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叫停了寺内寿一的南下,在他们看来,30万柬埔寨义军彻底倒向他们就是最大的战果。
这个年产粮食180万吨的地区,至少每年可以为本岛提供30万吨大米。
足够缓解目前的大米危机了!
而如今,越南中部也落入他们掌控,这几乎就是意外之喜。
至于河内的支那人?
等雨停了,自然可以解决。
盘踞北部山区的老挝20万义军既不服法属印支剥削,又不服保大的统治也不跟保隆一起叛乱,甚至他们对日寇的招揽都显得很抗拒。
他们控制了暹罗到云南之间的土地,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特地将中间的一片雨林地区让了出来,没有派兵驻守,成为双方的缓冲地带,或许这也是一种示好与避险。
而在南部,明华军已经成为了保大阮朝的主力部队,大将军兼领上柱国白远樵率部北御日寇,西击叛军,为这偏居一隅的小朝廷赢得了喘息之机。
至此,整个法属印支四分五裂。
四股势力将整个法属印支瓜分殆尽,而逃出来的布雷维耶怎么都没有想到,即便是整个中南半岛乱成了一锅粥,法属印支也吃不到任何一口。
维希法国似乎无法继承所有法兰西的遗产,维和部队打着自由法国的旗号赖在河内不走了。
东京派来的部队占据大片土地后竟然只顾着搜刮粮食,根本没有想要帮他们重新恢复殖民统治的想法!
至于阮朝你都不驻军,我干嘛听你的?
而布雷维耶现在只剩下几十人的警卫与总督府一行人,而他所在的荷属东印度.也是没了国家的可怜人。
7月初,日寇在大雨中选择退军,他们的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见状,廖耀湘再次给重庆发报。
委员长见到电报的时候心情大好,两个好消息几乎同时送到他的桌案。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即将签署,其中没有莫斯科!
桂越公路丢了,但滇越铁路还在!
生命线没有断!
虽然廖耀湘警告,只有7-9月这三个月短暂的窗口期,但委员长很自觉将后面的内容忽略。
但他忽略,自然有人帮他回忆起来。
何应钦在看到电报的第一时间就请求见委员长。
已是深夜,但身穿丝绸睡袍的委员长却显得精神奕奕:“敬之,这么晚过来,有何要事啊。”
何应钦行了一礼:“委员长,现在河内、昆明情况复杂,人事不清,军令不畅,为长久计,应该组建统一的指挥系统。”
委员长一边踱步,一边斜看了眼何应钦,心中冷笑,但面上却毫无表示:“我看维安与建楚做得很好嘛,保住了滇越铁路,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可没有吃透日寇,却吃透了委员长的何应钦闻言从容应对:“按照计划,将安排5万大军驻守滇越铁路,谁指挥呢?”
委员长听到这话顿时有些犹豫,何应钦问到了他的心坎上。
一个是税警总团,一个是独立师。
沈复兴已经不能再提拔了,除非让他回自己身边担任侍从室主任,但那样就太浪费人才了。
除非破格提拔廖耀湘当军长,否则这5万大军交出去,总是要叫人非议的。
“文白,你怎么看?”委员长思来想去,还是点了张治中的将。
“以卑职看来,这要看委员长要什么?”张治中说得很委婉,但委员长与何应钦都有些愕然。
委员长闻言抢先回答:“自然是保住滇越铁路!”
那可是法兰西人的地盘,虽然投降了,可英德两边无论谁获胜,这些地盘都不是他可以染指的。
要是沈复兴在这里,又要吐槽一句:买办特色!
没错,这就是抗战时期复杂的委员长。
面对半壁江山沦陷,汪逆还于旧都另立政府,国际上孤立无援,部队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他硬是拖着德意调停,英法调停,英美调停不投降。
可一旦面对这些列强,他又不敢出手,甚至战后与华盛顿、莫斯科签署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协议。
复杂的人性啊~
张治中很不满意委员长的答案,但他无可奈何,身为人臣,只能尽职责所能:“那么此事该问维安才是!”
两人皆是面面相觑,为什么只保住滇越铁路就要问维安。
难道有其他目的就
嘶——!
几乎是瞬间,两人都反应了过来。
如果是保住河内,那是战术问题,该问前线将领。
但如果是其他目的,属于战略层面,便应该高层拍板。
委员长顿时高看张治中一眼,这家伙打仗不行,政治头脑还是一流的嘛!
何应钦咬牙,看委员长那模样,他此行的目的几乎都被张治中破坏。
第二日
一封电报从重庆传到河内,廖耀湘急匆匆找到正在疗伤的沈复兴。
“怎么?谁那么多嘴跟俞程说我受伤了?”
沈复兴兀地坐起身,看到廖耀湘那匆忙模样,以为是有人嘴碎,将他受伤的事情说了出去。
“不是俞程的电报!哎呀,这很奇怪!”廖耀湘将电报递给沈复兴,他是真不明白。
沈复兴接过电报一看,顿时眉头紧皱,廖耀湘说的没错,确实奇怪。
【军令部拟扩编部队,守住滇越铁路,编制问题,该如何处置?】
他抬头看向廖耀湘:“怎么皮球给踢回来了?”
“我也不清楚,一大早就收到了电报,我可是完全按照你说的发送电报的。”
沈复兴觉得不太对劲,这问题怎么回答?
妈的,不会是试探吧?
“你是什么想法?如果要守住滇越公路,该怎么做?”沈复兴支走医护后,点起一支烟问廖耀湘。
“战术不会有什么调整,一路守太原,一路守右陇,控制河内北门户。”说起军事,廖耀湘极为熟稔:“北部有大山阻隔,小鬼子想要翻山切断铁路,也只能派出小股部队,怕是在雨林里就要被俍兵当猎物绞杀。”
“南线重守宁平,等雨季过去,至少需要三个师的部队,加上河内与海防、巡逻,少说5个师。”
“哦,对了,要150毫米榴弹炮,只要有24门,小鬼子就别想登陆,除非他们大规模动员十万大军在各处不惜代价登陆,否则就这个雨林地带,恐怕大炮在哪他们都找不到!”
沈复兴深以为然,在河内之战的收尾时,衔尾追击的俍兵最后带回来300多颗小鬼子的头颅。
都是趁乱躲进丛林,被俍兵们如同杀狗一样屠戮干净,带回来的战利品。
“那就扩编维和部队,你这廖建楚,也该升官了!”
沈复兴下定决心,不管重庆方面是不是试探,这扩军是势在必行了。
但沈复兴还是耍了个心眼,按照一军3师2旅的配置上报。
依照国军的编制,甲种军(3个师)、乙种军(2个师),师改为三团制,1个师基本按照1万人编成。
当然,地方军一般都在1-2万人左右。
听起来很唬人,打起来经常连日寇一个甲种联队都打不过。
而5个师明显是集团军的编制,廖耀湘资历不够!
若是贸然上报,恐怕就要让人来摘桃子了。
果不其然,三天后,重庆发回电报:
【成立新六军,任命廖耀湘为新刘六军军长,编制依照甲种师编制,下辖独立第7师,第205师、206师。】
当然,为了堵住廖耀湘与沈复兴的嘴巴,又同意他可以招募俍兵补充边防,而税警3团则是作为辅助。
东拼西凑,愣是在缩编的情况下,让委员长凑齐了这5万人。
安南,开始不平静了。
这个年产粮食180万吨的地区,至少每年可以为本岛提供30万吨大米。
足够缓解目前的大米危机了!
而如今,越南中部也落入他们掌控,这几乎就是意外之喜。
至于河内的支那人?
等雨停了,自然可以解决。
盘踞北部山区的老挝20万义军既不服法属印支剥削,又不服保大的统治也不跟保隆一起叛乱,甚至他们对日寇的招揽都显得很抗拒。
他们控制了暹罗到云南之间的土地,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特地将中间的一片雨林地区让了出来,没有派兵驻守,成为双方的缓冲地带,或许这也是一种示好与避险。
而在南部,明华军已经成为了保大阮朝的主力部队,大将军兼领上柱国白远樵率部北御日寇,西击叛军,为这偏居一隅的小朝廷赢得了喘息之机。
至此,整个法属印支四分五裂。
四股势力将整个法属印支瓜分殆尽,而逃出来的布雷维耶怎么都没有想到,即便是整个中南半岛乱成了一锅粥,法属印支也吃不到任何一口。
维希法国似乎无法继承所有法兰西的遗产,维和部队打着自由法国的旗号赖在河内不走了。
东京派来的部队占据大片土地后竟然只顾着搜刮粮食,根本没有想要帮他们重新恢复殖民统治的想法!
至于阮朝你都不驻军,我干嘛听你的?
而布雷维耶现在只剩下几十人的警卫与总督府一行人,而他所在的荷属东印度.也是没了国家的可怜人。
7月初,日寇在大雨中选择退军,他们的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见状,廖耀湘再次给重庆发报。
委员长见到电报的时候心情大好,两个好消息几乎同时送到他的桌案。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即将签署,其中没有莫斯科!
桂越公路丢了,但滇越铁路还在!
生命线没有断!
虽然廖耀湘警告,只有7-9月这三个月短暂的窗口期,但委员长很自觉将后面的内容忽略。
但他忽略,自然有人帮他回忆起来。
何应钦在看到电报的第一时间就请求见委员长。
已是深夜,但身穿丝绸睡袍的委员长却显得精神奕奕:“敬之,这么晚过来,有何要事啊。”
何应钦行了一礼:“委员长,现在河内、昆明情况复杂,人事不清,军令不畅,为长久计,应该组建统一的指挥系统。”
委员长一边踱步,一边斜看了眼何应钦,心中冷笑,但面上却毫无表示:“我看维安与建楚做得很好嘛,保住了滇越铁路,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可没有吃透日寇,却吃透了委员长的何应钦闻言从容应对:“按照计划,将安排5万大军驻守滇越铁路,谁指挥呢?”
委员长听到这话顿时有些犹豫,何应钦问到了他的心坎上。
一个是税警总团,一个是独立师。
沈复兴已经不能再提拔了,除非让他回自己身边担任侍从室主任,但那样就太浪费人才了。
除非破格提拔廖耀湘当军长,否则这5万大军交出去,总是要叫人非议的。
“文白,你怎么看?”委员长思来想去,还是点了张治中的将。
“以卑职看来,这要看委员长要什么?”张治中说得很委婉,但委员长与何应钦都有些愕然。
委员长闻言抢先回答:“自然是保住滇越铁路!”
那可是法兰西人的地盘,虽然投降了,可英德两边无论谁获胜,这些地盘都不是他可以染指的。
要是沈复兴在这里,又要吐槽一句:买办特色!
没错,这就是抗战时期复杂的委员长。
面对半壁江山沦陷,汪逆还于旧都另立政府,国际上孤立无援,部队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他硬是拖着德意调停,英法调停,英美调停不投降。
可一旦面对这些列强,他又不敢出手,甚至战后与华盛顿、莫斯科签署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协议。
复杂的人性啊~
张治中很不满意委员长的答案,但他无可奈何,身为人臣,只能尽职责所能:“那么此事该问维安才是!”
两人皆是面面相觑,为什么只保住滇越铁路就要问维安。
难道有其他目的就
嘶——!
几乎是瞬间,两人都反应了过来。
如果是保住河内,那是战术问题,该问前线将领。
但如果是其他目的,属于战略层面,便应该高层拍板。
委员长顿时高看张治中一眼,这家伙打仗不行,政治头脑还是一流的嘛!
何应钦咬牙,看委员长那模样,他此行的目的几乎都被张治中破坏。
第二日
一封电报从重庆传到河内,廖耀湘急匆匆找到正在疗伤的沈复兴。
“怎么?谁那么多嘴跟俞程说我受伤了?”
沈复兴兀地坐起身,看到廖耀湘那匆忙模样,以为是有人嘴碎,将他受伤的事情说了出去。
“不是俞程的电报!哎呀,这很奇怪!”廖耀湘将电报递给沈复兴,他是真不明白。
沈复兴接过电报一看,顿时眉头紧皱,廖耀湘说的没错,确实奇怪。
【军令部拟扩编部队,守住滇越铁路,编制问题,该如何处置?】
他抬头看向廖耀湘:“怎么皮球给踢回来了?”
“我也不清楚,一大早就收到了电报,我可是完全按照你说的发送电报的。”
沈复兴觉得不太对劲,这问题怎么回答?
妈的,不会是试探吧?
“你是什么想法?如果要守住滇越公路,该怎么做?”沈复兴支走医护后,点起一支烟问廖耀湘。
“战术不会有什么调整,一路守太原,一路守右陇,控制河内北门户。”说起军事,廖耀湘极为熟稔:“北部有大山阻隔,小鬼子想要翻山切断铁路,也只能派出小股部队,怕是在雨林里就要被俍兵当猎物绞杀。”
“南线重守宁平,等雨季过去,至少需要三个师的部队,加上河内与海防、巡逻,少说5个师。”
“哦,对了,要150毫米榴弹炮,只要有24门,小鬼子就别想登陆,除非他们大规模动员十万大军在各处不惜代价登陆,否则就这个雨林地带,恐怕大炮在哪他们都找不到!”
沈复兴深以为然,在河内之战的收尾时,衔尾追击的俍兵最后带回来300多颗小鬼子的头颅。
都是趁乱躲进丛林,被俍兵们如同杀狗一样屠戮干净,带回来的战利品。
“那就扩编维和部队,你这廖建楚,也该升官了!”
沈复兴下定决心,不管重庆方面是不是试探,这扩军是势在必行了。
但沈复兴还是耍了个心眼,按照一军3师2旅的配置上报。
依照国军的编制,甲种军(3个师)、乙种军(2个师),师改为三团制,1个师基本按照1万人编成。
当然,地方军一般都在1-2万人左右。
听起来很唬人,打起来经常连日寇一个甲种联队都打不过。
而5个师明显是集团军的编制,廖耀湘资历不够!
若是贸然上报,恐怕就要让人来摘桃子了。
果不其然,三天后,重庆发回电报:
【成立新六军,任命廖耀湘为新刘六军军长,编制依照甲种师编制,下辖独立第7师,第205师、206师。】
当然,为了堵住廖耀湘与沈复兴的嘴巴,又同意他可以招募俍兵补充边防,而税警3团则是作为辅助。
东拼西凑,愣是在缩编的情况下,让委员长凑齐了这5万人。
安南,开始不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