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物勒工名-《无敌六王爷》

  京师的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庆皇的想象。

  京都人的生活过得很好。

  但京师人这边过的更好。

  城市宽敞大气,丝毫不显得拥挤。

  “这才是真正大国都城该有的样子。”

  庆皇不免赞叹,认为京师已经满足了他对都城的完美幻想。

  若有什么不足之处。

  可能就是他上了岁数,若是他还年轻的话,肯定会搬迁到这里来。

  然而他已经快到了入皇陵的年岁了。

  人到七十古来稀。

  庆皇临近七十岁,虽说活的越发洒脱,但就算铁打的身子骨,也扛不住岁月的腐蚀变迁。

  已经很好了。

  “咱对这一切,真的很满意,很心安。”

  庆皇跟着秦风,在京师游览了许多地方,见到了许多人。

  更看到了那高耸用来报时的大钟。

  然而这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了。

  就连钟楼鼓楼,意义都已经不太大。

  “十多年前,怀表这东西还是个稀罕玩意。”

  庆皇掏出兜里的怀表。

  虽说后续秦风陆续送了他很多块,但他还是喜欢最早的这一块。

  庆皇对于一些老物件,都是有感情的,舍不得浪费。

  “如今这京师满大街的人身上,大多都挂着一块表。”

  庆皇指着那群京师百姓,对此无比感慨。

  曾几何时。

  怀表手表这东西,还都是天家以及权贵们才能拥有的。

  还有就是军中高级将领配备了,便于观察时间。

  可如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京师上下,谁身上要是没有一块表,那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这已经成为了京师最为流行的时兴物件。

  “京都那边也已兴起,不过要京都人更喜欢慢慢的那种调调,能随意浪费时间才是一种真正的舒坦,所以也就一些官员需要。”

  秦风说到这,也不免想到了什么。

  “今年倒是可以定做一批手表发给百官们,也算是年终奖励,明年再度开展大朝会时,入京参与的,也都可以送一块留作纪念。”

  秦风觉得这算是不错的赏赐。

  毕竟手表这东西,还算是时兴的玩意儿,而且用的住。

  甚至。

  辽地的山海牌手表,已经成为了硬通货。

  庆皇则盯着其中一名庆人身上,那充满花纹的怀表,又看了看自己磨得包浆的,最终道。

  “去了广宁城,咱要自己选一块。”

  “选一百块都没问题。”

  虽说京都皇宫的内库内,存着不知道多少块表,许多都比庆皇这块好。

  可老人往往就是这样,有了新的宁可留着也不用,就是要把旧得用坏了才成,然后再坏新的。

  有些时候,哪怕新的都放坏了,最后留下后悔感叹。

  可即便放坏了许多,庆皇也仍旧会延续着曾经的习惯。

  若非在京师瞧见基本人人都有表,庆皇这件显得有点老旧了。

  庆皇怕是会一直用着。

  而按照辽地钟表制作的技术含量,用个上百年,怕是都坏不了。

  如今的辽人,还处于十分实诚的阶段。

  根本不懂得半点如何去偷工减料。

  全世界的资源都在向广宁城倾斜,辽人只需要保证质量去挥霍就好了。

  反正资源那么多,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广宁城的兴起,自然也连带着京师也跟着沾光,先是广宁城流行起来,然后过个两三年再京师流行。

  然后才会慢慢的向南转运。

  广宁城的科技水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程度。

  手表的普及,其实就已经代表着辽地的精密制造,趋于大成。

  只不过。

  广宁城如今的精密制造,趋向于靠着大庆传统老匠人的丰富经验,以及京都那边搞得物勒工名。

  物勒工名,以考其成。

  这是礼记中的一句话,春秋时期便已盛行,大秦将这一标准化的生产达到了大成!

  也靠着标准化生产的制式兵刃、弓弩、铠甲、战车等,才有了真正一统天下的根基。

  庆皇治理极严。

  自然也效仿了这一套。

  甚至就连皇宫中脚下的一块青砖,若是挖出来,背面都有窑户的名字!

  若是这块砖出了问题。

  到时候朝廷能直接找到那窑户身上。

  物勒工名,这也就代表了品质的象征。

  对于皇家来说,可以轻易追责。

  可对于百姓们来说,自身根本缺乏追责的能力,物勒工名,如今也已经变成了品质的象征。

  很类似于。

  我拿我的人品做保,我生产的东西,质量没有任何问题!

  这句话在大庆还是很好用,很有含金量的。

  因为庆人普遍要脸。

  若是脸面都没了,那也就没法子再混了。

  若非为了颜面,手表也不可能如此流行,有许多人怕是宁可少吃几顿肉,也要买这么一块表。

  虽说秦风并不提倡这么做。

  但只要喜欢,秦风倒也不好说什么。

  其实手表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传到南方,也是秦风有主动限制的结果。

  大庆许多地方,百姓们的经济状况还没有达到能佩戴手表这个程度,而有些人为了用上,怕是宁可借贷也要上。

  最后不免搞出一些是非来。

  故此。

  秦风觉得广宁城的一些新型物件,真的没必要普及的太快。

  先走高端路线,将大庆那些有钱人的钱都赚完了。

  然后再走中端路线,维系住品牌。

  最后。

  才是彻底的普及。

  同样的,价值也不能跌落的太快,不能造成差异化。

  这些种种的细节,都是需要把控的,广宁城内拥有完整的一套标准,让广宁城的工业,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大庆吸收大量的钱财。

  然后再反哺到建设中,以及一些新技术的研发中。

  这已经形成了相当正向的循环体系。

  想到这些,秦风也更想念广宁城了。

  “今晚不在京师住了,直接回广宁吧。”

  原本定的是第二天清晨出发,回广宁城的。

  然而京师距离广宁城,乘坐专列也就几个小时的事儿。

  秦风已然有些迫不及待。

  庆皇心中一动。

  “咱也确实想早点看看广宁城的模样。”

  “那就走。”

  “走!”

  秦风当即命人联络铁路方向,安排铁路线路,让在晚些时候,能彻底回到广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