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狼狈为奸-《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朝廷派下来的物资确实不足,施文勋在城中征了不少。

  但是他征的那部分,并没有给商户钱。

  所以这批物资,他分明一文钱没出,却要收百姓们十文钱一份。

  当然,这个十文钱他早就想好了的。

  毕竟是救命的药。

  十文钱对于百姓们来说不算多,就算再穷的,咬咬牙也能给得起。

  若是有给不起的,那当地盐户直接给他送钱,就更省事了。

  毕竟这次闹瘟疫的,大部分都是盐民。

  盐场要恢复正常生产,没有盐民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有些盐户为了早日让自己的盐场恢复,这笔钱肯定愿意给。

  盐户富裕,十文钱一碗的药,他们以后有大把方式可以拿回来。

  而施文勋好不容易到盐场这边来办差事,不可能空手而归。

  治理瘟疫是肯定要治理的,搞钱也是肯定要搞的。

  总不能他这么尽心尽力,冒着感染瘟疫的危险被派到这里白做事。

  所以十文钱一碗药,很合理!

  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们,反应都颇为激烈。

  但没办法。

  瘟疫横行,不少人家里都死了人,还有不少病重的。

  再拖下去,那些病重的估计都救不回来了。

  朝廷送这批药过来的时候,苏北的百姓多多少少也听说了。

  这批药的药方是他们大周文曲星苏誉给的。

  而这批药的原材料,也是朝廷从东南手中拿过来的。

  他此前治过这样的病,知道这些药是有用的,所以才会送到他们苏北来。

  只要是有用的,就算朝廷要收点钱,那也没办法。

  毕竟家里的病人不能等了。

  于是,好好的朝廷赈灾,变成了收费买药。

  有人开了头,后续便越来越多人掏钱。

  有些实在舍不得的,只能暂时观望。

  想着确定真的有用之后,再掏钱来买。

  幸好,施文勋虽然收了钱,制药的时候也没有偷工减料。

  这第一批药基本都是城中的百姓买回去的,当天就喂给了生病的人喝。

  喝完后,第二天便有了起色。

  有效果,自然更多的人舍得掏钱。

  而且城外盐场的盐民们也得到了消息,纷纷进城来买药。

  一时间,整个太平县比往日都热闹了许多。

  施文勋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整个人都高兴得不得了。

  这时。

  喝药之后恢复了一些的太平县县令,想着自己作为本县父母官,不能只让钦差一个人忙活救治瘟疫的事情,便也强撑着病体起来,想着过来帮忙。

  结果到场之后,他看到百姓们一手交钱,一手打药的操作,整个人石化当场。

  “这是......做什么?”

  他喉咙还干涩得不行,说话也颇为困难。

  那个刚刚买了药的百姓说:“县尊大人不知道?朝廷派了钦差大人来治理瘟疫。”

  “这是他带人弄出来的药,十文钱一碗,非常有效!”

  “我隔壁家那个感染瘟疫的人男人喝了之后,今天就能起床了!”

  太平县令张了张嘴。

  他知道,但是他又不知道。

  他知道朝廷派了人来处理瘟疫,但他不知道这是要收钱的啊!

  都这种时候了,朝廷还想着收钱啊?

  太平县令忍不住找施文勋问了问:“施大人,这药......怎么是要钱的?”

  施文勋还是没有当面见太平县令,与他隔了一个帘子,淡定地回说:“朝廷派来的物资不够,剩下的物资都是本官凑齐的。”

  “自然是要钱的。”

  “不然这部分物资的钱,总不能让本官自己填上吧?”

  “本官可是个清官,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帮助百姓啊。”

  太平县令看着施文勋的嘴脸,沉默了。

  他知道朝廷为了苏北盐场的事情,派了两个钦差大人来。

  再加上他们原先有巡盐御史在,所以他们苏北平原这里,加起来一共有三位钦差大人。

  施文勋做这种事情,其他两个钦差知不知道?

  若是知道,那他们自然会出手阻止。

  若是不知道,他一个县令,真不好说什么。

  因为施文勋是领了皇命来的,他质疑施文勋的话,若是施文勋一个不高兴,直接罢工把物资先送到别的州县去,那他治下的百姓还得继续受苦。

  到时候就算朝廷不怪罪他,治下的百姓肯定也要痛骂他。

  十文钱一碗......

  这个确实都是百姓们能接受的价格。

  太平县令只能撑出一个假笑,回道:“原来如此,钦差大人实在是辛苦了。”

  施文勋笑了笑,说听他说话的声音还是挺严重的,让他回去再好好养养。

  太平县令只能先退下,眉头紧皱着离开。

  朝廷派来的两个钦差,都是近期才从京城来的。

  太平县令不知道这两人是不是一伙的,自己贸然找另外一个钦差问这事会直接得罪了施文勋。

  于是,他只能写信问来了他们这里一年多的巡盐御史。

  这位虽然也是朝廷钦差,但他是固定的岗位。

  一般来说,任期最少三年。

  在这里时间久一些,他也打过交道,问这个肯定比问另外一个钦差好。

  信很快就送了出去,而太平县令也很快得到了回信。

  “一切按照钦差大人的意思办。”

  看完信后,太平县令也没办法了。

  尽管他觉得朝廷收钱治瘟疫的办法不太对劲,但这么多的大人物在这里,也轮不到他一个小县令来提出不对来。

  幸好这药是有用的,十文钱就十文钱吧。

  到了次日,太平县令还看到有城外的盐户,直接捧着一匣银子去找施文勋领药。

  施文勋欣然收下,把现在有的药先全部给了这个盐户,随后再让人熬制另外一批卖给散的百姓们。

  短短几天,施文勋便敛了一大笔钱财。

  他笑眯眯地数了数钱,便让人收拾东西,准备到下一个县城去了。

  ......

  而钱夫子这边,他也熬了好几天,总算是把府城内外大部分的人都派了药。

  施文勋去治理南边的瘟疫,他便去治理北边。

  北边没有遭灾,但上次械斗的时候,来了二三千人。

  这些人与南边盐场的人械斗后,大部分都感染了瘟疫。

  所以北边盐场现在也有了危险。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比直接遭灾的南边盐场好应付的。

  钱夫子踌躇满志,带着人和物资赶紧到位,便开始了下一轮的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