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吃暮食的时候,薛衔对着自己最爱的猪小肘,却没夹几筷子,李闻溪注意到小家伙今天的兴致不高。
“这是怎么了?小馋猫不好好吃肉了?会长不高的哦~”男孩子发育得晚些,虚岁十一的薛衔还是副孩童模样,平日里最听不得别人说他矮了。
今日他却一反常态地没有跳脚反驳,而是叹了口气:“唉!”像个小大人一样。
“你个小屁孩,成天跟大人似的长嘘短叹什么?”
“九哥,为何这一次的科举,只能考举人和进士啊?为何不给我们一次机会?”
“哟~~入私塾刚一月不到,你就想着要参加童生试?想当秀才?”李闻溪饶有兴致地问:“四书五经可都读完了?字能认全吗?”
童生试,听着很简单很基础,其难度系数却一点也不低。
远的不说,刚亡了的大梁,乡试会试三年一次,童生试年年都有,但是通过率呢?且看还有白胡子老头倒在最后一关府试上,便可见一斑。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不是随便说说的,科举之路,注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拼杀出来的,都是万中无一的人中龙凤。
像薛衔这样半桶水都没有的,十成十考不中的。
其实李闻溪很理解中山王为何此时开科取仕。前朝吏治腐朽,科举舞弊之事层出不穷,取出来的歪瓜劣枣现在占着茅坑不拉屎,中山王想换人,都没得备选。
要不然林泳思也不会以二十出头的低龄坐上从四品的高位,主理淮安军政要务,是多么重大的责任。
再加上现在郑佩安又疯了,城防无人能接手。
眼看着地盘越来越大,后方想要安定,必须得有足够多的治世之才帮衬。
综上种种,此时开科,天时地利人和。
上一世似乎也是差不多这时候,自己与世子爷大婚当天,中山王还为新科状元摆了琼林宴呢。
“先生说他想去试试呢。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大师兄外,都没考过童生试,连进考场的资格都没有。”
薛衔很是郁闷,能不能过是一回事,能不能考又是另一回事,没有资格这四个字给他的印象极其不好。
以前他是小吏之子,没有资格考科举,现在好不容易自家爹爹成功混入官员的队伍,摆脱了身份限制,结果他还是没有资格,岂能让他不郁闷。
“现下是乱世,非大一统王朝,直隶府、保定府还在打仗呢,王爷开科,是为了选拔人才为他所用,你个小豆丁去添什么乱?哪怕你神童在世,他能用你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当一城父母吗?”
“放心,你且安心读书,以后必有你用武之地。等你长大了,这天下也太平了,做新朝的第一任进士,不香吗?”薛丛理拍了拍儿子的头,怎的送他进学了,还没改掉他急功近利的毛病呢?
香,薛衔夹了一大块肘子皮,塞进嘴里。
第二天快到晌午时,街上出了点乱子,有卖肉的屠夫与顾客打了起来,最终结果却是屠夫被打得头破血流,顾客被第一时间赶来的衙役控制住。
李闻溪接到通知的时候,她正在饭堂吃午饭,正小口小口地吃着一条蒸鱼,便被荀非叫走了。
“林大人回家吃午饭了,不在府署,曹大人与黄大人都不愿意管这等刑名之事,小的只能斗胆来叫您了。”
“只是普通的打架斗殴,怎么还轮到府署管辖了?”这等小事,不应该都是附郭的山阳县处理吗?怎么会闹上府署?
“首问责任制。当时冲突发生时,咱们府署的衙役离得最近,最先赶到现场,也是他们抓的人。”荀非一边走一边解释。
“伤者情况如何?”
“刚才来报信的衙役说,人还未醒,已经送医馆了。”
能将个五大三粗的屠夫打昏迷的,这顾客是何等神人。
抓住人的,是三大班头之一的秦奔,他见李闻溪过来,抱了抱拳:“李大人,正是这宵小将人打晕的。”他脚下踩着个长相不算魁梧的青年,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
啧,最近淮安城活跃的武艺高强之人有点多啊!
李闻溪让秦奔将人拽起来,问道:“你二人因何争执?为何要下此狠手?”
那青年被捆起来后,老实了很多:“真不怨我,是他欺人太甚,我买一斤肉,他只给十三两,差称差了这么多,我来找他,他还反咬我一口,说我爱占便宜,故意拿回家中,割下一块,又回来找茬。”(本文中重量沿用旧时一斤=十六两的设定。)
“我与他理论,他就要拿刀砍我,我是为了自保,不是故意伤人的。周围这些人可都看见了,都能为我做证!”
青年手一指周围的百姓,很快就有人帮腔了:“对,罗麻子不是个好东西,他卖肉最爱缺斤短两,我们都不爱到他这买肉的!”
纵观整个市场,好几家卖猪肉的摊位,就只有眼前这家剩肉最多,足足得多半头猪。想来这青年所言不虚,确实是屠夫有错在先。
“能将屠夫打昏,你这手功夫,在哪学的?”
“祖传的,我爹我祖父都是兵甲,他们教我的。”
“很好,报上高姓大名,自会有人查证你说的话。不过屠夫比你伤得重,他的医药费用需你承担。”
“什么?”那青年立刻不干了:“凭什么我自卫还要给他钱?这算哪门子规矩?不行,我不给,我没钱!你们看着办吧!”
“既然不赔钱,那就得先将你收监,等那屠夫清醒之后,你二人再行商议。”
“坐牢就坐牢,谁怕谁?我才不惯着他那臭毛病呢!想讹我?没门!”
青年像英雄人物似在,在老百姓自发的掌声中被衙役押走。
李闻溪摇了摇头,无论古今,律法在很多时候就是和稀泥,吃亏的永远都是老实人。
不过那青年急于坐牢的态度也挺奇怪的,大牢可不是什么好去处,吃得差还得劳动,看他身上的衣服料子尚可,不像差钱的主儿,何必呢?争口气的办法有很多种,跟自己过不去的还真少见。
李闻溪没将这么件小事放在心上,一下午时间喝壶茶就打发了。
谁能想到,当天夜里,坏事就坏在这么件小事上了!
喜欢溪午未闻钟
“这是怎么了?小馋猫不好好吃肉了?会长不高的哦~”男孩子发育得晚些,虚岁十一的薛衔还是副孩童模样,平日里最听不得别人说他矮了。
今日他却一反常态地没有跳脚反驳,而是叹了口气:“唉!”像个小大人一样。
“你个小屁孩,成天跟大人似的长嘘短叹什么?”
“九哥,为何这一次的科举,只能考举人和进士啊?为何不给我们一次机会?”
“哟~~入私塾刚一月不到,你就想着要参加童生试?想当秀才?”李闻溪饶有兴致地问:“四书五经可都读完了?字能认全吗?”
童生试,听着很简单很基础,其难度系数却一点也不低。
远的不说,刚亡了的大梁,乡试会试三年一次,童生试年年都有,但是通过率呢?且看还有白胡子老头倒在最后一关府试上,便可见一斑。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不是随便说说的,科举之路,注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拼杀出来的,都是万中无一的人中龙凤。
像薛衔这样半桶水都没有的,十成十考不中的。
其实李闻溪很理解中山王为何此时开科取仕。前朝吏治腐朽,科举舞弊之事层出不穷,取出来的歪瓜劣枣现在占着茅坑不拉屎,中山王想换人,都没得备选。
要不然林泳思也不会以二十出头的低龄坐上从四品的高位,主理淮安军政要务,是多么重大的责任。
再加上现在郑佩安又疯了,城防无人能接手。
眼看着地盘越来越大,后方想要安定,必须得有足够多的治世之才帮衬。
综上种种,此时开科,天时地利人和。
上一世似乎也是差不多这时候,自己与世子爷大婚当天,中山王还为新科状元摆了琼林宴呢。
“先生说他想去试试呢。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大师兄外,都没考过童生试,连进考场的资格都没有。”
薛衔很是郁闷,能不能过是一回事,能不能考又是另一回事,没有资格这四个字给他的印象极其不好。
以前他是小吏之子,没有资格考科举,现在好不容易自家爹爹成功混入官员的队伍,摆脱了身份限制,结果他还是没有资格,岂能让他不郁闷。
“现下是乱世,非大一统王朝,直隶府、保定府还在打仗呢,王爷开科,是为了选拔人才为他所用,你个小豆丁去添什么乱?哪怕你神童在世,他能用你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当一城父母吗?”
“放心,你且安心读书,以后必有你用武之地。等你长大了,这天下也太平了,做新朝的第一任进士,不香吗?”薛丛理拍了拍儿子的头,怎的送他进学了,还没改掉他急功近利的毛病呢?
香,薛衔夹了一大块肘子皮,塞进嘴里。
第二天快到晌午时,街上出了点乱子,有卖肉的屠夫与顾客打了起来,最终结果却是屠夫被打得头破血流,顾客被第一时间赶来的衙役控制住。
李闻溪接到通知的时候,她正在饭堂吃午饭,正小口小口地吃着一条蒸鱼,便被荀非叫走了。
“林大人回家吃午饭了,不在府署,曹大人与黄大人都不愿意管这等刑名之事,小的只能斗胆来叫您了。”
“只是普通的打架斗殴,怎么还轮到府署管辖了?”这等小事,不应该都是附郭的山阳县处理吗?怎么会闹上府署?
“首问责任制。当时冲突发生时,咱们府署的衙役离得最近,最先赶到现场,也是他们抓的人。”荀非一边走一边解释。
“伤者情况如何?”
“刚才来报信的衙役说,人还未醒,已经送医馆了。”
能将个五大三粗的屠夫打昏迷的,这顾客是何等神人。
抓住人的,是三大班头之一的秦奔,他见李闻溪过来,抱了抱拳:“李大人,正是这宵小将人打晕的。”他脚下踩着个长相不算魁梧的青年,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
啧,最近淮安城活跃的武艺高强之人有点多啊!
李闻溪让秦奔将人拽起来,问道:“你二人因何争执?为何要下此狠手?”
那青年被捆起来后,老实了很多:“真不怨我,是他欺人太甚,我买一斤肉,他只给十三两,差称差了这么多,我来找他,他还反咬我一口,说我爱占便宜,故意拿回家中,割下一块,又回来找茬。”(本文中重量沿用旧时一斤=十六两的设定。)
“我与他理论,他就要拿刀砍我,我是为了自保,不是故意伤人的。周围这些人可都看见了,都能为我做证!”
青年手一指周围的百姓,很快就有人帮腔了:“对,罗麻子不是个好东西,他卖肉最爱缺斤短两,我们都不爱到他这买肉的!”
纵观整个市场,好几家卖猪肉的摊位,就只有眼前这家剩肉最多,足足得多半头猪。想来这青年所言不虚,确实是屠夫有错在先。
“能将屠夫打昏,你这手功夫,在哪学的?”
“祖传的,我爹我祖父都是兵甲,他们教我的。”
“很好,报上高姓大名,自会有人查证你说的话。不过屠夫比你伤得重,他的医药费用需你承担。”
“什么?”那青年立刻不干了:“凭什么我自卫还要给他钱?这算哪门子规矩?不行,我不给,我没钱!你们看着办吧!”
“既然不赔钱,那就得先将你收监,等那屠夫清醒之后,你二人再行商议。”
“坐牢就坐牢,谁怕谁?我才不惯着他那臭毛病呢!想讹我?没门!”
青年像英雄人物似在,在老百姓自发的掌声中被衙役押走。
李闻溪摇了摇头,无论古今,律法在很多时候就是和稀泥,吃亏的永远都是老实人。
不过那青年急于坐牢的态度也挺奇怪的,大牢可不是什么好去处,吃得差还得劳动,看他身上的衣服料子尚可,不像差钱的主儿,何必呢?争口气的办法有很多种,跟自己过不去的还真少见。
李闻溪没将这么件小事放在心上,一下午时间喝壶茶就打发了。
谁能想到,当天夜里,坏事就坏在这么件小事上了!
喜欢溪午未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