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高老师才有今天-《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

  说完之后,李达康还递过去一张纸。

  “这上边是咱们市6家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在世界上都排的上号。”

  “你就按照这个名单,全部给我邀请到位。”

  刘平之立马接过名单,大致看了一眼。

  富海科技、京西集团、飞讯科技、汉大地产、高达芯片、金为电子。

  其中有两家企业的总部,就在他们光明区。

  刘平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李达康早就有了准备。

  他打算放弃招商引资,让这些省内的大企业掏钱投资光明峰。

  于是赶紧拍起了马屁。

  “李书记,还是您办法多,我真是服了。”

  李达康心里舒服,但是仍旧板着脸。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不要一有困难就撂挑子。”

  “行了,抓紧时间去办吧。”

  “哎好。”刘平之立即收起名单。

  “李书记,那我就按照您的指示挨家邀请了。”

  说完,便离开了办公室。

  刘平之走后,李达康靠在了椅背上。

  他知道接下来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他们愿意投资光明峰项目。

  原本光明峰项目,是他专门为招商引资规划的。

  现在京州人都知道,光明峰是个问题项目。

  没有好处,谁会愿意真金白银的投资呢?

  这些企业家虽然有钱,但是并不是傻子。

  让他们拿几百亿出来,没点好处,他们是不会干的。

  李达康思来想去,自己手里的牌并不多。

  能谈的,也就是在自己权限内,给予他们税收的优惠。

  以及将来在行政审批上的一些便利。

  再或者,将市里的一些赚钱的市政项目交给他们来做。

  这也是自己能开出的最大的条件了。

  不过一味的跟商人谈条件,也不是他李达康的风格。

  在他看来,这些做生意的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

  有时候也不能惯着,该敲打还得敲打。

  就这些个大企业,哪个屁股是干净的,背地里没有搞过点小手段。

  谁敢说他一定经得住查?

  等座谈会的时候,如果软的不行,那就给他们来硬的。

  反正他们在京州家大业大的,也不担心他们会跑。

  有了这两条思路之后,李达康心里就轻松多了。

  只要解决了光明峰项目,沙李配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也许不久的将来,跟沙瑞金一样主政一方也不是不可能。

  当初给赵立春当秘书的时候,他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能到赵立春这个位置。

  现在看来,距离他的梦想,已经不远了。

  想到这儿,李达康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

  深夜。

  京州郊区,一处豪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山水庄园的私人别墅门口。

  几辆宾利和劳斯莱斯开了过来。

  相继停好车之后,几个年纪跟祁同伟差不多的人,从各自车上走了下来。

  几人一见面,便像老朋友似的,立刻相互拥抱了起来。

  “高总,好久没见了,哈哈……”

  说话的这人,正是京西集团的老总刘东。

  富海科技的高明飞立即说道:

  “好你个刘东,又拿我开玩笑是不是?”

  “老同学见面,什么总不总的。”

  站在一旁的飞讯科技的马德远接话道:

  “对,咱们今天是同学聚会,还按在大学时候的称呼来。”

  “我同意。”汉大地产的王聪,立即举手表示赞同。

  “我们‘汉大七子’当年可是汉大的风云人物,还是按当年的称呼比较亲切,是不是老三。”

  老三正是刚才说话的马德远。

  “没错,对了,老六老七怎么还没来?”

  高明飞接话道:“他俩一会儿就到。”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唉……可惜大哥来不了了。”

  他们‘汉大七子’祁同伟排在第一,是他们公认的大哥。

  虽然后来祁同伟从政了,他们聚会的并不多。

  但是这么多年,他们的感情从来没变过,一直认祁同伟这个大哥。

  提到祁同伟,众人的情绪一下子下来了。

  他和老师高育良的事情,几人都已经知道了。

  老三刘东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去聊。”

  随即,他们先到的四人,便一同进了私人会所。

  很快,排行第六的高达芯片的李千达,和排行第七的金为电子的雷阳也到了。

  包间里,除了祁同伟,曾经的‘汉大七子’已经聚齐了。

  这些人,早已经不是当初的穷学生了。

  如今在座的每一个,都是各种行业领域的龙头老大,资产过千亿的大老板。

  平时都是各种忙各种的,不要说聚在一起,打个电话都没时间。

  这次之所以能够聚的这么齐,都是因为昨天祁同伟的一个电话。

  如今祁同伟不在,数老二高明飞最大了。

  他首先站起来说道:

  “哥儿几个,今天大哥不在,我先说两句。”

  “从汉大毕业这么久,这是咱们为数不多能聚齐的一次。”

  “不用我说,咱们大家也知道,这次聚会是干什么。”

  “高老师和大哥的事儿,你们也都知道了。”

  “咱们该怎么做,是不是应该商量一下?”

  高明飞说完,老三刘东开口了。

  “各位,说实话咱们几个能有今天,全是因为高老师。”

  “二哥,老四,老五包括我和大哥,咱们有一个算一个,是不是都是农村来的?”

  “当初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只有高老师瞧得起我们。”

  “他告诉我们将来社会是怎么样的,科技会如何发展。”

  “然后看出我们这些人,都不是从政的材料,手把手指导我们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

  “高老师以前的话,是不是全部都应验了?”

  “现在高老师出事了,我们该怎么做,还用说吗?”

  “是啊。”马德远点点头。

  “高老师如果不从政,绝对是个商业奇才。”

  “他的商业眼光,比我们都要超前。”

  “二十年前他就能准确预知到科技会如何发展,我们几位在座的,不都是听了高老师的话,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汉大地产的王聪接话道:

  “多余的咱们就不说了,二哥,你说咱们应该怎么办。”

  “只要能对高老师和祁哥有利,哪怕散尽家财也在所不惜。”

  “对,我也一样。”

  “我也是。”

  李千达和雷阳也纷纷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