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有孙山跟没孙山一样-《我,孙山,科举》

  孙山想不到自己回来得那么巧合,不用辰州府那边的人等太久。

  不过他们找自己大概是问山贼的情况,至于之后做什么,孙山也不知道。

  看了看天色,已经天黑了,还是回内院吃饭睡觉才是最重要的。

  辰州府的公差反正等了两天了,再等一个晚上也没什么关系。

  孙山又问:“我不在衙门的这些日子,沅陆没发生什么要紧的事吧?”

  张师爷摇了摇头说:“回老爷,一切如旧。”

  看来还真是有孙山跟没孙山一样,沅陆百姓自己能好好过日子。

  张师爷又说道:“老爷,经过我这些天的观察,沅陆不是一个多事的地方,衙门的官吏安安稳稳,并不做什么出格的事。

  就算百姓遇到事,一般都不会上衙门这边,先由当地的里正来解决。衙门这边平平静静。

  我悄摸摸地打听了,衙门最忙的就是夏收和夏播,以及秋收,还有过年前的那段日子。”

  不知道是沅陆县的百姓太淳朴,还是沅陆的官吏太本分,反正这些天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张师爷在衙门天天查看沅陆过往的历史卷宗。

  王县丞那边也如常上班,下班。

  在沅陆做官简直闲得发慌。

  自己不找事做,简直没事做。因为事不会找上来。

  总体来说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

  张师爷低声说:“王县丞和吴主薄两人的关系看起来不错,一切以王县丞为首。”

  顿了顿,继续补充:“皂吏也是听从王县丞的。”

  孙山了然,看来王家的确是沅陆县“霸总”,有王县丞在,感觉孙山在不在都无所谓了。

  怪不得离开这么久,沅陆县那么平平静静了。

  感情是虚假的一把手不在,真正的一把手在。

  孙山想了想问道:“你认为王县丞这个人怎样?”

  目前来看王县丞可圈可点,并没有像恶霸那样为害一方,祸害四邻。

  难道是兔子不吃窝边草?

  怎么说沅陆也是王县丞的老家,左邻右舍,哪个不认识呢?

  所以不好做得太过分。

  张师爷想了想,如实地说:“老爷,王县丞看起来平平庸庸,也好讲话,并不是那种强势之人。”

  顿了顿补充道:“或许这些都是我表面看到的,实际扮猪吃老虎也不是不可能。王县丞这些天安分守己,准时点卯,什么事都没有做。”

  并没有出现孙山不在,把沅陆搞得一头糟从而给孙山出难题。

  王县丞就像一个躺平的官员,爱干嘛干嘛,反正他什么都不干,只等着下班。

  张师爷当然不信王县丞是这样“躺平”的官员,能在沅陆成为第一大家,除了靠关系,没点本事还真做不到。

  王县丞应该是“大智若愚”,给张师爷看到的只是表面,内子里肯定是另一回事。

  孙山听完“情报”后,点了点头说:“往后我们暗地里多多留意王县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子长了,自然知道王县丞是怎么应对人了。”

  张师爷连忙说道:“是,老爷,我们会多留意了。”

  孙山在张师爷耳朵嘀咕几句:“师爷,你去找一找关于大鸟村的记载,还有大鸟村那一片后山,看一看地契是不是属于官家的?如果是,直接拿给我。记住,一定要拿给我。”

  张师爷一脸懵圈,不知道孙山为什么要查询大鸟村,还要后山地契作甚?

  不过老爷就是老爷,做小弟的得要听命令才是好小弟。

  张师爷自然是好小弟一枚,立即点头说:“是,老爷,我现在就查去。户房那边已经下值了,明日我一早去要。”

  见过张师爷后,孙山洗漱一番,接着干饭。

  走了那么久,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要不是辰州府那边有人来,张师爷肯定不会拦着他先报告情况。

  孙山,王嘉行正在桌子上吃饭。

  王嘉行偷偷地瞄了一眼孙山,扒了一口饭,又继续偷偷地瞄了一眼孙山,继续扒了一口饭。

  最后忍不住地问:“大人,明日一早我就回县学,这些日子跟在大人身边,学了不少知识,多谢大人的指教。”

  话虽然这么说,心却蒙圈了。

  进城后,王嘉行正准备叫桂哥儿先赶车放他回王家,可话还未说,稀里糊涂就被桂哥儿赶车赶回了县衙。

  王嘉行哪里想回衙门,他可迫不及待地想回王家,好好洗漱一番睡个美容觉,第二天就向大伯禀告。

  把这些天做卧底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特别是孙大人对大鸟村的鸟粪如痴如醉这件事。

  这里绝对有猫腻,必须让大伯早早就知道,好做对策。

  哪知道竟然被孙大人带回来了衙门,王嘉行好不理解。

  同时隐隐约约有种不祥的预感,感觉到自己没办法离开衙门。

  孙山干完最后一口饭,抹了抹嘴巴,吃了一口茶,肚子终于饱饱,人也有精神了。

  (当然这么晚吃晚饭,这对身体非常不好,孙山强烈建议大家不要跟他学。)

  慢悠悠地说:“你能学到多少东西,并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卷子说了算。”

  王嘉行:......

  孙大人在说什么,他怎么听不懂的?

  自己有没有学到知识,自己说了不算?

  王嘉行自我感觉还是学到不少知识,比以前进步不少哩。

  如果再来一次机会跟孙山出行,王嘉行会干脆地拒绝。

  学知识是一回事,受苦受累又是一回事。

  这两者同时出现,王嘉行会毫不犹豫地把两者抛掉。

  他还是适合在县学学习,不适合跟在孙大人身边。

  孙山当做看不到王嘉行的讶异,继续说:“这些天,我也尽心尽力地教了不少东西给你。至于你学了多少,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得要出卷子考一考你。

  你是走科举之路,所读之书,所学之识都是为了答卷子。一张卷子决定你的十年寒窗苦读。所以你对我说学了很多学识没意义,考一考才知道你究竟有没有学到。”

  顿了顿,猛然地转过身,紧紧地盯着王嘉行。

  语气平静如湖水地说道:“这几天留在县衙这边温故而知新,三天后,我会出卷子让你做。看一看你的答卷情况。有没有辜负我一路的用心教学,就看你的卷子答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