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一个呼吸之前我还是最受宠爱的小徒弟,一个呼吸之后就不爱了是吧?原来你是这样的师....”
嘭!
从小甜甜沦落为牛夫人的郑钱,还来不得哀叹一代新人换旧人,就要被沈雨亭给一脚踹进了阁楼里。
一个两个付丧神还好说,四个五个也问题不大。
但三十六个付丧神一起上,他这个七品职官也根本打不过,只能争取赶快掐灭香火,结束这场抓周定命。
郑钱刚刚适应阁楼里昏暗的光线,却见被一群付丧神围住的王澄并没有慌乱,而是从兜里取出一只比哨子大不了多少的管状铜牛。
郑钱看到这有些熟悉造型,怔了一下:
“这个好像是配合...鸡鸣五鼓返魂香使用的吹管?”
他记得师父手里好像也有一个类似的铜牛,但用的时间太久,又滑又亮,已经快要包浆了。
师弟这个却还是个新的。
他猜的一点没错。
王澄上次阴了薛大一伙儿之后,就尝到了鸡鸣五鼓返魂香的甜头。
当然不可能从此上岸从良,做回正人君子,反而继续发扬光大。
这管状铜牛就是采水一脉《香谱》中用来配套施展“吹”字诀的器具。
在夜深人静或者战斗间隙,朝着姑娘的闺...咳,敌人吹上一口,喊三个数:“倒!倒!倒!”敌人就会倒地不起。
这几天除了又配了不少各种蒙汗药之外,他还额外配了一些针对邪祟阴物的大杀鬼丸:
“虎头骨三两,雄黄(细研)一两,鬼臼(去须)一两,天雄(去皮)一两,脐皂荚(去皮,及子)一两,芜荑一两,藜芦(去芦头)一两。”
全部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团成杏核大小,主治热疾、时气、伏尸、邪祟。
烧一丸安室四角,热疾时气;烧一丸安床头边,牛马疫疾;烧一丸安鼻中,治狂邪鬼魅,妄语狂走,恍惚不识人。
铜牛里装的就是没有合丸的大杀鬼丸粉剂。
趁着一群付丧神还没有完全对自己包抄合围,王澄举起铜牛用力一吹。
练了十几年的【辰龙吐纳术】让他的肺活量极为惊人,一大蓬赤红色的烟尘化作千万道红线猛地喷射出来。
滋啦——!
面前距离他最近的棹刀【白水郎】、铜钱剑【朝奉郎】都像是被泼了一脸硫酸,惨叫着踉跄后退。
王澄已经趁机赶上前去,一刀便斩下两颗头颅。
其他付丧神骇然后退,抓了这么多年周,他们也没有见过这种完全不讲武德的阴险之徒。
王澄却理直气壮:
“天真!人如果不会使用工具,跟动物有什么区别?瞻前顾后怎么做采水人的新太阳啊?”
顺手抓起掉落的棹刀和铜钱剑就冲出大门,刚好跟被踹进来的三师兄擦肩而过。
郑钱:...
我有一句不是那么干净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澄充分信任自家师兄,一个纵身落到门外,将两件抓周物递给沈雨亭,一本正经道:
“师父,徒儿幸不辱命,靠自己的本事取回两件抓周物。”
老头也不管自家那位躲闪着一群付丧神围攻,怪叫着去掐灭香头的老三,眼睛里已经只有自家老四。
对他口中所说的“靠自己本事”更是完全赞同:
“不错,有为师当年的三分风范。
你那三位师兄、师姐别的本身学的不错,但在这面白心黑,百无禁忌之道上却还差得远。
为师衣钵后继有人呐。”
上上下下打量长身玉立英气勃发的王澄,尤其是那只他还攥在手里的铜牛。
也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只金灿灿的铜牛,两者大小形制略有差别,构造倒是一模一样。
王澄一开始摸不准师父性情,不知道他说的这话是不是在夸自己,但看到这只铜牛顿时心中一定。
确认自己这位师父并不迂腐。
他上辈子给人当了十几年的学生,没有挂过科,也从来没有被罚过站,更没有挨过打,拿来当典型公开表扬倒是年年都有。
舍长、学委、班长、部长干了个遍。
对这“为生”之道,倒是真有几分心得体会。
大节不亏,要顺应恩师,小事上却要有自己的主见,溜须拍马也要拍出水平,时不时用小小的权力为兄弟姐妹们谋点福利。
要左右逢源,不能同室操戈,否则容易被兄弟们打成“二狗”....
这当学生的门道可深着呢!
尤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揣摩恩师脾性,然后去模仿,这叫弟子类师!
在王澄看来,想要做到最后一条最不容易,却也效果最好。
按照他上辈子的经验,要不是条件不允许,高低也得给师父整一个“鸡鸣五鼓返魂香同好研究会”,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佞臣!
这个时候反应也很快。
一把握住沈雨亭的手,激动不已:
“恩师懂我!”
“老四,你也懂我啊!”
“恩师!”
“老四!”
难得遇到一个臭味相投的弟子,沈雨亭觉得自己一身压箱底的绝活,终于不至于失传了。
等有些狼狈的郑钱收拾好抓周物走出门来,就看到一老一少已经好像失散多年的父子一样互相把住手臂,惺惺相惜。
从《吹香的一百种用法》说到《复合香延迟生效》,又从《蒙汗药的口味改良》说说到《无色无味的二三猜想》...全都说得头头是道。
背景则是远处通红的夕阳还有飞溅的浪花,让人莫名有一种难以直言说的微妙既视感。
在大昭王朝这也不算什么罕见现象,血裔是血脉的继承人,法裔则是道统的继承人。
士林中那些得意门生的地位丝毫不比亲生子女逊色。
神道职官更是这样,许多小众的职官对命格、属相、八字都有要求,难以父子传承,找到满意的继承人比登天还难。
师徒敞开心扉一番交流,关系猛然拉近了一大截。
沈雨亭不忘正事,手握着棹刀和铜钱剑对王澄道:
“老四,咱们外八门不是朝廷命官,上面没有人,虽然理论上能走到一品,却难以按部就班次第晋升。
前辈成功的经验不可复制,其中一定有各种机缘巧合,千百个人里才有一两个能踏足上三品。
历史上距离一品最近的采水人就是靖海王,生前为二品【白水郎】,即使称王建制,几乎做到了本职业的极致,依旧不能证得一品法位。
但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法位越多,与道越近,历史上不断有人试图兼职走出一条新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别人想要身兼数职大多不成,我看你未必不成。
最难的一关就是命数背不动道统,既然你能背得动,只要多学多练,一次性兼修个两三脉绝对不成问题。”
这话说的王澄一愣。
采水王家向来都是只修一门,老王、老老王们从来没有兼修的经验,有些心里没底。
不由小心翼翼地问道:
“师父,这...能成吗?”
说实话,自从他意识到【四海通宝】的“买卖”,或许跟朝奉郎的卖官鬻爵有着深刻的联系,就想要进一步探究。
又实在舍不得老王家的本命,听到师父说可以兼职,确实十分心动。
旁边郑钱心大,转眼就把自己失宠的事实忘到了脑后,满脸自豪道:
“师父他老人家天生【太极贵人格】,才情无双,同样兼修了【朝奉郎】和【牵星官】两职。
不仅一手‘六爻金钱卦’无双无对,月港第一,还立志要给采水人趟出一条堂皇大道,开辟出新的职官法位。
大师兄、二师姐还有我都没怎么学到精髓,这承前启后的重任说不得就要落到你身上了。”
之前在宝山烽堠的时候就因为距离太远,关系还不亲近,只看到了一个皮毛。
没想到这位师父深藏不露,竟然早就拿自己做过实验。
沈雨亭抬手制止了郑钱帮他吹嘘,但只要看看那双飞扬起来的眉毛就知道他心里其实十分受用。
“白水郎的候应是雨水第一候【獭祭鱼】,朝奉郎的候应是春分第二侯【雷乃发声】,中间差了一个月。
咱们还有时间,要不先试一试?”
王澄想到父亲止步于二品的经历,略一犹豫便果断点头:
“好,那就试一试!”
嘭!
从小甜甜沦落为牛夫人的郑钱,还来不得哀叹一代新人换旧人,就要被沈雨亭给一脚踹进了阁楼里。
一个两个付丧神还好说,四个五个也问题不大。
但三十六个付丧神一起上,他这个七品职官也根本打不过,只能争取赶快掐灭香火,结束这场抓周定命。
郑钱刚刚适应阁楼里昏暗的光线,却见被一群付丧神围住的王澄并没有慌乱,而是从兜里取出一只比哨子大不了多少的管状铜牛。
郑钱看到这有些熟悉造型,怔了一下:
“这个好像是配合...鸡鸣五鼓返魂香使用的吹管?”
他记得师父手里好像也有一个类似的铜牛,但用的时间太久,又滑又亮,已经快要包浆了。
师弟这个却还是个新的。
他猜的一点没错。
王澄上次阴了薛大一伙儿之后,就尝到了鸡鸣五鼓返魂香的甜头。
当然不可能从此上岸从良,做回正人君子,反而继续发扬光大。
这管状铜牛就是采水一脉《香谱》中用来配套施展“吹”字诀的器具。
在夜深人静或者战斗间隙,朝着姑娘的闺...咳,敌人吹上一口,喊三个数:“倒!倒!倒!”敌人就会倒地不起。
这几天除了又配了不少各种蒙汗药之外,他还额外配了一些针对邪祟阴物的大杀鬼丸:
“虎头骨三两,雄黄(细研)一两,鬼臼(去须)一两,天雄(去皮)一两,脐皂荚(去皮,及子)一两,芜荑一两,藜芦(去芦头)一两。”
全部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团成杏核大小,主治热疾、时气、伏尸、邪祟。
烧一丸安室四角,热疾时气;烧一丸安床头边,牛马疫疾;烧一丸安鼻中,治狂邪鬼魅,妄语狂走,恍惚不识人。
铜牛里装的就是没有合丸的大杀鬼丸粉剂。
趁着一群付丧神还没有完全对自己包抄合围,王澄举起铜牛用力一吹。
练了十几年的【辰龙吐纳术】让他的肺活量极为惊人,一大蓬赤红色的烟尘化作千万道红线猛地喷射出来。
滋啦——!
面前距离他最近的棹刀【白水郎】、铜钱剑【朝奉郎】都像是被泼了一脸硫酸,惨叫着踉跄后退。
王澄已经趁机赶上前去,一刀便斩下两颗头颅。
其他付丧神骇然后退,抓了这么多年周,他们也没有见过这种完全不讲武德的阴险之徒。
王澄却理直气壮:
“天真!人如果不会使用工具,跟动物有什么区别?瞻前顾后怎么做采水人的新太阳啊?”
顺手抓起掉落的棹刀和铜钱剑就冲出大门,刚好跟被踹进来的三师兄擦肩而过。
郑钱:...
我有一句不是那么干净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澄充分信任自家师兄,一个纵身落到门外,将两件抓周物递给沈雨亭,一本正经道:
“师父,徒儿幸不辱命,靠自己的本事取回两件抓周物。”
老头也不管自家那位躲闪着一群付丧神围攻,怪叫着去掐灭香头的老三,眼睛里已经只有自家老四。
对他口中所说的“靠自己本事”更是完全赞同:
“不错,有为师当年的三分风范。
你那三位师兄、师姐别的本身学的不错,但在这面白心黑,百无禁忌之道上却还差得远。
为师衣钵后继有人呐。”
上上下下打量长身玉立英气勃发的王澄,尤其是那只他还攥在手里的铜牛。
也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只金灿灿的铜牛,两者大小形制略有差别,构造倒是一模一样。
王澄一开始摸不准师父性情,不知道他说的这话是不是在夸自己,但看到这只铜牛顿时心中一定。
确认自己这位师父并不迂腐。
他上辈子给人当了十几年的学生,没有挂过科,也从来没有被罚过站,更没有挨过打,拿来当典型公开表扬倒是年年都有。
舍长、学委、班长、部长干了个遍。
对这“为生”之道,倒是真有几分心得体会。
大节不亏,要顺应恩师,小事上却要有自己的主见,溜须拍马也要拍出水平,时不时用小小的权力为兄弟姐妹们谋点福利。
要左右逢源,不能同室操戈,否则容易被兄弟们打成“二狗”....
这当学生的门道可深着呢!
尤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揣摩恩师脾性,然后去模仿,这叫弟子类师!
在王澄看来,想要做到最后一条最不容易,却也效果最好。
按照他上辈子的经验,要不是条件不允许,高低也得给师父整一个“鸡鸣五鼓返魂香同好研究会”,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佞臣!
这个时候反应也很快。
一把握住沈雨亭的手,激动不已:
“恩师懂我!”
“老四,你也懂我啊!”
“恩师!”
“老四!”
难得遇到一个臭味相投的弟子,沈雨亭觉得自己一身压箱底的绝活,终于不至于失传了。
等有些狼狈的郑钱收拾好抓周物走出门来,就看到一老一少已经好像失散多年的父子一样互相把住手臂,惺惺相惜。
从《吹香的一百种用法》说到《复合香延迟生效》,又从《蒙汗药的口味改良》说说到《无色无味的二三猜想》...全都说得头头是道。
背景则是远处通红的夕阳还有飞溅的浪花,让人莫名有一种难以直言说的微妙既视感。
在大昭王朝这也不算什么罕见现象,血裔是血脉的继承人,法裔则是道统的继承人。
士林中那些得意门生的地位丝毫不比亲生子女逊色。
神道职官更是这样,许多小众的职官对命格、属相、八字都有要求,难以父子传承,找到满意的继承人比登天还难。
师徒敞开心扉一番交流,关系猛然拉近了一大截。
沈雨亭不忘正事,手握着棹刀和铜钱剑对王澄道:
“老四,咱们外八门不是朝廷命官,上面没有人,虽然理论上能走到一品,却难以按部就班次第晋升。
前辈成功的经验不可复制,其中一定有各种机缘巧合,千百个人里才有一两个能踏足上三品。
历史上距离一品最近的采水人就是靖海王,生前为二品【白水郎】,即使称王建制,几乎做到了本职业的极致,依旧不能证得一品法位。
但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法位越多,与道越近,历史上不断有人试图兼职走出一条新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别人想要身兼数职大多不成,我看你未必不成。
最难的一关就是命数背不动道统,既然你能背得动,只要多学多练,一次性兼修个两三脉绝对不成问题。”
这话说的王澄一愣。
采水王家向来都是只修一门,老王、老老王们从来没有兼修的经验,有些心里没底。
不由小心翼翼地问道:
“师父,这...能成吗?”
说实话,自从他意识到【四海通宝】的“买卖”,或许跟朝奉郎的卖官鬻爵有着深刻的联系,就想要进一步探究。
又实在舍不得老王家的本命,听到师父说可以兼职,确实十分心动。
旁边郑钱心大,转眼就把自己失宠的事实忘到了脑后,满脸自豪道:
“师父他老人家天生【太极贵人格】,才情无双,同样兼修了【朝奉郎】和【牵星官】两职。
不仅一手‘六爻金钱卦’无双无对,月港第一,还立志要给采水人趟出一条堂皇大道,开辟出新的职官法位。
大师兄、二师姐还有我都没怎么学到精髓,这承前启后的重任说不得就要落到你身上了。”
之前在宝山烽堠的时候就因为距离太远,关系还不亲近,只看到了一个皮毛。
没想到这位师父深藏不露,竟然早就拿自己做过实验。
沈雨亭抬手制止了郑钱帮他吹嘘,但只要看看那双飞扬起来的眉毛就知道他心里其实十分受用。
“白水郎的候应是雨水第一候【獭祭鱼】,朝奉郎的候应是春分第二侯【雷乃发声】,中间差了一个月。
咱们还有时间,要不先试一试?”
王澄想到父亲止步于二品的经历,略一犹豫便果断点头:
“好,那就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