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火气真不是那么大-《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吐蕃使者不由露出诧异之色,随之肉眼可见的有点慌。

  因为大唐虽强,却向来秉持“怀柔远人”、“以德服人”的儒家王道理念。

  即便交恶,也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对使臣颇为礼遇。

  李承乾看他不说话,也懒得墨迹,自己熟知历史,因此吐蕃早晚要灭。

  所谓浑身都是虱子,也不差这一个包了,而且还能起到震慑诸国目的。

  “裴行俭、北向辉。”说着手指着吐蕃使者:“这家伙不说话,应该是想试试,去把他做标靶,一会炮火齐发。”

  吐蕃使者顿时更慌,毕竟命是自己的,当即就想说软话。

  裴行俭可是文武全才,很会揣摩李承乾心思,明白这人是必死。

  直接疾步而来,右拳猛然挥动,‘咔嚓’一声使者下巴直接被打断了。

  吐蕃使者口中“呜呜”作响,却因下巴断裂,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哀鸣。

  北向辉直接一把拽着其后脖子领子,将其扔给身后禁卫。

  而后人便被毫不留情地拖拽下去,他那惊恐万状的眼神,与片刻前的倨傲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时间一众使臣,全部噤若寒蝉,毕竟李承乾这行事风格和李世民是完全不同。

  这时,传来礼官的唱喏。

  “新罗真德女王,金德曼,觐见——!”

  声音未落,一道窈窕缓步从门口走来。

  其一身深紫色金边礼裙,肌肤白皙细腻,唇形饱满如花瓣。

  一双凤眼微微上挑,眼波流转带着新罗女人独有的风情万种。

  但她面容却有些苍白,眼中也充斥浓浓的屈辱之色。

  原因无他,一是。一国国王亲自到人家国家来,本就是极大侮辱。

  另外她在记载还高句丽半岛时,李承乾传来的那句话‘朕现在火气有点大,如想和朕谈,跪着来’。

  她金德曼虽还是没有亲王,但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话中深层次意思。

  但想起在百济和高句丽残军进攻下苦苦支撑的将士,还有流离失所的百姓,只能是咬牙强压这份屈辱。

  走到御阶之下,按照唐礼,她躬身行礼就行,但想到之前的话,眼中不由蒙上一层水光,银牙轻咬。

  李承乾并未说话,而是淡淡地看着她,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压迫感。

  金德曼此时心脏狂跳,浑身血液冲上头顶,让大脑一阵眩晕。

  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撩起裙摆,作势就要朝着御座的方向跪下去。

  其实李承乾以前吧,自己当初随口之话忘了,但见她这要跪下才猛然想起来。

  嘴角不由弯起一抹弧度,声音清朗。

  “孤前日与使者戏言耳,女王乃一国之君,岂能真行此大礼?入座吧。”

  金德曼浑身一僵,一股被戏耍的怒火混杂着巨大的羞愤再次涌上心头。

  让她几乎站立不稳,轻飘飘一句“戏言”,就让她在心理上承受了如此酷刑,在诸国使臣面前几乎尊严扫地!

  但她不能发作,甚至连一丝不满都不能表露。强压下翻腾的气血,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

  “多……多谢……”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心中有些惊讶,他可不知道李承乾说过什么,只感觉自己这逆子好似和这新罗女王有点什么故事?

  想到此处,不由低声说道:“逆子,大唐皇室血脉不容玷污……你要敢弄个血脉留在新罗……”

  “额……”李承乾有点无语,瞥了他一眼,而后转头望向下方一众使臣。

  他今日的目的已然达到,吐蕃使者的下场和新罗女王的屈辱,如同两把重锤。

  彻底敲碎了诸国使臣心中对大唐近年“怀柔”的固有印象。

  此时他要给这份印象再浇上一盆滚烫的铁水。

  “既然诸位使臣远道而来,恰逢我军中新式火器演武,”

  说完看向裴行俭:“裴将军,发炮!”

  裴行俭会意,立刻转身,朗声喝道。

  “大唐皇帝令!”

  “今,演武彰华夏之雄烈,昭大唐之君威,以此煌煌天威,镇压四海万邦!顺我大唐者生!逆者灭宗庙、毁其种姓!”

  话音落下的瞬间,仿佛天地相应。

  “轰!!!!!!”

  “轰!!!!!!”

  “轰!!!!!!”

  火龙怒吼,地动山摇!

  炽烈的火光撕裂空气,浓白的硝烟冲天而起,毁灭的雷鸣滚滚而来,当真宛若煌煌天威。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刺鼻的硫磺硝石味道,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诸国使臣,虽听说过‘火龙吼’威力,但和真正见到可是两码事。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如此武器根本不是凡人应该掌握的力量。

  这是天罚!在这雷霆之威面前,什么骑兵冲锋,什么坚城固守,都成了可笑的笑话!

  金德曼更是俏脸煞白,毫无血色,美眸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恐惧。

  身体微微颤抖,之前心中的屈辱和愤怒,都消散了不少。

  百济、高句丽使臣更是吓的不行,特别是高句丽,他们本还想着今年趁机大唐内乱夺回都城。

  李承乾负手而立,神色十分平静。

  “诸位使臣,多的话朕就不说了,以后该如何和大唐相处,你们自己思量吧!”

  话音落下,礼乐响起,宴席也算正式开始。

  期间高藏王、还有薛延陀高层、西突厥高层,纷纷列席。

  一场宴会下来,算是将大唐国威发挥到了极致。

  李承乾此时虽依旧一副唯我独尊的模样。

  但他心里清楚,在彻底解决河北世家之前,大唐已经无力在对外作战。

  原因很简单,国库太过空虚,万一敌军坚壁清野,大军必危。

  因此他今日才如此震慑诸使。

  夜晚时分,整个长安城没有了白天的喧嚣与肃然,而是恢复到静谧之中。

  唯有宫中一隅灯火通明,映得廊下人影惶惶。

  李承乾在院中来回踱步,同时眉头紧锁。

  因为真王琰真的早产了,此时他愁的时而驻足望向那扇紧闭房门,时而抬头看向天边那轮被薄云半掩的冷月。

  同时屋内不时传来王琰压抑的闷哼声,那声音像是被棉絮包裹着溢出唇齿,带着撕心裂肺的痛楚。

  每一声都让李承乾的眉头锁得更紧,负在身后的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

  喜欢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