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
汉口
此时的武汉三镇没有统称,基本以汉口为核心,统摄武昌、汉阳。
因地处汉江流入长江之地,古来便是四大名镇之一,汉皋、夏口与沔口就是它曾经的名字。
平汉线、粤汉线、长江、汉江,即便不是九省通衢,此时的武汉,也是神州大地上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核心。
自1861年开埠以来,经济高度繁荣发展,人口早已突破百万。
映入沈复兴眼帘的汉口,甚至一定程度上比金陵还要繁华。
稠密的多层建筑,繁华的商业人流,甚至比当时许多国外的城市都要发达。
汉口因此还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这要是丢了不得肉疼死??”坐在车里的沈复兴由衷感叹。
白崇禧同样感慨:“参谋本部预计,在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日寇很有可能沿着长江西进,现在各处都在修建要塞,构筑工事,奈何兵力不足,装备不齐啊。”
“重庆那边的几十家工厂还没产出么?”沈复兴有些疑惑。
“有,但国家这么大,几十家小工厂,产能有限啊。”
沈复兴默然,确实,看起来这些工厂很多,但合并起来,也就几家中等规模的工厂罢了。
目前除了基础物资产出,只能为汉阳与重庆兵器局提供钢管等零部件。
形成产能效应还需要时间。
“如果啊,我是说如果。”沈复兴想到了最坏的结局:“武汉的工厂有没有考虑过内迁?”
白崇禧扭头看向沈复兴,眼神疑惑:“俞部长跟你说了?”
“没有,这不用猜,徐州会战,守是守不住的,挫其锋芒,然后全身而退才是正理,接下来要守住陇海线,否则他们就能顺着平汉线直下汉口。”沈复兴在脑海中一边划线,一边说道:“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万一郑县失守,日寇短时间内就能直扑汉口,到时候,才是真的危险。”
白崇禧很是欣赏地点头:“所以啊,安排你去郑县,你可要为德公,守好后路啊。”
但沈复兴自己分析着分析着,也就明白了。
为什么这次上面对他如此宽容,甚至出手帮他擦屁股。
感情还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差点就上当了!
两人在月湖分别,白崇禧去办理相关手续,而沈复兴则是前往位于月湖边上的【古琴台】,张自忠就被关押在这里。
这座位于湖边的古朴建筑据传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一眼望去碧波荡漾的湖面透露着祥和的气息。
在这入春的季节,空气中的勃勃生机,让沈复兴都有些迷恋这里了。
“这环境真好!我还以为张自忠被关在湖北一监,看来,也没有要动他的意思。”
沈复兴在卫兵的带领下走进内里,居然别有一番天地,可他却没了欣赏的意思,因为不远处的亭子里,正站着一名穿着布衣,身材高大的男人。
标标准准的,山东大汉!
沈复兴想来,除了张自忠不会是其他人。
屏退想要继续带路的卫兵,沈复兴独自上前,他很想见见这位毁誉参半的抗日名将。
身后的两名卫兵对视一眼,也没胆量跟着,只能站在原地警戒。
似乎是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张自忠缓缓转过身。
这一转身,沈复兴竟然有些愣住,不是因为被历史人物吓到,而是眼前的男人与白崇禧表述的“身材高大,器宇轩昂”完全不同。
怎么说?
沈复兴感受到的,是一种.死气,衰败的死气。
散乱的头发,胡乱塞进裤子的衬衫,还有一脸看起来许久没有打理,乱成杂草的胡须。
整个人在这春意盎然的古琴台,显得毫无生气!
这与他记忆中的人物,完全不相符!
“你是来带我去军事法庭的吗?”张自忠声音很轻,还带着一些沙哑。
他缓缓挪动脚步,似乎这几个月的羁押与舆论的攻击,彻底改变了他。
自弃守北平的那天起,他就被冠上了【华北头号汉奸】的称号。
那些报纸上,将他的名字改写过来【张逆自忠】,申城与金陵的各界纷纷要求将张自忠带回金陵,明正典刑!
甚至活跃在各个日战区的【锄奸队】已经点名要刺杀张自忠。
煌煌舆论,汹汹压来。
换做一般人,怕是此时心中有愧,便要自我了断了。
他虽不是一般人,但也经不住举国上下的唾骂,一个人赶到金陵负荆请罪。
迁都之际,他从紫金山的四方城被带到了这个古琴台。
看起来似乎待遇不错,但张自忠知道,若是关押在雪窦山,顶多失去自由。
可实时带在身边,要么还能重来,要么就是等着明正典刑。
昨日送来的报纸上,刊登了韩复榘被捉拿归案的新闻。
所有人拍手叫好的时候,张自忠却感觉,自己的生命也来到了尽头。
丢了济南要枪毙,那他这个丢失了北平古都的人呢?
还能活吗?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希望都被击碎。
连赎罪,都成为了奢望。
47岁的山东汉子,仿佛变成了67岁的老头。
如同沈复兴第一眼见到的,在这勃勃生机的春天,他竟然失去了生气。
见年轻军官没有立马回答,张自忠自嘲地笑了笑,他轻轻揉了揉眼睛,这几日,就连视力都变差了。
“说吧,是什么罪名,我都签,都认,不要给大家添麻烦。”
凉亭的三步台阶,他竟然要扶着柱子才能下来。
整个人的精气神,似乎都被抽走了。
沈复兴这下反应过来,对方这是误会了,他快步上前扶住张自忠:“张将军,您误会了,我是来带你走的,但不是去什么军事法庭。”
“不去法庭?这是给我留情面?还是给我留污点?”张自忠用尽力气甩开对方的手:“我这种人,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就明正典刑,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也给那些心存侥幸之辈一个警醒。”
张自忠再次抬手拒绝沈复兴的搀扶,一步一步向着门口走去:“麻烦跟委座说一声,让荩忱这无用之人,发挥最后的一点点用处吧。”
正走着,那个年轻的军官一步来到他身前拦住去路,站定后向他行了一个军礼:
“张将军,忘了介绍自己,我叫沈复兴!”
嗯?!
张自忠眯起眼睛盯着眼前的年轻人仔细端详,越端详,他的眼睛就越亮,渐渐地,那些曾经出现在他眼里的光芒,开始重新绽放。
“你是沈复兴?那个在申城,金陵狠狠教育了小鬼子的沈复兴?”他微微伛偻的身体开始缓缓板正,直到超过沈复兴半个脑袋。
“正是小子,我来,不是带你去军事法院的,而是带你去战场的,不过,看起来,您好像老了,怕是连马都骑不了了吧?”沈复兴嘴角勾出一抹笑意。
这抹笑意落在张自忠眼里,像极了年轻人的嘲讽。
安敢欺我老无力!
“小子,打了几个月仗,就把自己当盘菜了是吧?”张自忠脸上的疲态逐渐收敛,心中的怒火似乎在重新将他点燃。
眼前的山东大汉身上,隐隐有了些多年征战的气势,但沈复兴丝毫不惧。
“啊?您是说您在喜峰口砍了几千鬼子?太少了,这种歼敌几千的战役,我都数不过来,联队长的战刀有吗?我警卫有好几把,旅团长的见过没?告诉您,那不好使,嘎嘣脆。”沈复兴眼神挑衅,语言更是极尽挑衅。
不远处的警卫见到这一幕,有些慌乱,不知道等下打起来,自己该走还是该劝。
“小子,你活腻了?”
张自忠一步向前,猛地挥出一拳。
眼前这个叫沈复兴的家伙,实在可恶,一双嘴皮子犀利地让他想生撕了对方。
咦~
他的拳头被沈复兴用手臂挡开,还想继续挥拳,却想到了什么,瞬间收起拳架,开始恢复几个月前的仪态:“你说,要送我去战场?”
此刻的沈复兴双手负后,右手快速揉搓着格挡的左臂,脸上强装镇定。
这老头哪来这么大力气?
“是!”沈复兴咬牙回答。
张自忠看着眼前的沈复兴,明白了过来:“你小子,很不错!”
说完,他又冲着远处正准备开溜的警卫喊道:“你们俩,给我找个手艺好点的师傅,这样子出去可不行。”
“去那里,陪我坐会儿。”
沈复兴觉得,这家伙有点蹬鼻子上脸了。
而张自忠也觉得自己似乎做的有些过了,略带歉意地说道:“抱歉,山东人性子直,手不疼吧?”
“不不疼!”
老头儿,你说为什么就两个人给你求情?
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来到凉亭坐下,沈复兴也顺势说明了来意。
张自忠轻巧石桌,思忖片刻开口:“这么说来,是德公救了我?”
沈复兴点头:“国家危难之际,德公咬牙向委座要你过去,当时场景,若非众人在场,怕是绝无可能答应。说实话,委座也是背负着巨大压力,只要韩复榘一死,你一复出,所有的舆论,便都在委座那里了。”
“是了,韩复榘丢了济南就要明正典刑,我这丢了北平的罪人,却还能复出带兵?没这道理的。”
张自忠明白,自己这是欠了委座与德公的大恩。
沈复兴递过去一本小册子:“这是我编写的《御寇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与日寇作战的方方面面。哦,对了,这是2.0版.不是,改进了,在申城的基础上,加入了我在金陵的一些感悟。”
张自忠眉头一挑,眼前的年轻人似乎比自己想象的更有本事,他接过《御寇手册》,只是翻了几页,就有些吃惊。
然而,随着他的翻阅,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惊讶。
张自忠不自觉地坐正了身体,就像当年上学时一样,面对这些知识,他找回了当年的那种渴望。
手册不长,翻阅完之后他只觉得胸中有什么在翻腾,很想找两个鬼子师团练练手。
不多时,警卫领了一个老师傅进来,沈复兴自觉站到一旁。
他觉得自己的任务应该算是圆满完成了,接下来,趁着空闲,把一些事儿给办了。
半小时后,白崇禧带着文件来到古琴台。
但这时候的张自忠刮了胡子,剃了寸头短发,换上了军装。
整个人一下子就英武起来,白崇禧到这里的第一句话就是:“维安,我没说错把,张将军器宇轩昂,乃军中虎将,此去徐州,定有一番作为。”
沈复兴嘴角抽动,忍住没开口。
随后白崇禧来到张自忠面前,拿出一份文件,大声念道:“张自忠听令!”
啪——!
张自忠的皮鞋重重落地,这也预示着他的回归:“到!”
“军事会员会1938第33号令,原29军、北平代市长张自忠,即刻起赴59军任代军长,火速赶往第五战区向李宗仁司令长官报到!”
没有什么戴罪之身,只是一纸调令。
但这却是最张自忠最大的尊重。
念你无罪,但到底有没有罪,你自己看着办。
“是!”
张自忠大声回答,双手接过任命书。
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大踏步走出古琴台,跨出门槛的那个瞬间,他张自忠的使命就只剩下了一个:
以死明志!
汉口
此时的武汉三镇没有统称,基本以汉口为核心,统摄武昌、汉阳。
因地处汉江流入长江之地,古来便是四大名镇之一,汉皋、夏口与沔口就是它曾经的名字。
平汉线、粤汉线、长江、汉江,即便不是九省通衢,此时的武汉,也是神州大地上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核心。
自1861年开埠以来,经济高度繁荣发展,人口早已突破百万。
映入沈复兴眼帘的汉口,甚至一定程度上比金陵还要繁华。
稠密的多层建筑,繁华的商业人流,甚至比当时许多国外的城市都要发达。
汉口因此还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这要是丢了不得肉疼死??”坐在车里的沈复兴由衷感叹。
白崇禧同样感慨:“参谋本部预计,在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日寇很有可能沿着长江西进,现在各处都在修建要塞,构筑工事,奈何兵力不足,装备不齐啊。”
“重庆那边的几十家工厂还没产出么?”沈复兴有些疑惑。
“有,但国家这么大,几十家小工厂,产能有限啊。”
沈复兴默然,确实,看起来这些工厂很多,但合并起来,也就几家中等规模的工厂罢了。
目前除了基础物资产出,只能为汉阳与重庆兵器局提供钢管等零部件。
形成产能效应还需要时间。
“如果啊,我是说如果。”沈复兴想到了最坏的结局:“武汉的工厂有没有考虑过内迁?”
白崇禧扭头看向沈复兴,眼神疑惑:“俞部长跟你说了?”
“没有,这不用猜,徐州会战,守是守不住的,挫其锋芒,然后全身而退才是正理,接下来要守住陇海线,否则他们就能顺着平汉线直下汉口。”沈复兴在脑海中一边划线,一边说道:“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万一郑县失守,日寇短时间内就能直扑汉口,到时候,才是真的危险。”
白崇禧很是欣赏地点头:“所以啊,安排你去郑县,你可要为德公,守好后路啊。”
但沈复兴自己分析着分析着,也就明白了。
为什么这次上面对他如此宽容,甚至出手帮他擦屁股。
感情还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差点就上当了!
两人在月湖分别,白崇禧去办理相关手续,而沈复兴则是前往位于月湖边上的【古琴台】,张自忠就被关押在这里。
这座位于湖边的古朴建筑据传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一眼望去碧波荡漾的湖面透露着祥和的气息。
在这入春的季节,空气中的勃勃生机,让沈复兴都有些迷恋这里了。
“这环境真好!我还以为张自忠被关在湖北一监,看来,也没有要动他的意思。”
沈复兴在卫兵的带领下走进内里,居然别有一番天地,可他却没了欣赏的意思,因为不远处的亭子里,正站着一名穿着布衣,身材高大的男人。
标标准准的,山东大汉!
沈复兴想来,除了张自忠不会是其他人。
屏退想要继续带路的卫兵,沈复兴独自上前,他很想见见这位毁誉参半的抗日名将。
身后的两名卫兵对视一眼,也没胆量跟着,只能站在原地警戒。
似乎是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张自忠缓缓转过身。
这一转身,沈复兴竟然有些愣住,不是因为被历史人物吓到,而是眼前的男人与白崇禧表述的“身材高大,器宇轩昂”完全不同。
怎么说?
沈复兴感受到的,是一种.死气,衰败的死气。
散乱的头发,胡乱塞进裤子的衬衫,还有一脸看起来许久没有打理,乱成杂草的胡须。
整个人在这春意盎然的古琴台,显得毫无生气!
这与他记忆中的人物,完全不相符!
“你是来带我去军事法庭的吗?”张自忠声音很轻,还带着一些沙哑。
他缓缓挪动脚步,似乎这几个月的羁押与舆论的攻击,彻底改变了他。
自弃守北平的那天起,他就被冠上了【华北头号汉奸】的称号。
那些报纸上,将他的名字改写过来【张逆自忠】,申城与金陵的各界纷纷要求将张自忠带回金陵,明正典刑!
甚至活跃在各个日战区的【锄奸队】已经点名要刺杀张自忠。
煌煌舆论,汹汹压来。
换做一般人,怕是此时心中有愧,便要自我了断了。
他虽不是一般人,但也经不住举国上下的唾骂,一个人赶到金陵负荆请罪。
迁都之际,他从紫金山的四方城被带到了这个古琴台。
看起来似乎待遇不错,但张自忠知道,若是关押在雪窦山,顶多失去自由。
可实时带在身边,要么还能重来,要么就是等着明正典刑。
昨日送来的报纸上,刊登了韩复榘被捉拿归案的新闻。
所有人拍手叫好的时候,张自忠却感觉,自己的生命也来到了尽头。
丢了济南要枪毙,那他这个丢失了北平古都的人呢?
还能活吗?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希望都被击碎。
连赎罪,都成为了奢望。
47岁的山东汉子,仿佛变成了67岁的老头。
如同沈复兴第一眼见到的,在这勃勃生机的春天,他竟然失去了生气。
见年轻军官没有立马回答,张自忠自嘲地笑了笑,他轻轻揉了揉眼睛,这几日,就连视力都变差了。
“说吧,是什么罪名,我都签,都认,不要给大家添麻烦。”
凉亭的三步台阶,他竟然要扶着柱子才能下来。
整个人的精气神,似乎都被抽走了。
沈复兴这下反应过来,对方这是误会了,他快步上前扶住张自忠:“张将军,您误会了,我是来带你走的,但不是去什么军事法庭。”
“不去法庭?这是给我留情面?还是给我留污点?”张自忠用尽力气甩开对方的手:“我这种人,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就明正典刑,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也给那些心存侥幸之辈一个警醒。”
张自忠再次抬手拒绝沈复兴的搀扶,一步一步向着门口走去:“麻烦跟委座说一声,让荩忱这无用之人,发挥最后的一点点用处吧。”
正走着,那个年轻的军官一步来到他身前拦住去路,站定后向他行了一个军礼:
“张将军,忘了介绍自己,我叫沈复兴!”
嗯?!
张自忠眯起眼睛盯着眼前的年轻人仔细端详,越端详,他的眼睛就越亮,渐渐地,那些曾经出现在他眼里的光芒,开始重新绽放。
“你是沈复兴?那个在申城,金陵狠狠教育了小鬼子的沈复兴?”他微微伛偻的身体开始缓缓板正,直到超过沈复兴半个脑袋。
“正是小子,我来,不是带你去军事法院的,而是带你去战场的,不过,看起来,您好像老了,怕是连马都骑不了了吧?”沈复兴嘴角勾出一抹笑意。
这抹笑意落在张自忠眼里,像极了年轻人的嘲讽。
安敢欺我老无力!
“小子,打了几个月仗,就把自己当盘菜了是吧?”张自忠脸上的疲态逐渐收敛,心中的怒火似乎在重新将他点燃。
眼前的山东大汉身上,隐隐有了些多年征战的气势,但沈复兴丝毫不惧。
“啊?您是说您在喜峰口砍了几千鬼子?太少了,这种歼敌几千的战役,我都数不过来,联队长的战刀有吗?我警卫有好几把,旅团长的见过没?告诉您,那不好使,嘎嘣脆。”沈复兴眼神挑衅,语言更是极尽挑衅。
不远处的警卫见到这一幕,有些慌乱,不知道等下打起来,自己该走还是该劝。
“小子,你活腻了?”
张自忠一步向前,猛地挥出一拳。
眼前这个叫沈复兴的家伙,实在可恶,一双嘴皮子犀利地让他想生撕了对方。
咦~
他的拳头被沈复兴用手臂挡开,还想继续挥拳,却想到了什么,瞬间收起拳架,开始恢复几个月前的仪态:“你说,要送我去战场?”
此刻的沈复兴双手负后,右手快速揉搓着格挡的左臂,脸上强装镇定。
这老头哪来这么大力气?
“是!”沈复兴咬牙回答。
张自忠看着眼前的沈复兴,明白了过来:“你小子,很不错!”
说完,他又冲着远处正准备开溜的警卫喊道:“你们俩,给我找个手艺好点的师傅,这样子出去可不行。”
“去那里,陪我坐会儿。”
沈复兴觉得,这家伙有点蹬鼻子上脸了。
而张自忠也觉得自己似乎做的有些过了,略带歉意地说道:“抱歉,山东人性子直,手不疼吧?”
“不不疼!”
老头儿,你说为什么就两个人给你求情?
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来到凉亭坐下,沈复兴也顺势说明了来意。
张自忠轻巧石桌,思忖片刻开口:“这么说来,是德公救了我?”
沈复兴点头:“国家危难之际,德公咬牙向委座要你过去,当时场景,若非众人在场,怕是绝无可能答应。说实话,委座也是背负着巨大压力,只要韩复榘一死,你一复出,所有的舆论,便都在委座那里了。”
“是了,韩复榘丢了济南就要明正典刑,我这丢了北平的罪人,却还能复出带兵?没这道理的。”
张自忠明白,自己这是欠了委座与德公的大恩。
沈复兴递过去一本小册子:“这是我编写的《御寇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与日寇作战的方方面面。哦,对了,这是2.0版.不是,改进了,在申城的基础上,加入了我在金陵的一些感悟。”
张自忠眉头一挑,眼前的年轻人似乎比自己想象的更有本事,他接过《御寇手册》,只是翻了几页,就有些吃惊。
然而,随着他的翻阅,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惊讶。
张自忠不自觉地坐正了身体,就像当年上学时一样,面对这些知识,他找回了当年的那种渴望。
手册不长,翻阅完之后他只觉得胸中有什么在翻腾,很想找两个鬼子师团练练手。
不多时,警卫领了一个老师傅进来,沈复兴自觉站到一旁。
他觉得自己的任务应该算是圆满完成了,接下来,趁着空闲,把一些事儿给办了。
半小时后,白崇禧带着文件来到古琴台。
但这时候的张自忠刮了胡子,剃了寸头短发,换上了军装。
整个人一下子就英武起来,白崇禧到这里的第一句话就是:“维安,我没说错把,张将军器宇轩昂,乃军中虎将,此去徐州,定有一番作为。”
沈复兴嘴角抽动,忍住没开口。
随后白崇禧来到张自忠面前,拿出一份文件,大声念道:“张自忠听令!”
啪——!
张自忠的皮鞋重重落地,这也预示着他的回归:“到!”
“军事会员会1938第33号令,原29军、北平代市长张自忠,即刻起赴59军任代军长,火速赶往第五战区向李宗仁司令长官报到!”
没有什么戴罪之身,只是一纸调令。
但这却是最张自忠最大的尊重。
念你无罪,但到底有没有罪,你自己看着办。
“是!”
张自忠大声回答,双手接过任命书。
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大踏步走出古琴台,跨出门槛的那个瞬间,他张自忠的使命就只剩下了一个:
以死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