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 章 美人…鱼-《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

  红萝粉衫竹林客,似是香风来。

  还完银子的官员嫡女,都被皇贵妃赐花,送回家自行婚配了。

  从此男欢女爱,祝她们白头偕老。

  没还银子的官员嫡女,留牌子赐才人,庶女赐常在。

  皇贵妃合上了她的生死簿。

  这人啊!

  也忒少了,一个宫都没住满。

  长春宫都改成大通铺了,比军营好点,不多!

  “这些女子娇嫩的如同荷叶上的露水,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是不是周氏?”

  周氏笑意盈盈,点头。“母妃说的是,母妃说的对。”

  “小姐,太阳一晒,露水就干了,还怎么娇嫩啊?”海棠拉拉柳眠眠的衣袖。

  她学问少,真不懂!

  焦嫩…

  可不是又焦又闷,如花一般的年纪在宫里陪一个甩竿王者。

  .

  一轮明月高悬于天边,如金沙般月光倾泻而出。

  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丝鱼腥味的凉意。

  两个内侍垂着头,手里提着灯笼,轻车熟路的走在前面。

  “皇上您小心脚下。”德胜公公背着鱼竿在后面叮嘱着。

  皇帝背着手,心情颇为愉悦,银子银子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梦里梦外都是雪白的银子。

  “行,就这吧!不要往前走了。”皇帝停下脚步。

  从德胜公公手中接过鱼竿和鱼饵。

  这鱼饵是有讲究的,用稻谷蒸熟再放进碗里发酵几日。

  小米用上好的梨花白泡上三日以上。

  芦苇的嫩芽,这几样混合在一起,是干料。在钓鱼之前撒在水里叫打窝。

  皇帝把干料撒了下去,拿起鱼竿,挂上鱼饵。

  鱼饵是御花园里挖的蚯蚓,也叫地龙。

  一甩。喜滋滋的坐下,静待鱼儿上钩。

  这个季节的鱼最是多子,大补!

  他已经吃够够的了。

  皇帝已经想好了,鱼钓上来就连夜送进太子府。

  河中的鱼漂动了动,“皇上,有鱼上钩了。”德胜公公轻声细语,生怕把鱼吓跑。

  皇帝激动的站起来,“看水花是条大家伙,快准备好网兜。”

  不知何时,德胜公公身后出现一名御前侍卫,手里拿着网兜。

  侍卫不敢大声喘气,轻轻把网兜递给德胜公公。

  “朕起竿,你把它兜上来,别把朕的鱼竿拽坏了。”

  鱼常有,好竿难求啊!

  “皇上,您就放心吧!老奴都陪你钓了多少年的鱼了。”德胜公公举着网兜在水面上等着。

  只要皇帝一起竿,他就收!收!

  皇帝屏气凝神,在河里遛了两圈,猛的一提鱼竿。

  得!

  美人鱼…

  美人鱼如同出水芙蓉,如丝绸般及腰的长发披散在胸前,露出的皮肤洁白如玉。

  “臣妾,多谢皇上相救。”声音更如同出谷的黄鹂鸟,美人鱼拽着鱼线,慢慢游回岸边。

  “嘎巴!”声音细小清脆在夜晚尤为刺耳。

  完啦!完啦!

  皇帝愣愣的站在那里,目光在细小的身上盘旋。心中的疼痛犹如无数的针扎过。

  每一根针都精准无误的扎到了他的心上,心上那密密麻麻的针眼,让他颤抖啊!

  哪裂啦?

  鱼竿啊!才用了几天啊!

  “你是谁?”说出来看朕让不让你偿命。

  人要俏,一身孝。

  白衣女子盈盈下跪,弱柳扶风。“臣妾,是李常在。”

  李常在是谁?

  他后宫有这样的…不知死活的人物吗?

  皇帝看向德胜。

  “回皇上,今日新进宫的李侍郎的嫡女,李常在李…”

  嫡女,算是吧!

  李啥?德胜公公也不知道!一下进宫六个,他哪里知道谁是谁啊?

  “臣妾李薇…”少女盈盈抬起头,露出天鹅一般的脖颈。

  一身水珠无助弱小让人心生怜爱。“陛下,臣妾…冷!”

  四个字说的千回百转,好像一只羽毛划过心上。

  让皇帝的心更疼了。

  德胜公公小心翼翼打量着李薇,这姑娘真是个人物要是早生二十年,没准就宠冠六宫了。

  早生十年,没准也是个绝。

  可惜了!

  “兵部侍郎教女无方,打入冷宫。”

  德胜公公抬起头。

  皇上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兵部侍郎怎么打入冷宫!

  皇帝气糊涂了!

  多少年了…竿都没坏过。

  “李…什么打入冷宫,兵部侍郎教女无方,让其女淫乱宫廷。

  削去兵部侍郎一职。”

  德胜公公,“???”淫乱宫廷?什么宫廷?

  怎么…?乱的。

  “皇上,臣妾是真的倾慕皇上啊!

  皇上…”

  皇帝看都没看地上跪着的人,曹氏还是不死心啊!

  呵…

  厉声道:“拉下去,让这帮倒灶的玩意儿不要再出来!”

  “是…”御前侍卫一巴掌把李薇拍晕了。

  拖走…

  德胜公公小心翼翼的问:“皇上,咱们回宫还是去皇贵妃娘娘宫里坐坐。”

  深更半夜去坐坐?

  皇上冷了脸。“回宫。”

  “皇上别气坏了身子,明日老奴把鱼竿送去工部,看能不能修好。”

  皇帝一言不发。

  得嘞!

  德胜公公一看,气的不轻啊!这是…

  “德胜,起风啦!”皇上突然站定。

  “皇上,老奴给您带了披风。”德胜公公贴心的把披风给皇上披上。

  “朕想放曹氏一马,不想背上杀妻的名声,她为何不懂呢?”

  父皇、兄长、弟弟。

  皇帝杀够了,不想背上杀妻的罪名。

  曹氏就是不懂?

  他想享受天伦之乐,想体验老百姓的亲情。

  “皇上,曹皇后年纪大了想法难免偏激一些。

  这李常在同曹皇后没关系吧?”

  皇帝摇摇头,“李茹在西郡王府上,谢凌西有扶正她的意思。

  扶不扶正,什么时候扶正全看李侍郎的表现。

  谢凌西同曹氏母子一心啊!”

  德胜公公低着头。“亲母子,难免亲近些,世人都说母子连心。”

  “起风了!不知道这样的天气,曹氏身体受不受得住?”皇帝貌似关心道。

  德胜公公眼眸一暗,“曹皇后一向怕热,恐怕身子大不如从前了。”

  “嗯…”皇帝叹口气,他不愿杀妻,可又由不得他。

  皇贵妃宫里灯火通明。

  “娘娘,成了。”莫雨姑姑低声道。“李家那丫头,真是心比天高,只需要咱们的人一引导…

  她就…

  真是不知死活。

  跟李姑娘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皇贵妃照着铜镜,在脸上仔细涂抹着香膏,闻言都不曾抬头。

  眼底一片冰冷。“起风了,曹氏可以下地府,亲自同妹妹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