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 章 被气的发昏的老朱家-《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最终在7月16日,朱祁镇带着大军从北京出发直奔大同,二十多万大军出动的战略也非常简单,就是寻找也先决战】

  天幕上从北京到大同的地图出现,将明军的行军路线完完整整的标注了出来。

  天幕前许多人也都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就连许多原本对这事不感兴趣的人也都开始关注。

  这事情实在是太稀奇了,他们也想知道二十多万打两万究竟是怎么败的。

  【这一路行军虽然没有遇到敌军,但出了很多状况,首先这次出征准备不足,粮草物资都不充分】

  【恰巧又赶上了阴雨天,部队行军困难士气低落,文武官员也一直在劝谏朱祁镇】

  【但对于这些劝谏之声王振十分的气愤,要知道这一次朱祁镇御驾亲征可是他一手撺掇的,要是这样回去他成什么了?】

  【于是王振不断在给朱祁镇上眼药水,出重手惩治了劝谏的官员,甚至让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这两位老臣罚跪】

  【见到此等情况,大家谁还敢再劝谏什么,并且对王振也极其不满,内部已经有了要杀王振的声音】

  【大军行至阳和城南在这里见到了大量明军的尸体,这还没和敌人交手,就见到自家人这般惨状,明军不免心中胆寒】

  【几天后大军终于继续行至大同,朱祁镇本以为能在这里跟也先刀兵相见,但没想到也先为了诱敌深入,直接放弃了大同,想让明军继续深入】

  【然而这时候朱祁镇在王振的撺掇下决定撤军了!】

  “?”

  “啊?”

  “不是吧!”

  “疯掉了啊,这刚来又走?”

  无数人在这一刻直接傻眼了,这究竟是什么迷惑行为。

  你不是来旅游的啊!

  你带着二十万大军就为了在大同体验一下游山玩水的乐趣吗?

  很多人将自己带入到明军后感觉心态都崩了。

  这一路辛辛苦苦走过来,路上又不断下雨,粮草物资准备的又不充分正憋着一肚子气,就等着皇帝犒赏三军跟这瓦剌好好杀一场。

  这来都来了,就这么回去成什么样子了?

  结果倒好,刚来都没休息就拍拍屁股说要回去,你个狗皇帝倒是舒服,一路走来是八抬大轿。

  可是我们呢!

  到底为什么要撤军啊!

  这成了天幕前许多人的疑问,撤军好歹也得有个理由吧。

  【是啊,为什么呢?】

  【除了这一路因为补给和行军困难,军队的士气比较低迷以外,根本的原因是王振怕了!】

  【这一路过来不是没有人跟他说过瓦剌人多凶残,战场多可怕,但王振都不信,觉得这些人就是在吓他】

  【但是到了阳和时,见到了阳和的惨状,而阳和的镇守太监郭敬又是他的亲信,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说,王振就不得不信了】

  【总而言之,二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来大同溜了一圈,就准备班师回朝了】

  朱元璋:“......”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沉默一阵后忽然大笑了起来,笑的整个人不停的喘着大气。

  “好啊!”

  “好一个王振!”

  “好一个朱祁镇!”

  “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

  “野牛肏的,混账玩意!”

  “有你真是咱朱家的福气啊!”

  朱元璋大喊道,“老四呢,让人把老四带过来!”

  “上位您保重龙体啊!这些事咱们现在也管不到,看就看了,可别气坏了身子。”

  徐达劝慰道,“其实这也算一件好事,这二十万大军能完整的回去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朱元璋脑子一转觉得这话也有道理。

  其实也就是折腾了一些,起码这二十万人还在。

  朱棣长吐出一口气,他现在已经气的整个人都是酥麻的。

  只能往好地方去想,起码这二十万人没出事。

  【皇帝下了命令,那明军就往回走了,但是呢路上又出了一个幺蛾子】

  【没有直接按原路返回,走了一个折返!】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画面一转来到了阳和。

  朱祁镇虽然有些不甘,但撤军的命令一下,他此时也松了一口大气。

  这一路走来见到的明军尸体的惨状他也怕啊!

  他哪里想的到战场原来是这么凶险的,以往他在朝堂之上命令一下然后等结果就可以了。

  至于死了再多的人,报到他面前的也只是一串数字。

  “王先生,这军队已经撤军您怎么还闷闷不乐的,可是有什么烦心事,或者又是哪个不开眼的惹您生气了?”

  王振故作忧愁的叹了一口气。

  “陛下有所不知,此地距离臣的家乡蔚州已然不远,臣是有些触景生情了。”

  “这吹来的风都好像带着些许故乡的气息,算一算臣也将近二十来年没有回去过了,也不知道家中亲人是否还安好啊。”

  王振说着故作无所谓的笑了笑,“臣前些年在庄子里新修了一座宅邸,也不知道修的怎么样了。”

  “要是陛下能亲往,定当是蓬荜生辉,臣也好一尽地主之谊,感谢陛下这些年来的信重,这蔚州百姓也能得见天颜,想来也是一桩美事。”

  王振说着眼泪就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

  朱祁镇看了看地图,觉得从蔚州过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从这条路走经蔚州到紫荆关,比回北京城还要快一些。

  “这有何难,不过是顺路的事罢了,就改道去先生家看看吧。”

  两人一合计,一拍脑门决定改路。

  天幕前。

  “噗!”

  刘邦一口酒直接喷在了萧何的脸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乃公是真的有点没绷住。”

  “他娘的,在这天幕里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能见到啊,关键这事还不是编的,竟真的有这么离谱的事情发生。”

  萧何黑着脸,一边拿丝巾擦脸一边没好气道。

  “陛下放心,这话本故事反而不敢这么编!”

  韩信看着这一幕脸都绿了,“他们是不是把身后的也先给忘了?”

  “竟好像真成了来游山玩水的了。”

  朱元璋、朱棣一拍脑门在心中大呼糟了!

  汉光武帝年间。

  刘秀冷笑了一声,“说是思念家乡,朕看这阉人就是想带着这么多人回乡炫耀去了。”

  “他一介阉人,一个没后的玩意,竟然还在乎富贵还乡这件事。”

  “既然这么在乎就别自阉入宫啊!”

  “朕看了都想一刀攮死这晦气玩意!”

  【其实如果按这条路直到紫荆关也没什么问题,路程比回北京城还近了许多,等到了紫荆关也就皆大欢喜】

  【坏就坏在这一路刚走出去四十来里,王振发现这么走下去好像不对劲】

  【此时的时间正值8月,王振发现这二十万大军要是这么过去,会把他家乡的麦子踩坏】

  【这如何能行,本来是来露脸的,这么一搞脸没露成,还要被乡亲们埋怨,被他们戳脊梁骨,于是又要求原路返回】

  于是大军的行军路线在地图上画出一个诡异的“V”字。

  而这多跑的这百八十里路就成了惨败的关键要素!

  天幕前此刻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平静。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要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许久之后无数人嘴角一抽实在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比较好。

  他们只知道如果这混账玩意是他们的后人,他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就连一个个其他各朝的皇帝,也都惊的目瞪口呆,觉得荒谬到了极点。

  永乐年间。

  朱棣更是吐出一口老血!

  这一下真的是祖宗活的被气死,死了的活了过来,半死不活的变成了半活不死。

  属实是哄堂大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