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喜鹊登枝-《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

  杏月。

  二月红杏闹枝头。

  小燕子欢快的叽叽喳喳叫着。

  春耕的牛声从远处传来哞哞的叫唤声。

  院里是小娃娃嗷嗷的啼哭声。

  隔壁的陆青瑶听到哭声,飞奔了过来。

  就看到淼淼趴在秀秀肩头嗷嗷大哭,眼睛还瞅着姜文轩和他手中的磨牙棒,眼泪汪汪的。

  姜文轩也是委屈巴巴的瞅着她哭,等人来哄……

  陆青瑶哪还不明白,这是两个小娃娃在抢磨牙棒呢!

  伸手抱过闺女,轻拍了拍,“淼淼乖,不哭了不哭了,娘亲重新给你做一根,这根给哥哥好不好?”

  小奶娃瞬间就停止了大哭,只依旧抽泣着。

  秀秀瞪大了眼。

  知女莫若母啊,这样就给哄乖了!

  陆青瑶觉得她家小闺女就是和别的孩子都不太一样。

  很爱干净。

  气性也很大。

  很少会把粑粑拉在裤子上。

  别人给的东西她也不接,除非是洗过手再给她。

  她睡的床谁都不能坐,哥哥们也不行。

  否则,就哭给你看。

  这磨牙棒更是从不离手,谁都不能拿。

  这一点,可能是像她的亲生父母…….

  姜巧儿紧随其后进来,拿过姜文轩手中的磨牙棒,就去哄小淼淼。

  小奶娃没接,撇过头去,趴在娘亲肩头抽泣。

  都被捏脏了,谁还要啊!

  然后小奶娃就怎么都不肯要那根磨牙棒了。

  洗干净给她也不要。

  姜巧儿惊叹,妹妹这么小,就会使小性了!

  无奈回到自家弟弟身边,一边为弟弟擦眼泪,一边还往他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你多大了,还抢妹妹东西,羞不羞!”。

  说完,然后又去哄姜淼淼了。

  所有人都去哄小奶娃了!

  姜文轩委屈巴巴的瞅了眼小淼淼,又瞅瞅他姐。

  怎么回事?

  明明他也哭了,为什么大家都去哄妹妹了?

  好伤心!好难过!

  “吱呀!”门被推开了。

  原是陆青瑶和姜巧儿回来时太匆忙,忘记锁门了。

  探头探脑的伸进来一个脑袋。

  一个眉目清秀,长着一张俊俏面容的脑袋。

  娘亲身量高,所以小奶娃被抱的也高。

  以姜淼淼的角度看过去,有些看不出男子具体的容貌。

  但看眉眼,还是俊的。

  而且……还有一丢丢的眼熟……

  男子见所有人都瞧着他,面色一红,连忙推开门,正身拱手行了一礼。

  “小生孙砚书,方才敲门见无人应声,这才推门而入,唐突了!”

  众人面面相觑。

  都不认识。

  姜巧儿凑到陆青瑶耳边,小声说了句,“婶婶,他是那日在普济寺帮我传话给您和娘的人,帮过我们……”

  她对这位仗义相帮的小郎君印象十分深刻。

  经过巧儿这么一说,大家也想起来了。

  不过都只是记得有那么一个人,但容貌就没记住。

  就连过目不忘的姜子宴也没记住。

  因为这小郎君传完话就不见了。

  “孙公子请进!”陆青瑶领着他进了厅堂,没得让人一直在门口站着的道理。

  她记得这小郎君是东林书院的学生,也是那两位京城公子的同窗。

  心想莫不是他们派他来的?

  少年十六七的样子,一袭藏青袍子,一副文人书生模样打扮。

  举止谈吐优雅大方。

  孙砚书落座后,接过秀秀端来的茶水道了声谢,浅啜了一口。

  也很有礼貌的没有四处观望,只是轻扫了一眼。

  看似修缮过的屋子依然还是破旧,却十分干净整洁。

  一套普通的竹制家具,案几上的盆栽花木繁茂。

  十分雅致!

  墙角的书橱里全是书籍。

  他刚过来时瞟了一眼,是姜子宴的手抄本。

  他在自家的书肆里见过。

  陆青瑶见他没有要屏退众人的意思,和秀秀似乎也并不相识。

  便否定了刚才的猜测。

  开口道:“普济寺之事,还要多谢孙公子仗义出手,那日没来得及言谢,正好今日当面拜谢!”

  陆青瑶说完,便使几个孩子上前拜谢行礼。

  孙砚书连忙伸手相扶,“举手之劳,不必挂怀!”

  他没想到这家人这般重礼。

  他其实刚才一进院子就认出了几人,主要是这几个孩子太打眼了。

  特别是最小的这个,精致得跟瓷娃娃似的,哭声却是震耳欲聋。

  在老远的地方就听见了。

  所以记忆犹新。

  这会子,正骨碌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瞧着她,神色中有几丝好奇。

  长长卷翘的睫毛上还挂着几颗泪珠。

  可爱得不行!

  他愣了会神,拱手朝着陆青瑶行了一礼,“姜夫人唤我砚书即可,家父乃是青澜书肆的掌柜孙乾……”

  陆青瑶一愣,竟是孙掌柜的儿子。

  天下还有这么巧的事!

  “嗯,砚书!我姓陆,不冠夫姓,你唤我婶子即可!”

  孙砚书也是一愣,他听说这位侍郎夫人应该是没有和离,也未曾被休。

  不过她说不冠夫姓就不冠吧。

  “陆……陆婶子。”

  陆青瑶笑,倒是个明事理的孩子,不像那些读书都读迂腐了的老顽固。

  不过也好奇他为何会找到家里来,“砚书,是孙掌柜让你来的,可是有什么事?”

  估摸是和崔老先生有关……

  “陆婶子,不是家父,是崔先生……我如今是崔先生的门生!”孙砚书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的自豪。

  不过他还是挺羡慕姜子宴兄弟俩。

  他都是中了秀才,崔先生才肯教他的。

  看崔先生的口气,应该是决定收他们当中的一人为徒了。

  从天赋来看,非姜子宴莫属。

  这小郎君不止抄书,还另外为他所抄过的书都做了注解。

  小小年纪就见解十分独到,博得了父亲的好一阵夸赞。

  提到崔先生的时候,姜淼淼全家的眼睛都亮了。

  虽然小奶娃不知道崔先生是谁,但她知晓娘亲一直想让哥哥们拜入他门下。

  能让娘亲如此看中的人,想来是当世的大儒吧!

  反正就是娘亲哥哥们开心,她便也开心!

  “崔先生回来了?”陆青瑶欣喜道。

  回来的比她预料的还要早,难怪今儿一早就有喜鹊登枝呢。

  说起江州也不算崔先生真正的故乡。

  崔氏乃北方豪族,虽然因为各种原因,也有许多支系南迁。

  而崔先生便是南迁的这一支。

  如今告老还乡也回了江州。

  不过好好的江州不待,却跑来了这青石镇。

  估摸也是为了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