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铁桥-《无敌六王爷》

  兄弟四人,带着秦雄英一直待到了天黑,方才离去。

  秦风自然寻来了红鸾,忍不住摸了摸肚子。

  依旧十分平坦,甚至因为常年锻炼的缘故,马甲线仍在。

  “瞧这模样,怕是五六个月肚子都未必能起来。”

  “这可不好说。”

  红鸾抱着秦风的胳膊,怀孕后的她对秦风越发的依恋。

  每天都想着见秦风一面。

  怀孕后的红鸾。

  明显更粘人了。

  好在秦风事务也没那么多,每天还是有些时间来陪着的。

  “近几日去后宫了没?”

  “昨日去了,母后风寒高烧,太医用了药睡了,都一直是五哥家的夫人一直守着母后。”

  秦风点头。

  虽说兄弟几人中,秦博混的最差,虽有些权利,但没有名分。

  王爵短时间更是无法恢复的。

  但不得不说。

  想让庆皇顺心,还真少不了五哥。

  五嫂虽小门小户出身,但对母后的侍奉也是真的没得说,寻常勋贵家的子女,根本做不到这个份上!

  当然。

  这也跟马后时常帮衬照顾五嫂有很大的关系,若无母后给其撑腰,五哥府里的那群莺莺燕燕,没一位是好相与的!

  现在那群女人搞事儿,乱到秦博都不想回去住了。

  糟心。

  女人多了,不是什么好事儿,实在烦得很。

  “有机会多代我去母后那看看。”

  “妾明白。”

  秦风点头,任由侍女侍奉下洗了脚,散了发,便陪着红鸾睡去。

  接下来日子,朝堂上下倒也没什么事儿。

  秦风也收到了关于京辽道的消息。

  “如今这京辽道,分为京都到淮河段,淮河到黄河段,黄河到范阳段三段。”

  “每一段双向施工,京淮段,以及范黄段都已施工完毕。”

  按理说黄河到范阳,应该叫黄范段。

  奈何这俩字谐音不好,害怕黄河泛滥,自然就变成了范黄段。

  其中淮河到黄河路上最为难修。

  “从南到北,最好走的其实还是大运河。”

  秦风望着施工的地图,也不免感慨。

  很显然。

  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一直都是运输的主力。

  船运的费用,比陆运可是要低太多倍!

  故此大运河沿途设卡,收取过路费,也是朝廷的主要收入之一。

  毕竟即便重重设卡,运费也要比路费便宜多了。

  更不用说如今南北贸易繁忙,大运河上的行船越发的繁荣,甚至有些地方开始拥堵。

  随着南北方的交际变得越来越多。

  大运河迟早会运力不够。

  甚至如今辽地与京都的运力大头,走的都是海运。

  至于这条路,修好了则能当个替补。

  “得想方设法,修一座贯穿南北的大桥。”

  从京都到范阳这一段路,得过长江、淮河、黄河三条河!

  到了河边,自然只能通过渡船过河。

  这也就造就了运力繁忙。

  而若是能修建一座贯穿两岸的大桥。

  那么能在未来南北之间省去许多麻烦。

  “未来若是铺设铁路,也少不了这大桥!”

  “令工部、以及辽地工业大学,着手建造黄河大桥。”

  黄河相比淮河以及长江,河道是最窄的,大约只需要修建四五里的铁桥即可。

  若是到了淮河大桥,则需九到十里。

  若是京都的长江大桥,怕是怎么也得去个十五六里!

  如此长的大桥,对于辽地的基建工程来说。

  也算是个大考验。

  或者说是个大检验。

  这需要结合工部以及辽地工业大学的力量,才能构建出建造成功的可能。

  虽说大庆南北桥梁众多,甚至有许多上千年的古桥。

  然而没人能在长江黄河上面,构建出一条稳固的桥梁!

  如今。

  秦风就要做这件事儿。

  也必须做成了。

  “等到明年,北方的大工程不少。”

  秦风对此满是感叹。

  无论是黄河治理,还是铁路铺设,亦或者新都营造。

  那都是超级大的工程。

  新都营造,也不单单仅仅是营造那么简单。

  还要梳理出民生的问题。

  不过新都背靠着辽地,应当没有任何问题。

  若秦风没有将辽地治理起来,那么贸然将都城迁移到北方,未来可能连粮食补给都会成为大难题。

  影响封建皇朝发展的最大难题。

  其实就是粮食。

  粮食足够,便是盛世。

  粮食若是不足了,那便是乱世。

  百姓们永远在吃饱跟吃不饱之间徘徊。

  兴许这代人晓得粮食的珍贵,可到了下一代人生的富足,便不晓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而到了再下一代人,兴许就不在意粮食这个问题了。

  其余物质的极大富足,让他们觉得粮食本该如此,可以肆意挥霍。

  而后。

  随便的一场天灾,就会酿下无尽的人祸,大厦崩塌。

  历史上,也素来是这般轮回的。

  好在的是。

  如今的大庆,正处于上升期。

  秦风自然是尽一切所能,为后来者铺垫好一切。

  “北方的基础建设耗粮最多,但从辽地运送粮食也方便。”

  “运河两岸的城市也将随着运河贯穿而兴盛起来,铁路也将汇聚在一些重要的城市中。”

  秦风瞧着铁路路线图。

  那是辽地最新绘制出的成果。

  勘量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又分割了一块又一块的农田。

  毫无疑问,为了铺设这条铁路,应当会征收掉许多田地。

  但北方的农田,至今为止还不太值钱。

  加上秦风监国执政,中原百姓无不兴奋,甚至可以说在整个北方都是万众归心的局面。

  甚至许多北方百姓,都觉得帮辽王早些修好黄河,修好新都,修好铁路了。

  他们的辽王,就能早点回到北方的新都来!

  更不用说。

  有哪朝哪代,给皇家做事干活的,皇家的恩赏能落在他们那群平头百姓的头上来的?

  从来没有!

  不让自己带饭去干活,就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而如今,靠着中原的大建设,让黄河两岸许多受灾的百姓,都有了新的营生!

  靠着出那一身不值钱的力气,就能养活得起一家三四口人!

  这都是皇家的恩赐,辽王的恩赐。

  他们想都不敢想!

  而让他们更震撼的。

  则是监工来此的辽人们的富裕。

  同为大庆子民,他们第一次知道,哪怕是最普通的辽人,竟也富足到那种程度!

  肉都不稀罕吃了!

  反而跑去吃野菜饼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