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兵临城下-《复山河》

  尘埃落定。

  在场的文武百官,却高兴不起来。

  永宁帝的处置方式固然大快人心,但造成的政治影响,却非常恶劣。

  天下最具名望的清流领袖,一下子成为了乱臣贼子,这种反差来的太过强烈。

  “陛下,按照大虞律,贼首的家眷亲族……”

  不等刑部尚书说完,永宁帝就挥手打断道。

  “一律从严处置!

  朕算是看明白了,饱读圣贤书,不等于人品就好。

  尹左二人平日里行为就多有不端,想来他们的学生中也不乏恶贯满盈之辈。

  各地的学正、教谕,要担起职责来。

  绝对不允许这些毒瘤,进入朝堂祸国殃民!”

  话音落地,朝堂上当即就有数人晕倒,还有不少人站立不稳。

  这些人要么是尹左二人的门生,要么就是家中子弟拜入了两人门下。

  现在一切都完了,皇帝这是恨屋及乌,把针对尹左二人的仇恨转移到了两人的门生身上。

  皇帝都开了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江南地区将会有一大帮的士子丧失功名。

  即便是没查出问题,这些人也甭指望科举入仕。

  现在入了仕的,同样是前途无“亮”。

  接下来还要夹着尾巴做人,才能保住位置。

  满朝的文武百官,没有任何人开口求情。

  涉及到了谋逆,谁都不想引火烧身。

  加上尹左二人前面确实闹的厉害,得罪了一大帮的人。

  ……

  桂林府。

  “你们都是死人么?

  伪朝大军那么大的动静,你们都看不见!

  这才到哪儿,你们一个个都懈怠了。

  整天就知道娇妻美妾,天下还没打下来呢!”

  史荣轩忍不住怒斥道。

  以往时候,官军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可是现在一夜醒来,就收到官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

  此刻官军距离桂林府,就剩下最后的五十里。

  如果不是沿途的县城,发生了抵抗,他都不一定能知道敌人杀过来了。

  “圣皇,息怒!”

  群臣齐声开口道。

  发生这种事,他们也很懵逼。

  白莲在广西有很深的根基,即便是丢掉了多个州府,在民间依旧有他们的信徒潜伏。

  官军的一举一动,都是这些信徒提供的线索。

  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次突然变得不灵了。

  明明伪朝大军杀了过来,他们收到的情报,还是一切正常。

  一直等到战斗打响,消息都没传递回来。

  “哼!”

  “就知道让朕息怒,息怒!

  光息怒有什么用,赶紧拿出应对方案啊!”

  史荣轩继续训斥道。

  按照之前的撤离计划,他们才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现在还有大量的粮草聚集在桂林,需要组织人手运往前线。

  官军这么快杀过来,明显是察觉到了他们的动作,想要破坏运粮行动。

  “圣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伪朝大军既然杀了过来,我们直接派兵拦截就是了。

  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我就不信伪朝在广西的军队就无敌了!”

  史启川傲气的说道。

  作为史荣轩的弟弟,未能被封王,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现在机会送上了门,他也想表现一下。

  “桂侯,切勿掉以轻心!

  广西的伪朝大军非比寻常,他们是伪朝真正的精锐。

  领兵之人是伪朝左右都督的族人,获得了远超其他部队的资源扶持。

  从搜集到的情报显示,伪广西都指挥使李牧在上任后,就迅速恢复了广西各卫的建制。

  相比之前广西地区的伪朝大军,数量上已经大幅度增长。

  敌军这次进攻动用的兵力,就比上一次大战增长了一倍有余。”

  吴泽楷卖力的劝说道。

  桂林地区的白莲教军队,数量上确实不比广西官军少,但战斗力却不是一个档次。

  接下来的大战,主要是以防守为主。

  拖到西征军团返回,才是决战的时候。

  如果沉不住气,提前出去和叛军决战,那就是在送人头。

  “增加了一倍的兵力又如何?

  对比圣国来说,敌人在兵力上,依旧处于劣势。

  我们只需要固守城池,消耗敌人的士气。

  等敌人泄了气,再发起反攻,定能打破敌军!”

  史启川不屑的说道。

  他这是想表现一下,又不是真的犯傻。

  有坚城可守,干嘛要冒险出去和敌人野战。

  就算要决战,那也是等援兵抵达之后。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大量的粮草在桂林,这一仗都没有必要打。

  注定要舍弃的地方,早一天丢和晚一天丢,没有任何区别。

  自从决定改变战略后,白莲圣国的高层们,都忙着研究中原地区的地图。

  见识到了官军的厉害,大家对夺取南京,已经没有十足的信心。

  除了进军南京外,他们还有备选方案——挺进中原,杀入关中。

  这份计划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综合各地的情报之后,最后得出的结论。

  北方天灾不断,正是创业的的天选之地。

  湖广、江西打不动,除了官军重兵防守外,最大原因还是他们缺少支持者。

  前期攻破的那些州府,百姓对他们的态度非常冷淡,根本没有出现喜迎王师的场面。

  竖起招兵大旗,也没几个人报名。

  下面的人为了完成扩军任务,直接从地方上强抓壮丁。

  强拉过来的兵,自然没有战斗意志可言。

  “够了!

  朕不想听你们在这里胡扯。

  传令下去,西征军团立即返回圣都。

  带不走的物资,全部都不要了。

  告诉他们速度必须要快,如果十天之内无法抵达,就不等他们了!”

  史荣轩的话,把众人吓了一跳。

  听自家圣皇这意思,似乎是不准备和广西官军死磕,有直接放弃桂林的意思。

  一旦这么干,不光城中的大量物资带不走,就连家眷妻小也只能舍弃。

  “你们别觉得朕心狠,朕也是没有办法。

  如果西征军团无法按时抵达,光桂林这几万守军是打不过伪朝广西官军的。

  你们应该知道敌人的战绩,数万大军驻守的南宁一日就破。

  桂林的守军,能不能撑住十天,都是一个未知数。”

  似乎察觉了众人的想法,史荣轩随即补充道。

  “圣皇,趁着官军还没打过来,不如提前安排家眷离开。”

  吴泽楷上前提议道。

  “哼!”

  “狗屁的家眷!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的妻儿老小,早就送了出去。

  留在圣都中的,不过是一群小妾,怎么舍不得了?”

  史荣轩冷笑着说道。

  作为掌握第一手讯息的圣国高层,明知道圣国局势恶化,自然要提前安排妻儿老小。

  或是送去了前线,或是直接安排他们隐姓埋名。

  现在留在家中的,多是一些小妾。

  真正需要揪心的是士卒,他们的家眷是真没地方去。

  一旦被官府查了出来,轻则抄家流放,重则直接灭门。

  明知道这么干存在隐患,史荣轩也没有办法。

  所有的政令,都需要高层去落实。

  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他只能选择性的看不见。

  终归是享受过生活的,大家没有了最初那股子拼命的狠劲儿。

  他可以默认高层的家眷离开,却没法带着所有士卒的家眷一起撤离。

  真要带上家眷,那就不是远征,而是人口大迁徙。

  别说去打仗了,上百万人的吃喝拉撒,光后勤就能直接把他们拖死。

  选择给百姓留下两个月的口粮,就是在顾忌士卒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