所剩下的银子己经不足以支付一夜的房租了,若是这样,今晚我们只能露宿啦!”
解岸憨厚地说道:“露宿好哇!以往阿爹和我上山打猎时,经常露宿……”
关怡白了丈夫一眼,说道:“只有山娃子才喜爱露宿!”
戚瑶摇笑着呵了一声,说道:“哥,嫂子,快要宵禁时辰了,咱们还是快点上马回家吧!”
“驾!”五匹骏马趁着暮色向着桂花园奔去。
回到桂花园,已是掌灯时分。
这个桂花园,是镇南将军萧归沐与顾玉人和顾玉生兄弟俩结邻而居的地方。
镇南将军未出事前可说是门前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可如今镇南将军犯了事,被朝廷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大埔兵营当营妓,而顾玉人和顾玉生兄弟俩没有受到牵连,主要是因为有赵原皇子在保护他们。可桂花园门前早就今非昔比,门可罗雀了。
戚瑶瑶等人的突然回来,让这个冷冷清清的家突然有了喧闹声。顾家人个个都欢喜若狂。顾玉人顾玉生兄弟俩更是忘乎所以,同仆人抢着牵马,抢着搬行李,将李沐文解岸等人接入家内。顾玉生也重新闻到桂花园的空气有兰香了。
在桂花园内,兄弟妯娌郎舅姐妹首次相见,自不必说难得相逢,问寒嘘暖,问长道短一番。
在顾玉生卧室,戚瑶瑶抱着戚琼琼,只有流泪,说道:“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啦……”
由于是夜里才到家,事先没有预备接风洗尘之宴,且最近京都宵禁甚严,夜里喧哗也算“犯夜”,加上众人旅途疲劳,因此戚瑶瑶等只简单地用了一点便饭就歇息了。
家里只有右厢房的一间客房。顾玉生和戚瑶瑶便带着解岸关怡夫妻去了右厢房的客房。戚琼琼打开了正房萧归沐的房间,着几个仆人去打扫收拾好之后,便与夫君顾玉人一起引着李沐文江红进来。
“是一把‘含光剑’!它怎么挂在这里呀?”江红一走进萧归沐房间,便发现墙上挂着一把剑。
“这是萧归沐那丫头的佩剑。怎么?你见过这把剑?”戚琼琼问道。
“没见过,只是听说过。”江红摘下“含光剑”。
“这把剑是萧天剑叔叔的镇宅之宝,萧归沐离开晒盐场那年,天剑叔叔把这把剑送给了她。她犯事之后这把剑已经充公拍卖出去,是玉生弟筹备了三千两银子从买受人手中拿回来的。”顾玉人说道。
江红也解下自己的“承影剑”递给顾玉人看,说道:“我这把剑叫‘承影剑’,夫君李沐文那把剑叫‘宵练剑’,和这把‘含光剑’一起,合称商天子三剑。大哥大嫂,你们听过商天子三剑的故事吗?”
顾玉人和戚琼琼都摇头,说:“愿闻其详。”
江红说道:“我也是听我爹爹说的。据说,‘含光剑’原来是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相传出炉时,蛟分承影,雁落忘归,故名‘承影’。据我爹爹说,我外祖父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春秋时卫国藏剑名家孔周的姑爷,这把‘承影剑’是作为嫁妆来到我们江家的,至于夫君李沐文那把‘宵练’是婆婆送给他的。婆婆也是大哥大嫂的母亲,你们应该知道这把剑的来历吧?”
“小时候见过那把到,但不知它的来历,母亲可告诉过沐文弟否?”顾玉人问道。
李沐文摇着头说道:“我离开家时母亲才拿出这把剑送给我,只说过这是一把宝剑,叫我好好保管。我离开时匆匆忙忙,也来不及问清它的来历。”
江红对李沐文说道:“我爹生前──也就是你的老岳父生前也曾对我说过,‘宵练剑’白天能看见它的影子但看不到亮光,夜间能看见它的亮光,但看不见它的形状……夫君,现在是夜间,你把‘宵练剑’拔出鞘,看看是不是真的?”李沐文拔出‘宵练剑’,江红叫丫头熄灭了所有灯光,“大哥大嫂看看,我所说的是不是全部得到验证啦?还有,它杀人咔嚓一下就过去了,一过去就又合起来,人虽然能感觉到疼痛,但刀刃上却没有沾上一丝血迹……”
“弟妹,这个就不要验证啦!“黑暗中顾玉人喊道。戚琼琼连忙令仆人点燃所有的烛蜡和灯笼。
江红余兴未了,继续说道:“我爹还说过,现在天下一分为二,就是因为商天子这三把剑分开了。我那老爹是个以天下之忧而忧之人,他一生都在寻找‘含光’和‘宵练’两剑。他英年早逝,而死不瞑目是因为至死他都找不到这两把剑!”
戚琼琼说道:“我现在明白了!小时候我曾听我阿爹阿娘说过,我们赫赫有名的祖师爷──怪人剑客娄三风一生也致力于寻找宝剑!原来他老人家是在寻找商天子的三剑聚合。据说,他当年死活不让他的独生女嫁给大徒弟公公,最根本原因就是顾家没有商天子剑!”
顾玉人高兴地拍着李沐文的肩膀说道:“现在好啦!咱们沐文弟终于完成怪人外公的遗愿啦!”
李沐文不太明白地问道:“我?”
顾玉人解释道:“沐文弟,你自己有娘送给你的‘宵练剑’,归沐那丫头有‘含光剑’,江红弟妹有‘承影剑’,你们三个现在是一家人,三剑集合了!这功劳不属于你属于谁呢?”
李沐文红着脸斜看了江红一眼,说道:“如此说来,此功劳真的非愚弟莫属了!”
顾玉人突然低声说道:“沐文弟,告诉你一个不好消息……”
李沐文向道:“大哥,直说吧……”
顾玉人说道:“我看了朝廷邸报知道,令尊李臬台大人已经在任中卒半年多了,母亲已经同李家人一起扶柩回老家安葬去了。”
李沐文和红红一听,大哭起来。
戚琼琼等人劝道:“现在是宵禁了,在心里哭吧?”李沐文和江红才止住哭声。
江红说道:“太平盛世不能哭!”
次日晚上,戚琼琼治了酒席正式为李沐文、江红、解岸和关怡等人接风洗尘。
席间,顾玉人问李沐文道:“沐文弟,今后你有何打算呢?”
李沐文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家父去世了,我们理应回老家守丧。今天我和江红商量过了,明天我俩便启程回故土,只是……”
顾玉人问道:“只是什么呀?”
李沐文涨红着脸,说道:“只是我俩现在身无分文,回家的路费尚未有着落。”
顾玉人说道:“这个请你们放心!你们尊敬的琼琼大嫂早就为你们准备好啦!”
李沐文江红异口同声地感谢道:“那谢谢大哥大嫂了。”
顾玉生佯作生气地说道:“你们俩只谢谢大哥大嫂就完啦?大嫂为你们准备的盘缠里面也有我和你二嫂的银子在内。”
李沐文和江红又异口同声地向着顾玉生和戚瑶瑶感谢道:“谢谢二哥二嫂。”
戚瑶瑶满眼关爱,说道:“谢什么呀?咱们可是亲兄弟亲妯娌呢。”
戚琼琼用一种惋惜的眼神看着李沐文,说道:“沐文弟,明年又是科举年,可惜你又要守丧了。”
李沐文感叹道:“是啊,也许是命也!大嫂,看来我李沐文这辈子可能与功名无缘啦!”说完低着头,只顾呷酒。
顾玉人爱怜地摸着同母异父弟弟的肩头,说道:“沐文弟,你还年轻,三年会很快过去的。”
李沐文依然情绪低落地说道:“错过了一科又一科,三年了又三年,人生能有多少了三年啊?”
江红安慰丈夫道:“夫君,别灰心!虽然真的李沐文也许这辈子可能与功名无缘了,但你李沐文这个名字已经上过皇榜,中过前科武状元,还被当今圣上封为镇南将军呢。”
李沐文怒目相向,说道:“那是萧归沭那丫头胆大妄为,犯了欺君之罪,害人害己……”
江红吐了吐舌头,缄口不言了。
席间气氛凝重。
顾玉生为打破凝重,说道:“沐文弟,二哥想求你个事。”
李沐文问道:“什么事?”
顾玉生说道:“据可靠消息得知,萧归沐在大埔兵营被一个不明身分的人赎走之后至今下落不明。二哥听说你老家与大埔关营相隔不远,你到达老家之后顺便打听一下她的下落,不知可否?”此时,娄明轩的信尚未送达京都。
李沐文抬头说道:“二哥太客气了,‘求’字用不上!而萧归沐本是愚弟的未婚妻,即使没有二哥提醒,愚弟我回家之后自然也会全力寻找她的下落的!请二哥放心!请大家放心。”
顾玉生说道:“这就好。沐文弟一知道她的下落立马告知我们,好吗?”
李沐文说道:“好。”
第二天,李沐文和江红离开了京都,回南省滨海古镇守丧去了。
离开时,顾玉生到萧归沐房间摘下那把商天子的“含光剑”,交给李沐文带回老家好好保管。
送走李沐文和江红之后,整个上午,解岸都是蹲在马厩前的那块石板上,盯着他的马儿看。
他一手拿着一把长枪,一手拿着一块手帕,可一点动作也没有。他宝贝似的用于打猎的那把牛角大弓和箭囊都丢在石板旁的地下。他好像不喜爱它们了。
这把长枪是李沐文离开桂花园时送给他的。李沐文被“请”到淤泥湖水寨当枪马教头之后,便请人打造了这把枪。枪杆是李沐文亲自到湖顶山寻了几天几夜,才寻得一棵牛筋木主干,然后剥成粗细均匀的蔑,并用油浸泡了很久。现在这把枪的花杆是坚韧如牛筋。今天早上,李沐文临走时才不舍地亲手把这枝枪送到解岸手里。
解岸这次死皮赖脸地跟随戚瑶瑶进京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义妹夫顾玉生的资源,在官家里谋个差事。他是个猎人,认字不多。因此戚瑶瑶一路头痛:“该给义兄谋个什么样的差事才好呢?”
在从解家坳回京都的路上,戚瑶瑶问她:“哥,到京都之后,给大户人家当一名护院可以不可以?”
解岸一脸不愿意地对戚瑶瑶说道:“确实没有其他门路的话,当护院也中。”
关怡一脸不屑地说道:“一点也不中!他小姑,你哥哥来京都是想给朝廷效力的!差事除了官家的,其他一概不中!要是届时妹夫帮忙不上的话,咱们在京都里头还有其他熟人,还有赵原皇子,我想请他帮忙。”
江红在淤泥湖水寨时是关怡的师傅,也是她的练剑陪练。她对关怡说道:“人家赵原是个皇子,这种小事他是不会帮忙的。”
关怡说道:“这不见得!他在淤泥湖水寨可小姑长小姑短叫我十年呢!”
江红又说道:“那时候人家是对你尊重,可今非昔比哟!”
关于两边嘴角勾起一下,说道:“他是一个孤儿,是他的姑姑赵绰韵从小把他养大!我和爷爷是赵绰韵的救命恩人。如果那时候他姑姑赵绰韵死了,谁会把他养大成人的呢?所以,他叫我十年小姑也不是凭空叫的!”
解岸脸上得意洋洋,说道:“如此说来,我解岸便是赵原皇子的小姑丈,是实在的亲戚啦!”
李沐文神情像衙门里的师爷一样说道:“我看谋差事这事解岸哥哥有八成希望。首先,你膂力惊人,射箭百发百中,若进入兵营服务,说不是将来是个统制官,如果有功劳,封候也有可能!”
解岸面带桃花:“还是李教头说话中听!我早就想去兵营里当将军啦!如果到时我当了将军,也请实在的亲戚赵原皇子弄个将军给李教头当当,咱俩一起吃皇粮。”
李沐文抱拳施礼:“谢谢解大将军!”
戚瑶瑶打冷水道:“八字不没有一撇,能不能进兵营还不一定呢!你俩就作梦吧!”
解岸对戚瑶瑶说道:“妹妹,这不是作梦,是迟早的事!你看看你哥哥有如此优秀的条件,妹夫是兵部侍郎,又实在的亲戚赵原皇子在朝廷上罩着,只要踏入兵营,到时哥哥就是不想当将军也难啊!”
李教头也开始泼冷水:“当将军是要打战的,除了会射箭之外,枪马功夫也要过硬!可是你的枪马功夫只是马马虎虎……”
解岸连忙说道:“我学!我现在就开始练习!李教头,你能教我吧?”
李沐文点点头同意。他说:“学好枪马功夫必须有一把好抢,到京都之后你去买一把好枪吧?”
解岸目不转睛地盯着李沐文挂在马背上的长枪,说道:“李教头,把你那把长枪送给我吧?”
李沐文瞪大美丽的大眼睛,说道:“怎么啦?你怎么惦记上我的长枪呀?”
解岸说道:“送给我吧,咱俩也是实在的亲戚……”
……
戚瑶瑶走近马厩,问道:“哥,你在干吗?”
解岸从回忆中醒了过来。
他用手帕一边擦着长枪杆,一边说道:“妹妹,我正在擦擦李教头送给我的长枪。”
戚瑶瑶用手摸了摸枪杆,说道:“沐文弟真慷慨大方,真的把他的宝贝儿送给你。”
解岸说道:“他说好还要教我枪马功夫的,可如今他人走了,送我枪有何用呢?”他哭丧着脸。
戚瑶瑶嗤笑道:“你在桂花园还怕没有枪马教头吗?”
解岸问道:“谁可教我呀?”
戚瑶瑶笑道:“你妹夫顾玉生,还有姐夫玉人大哥,他俩一个是武探花,一个是武膀眼,能当你的师傅吗?”
解岸拍着自己的后脑洞,大开巧似的喊道:“我咋就把他们俩给忘了呢?”
他蹲在板上,开心地细心地继续擦着那把长枪。
顾玉人的两个儿子大宝和小宝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大蜜桃走了过来。小宝跟在哥哥后面,一边走一边张着小嘴,一大口一大口地咬着手里的色泽艳丽又水灵灵的果肉;手、嘴巴和衣服都沾满了桃汁。
顾大宝指着地上的牛角大弓和箭囊向戚瑶瑶问道:“小姨,这是谁的大弓?怪馋人的!”
戚瑶瑶说道:“这是你解岸大舅的宝贝儿,别碰!”
顾大宝平时喜欢玩爹爹的牛筋弓,第一次见到牛角大弓,手有点痒。便对解岸问道:“解岸大舅,能借小侄玩玩吗?”
解岸头也不抬地说道:“不中!这牛筋弦很难找到的,弄断了怎办呢?”
看着地面上躺着的牛角大弓,顾大宝不但心痒而且手更痒。
他突然摇晃着手里的大蜜桃,对解岸说道:“大舅,咱们交换着玩!小侄把这个大蜜桃换给你,你把你的牛角大弓换给我,咱们换着玩总可以吧?”
解岸蹲在石板上擦枪半日,口早就渴了。他一听到大蜜桃这三个字便迅速抬起头,先看见顾小宝嘴里嚼着果肉,嘴角流着甜汁,再盯着顾大宝手里的那个圆鼓鼓的大蜜桃,他垂涎欲滴。最后,他咽下一口口水,对顾大宝说道:“侄儿,中!”
顾大宝弯腰从地下捡起牛角大弓,试着拉了两下,然后才把自己的那颗大蜜桃递给解岸。
解岸一接过大蜜桃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
顾大宝连忙止住道:“慢着!请大舅保护好侄儿的大蜜桃,玩过之后侄儿还要换回来呢。”
解岸张着的大嘴巴半天不合拢:他真想一口吞下这颗大蜜桃!可是他不能够!他讪讪的笑着,把大蜜桃凑到鼻子上闻了又闻,垂涎滴在桃皮上。
戚瑶瑶全看在眼里。
她对义兄说道:“哥哥,想吃就吃吧!不必当真!这两个小家伙人小鬼大,平时我都斗不过他们,何况哥哥你呢?”
解岸点点头又摇摇头。
他把大蜜桃从鼻子上拿走,说道:“不中!哥哥将来是要办大事当大将军的人,怎能失信于一个小孩子呢?”
吃晚饭的时候,戚瑶瑶把义兄解岸想请顾玉人顾玉生兄弟俩当枪马师傅之事说了。顾玉人和顾玉生都欣然同意。
席间,戚琼琼对解岸说道:“解岸弟弟,我通过夏太子妃已经为你在太子府谋得一个差事啦!”
顾玉人惊讶地问道:“夫人,是什么差事呀?”
戚琼琼回答道:“是太子府左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事卫士。”
关怡喊道:“这么长的官名人家怎么称呼呀?”
戚瑶瑶笑道:“叫解卫士便可。”
顾玉人端起酒杯呷了一小口,缓缓地说道:“这个差事虽然没有入品,但却是太子的扈从,很好!”他突然转头盯着戚琼琼看,“夫人,你何时巴结上太子妃啦?我咋一点也不知道呀?”
戚琼琼看了顾玉人一眼,说道:“夫君,你贵人多忘事!上次太子妃不是举办了一场赛马会吗?我参加了──是了,太子妃的邀请函是你带回给我的──我获得了第一名,而夏太子妃给我颁奖时,询问了咱们的一些事情,我如实禀报了,这样我便同她相识了。后来,她还约我到太子府切磋马术几次。”
顾玉人皱了皱眉头,冷冷地说道:“怪不得前一段时间家里总找不到你人,原来是往太子府巴结太子妃去了。”
“巴结?”戚琼琼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憋屈地解释道:“夫君,你误会为妻了,我到太子府去纯粹是为了同太子妃切磋马术!再说,她的邀请我不能不去呀!说实在话,我与太子妃虽然已经交往一段时间,但在我心里一点也没有想趋炎附势而想巴结她的意思。”
顾玉人又问道:“那解岸弟弟这个差事如何得来呢?”
戚琼琼知道丈夫担心的是什么。她用手袖遮住脸,擦去了眼框里的泪水,认真地说道:“是太子府缺人手,现在正公开向社会招聘,我只不过在太子妃那里替解岸弟报了名。”她转头看着解岸,“解岸弟弟,明天你还要到太子府去面试,面试通过了才可入职……”
解岸皱着眉头喊道:“实在的亲戚也要面试呀?”
戚琼琼对他点点头。
解岸摇着头喊道:“太麻烦了,我不去……”
关怡在桌底下踢了他一脚。
“哎哟,你踢我干嘛?”解岸怒目相向。
关怡板着脸说道:“让你长记性!你以为太子府是你解家坳的家吗?想回就回想去就去吗?你说,明天去不去?”
解岸露出一脸讨好的笑容:“别生气!我去,我去就是!”
在酒桌的另一头,顾玉人亲自倒了一杯酒端到戚琼琼面前:“夫人,刚才是为夫多心了,惹夫人生气,我赔罪,请夫人喝了这杯酒消气。”
戚琼琼低着头,没说话。
顾玉人柔声说道:“夫人再不喝酒为夫使向你下跪啦!”
戚琼琼接过酒杯,一口而尽:“你跪吧!”
她的脸依然板着,但眼里笑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