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实锤五项非遗-《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锤的是哪五项非遗项目呢?】

  【第一,安东假面舞。】

  【实际上就是华夏古代传承的傩戏,却被棒子国人说是和江陵端午祭相关的庆祝活动。】

  【而所谓的端午祭,就是棒子国之前偷的我们的端午节,改了个名字而已。】

  ......

  屈原胸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懑。

  端午节,分明是后世子孙为缅怀他而设立的节日啊!

  可在后世,怎么端午节还变成棒子国的了?!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难道他是在棒子国跳的江?

  还是说自己也变成了棒子国人?

  想到这里,屈原感到自己十分委屈。

  他这一生,忠君爱国。

  哪怕遭受奸佞小人的谗言陷害,被国君放逐,也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在原本的历史里,他最终会投江自尽。

  只不过他看到了天幕之后,便改变了自己想法。

  他不再执着于以死明志,而是渴望能看到华夏走向繁荣昌盛的那一天。

  渴望能见到自己内心的星辰大海。

  但是,没改变的,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

  而此刻,他知晓有关于自己的端午节,被其他国家盗用申遗。

  他的内心,又如何不悲愤!

  自己一生所热爱的国家和文化,竟遭遇如此境遇!

  ......

  【第二,燃灯会。】

  【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呢?】

  【和我们唐代的灯会,是不是一模一样。】

  ......

  李世民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气愤。

  此刻,他看着天幕中棒子国所谓的燃灯会,嘴角漫出一丝轻蔑的笑意。

  他这一朝,还未大兴放灯节。

  但他曾在天幕中,窥见后人演绎过的开元盛世的灯会盛况。

  在灯会之时,长安城内朱雀大街等六街九衢,最为热闹。

  街上人潮如织,灯火通明。

  街上的各式花灯,不仅灯型繁多,各具特色,且造型美观,工艺精湛。

  在百姓观赏花灯之时,皇宫内还会举行盛大的歌舞表演。

  身姿曼妙的宫女们,在灯轮下轻歌曼舞,踏歌而行。

  文人墨客们还会献词,吟诗作赋。

  除了这些,还有着无数的活动。

  李世民相信,后人演绎的灯会盛况,不过只是开元盛世真实情况的冰山一角。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脸上顿时又自信起来。

  此等大型盛事,哪里是棒子国点亮几盏灯,就能模仿,就能抢去的?

  棒子国不过是在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罢了。

  偷来的,始终就是偷来的。

  ......

  【第三,大木匠技艺。】

  【要偷就把名字一起偷了行不行啊?】

  【“榫卯”多好听啊,棒子国硬是改成了大木匠。】

  【土不土!】

  【逼格掉了不说,还把没文化的底裤都给露出来了。】

  ......

  朱由校本来沉浸在木匠活中不可自拔,在听到天幕的内容之后,陡然就停了下来。

  “榫卯”,竟然变成了棒子国的“大木匠技艺”?!

  众所周知,他是一位极其喜爱木工的皇帝。

  平日里,他痴迷木工,常常亲自操刀锯木,制作各种木器、玩具和模型。

  且他的木工技艺极其精湛,还能创造出很多新奇的式样。

  他有着足够的自信,放眼整个明朝,甚至是整个华夏几千年,他的技艺,都无人能及。

  榫卯技术,那可是华夏几千年来的智慧。

  区区棒子国,建国时间不长,还能学到其精髓?!

  想到这里,朱由校啐了一口,轻哼了一声。

  “哗众取宠!”

  “跳梁小丑罢了!”

  言罢,他不再理会天幕中的内容,又重新拿起了手中的工具,继续手中的活计。

  ......

  【第四个,酱油酿造工艺。】

  ......

  各朝古人愣了一下。

  他们没想到,棒子国人竟然无耻到如此地步。

  不止是偷窃文化,连他们日常生活的酱油酿造工艺都偷。

  酱油酿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

  后来又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在宋代时,正式定名为酱油。

  祖祖辈辈不断改善的发酵工艺,却被棒子国一朝窃取。

  一时间,历朝历代骂声一片。

  ......

  【第五个,青铜器纹样。】

  ......

  嬴政的脸顿时就黑如锅底。

  青铜器在华夏的历史,可谓是十分悠久。

  青铜器作为华夏礼乐制度的核心载体,其纹样,如饕餮纹、云雷纹等等,象征着着“天命神权”。

  大秦的青铜器纹样,早已超越装饰功能,成为政治权力的象征,更是他巩固统治、威慑四方的重要工具。

  铜车马,其伞盖、车舆、马具上均饰有龙纹、云纹,尽显“天子驾六”的威仪。

  权量器,其刻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的诏文,将度量衡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青铜兵器,如铜铍、铜戈上的铭文,直接镌刻着秦军的战功。

  若是棒子国胆敢僭越此纹样,那无疑是对大秦权威的挑战。

  嬴政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起来。

  棒子国此举,莫不是在妄言其文化能与大秦帝国相提并论。

  甚至是在暗示秦文化,源自棒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