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阴谋上演-《复山河》

  “敌人要在秋收之后出兵,我们的计划,也是秋收之后展开。

  反正都是要打,那就干脆打一场大的。

  湖广、江西、浙江一线,全部都是战场,能收复多少失地算多少。

  陛下和百官们都在看着,总得搞出点儿动静来!”

  舞阳侯一脸淡定的说道。

  收复湖广粮草是战略需要,收复江南是经济需要,收复南京是政治需要。

  三者之中,收复南京无疑是最困难的。

  前面计划水路直取南京,那是长江下游在朝廷手中,才可以实施的战略。

  随着扬州府的沦陷,长江中下游地区,尽数落入叛军之手。

  敌人只需岸炮封锁江面,就能让舰队损失惨重。

  想要收复南京,要么直接从江西湖广完成穿插,要么走海路从松江府一路打过去。

  向永宁帝许诺的年内收复南京,那是指年内发起收复南京的大战,并不代表着年内就能攻克南京。

  叛军已经成了气候,绝不是随便就能扑灭的。

  收复几个府的失地,给朝廷一个交代,就足够了。

  什么时候能够平定叛乱,谁也不清楚。

  “三线齐开的话,后勤压力会不会太大?”

  景国良关心的问道。

  福建不是产粮地,省内的粮食产量,自足尚且勉强。

  提供军粮,肯定指望不上。

  两广其实也没有好多少,如果不是战争导致人口减少,粮食一样只能勉强自足。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努力筹措粮草。

  总督府划拨经费,从南洋地区,陆续采购了一百万石大米。

  同时组织渔民出海捕鱼,通过腌制方式,储存了大约两万五千石鱼肉。

  秋收之后,今年的税粮也该入库了。

  加上民间采购的话,两广地区应该能拿出三百万石,充当后续作战的军粮。”

  李牧开口回答道。

  单纯从数字上来,三百万石非常庞大。

  可真用到战场上,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从湖广到浙江,战线延绵上千里。

  一旦全面开战,投入的总兵力将近二十万。

  加上运粮的民夫,随军的牲口,每天的军粮消耗都是数以万计。

  在家门口打仗,勉强能够支撑一年。

  劳师远征的话,这些粮食能坚持多久,那就要看距离了。

  当然,如果是固守城池,那么能吃好两三年。

  选择全线开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钱粮。

  光靠两广福建筹措的钱粮,无法长期支撑大军长期作战。

  现在能够维持这么庞大的军备,那是前面查抄山东世家的赃款,被截留了下来。

  户部确实派人索要过,怎奈朝廷欠下了巨额的军饷和赏金。

  按照兵部发出去的悬赏,一个真虏首级赏五十两白银,敌军将领的赏金更高。

  其余的杂兵不值钱,那也是要发放赏银的。

  除了这些明码标价的悬赏,打了大胜仗,也不能没有表示。

  勤王大军在济南府的一阵乱杀,大虞朝廷光发放赏银,都要支付数百万两。

  赏金支付完了,更大的开销是抚恤金。

  甭管实际战损多少,勤王大军上报的损失,可是逼近了五万。

  按照大虞律,正常进行抚恤,又是数百万两的开销。

  以往累积欠下的烂债,更是一笔巨款。

  后续收复失地,也是需要朝廷发放军饷的。

  拿着账本一顿计算,还没有把欠款加完,就把查抄的赃款给平掉了。

  当然,处理赃物的时候,京中的官僚们也跟着发了一笔。

  罚没的土地、宅院,都是骨折价出售的。

  转手卖出去,都能够大赚一笔。

  只不过量太大,处理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赃款再多,也是有花完的一天。

  填上了前面欠下的亏空,内部分了赃,最后剩下的现银也就五百万多两。

  战争是吞金兽,光打造军械,一百万两就没了。

  主要是铠甲和火器费钱。

  李牧对这些产品质量要求高,所有产品上面,都要刻上工匠和督造官员的名字。

  出了质量问题,生产链上的人,都要被掉脑袋。

  严苛的质量要求,注定了生产成本不会低。

  截止到现在,铠甲生产任务,才完成了百分之十。

  火器生产略快一些,也就完成了百分之三十。

  能有这样的效率,还是他顺手带走了山东地区的工匠,增强了两广的军工生产能力。

  生产速度还在提升,不过增速已经非常有限。

  按照这样生产速度,秋后大战爆发时,铠甲顶多交付四分之一。

  不过李牧还是满意的,能够及时把火器生产出来,就算不错了。

  “既然准备充足,那就打吧!”

  “敌军自己送上门来,我们还能省些功夫。”

  景国良当机立断道。

  朝野上下都在看着他们,必须尽快打开局面。

  卫嘉瑞自己带兵送上门来,可比他们主动发起进攻,要省力气的多。

  按照正常的攻城战,每一座城池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敌军如果死守不出,一时半会儿还真拿叛军没办法。

  虽然官军训练更加专业,武器装备更先进,但叛军是从死人堆杀出来的。

  内心深处,他还是忍不住庆幸,幸好白莲圣国分裂了。

  不然三路叛军合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还会更加强大。

  “卫逆如果自己送上门,作为防守的一方,我们应该能占据不小的便宜。

  不过最棘手的还是傅逆,此人野心勃勃,盘踞南京建立了伪朝。

  前面又组织大军北伐,搞不好现在已经杀到了中原。

  受北虏入寇的影响,北方的军事体系,遭到了严重破坏。

  中原地区的官军,多半不是叛军的对手。

  为了江山社稷,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不能让傅逆的阴谋得逞!”

  一旁的李原开口提醒道。

  眼下朝廷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不多,各地的勤王大军刚刚返回不久,正处于休整状态。

  再把他们调到河南,明显是在为难人。

  来回折腾也就罢了,关键是朝廷还拖欠钱粮。

  再怎么忠心的军队,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那么浙江战场,就从海上发起进攻,快速抢占松江府,做出进攻南京的态势。

  逼迫傅逆从前线抽调兵力,回援南京!

  李提督,尽快拿出一份联合作战计划,以便整合各省的军事力量。”

  舞阳侯杀气腾腾的说道。

  收复南京,这是他给皇帝画的大饼。

  什么时候兑现承诺,暂时不得而知,但战火肯定要点燃。

  ……

  昆明府。

  “什么,不让我们帮忙?”

  云南巡抚仲振宇难以置信的问道。

  以往围剿叛军,都是催着他们出兵。

  这次他主动提出帮忙,结果遭到了三大总督的集体拒绝,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大人,也不是直接拒绝。

  出兵参战,他们还是欢迎的。

  不过索要钱粮的要求,被他们直接拒绝了。

  并且态度强硬的表示:如果出兵的前提条件是,让他们提供钱粮军械,宁愿不要我们的兵。

  不光是我们,还有贵州方面也表示了参战意愿,同样因为钱粮问题遭到拒绝。”

  窦玉堂一脸委屈的说道。

  白莲教叛乱爆发后,倒霉的出了下面的士卒外,还有他这个兵备道。

  经常来回的奔波,名义上监督省内军务,实际上却成了跑腿的。

  两广勤王大军刚从北方回来,他就马不停蹄的赶过去,谈联合出兵的问题。

  倒不是他们喜欢打仗,纯粹是前面吃了败仗,现在正处于“戴罪立功”中。

  不抓紧时间表现一下,朝廷追责下来,他们根本没法交代。

  偏偏前面的大战,掏空了云南的府库。

  受限于地方财力,现在想要出兵平叛,钱粮和军械都是问题。

  可惜缺钱的不光是他们,其他各省一样缺钱。

  “鼠目寸光!”

  “亏我还以为,这三位总督有雄才大略,能够平定叛乱。

  现在看来,就是有一群自私自利的鼠辈!

  当他们和叛军对峙之时,我们从侧翼杀入叛军腹地,一举荡平叛逆。

  如此完美的作战方案,他们居然因为些许钱粮军械,就弃之不用!

  ……”

  仲振宇忍不住怒骂道。

  朝廷不给拨款,三位总督又不买账,一下子把他架了起来。

  在大虞之前,每当王朝进入中后期,云贵之地都会脱离控制。

  大虞建立之后,朝廷为了加强对云贵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最出名的就是军户制度,靠着这一政策,直接移民数十万。

  稳定地方的代价,就是政府开销急剧增加。

  长期以来云南财政就处以赤字状态,从地方上征收的税款,还不够统治成本。

  当然,在加强对云南的控制上,朝廷并没有亏本。

  税收虽然不足,但云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白银和铜产量,在大虞各省中一直霸榜,奠定了大虞朝的货币体系。

  后续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大量的白银涌入,让钱慌不复存在,云南的地位才有所下降。

  开矿的收益虽然丰厚,却和地方政府没有多少关系。

  官矿的利润,进了官员的口袋。

  实际产能逐年攀升,上报给朝廷的数据,却是逐年减少。

  理由非常充分:最优质的矿脉被开采完了,剩下的矿石品质降低。

  一般来说,下降到了盈亏平衡点附近,这些蛀虫才会罢休。

  皇帝不可能亲自过来监督,派出钦差整顿,也就临时反弹一下。

  私矿更不用说,大虞朝采矿权收归国有,禁止民间私自采集。

  都非法采矿了,还指望人家交税,明显是不可能。

  在这种背景下,指望地方衙门筹集钱粮军械,几乎是不可能的。

  战场上输了的,“戴罪立功”肯定要从战场上找回。

  偏偏参战,又要先解决钱粮军械的问题。

  仲振宇胆子有限,不敢触及既得利益群体的钱袋子,只能向邻省伸手化缘。

  可惜他们前面的战绩拉胯,根本不被人家放在眼里。

  “巡抚大人息怒,他们不给钱粮,我们还可以去找徐阁老。

  他刚转任四川总督,正是手底下缺兵的时候,我们现在过去就是雪中送炭。

  ……”

  一旁的布政使陶乐启开口劝说道。

  不欢迎他们加入,除了钱粮的纠纷外,还有有一个重要因素——圈子。

  人家是勋贵系的大佬,自家巡抚一文官想要加入,明显是自讨苦吃。

  身份地位不对等,手中实力又差的远。

  到了勋贵那桌,人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位置。

  与其委屈自己,不惜代价的强行融入,也很难获得人家的信任。

  “陶大人,此事怕没那么容易。

  上一次我们大败,可给徐阁老添了不少麻烦。”

  仲振宇一脸苦涩的说道。

  上一次粗心大意,在追击敌军的途中遭遇敌军伏击,可是把徐阁老坑的不轻。

  损兵折将不说,还导致了围剿机会破产。

  如果不是朝中没有大员肯接这个烂摊子,他连戴罪立功的机会都不会有。

  “巡抚大人,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徐阁老位高权重,对我们的要求自然高。

  现在局势发生变化,徐阁老的地位也受到了冲击,要求自然不会那么苛刻!”

  陶乐启胸有成竹的说道。

  宦海沉浮,总是充满了意外。

  因为平叛不利,辅政大臣的光环,逐步消失殆尽。

  让复起的徐文岳,从内阁次辅沦为普通阁臣。

  改任四川总督,就能说明问题。

  要知道当年的徐阁老,可是担任了五省总督,真正意义上的权势滔天。

  “那就派人去试试吧!

  具体的条件,我们可以略微放宽一些,争取能够促成合作。”

  仲振宇面无表情的说道。

  蜀地的叛军,同样不是软柿子。

  大军真要是入蜀作战,能不能搞定敌人,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风险大,他也只能跟着赌一把。

  想要保住现在的位置,该冒险的时候,就必须要进行冒险。

  ……

  南京城。

  “陛下,谋划成功了!”

  “在我们的人引导下,伪朝和卫嘉瑞彼此都将对方视为大敌,正忙着整军备战。

  据内线传来的消息,他们秋后就会开战!”

  胡宇哲欣喜的说道。

  让他这个降臣负责这项任务,足以证明傅皓轩对他的器重。

  现在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