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他还当真要我嫁去庆王府?-《娇宠外室》

  林莺娘现在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身子,连忙拉着平阳公主的手,面色焦急,“殿下是从哪儿听说的话?不会是听错了吧?”

  “怎么可能听错。”

  平阳公主道:“我方才去父皇宫里亲耳听四皇兄说的,想来等父皇拟了旨,四皇兄也该过来宣旨了。”

  平阳公主说得不错。

  四皇子很快过来成安殿宣旨,还亲自将圣旨交到林莺娘手里,“恭喜成安公主。庆王府小世子与公主郎才女貌,实乃天作之合。”

  他全然忘却自己先前帮着谢子慎险些害了林莺娘的事,谈笑之间,尽显亲近。

  林莺娘敛眸接过圣旨,心里懊悔不已。

  这算是什么糊涂官司,自己费尽心机折腾一场,倒把自己折腾进了庆王府里。

  那庆王府小世子是什么样的人?

  林莺娘仔细回想了下。

  长相模样是记不大清了,毕竟也不过是匆匆见过几面,但那性子却显然是个混不吝的,她还记得他一口一个“美人”唤自己,活脱脱一个金陵浪荡子。

  林莺娘得知了这个亲事并不高兴。

  但是庆王府的小世子很是高兴。

  来宣旨的仍然是四皇子,他将霍子毅的欢喜瞧进眼里,笑着道:“恭喜小世子。小世子此番能与成安公主结亲,可见父皇看重,往后朝堂上,想来我还得多多仰仗小世子才是。”

  “殿下言重了。”

  霍子毅欢喜得过了头,全然没瞧见自家父母两张灰败的脸。

  那成安公主的驸马岂是那样好当的?

  他们夫妻俩都记着当年的事,心里忐忑难安,眼下圣上病重,若是当真招了成安公主下嫁进府来,这庆王府往后在朝中可就当真是如履薄冰了。

  然而圣旨不可违。

  四皇子如今春风得意。

  父皇眼看就不中用了,朝中重臣如今大半都倾向自己这边。天子也看重他,宣旨招揽庆王府这样的事也想着自己,这便是有意将皇位传给自己。

  四皇子只等着,等着那道天子驾崩的消息传来,自己便可如愿以偿登上那至高无上之位。

  但他等着,等着,却没等来他殷切盼着的消息,而是等来了一桩滔天祸事。

  原来是近日坊间有民谣四起。

  是踢毽子的孩童嘴里吟唱着:

  金麟池,夜深深。

  四更雨,锁宫门。

  谁家玉簪沉水底?

  谁家冤魂何处归?

  朱栏断,萤火散,残荷摇,鬼灯浮。

  四郎靴边沾血露。

  这本只是寻常歌谣,但有心人只一听便能听出其中隐含的寓意,这歌谣乃是为一溺水枉死之人叫屈。

  但无人知晓枉死之人是谁。

  只有林莺娘知晓。

  她听采雁和兰秋闲来无事也哼着这个歌谣,神色一变,唤两人过来问,“你们在哼什么?”

  “坊间流传的歌谣呀!”

  采雁再哼了一遍给她听,又道:“现在外头都哼这个,都传到宫里来了呢!”

  林莺娘又问兰秋,“你们可知道这歌谣是什么意思?”

  兰秋摇摇头。

  采雁回她话,“歌谣嘛!不就随便哼哼,有什么意思。殿下你怎么了?这歌谣怎么了吗?”

  “没什么。”

  林莺娘摇摇头,她喃喃自语道:“许是我想多了罢。”

  她知道自己没想多。

  后来谢昀过来寻她,她便刻意在他面前哼这首歌谣,哼到最后一句“四郎靴边沾血露”时她有意停顿了一下,观谢昀的神色。

  谢昀没什么反应,只是微笑看着她,“哪里听来的歌谣?听着倒是别有几分意思。”

  “宫人们哼着解闷的。”林莺娘歪着身子腻进他怀里,斟酌着问,“侯爷你说,这歌谣里的四郎说的是谁呀?”

  谢昀挑眉看她,“你觉着是谁?”

  他总是这样,向来卖关子,不肯轻易告诉她。

  林莺娘轻轻摇首,“我愚笨得很,不知道是谁。”

  她装傻充愣的派头也很是熟练。

  谢昀嘴角微翘,“是么?殿下愚笨,那臣便更是蠢笨了。不如殿下再好生猜猜,臣来为殿下解惑。”

  “侯爷不知道便罢了。”

  林莺娘自他怀中起身,毫不留情,“这天色已晚,侯爷贵人事忙,不便在宫中久留,还是早些出宫去罢。”

  他时常过来看她,借着是谢夫人的由头。

  如今金陵城里各家高门无不想攀附成安公主,只有定远侯府近水楼台,能借着先前和公主的沾亲带故的那一点远亲的说法与成安殿往来。

  旁人皆是艳羡不已,倒是没有人起疑。

  “这就生气了?”

  谢昀伸手轻轻一拉,姑娘又重新落进了他怀里,他挑眉看她,“还为着先前的事与我置气呢?”

  “不敢。”

  她话说着不敢,面上却敢得很,冷嘲热讽,“我哪里敢生侯爷的气,我的命都是侯爷的。侯爷让我生我就生,让我死我就得死,现在不过是让我嫁去庆王府罢了,我有什么好置气的。”

  林莺娘是当真恼了。

  初听得要嫁庆王府的消息时她还不算慌乱,想着谢昀定会想法子替她解决此事。

  却没想等来兰秋得了谢昀的吩咐,送来贺她与霍子毅定亲的贺礼。

  “他还当真要我嫁去庆王府?”

  林莺娘恼极,将那贺礼里的一对龙凤玉镯子戴在自己腕上,现如今凑到谢昀眼前给他瞧。

  “多谢侯爷送来的镯子,我很喜欢。等明儿到了大喜之日,我便戴着它风风光光嫁到庆王府去。”

  她偶尔也会有性子。

  人又不是泥胎塑的,哪能任由旁人揉圆捏扁了也不吭一声。

  何况她现在进了宫,到底面上是尊贵无双的成安公主,那性子便更大了些许。

  他有时候难缠,有时候却又极好说话。

  便如现下,听了姑娘好些阴阳怪气的话,他也不过微微一笑,“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我岂会真让你嫁进庆王府。”

  “哼!”

  姑娘娇嗔着别过脸去,“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又是诓我的。”

  她如今是半个字也不敢信他的了。

  “那殿下要如何信臣?”

  他有时会唤她殿下,这也算作二人间的情趣。

  她自是极喜欢这个称呼,这显得自己为尊他为卑,名义上好歹也是压他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