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排枪战术-《复山河》

  前锋大营。

  “李千户,既然发现叛军靠近,为何不让大军集结?”

  舞阳侯一脸不满的质问道。

  南城千户所加上的亲兵,总兵力才两千人。

  这么点儿兵力,就原地扎营等待叛军来攻,在他看来风险无疑是太大了。

  就算要和敌人干一仗,也应该集结五城兵马司的全部军队。

  “指挥使大人,我们抓了几个俘虏,审问出了前方叛军的来历。

  他们多是兴化本地人,被贼人裹挟加入叛乱的。

  看似有数万人,实际上能打的没几个。

  据俘虏交代,他们只是先头部队,主力还在后面。

  全军集结到了一起,搞不好敌人就被吓跑了。

  来都来了,总得打上一仗。

  反正我们三部之间距离很近,战争爆发后半个时辰就能抵达战场。

  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待敌军靠近后,我军发起突袭,定能有所斩获!”

  李牧心累的说道。

  对面说是叛军,实际上只能算乱民。

  造反是技术活儿,不是挂起反旗,就能够把农夫变成军人。

  纯粹的农民起义,最少还有攻打地主庄园的经验。

  本土世家挑起的起义,除了少数官员抵抗外,更多的都会直接投降。

  占领一座县城,死伤都不一定有三位数。

  没有经历过杀戮,没有接受过训练。

  这样的敌人,最适合给麾下军队练手。

  “你敢带兵冲杀?”

  舞阳侯诧异的问道。

  在他的认知中,李牧会搞钱、识时务,胆略确实有一些,但真心不多。

  冒险的活儿,从来都是交给别人干。

  “敢!”

  李牧硬着头皮回答道。

  坦率的说,他是没准备亲自上场的。

  不过气氛烘托到了这里,也不能认怂。

  只要敌人足够菜,风险就是可控的。

  大不了穿上铠甲,多带点儿亲兵护着。

  “那就没问题了!

  本帅和你一起行动,正好到战场上见识一下!”

  舞阳侯一拍大腿说道。

  看那兴奋劲儿,就知道这是一个男人的执念,只不过因为怕死没敢去。

  难得遇上一个同样怕死,又精通兵事的下属。

  既然确定安全有了保障,怎么也要圆一次将军梦。

  “指挥使大人,一起过去可以,但您不能插手指挥。

  战场上可能存在流矢,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要全副铠甲。

  盔甲的重量不轻,且较为闷热,要受不小的罪。”

  李牧委婉的规劝道。

  舞阳侯现在可是他的政治大腿,这种后台硬、能扛雷,收钱就办事的领导不好找。

  哪怕他有意到地方任职,朝堂上依然需要有人帮忙说话。

  万一发生意外死在战场上,那可就亏大发了。

  “放心好了,本侯就在后面看着,不会跟着冲阵的!

  如果可能的话,把敌人引到营寨附近打,本侯就在营寨内观战。

  即便是发生意外,援兵也能够及时赶过来。”

  舞阳侯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

  理智占据了上风,梦想败给了现实,他终归是一个惜命的人。

  憋了一肚子想骂娘的话,李牧最终选择了咽回去。

  虽然浪费了表情,但结果却是好的。

  ……

  叛军营地。

  “启禀五将军,前方五里外发现官军营地,大约有一两千人!”

  听到士卒的汇报,温健绍眉头一下子紧皱起来。

  多半又是派出去的士卒偷懒,在这一马平川的地界,两军相距五里地才发现。

  哪里需要探子,走在大军前方的士兵,肉眼都可以看到敌军营地。

  “谁安排的探马,为何提前没有汇报消息?”

  温健绍恼怒的问道。

  幸好官军兵少,若是和官军主力撞到一起,那就完犊子了。

  “启禀五将军,是末将安排的探马。

  今天一共派出去了五批探子,至今没有一人回来。

  按照军中规矩,探马酉时未归,才需要向您进行汇报。”

  一名中年胖子忐忑的解释道。

  江南地区不产马,朝廷对马匹管控的非常严格,从外地输入的马匹都是阉割过的。

  温家造反之后,只是从各地驿站,获得了少量的战马。

  为了组建骑兵,各地的战马、驽马,都被收拢到了高邮。

  兴化这边不受重视,除了温健绍这位主将分到一匹驽马外,其余将领都只能骑骡子。

  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少,下面的士卒就苦逼了。

  名义上是探马,实际上却无马可用,只能自己兼职干马的活儿。

  打探消息全靠两条腿跑,刚开始侦查距离要求二十里、三十里,大家还可以轻松完成任务。

  后面慢慢扩大到了五十里、一百里,任务量的持续增加,让负责侦查敌情的士兵每天都疲于奔命。

  知道干得越出色,上面分派下来的任务就会越重后,士兵们也开始学习偷懒。

  反正将领们不在身边看着,大家纷纷选择早出晚归。

  不临近规定时间,肯定不会提前回来。

  免得上级认为侦查任务太轻,再次增加任务量。

  在没出事的时候,谁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哼!”

  “蠢货!”

  “你派出去的探马,都被敌人给拦截了。

  搞不好我军的情报,也被他们泄露给了敌军!”

  温健绍忍不住怒斥道。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眼前这名中年胖子,已经被碎尸万段。

  “五将军息怒,末将真的不知道啊!”

  中年胖子哭丧着脸说道。

  举兵造反前,他还是一名屠夫。

  相比普通人要壮实一些,才被选拔成了军官。

  带兵打仗啥的,从来都是上面说咋干,他就按照命令执行。

  骂归骂,温健绍还是强行克制住了杀人的心。    本身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军中类似于中年胖子的将领一大堆,都是赶鸭子上架。

  倘若要求太过严苛,搞不好下面的人会哗变。

  自从举兵以来,义军中几乎每天都会产生逃兵。

  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个村子的人,一起当逃兵跑路。

  对温健绍而言,相比追究责任,稳定军心才是第一位。

  “下去自己领二十军棍,倘若再犯,小心你的脑袋。

  传令各部,把敌军营地给我围起来!”

  伸手摸了摸袖兜里的兵书,温健绍忐忑的内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按照兵书上的记载,稳定军心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打胜仗。

  杀敌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让士卒们沾上官军的血,断了他们的退路。

  在他看来,大家敢当逃兵,无非是觉得自己和造反没关系。

  摆只要脱了叛军,等朝廷平定了叛乱,就可以回去安稳的回去种地。

  既然士兵们有想法,那就必须断了他们的念头。

  ……

  瞭望台上,看着叛军从四面八方围上来,舞阳侯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李千户,你确定外面的人是叛军,不是民间械斗?”

  加长版的锄头,就是叛军士兵手中的“戈”。

  柴刀绑在木棍上,就是他们手中的长枪。

  ……

  这些都算是好的,总算是带了利刃。

  更多士兵的武器,就是一个木棍。

  看得出来是刚砍下的,拿在手中晃晃悠悠的,稍不留神还会误伤自己人。

  “侯爷,我们守城的时候,都没法给士卒凑齐武器,何况是一群叛军。

  从战略上来看,宝应比兴化军事价值高多了。

  京营的实力,也远超我们。

  叛军把精锐放在那边,完全是应有之义。

  您看敌人的中军方向,就有一队手持长枪的士卒,甚至部分人手中还有鸟铳。”

  李牧淡定的解释道。

  大虞世家的力量主要在朝堂上,留在民间的主要是影响力。

  家主一声令下,就能够拉出上万士卒的,那是两晋时代的门阀。

  现在的地方士绅,敢私藏几套铠甲,都要人头落地。

  在规则体系内折腾,文人世家近乎是无敌。

  跳出到规则之外,这些家伙什么也不是。

  拥有盐丁的两淮七大家族,在一众文人世家中,武力值已经算是非常拔尖的。

  大虞开国两百多年,只听说过藩王造反,武将藩镇割据。

  文人世家举兵造反,他们还是第一波。

  真要是手中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文官集团又岂会畏惧厂卫的屠刀。

  “本侯明白了,你来指挥战斗吧!”

  舞阳侯点了头说道。

  近距离接触到叛军,原本的畏惧心里,慢慢开始消失。

  不光是对叛军,更是对朝堂上的文官。

  现实告诉他,那帮看似牛逼轰轰的家伙,实际上都是一群外强中干的家伙。

  本质上文官和他这外戚都一样,权力都源于皇权。

  只是最近这些年,文官集团力量迅速装大,渐渐不满足于依附皇权,开始想要限制皇权。

  一定程度上,文官们是成功的。

  对比开国初期的几位君主,后面的皇帝权力要小的多。

  哪怕是天元帝这位强势的君主,也是在慢慢试探文官们的底线,一步步加强皇权。

  要不要把自己看到的,告诉皇帝?

  迟疑了一下之后,舞阳侯还是选择放弃。

  自家的外甥有多能折腾,他最是了解的。

  在有制约的情况下,都敢顶着压力,推动一系列的改革。

  倘若洞悉了文官的虚弱本质,谁知道还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末将得令!”

  李牧当即回答道。

  舞阳侯受到触动,这是必然的。

  如果不是前世学过历史,知道文人世家在满清的屠刀之下有多乖,他也会受到触动。

  执掌帝国权力的最大利益集团,手中居然没有保护自己权力的武装,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营地逐渐被叛军围的水泄不通。

  经历过扬州保卫战,士卒们的情绪,比当日稳定的多。

  “传令下去,让火铳兵做好战斗准备。

  一旦敌军进入射程,就启用排枪战术!”

  李牧面无表情的下令道。

  难得有这么配合的敌人,正好检验一下新战术。

  火铳版的排枪战术,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他的心里也没底。

  主要是射程太近了,并且射击距离也不稳定。

  大致杀伤距离是五十米到一百米,具体射程全靠士兵们自行发挥。

  尽管李牧严令部下,对弹药进行了标准化,但那也只是一厢情愿。

  士兵填充弹药的时候,多抖了那么一下,都会影响火器的射程。

  “砰、砰、砰……”

  “啊!”

  ……

  密集的枪声响起,紧接着就是一阵哀嚎声。

  顺着声音方向看去,地上已经躺下了上百具尸体。

  叛军乱哄哄的冲锋,成功把自己变成了活靶子。

  一命呜呼的还好,直接躺尸就行了。

  最惨的是那些被火铳命中,却又没有死透的士兵,此时不断在地上进行哀嚎打滚。

  叫的再惨烈都没用,这里是战场。

  后面还有无数叛军士兵在向前,推着前方的士兵前进挨枪子,活脱脱一个大型自杀现场。

  站在眺望台上观察着战场,惨烈的一幕,让李牧很不适应。

  “侯爷,我们先下去吧!

  大战已经开始,敌军肯定会准备攻击眺望台的武器,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李牧开口劝说道。

  战争大片,在屏幕上观看很刺激,身临其境就是灾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