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5章 “你咬”-《为奴十年》

  又提喝水的事。

  那人心里嘀咕喝水的事大抵已经许久了。

  她从前夜里半睡半醒时说起的话,似“萧延年,我渴了”,必也像一根刺一样,早就扎进了那人的心里。

  听见一回,便扎一下。

  听见无数回,便扎无数下。

  直到把那人的心扎成个刺猬,扎得千疮百孔,再经不起一点儿的风浪。

  可那又怎样呢?

  她有什么办法?

  从怀王三年的那个冬天开始,萧延年不就已横在她与谢玄中间了吗?

  这根刺早就在这里。

  如果说怀王四年不曾有过南国十月那一遭,那这根刺从来也扎不透她与魏王父。

  扎不透魏王父,自然也扎不透她。

  他们之间就似有一圈铜墙铁壁,这金城汤池,高壁深垒,牢固得坚不可摧。

  可偏偏阴差阳错了十月,十月之后,谢玄的刺就已经扎进心里了。

  愈是提起“喝水”,愈是把刺往彼此心里多扎上一寸。

  提一回,扎一寸。

  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终究是要把两个人都扎个稀巴烂,都捅得皮开肉破,体无完肤,最后不可收拾,再小隙沉舟。

  也许如此,才算个完。

  阿磐不理。

  每每背过身去,揽着自己的小阿砚。

  有了阿砚,刺爱扎谁扎谁,她才不管。

  牛角杯都递到唇边了,她也不喝。

  她有手有脚,动弹得了的时候自己喝,以后七老八十了,阿砚也要成家立业了,自然有阿砚为她送药端水。

  可是阿砚再不肯睡,骨碌一下爬起身来就要与他父亲一起玩,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瞪得滴流圆,在昏黄的烛光下亦一样似昭昭星子,泛出晶亮耀眼的光来。

  仰着脑袋,笑眯眯地爬到那人身边,奶声奶气地叫,“父亲!父亲!父亲!”

  这小白眼狼,只会叫父亲。

  阿砚一凑过来,那人便掐住一双小腋窝,轻轻松松地就把阿砚提溜起来。

  提溜起来,抱得娴熟。

  要不就托着,扛着,薅出去秉烛夜读。

  要不就大半夜抱出去,一堆将军凑在一起,七手八脚地逗玩。

  最初,她背身不理那人,那人金尊玉贵惯了,要脸,也就罢了。

  总算还有孩子在一旁,有孩子逗着,玩着,说着话,能给他挽回几分颜面。

  后来,那人就开始不要脸了。

  门一拉,吩咐谁也不许来,把阿砚往小黄肚皮上一搁,俯身就压了过来。

  赵媪在外头急得团团转,“啊呀,先把小公子给我啊,啊呀!把小公子给我先!”

  司马敦在外头压低了声音拦,“母亲!母亲!勿扰了主君的事!”

  赵媪也低声骂,“我儿出息咯!”

  就听见司马敦在廊下挨揍,被赵媪揍得梆梆响。

  这里头呢,阿砚就躺在小黄肚皮上,不急也不恼,自顾自地踢蹬着小胳膊小腿儿。

  小黄一动不敢动,那毛蓬蓬身子绷着,只一颗狗头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看看那,偶尔哼唧两声,低头舔舔小主人。

  阿磐不会依那人。

  她若仍旧背身不理,那人便强硬地掰回她的身子,捏住下颌,强吻上来。

  她没有忘记那人原先是极少温柔的,极少,他温柔的时候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她也记得那人向来有强劲的力道,那强劲的力道有这么几股。

  一股压住了她的肩头,一股扼住了她的下颌,一股已撬开了她的唇齿。

  魏王父一向如此。

  不管在中军大帐,还是在邶宫大殿,那一具芝兰玉树的皮囊之下,他一向强悍霸道,不必与你讲什么道理。

  他吻得用力。

  大抵忍了许久,因而不愿再忍。

  从前她何时推拒过,不管阿磐,还是卫姝,魏王父要,她便给。

  从前心甘情愿,没有不给的道理。

  可而今却又不一样了。

  穿裹严实的衣袍,岂是那么容易就褪下来的。

  死死抓紧领口,咬破那人唇舌,抵住那人伤处,轻轻松松挟人捉将,迫得那人松开手来,往后退去。

  口中还残留着血腥气,只拧眉抗拒地盯着那人,一句话也不必多说,就足以令人退避三舍了。

  ——倘若他还是那个金身未破的魏王父的话。

  不说什么,是因了廊下就有人守着,说什么也都会被人听见。

  那人不肯吃亏,复又上前,力道又有这么几股。

  一股迫住了她的膝头,一股拖住了她的后颈,一股撬开了她的嘴巴。

  阿砚还在一旁咿咿呀呀地说话,小黄也还在一旁歪着脑袋瞧。

  阿磐岂肯。

  蓦地咬住那人唇瓣,好一股鲜血窜进她的喉腔。

  只听那人“嘶”得一声,本能地就松开了手。

  昏黄的烛光下清晰可见那人凤目漆黑,似化不开的浓墨。

  你瞧他抬起手来,那骨节分明的手于薄唇破损处轻轻一抹,红白分明,十分夺目。

  旁人谁敢咬魏王父啊。

  仿佛从也不曾听闻有此等奇闻轶事。

  便是先前在赵国田庄里被她咬出来的那两排深深的牙印,于那人腕间也不过才消失不久。

  只以为那人必定要恼。

  恼便恼,没什么了不得的。她有阿砚就够,还管他恼与不恼呢。

  她非但咬人,还用力将那人推开,去抱阿砚。

  阿砚就是她的铠甲金盾。

  然那人没有。

  那人非但不恼,连脸色都不曾黑一下,竟,竟还笑了起来。

  新冒出来的血把那人的薄唇染得分外鲜红,于这绝世容光之外,又平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魅惑。

  就是这染了血的薄唇,此时开口说了话,一贯低沉的嗓音里,隐隐压着那遮不住的暗波汹涌,“你与从前,不一样了。”

  阿磐睨着那人。

  是呢,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何况这世道凶险,人心浇漓,一成不变的人,可怎么活啊。

  魏王父一向不会看人脸色,也看不见他的儿子此刻正拱在母亲怀里,他就似那打不垮的敌军,才被击退,又要反扑。

  还大义凛然,乐在其中,说什么,“阿磐,你咬。”

  阿磐秀眉倒竖,一时语噎,竟不知该说什么,只低下头去哄孩子。

  阿砚早闻见奶香,圆滚滚的小脸在她怀里拱着,蹭着,嗅着,肉嘟嘟的小手抓住她的领口,叫道,“奶......奶......”

  他还不会叫“母亲”呢。

  阿磐催促一旁那人,“阿砚饿了,大人回避。”

  那人不肯,一双眸子定定地瞧着她攥紧的领口,仍在榻上僵持,不肯走开一步。

  他不走,阿磐便不松开,绝不肯松开一点儿。

  阿砚小手伸过来乱抓,急的“哇”得一声哭了出来,“奶!奶!奶!”

  门外赵媪急得愈发似热锅上的蚂蚁,“哎呀呀,我的活祖宗,小公子哭啦!小公子哭啦!哎呀呀!哎呀呀!”

  是夜那人心疼孩子,到底是起身走了。

  你当他果真有那么好,这一回走了,可不意味着偃旗息鼓,就此愿意吃败仗了。

  在行军打仗这上头,魏王父何时肯低头认输。

  这两口子过日子,可不就跟行军打仗一样吗。

  无非是你进我退,你疲我打,你退我追。

  下一回,他等阿砚吃饱了才来。

  提前把孩子和狗都送了出去,廊下守着的人也都远远地支开,支开去了二里地外。

  开门。

  见山。

  扔外袍。

  打开天窗说亮话。

  单手扛起人来。

  上榻。

  掀进锦衾。

  扯她衣袍。

  那修长的手青筋暴突,一向有力。

  胸口的伤看起来也是好了。

  阿磐与他抗争。

  不愿衣衫不整。

  推他。

  打他。

  锤他。

  踹他。

  咬他。

  而那人似鹰抓小鸡,轻易就将她擒住。

  袍带刺啦一下扯开,将那一双不消停的细腕牢牢缚住,缚住,又压在头顶,拴于扶手。

  阿磐一双手动弹不得,再护不住那视为性命的领口,身心俱是紧紧绷着,“大人!”

  那人岂管。

  那人早已急不可待。

  那一身裹得严严实实的长袍被那人轻易掀开,身前一凉,阿磐骇得闭紧眸子。

  她忘不了那一夜在他面前摇尾乞怜,丧尽颜面。

  长睫翕动,泪珠子蓦地在眼角滚了出来,“大人不要!不要!嬷嬷!嬷嬷!”

  她下意识地就叫赵媪,知道叫赵媪一点儿用都不会有,然也不知道还能叫谁。

  她闭着一双眸子,只知道那温热的薄唇吻了过来。

  出来一汪眼泪,便吻个干净。

  再出来一汪眼泪,复又吻个干净。

  那薄唇的主人低低轻唤,“阿磐......”

  她想,罢了。

  他到底是阿砚的父亲啊。

  与他别扭什么呢?

  在这温柔的轻吻中,她慢慢松缓了身子。

  松缓了身子,却兀然胸前一凉。

  阿磐惊叫失声,蓦地睁眸,“放开我!”

  那夜怎么求都不能的事,如今怎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绝不!

  如今她有阿砚,不需再去求人,旁人也休想再沾染分毫!

  她大声斥着,斥着魏王父,“放开!登徒子!放开!”

  然而一双腿脚胡乱踢蹬,怎么都踢蹬不开。

  谁叫那人有八尺余的身长,轻易覆来,便叫她插翅难逃。

  那人吃了个够,那低沉又微微沙哑的嗓音似能蛊惑人心,“阿磐,是孤错了。”

  唉,能怎么办呢?

  那人俯首认了错,她对此无计可施。

  不嗔了。

  不叱了。

  也不必再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