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运河封闭-《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宋文清一阵疑惑:“合作?怎么合作?”

  “我提供你们需要的所有资料和元器件,你们的人负责焊接生产和调试。”

  当年银河1号巨型机器,一共参与的人只有8个人。

  在什么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5年的时间研制出来每秒1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机。

  要知道,在这之前,内地计算器最好的也就200万次。

  这个跨度十分巨大。

  当然了,内地也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

  巨型机其实可以想象成是很多个计算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台超级大的机器。

  怎么搭建,他不懂,但是有的人懂啊!

  想要以后在计算机界立足,大型机和巨型机(超算)怎么可能不去弄。

  宋文清闻言一阵的苦笑:“李先生,你应该也知道内地的情况,估计……可能性不是很大。怎么生产,在哪里生产,是我们的人过来吗?这都是问题。”

  王青松嗯了一声。

  “我知道,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困难,这是我的提议,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他也知道,但是现在也想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但是他相信,事关军工的话,再过几年就会重视起来。

  很多科学家又会重新回到岗位。

  1976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就会问世。

  他相信,第一个制造出来超算的,绝对是自己的公司。

  宋文清闻言在那里思索了好一会这才说道:“好,那我回去汇报上去,看看他们怎么说。”

  王青松嗯了一声:“好!你们考虑好了,到时候再说。”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宋文清也跟着离开了这里。

  王青松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在那里琢磨着。

  超算肯定要弄,但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

  大型计算机还可以,毕竟内地也有,哪怕性能比不上国外顶尖的。

  但是巨型计算器,这可以说算得上是重器。

  大型计算机都不卖给内地,何况是巨型机。

  哪怕是美国,也是在76年的时候才研究出来第一台。

  到时候估计肯定会被盯上。

  他还要去赚大漂亮的钱呢!

  而且现在内地的实力,也不适合当出头鸟,所以秘密进行是很有必要的。

  收回思绪,没有去想这个问题了。

  先把公司的大型发展起来再说了。

  很多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收回思绪,看了看时间,他这才离开茶楼,重新回到了四九城这边。

  ……

  回到单位,王青松还是继续做他的副主任。

  对于老方,他还是很配合的。

  当然了,单位里的很多大会,他也会象征性地参加,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

  ……

  大年三十,王青松还在单位上班。

  没办法,响应号召。

  过年不放假。

  外地的孩子们离开了,不代表事情结束了。

  无所事事的孩子们,自然又有别的事情去做。

  这就是完全掌控的好处。

  王青松没办法管那么多,该他出面的话,他就出面,没事就去港岛溜达溜达。

  钱敏按部就班地开始按照他的资料开始研究CT机,以及核磁共振。

  而且,招收钱敏以后还有意外的惊喜。

  钱敏的妻子也是材料学(前文写错,已经改了),这对公司的材料方面也是一个大的助力。

  半导体指室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这方面的人才肯定也是宝贝。

  除此之外,钱敏居然还从美国那边叫来了一些他的学生和朋友。

  大部分都是华人。

  这让本来准备给他配一些大学生的,都节省了。

  这就是大佬的人脉。

  当然了,他也考虑过都是钱敏一脉的人,到时候会被捏住命脉。

  所以后续都会安排人进去。

  总不可能都跑了吧!

  ……

  接下来的日子,王青松过得倒也是轻松得很。

  而宋文清的消息,一直也没有传达过来。

  可能遇到了一些麻烦。

  6月。

  王青松再次来到港岛这边。

  此时九龙这边,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安静。

  尖沙咀一带,路上出现不少人举着横幅,手中拿着喇叭。

  这是九龙的工人在游行!

  王青松也只是看了看,直接去了杜婉婷所在的大楼。

  来到楼上,杜婉婷正站在办公室窗口看着楼下的动静。

  “来啦!”

  看到他过来,杜婉婷笑着打了个招呼。

  离开窗户,来到办公椅这边坐了下来。

  王青松在窗户这边往楼下看了看,问道:“什么情况?”

  哪怕他已经知道事情,那也是后世看到的资料,具体的细节不是很清楚。

  杜婉婷闻言说道:“是九龙塑料花厂,这家工厂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厂不仅克扣工资,还要求工人们加班到深夜。

  工人们忍无可忍,站出来抗议,要求改善待遇。

  但是,工厂不仅拒绝了工人的要求,还解雇了参与的工人,现在他们联系了不少前提行业的工人参与到这个事情里。”

  王青松嗯了一声。

  还是之前的发展方向。

  这其实问题不大,毕竟在这里这种事情也是经常发生。

  问题是月底。

  将会有震惊全岛,乃至全世界的事情发生。

  也是因为这个事情,那些英资才会纷纷低价抛售跑路。

  随后对着杜婉婷说道:“海港城这边的安保还是要注意一些。免得到时候遭殃!”

  虽然海港城的工资很高,但是难保有心人想把水搅浑。

  杜婉婷嗯了一声,不过还是问道:“我们海港城应该没问题吧!”

  “反正小心为好!让卖鱼陈那边加强一下安保,但是注意,一旦真的出事情,不能出人命。”

  王青松在那里交代着。

  想了一下说道:“一会我自己打电话给他吧!正好顺便说一下科技城的事情。”

  那边现在的工人也不算少。

  虽然有不少的内地人,但他还是要小心一些。

  杜婉婷嗯了一声。

  随后笑道:“你过来是不是问苏伊士运河的事情?”

  王青松笑着嗯了一声。

  “是啊!有消息了?”

  这几天他都在关注着这个事情。

  海运可是真他娘的赚钱啊!

  杜婉婷既然这样问了,那说明应该是有消息了。

  果然。

  杜婉婷轻轻说道:“包家的商船传来消息了,那边确实被封了,而且还有不少船直接堵死在那里出不来,跟他们说过了,但还是有困在那里的商船。”

  王青松嗯了一声。

  虽然是竞争关系,但是之前他还是提醒了一下港岛的几大商船。

  但是没办法,没人在意。

  当然了,原因也很多。

  一个是订单已经接了,没有确定封堵的情况下,都感觉可能会没事。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订单都是提前签约的,绕道的话,就代表着运输成本大大升高,代表着亏本。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为此,王青松在一个月前已经停止接必须穿过苏伊士运河的订单。

  就是防止这种事情发生。

  杜婉婷见状直接说道:“据说当天海运的保单直接就报废了几十万张,如果不尽快疏通的话,对全球的经济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王青松轻轻点头。

  这是肯定的。

  该运河承担了全球约12%的贸易量、7%的石油运输和30%的集装箱运输。

  特别是中东发往欧洲、美国的石油,其中有70%需要走这条路线。

  美国更是进口量达到了每年1亿吨。

  如果只是按照贸易量算的话,还不严重。

  航运线路增加,不只是代表着成本增加,重要的是船都在路上跑,没有船可用。

  更加推高了航运价格。

  这些都是需要转嫁到成本上。

  每一次的石油危机对全球的经济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随后笑道:“这下可以去那边接单子了。”

  价格暴涨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还是长达八年的时间。

  杜婉婷也是笑了出来:“卖鱼陈那边电话都让人打爆了,现在订单都接不过来。而且我们手中大型货船和运油船都有。”

  随后说道:“你不知道,当初那些退股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王青松笑着嗯了一声:“嗯,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每个人对于经营上都有自己的认知,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择相信你!”

  杜婉婷轻轻点头。

  王青松看着她轻轻说道:“你要做好准备了,月底以后,港岛的房地产肯定会暴跌,到时候你要记得出手。”

  那些英资的企业吓得要跑路,一时间很多企业都不敢接手。

  听到这话,杜婉婷问道:“确定吗?你的消息准确不准确啊!这次的手笔有些大啊!”

  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嗯,确定,除了好地段的房产,还有各种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商业用地,货舱或者电厂的用地都可以!”

  这次的机会到底有多好,他是知道的。

  最好的时机只有半年时间。

  而且后世的港岛四大家族,这一次也是纷纷下场抢地盘。

  当然了,主要是住宅楼。

  后年港岛的股市会大爆发,可以说是全民炒股。

  三年时间地产的价格翻了四倍左右。

  这是何等的暴力。

  也是这个机会,才让华资在港岛崛起。

  他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好处都给占据了,只能说有机会的话,他要抢这次的大头。

  为此,他已经让杜婉婷之前预留的钱全都偷偷地转移了过来。

  光是药品,他一年的利润就有三十亿美元。

  四分之一在美国那边的股市,四分之一拿去买船了。

  还有一半被他留着,就是为了这次的事情。

  30亿只是一年的利润,如今已经过去一年半了,盈利已经有四十多亿。

  加上其他的产业,这次他一共能调集30多亿美元进入港岛。

  按照现在接近6的汇率。

  一共180亿港元。

  这在60年代已经算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哪怕是现在的港岛四大家族,每家能拿出来一两个亿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在英资离开或者部分观望的状态下。

  他绝对能拿到大头。

  杜婉婷点点头。

  每次王青松有大动作的时候,都给她一种很疯狂的感觉。

  好像是在走钢丝一样。

  但是每一次好像又成功了。

  王青松在那里琢磨着。

  随后说道:“这次拿的地,暂时都不要动,建好的房子就出租,等两三年,将地段不好的住宅抛售,回本,然后进入股市。”

  如果这次这么多的钱都能投入进去,那么等三年以后,就能翻个三四倍。

  除此之外,正好无缝衔接上69年的全民炒股。

  然后在高位上抛售掉。

  短期再翻个两三倍还真没问题的。

  而且是在翻了几倍的基础上再翻两三倍。

  再加上国外还有几次股灾。

  他有信心,未来七八年的时间,能将自己的资产上升到千亿美元的规模。

  甚至更多。

  杜婉婷此时都已经麻木了。

  “好,我知道了!”

  王青松想了想问道:“对了,我让你之前买的那家自动漂洗公司,现在怎么样了?这两个月把股票全部抛售了。”

  上次在美国那一次尝到了甜头他自然去查了一下。

  上次的股灾以后,美股一直处于强劲上升的趋势。

  但是有一家公司却是黑马。

  这家企业叫自动漂洗公司,销售额从1963年到1968年增长了1400%。

  这个奇迹完全归功于并购,它在1967年第二季度,短短25天就完成了4次并购,结果股价从1963年的8美元涨到了1967年的73.6美元多。

  市值翻了9倍。

  这个股票最多保持到年底。

  现在已经没必要了。

  因为美国的股灾又要开始了。

  高买低卖这是必须做的。

  杜婉婷闻言笑道:“这家股票我们一直持有,没有卖过,四年时间翻了9倍。特别是今年,直接翻了三倍,去年你让我把制药公司的钱用来投资股票,综合下来一共翻了4倍,可惜,体量太小了,一共就投了3亿美元,现在总价值12亿美元多一点。”

  王青松嗯了一声笑道:“卖了吧,等我通知,到时候再买一些优质股。”

  杜婉婷答应了下来:“好,我知道了,会尽快完成交割。”

  王青松闻言嗯了一声。

  回想着自己还有哪些产业。

  娘的产业太多了,一下子都记不住那么多了。

  有时候想想,白头鹰到了后世就是靠着金融割全世界的韭菜。

  没办法,金融行业实在是太赚钱了。

  可惜,体量大到一定的地步,一旦动了就是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