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寝室的,睁开眼时,天空是灰蒙蒙的,像一块巨大的抹布,遮蔽了所有阳光。
宿醉后的头痛,如同一把钝锯,不断切割着我的神经。
我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
“岩哥,还不起床?再晚就要迟到了。”王阳的声音从下铺飘了上来。
我将被子蒙过头顶,闷闷地回了一句:
“不去,帮我请个假,就说……我死了。”
“得嘞!”王阳笑了起来,听声音完全不像是陪我喝了一夜的酒。
随着沉闷的关门声,寝室里陷入一片沉寂。
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要再睡一会儿,可脑子却越来越清醒。
痛并清醒着。
我长叹一声,强撑着爬下床,坐到了电脑前。
自从我赚够了买包的钱,我已经有快一周没有更新了。
我有些忐忑地打开了作者后台。
没有催更,没有评论,甚至连追读的人数都是个位数。
我的小说,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我忿忿地合上电脑屏幕,将自己缩在椅子里,又拿起手机,鬼使神差一般打开了楚钰地朋友圈。
熟悉的横线,像是一条心电图,横亘在我们之间,冰冷又绝情。
封面墙上,楚钰的照片换了,她笑得很灿烂,只是,依偎在她身旁的,是那个胖得像猪一样的学弟。
我骂骂咧咧地关掉手机,可下一秒,手机屏幕又亮了起来,我收到一条新的QQ信息。
是我小说的编辑。
“断更了?”编辑的头像闪烁,简洁的三个字交代了她找我的缘由。
“嗯……”我原本敲了一大段理由,但是看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又觉得头疼,于是只留下一个字,点了发送。
“因为数据?”编辑的头像变成了“对方正在输入……”,这几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等待的时间,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焦虑开始生根发芽。
“对方正在输入……”几个字,反反复复,最终,还是变回了编辑的网名。
我自嘲地笑了笑,正准备关掉手机,一条新的消息,跳了出来。
“没事,新人新书,扑街很正常。”
编辑的语气,平静得仿佛在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说得对,下次别说了。”我心里默默地吐槽,却一个字也没敢回复。
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我盯着屏幕,不知道在期待什么。
“这是作者群,加进去,和大家交流交流。”
编辑又发来一条消息,附带一个群号。
我看着那个群号,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选择了加群。
分手后的一个月,凛冬挟裹着刺骨寒风,悍然降临。
北京的冬天,雪是稀客,风却是常驻,刀子般刮在脸上,生疼。
去教室路上,QQ消息提示音像催命符般响个不停,我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那帮“大神”又在群里“指点江山”。
我下意识裹紧外套,加快脚步,想快点逃离这该死的寒风。
走进教室,我在最后一排寻了个角落坐下,掏出手机,点进作者群。
果不其然,群里正热火朝天讨论着什么“黄金三章”、“黄金五百字”,我不屑一顾。
这些个只知道跟风的家伙,懂个屁创作!
我手指翻飞,在群里洋洋洒洒打下一大段文字,将自己那套“刘氏创作法”倾囊相授。
我坚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很快,一个ID名为“玄幻之王”的家伙跳了出来,对我那套理论大肆批判,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我这暴脾气,哪能忍受这种当众打脸?尤其还是在网上,隔着屏幕,谁怕谁啊!
我立刻火力全开,与所谓的“玄幻之王”展开了一场“友好”交流,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只可惜,双拳难敌四手,群里大部分人似乎更认同“玄幻之王”的观点,各种附和声不绝于耳。
我冷笑一声,直接甩下一句:“真正的大神哪有时间水群啊?”
然后,我退出了群聊界面,眼不见心不烦。
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小风波,很快就会过去。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几乎是同时,我的QQ通讯录里,竟然多了一条好友申请。
验证消息只有简单的一行字:“群里那个舌战群儒的大神,是你吧?”
我心中一阵得意,看来还是有识货之人。
我瞥了一眼申请人的昵称——“女神”。
我不禁哑然失笑,这年头,还有人敢用这么直白的昵称,这是得多自恋?
不过,出于好奇,我还是通过了她的好友请求。
“你好。”
女神发来一个害羞的表情包。
“有事?”我端着大神该有的架子,惜字如金。
“刚刚在群里听了你的分享,受益匪浅。”女神回复。
“我以为你们都更认同另外一种观点。”我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想看看她怎么回答。
“其实还好啦,我写出版向小说,思想可能会更传统一些。”女神解释道。
传统?
传统还自称女神?
我心中腹诽,却没说出口。
“其实我觉得,传统小说和网络小说区别应该在于传播媒介,而不是创作手法。”
我继续高谈阔论,俨然化身为文学导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全然忘记了自己之前那句“真正大神哪有时间水群”的豪言壮语。
讲台上,年迈老教授正声嘶力竭地讲解着高精度陀螺仪,晦涩难懂。
讲台下,我慷慨激昂地传授着“刘氏”创作法,妙语连珠。
老教授讲得口干舌燥,宣布下课。
我也意犹未尽地对女神说道:“今天先聊到这,我得去干饭了。”
直到我狼吞虎咽地干完饭,回到宿舍,才看到女神的回复。
“谢谢分享。”
外加一个微笑脸。
这表情,还真是……够传统。
我看着屏幕上那个微笑表情,心里莫名地有些烦躁。
宿醉后的头痛,如同一把钝锯,不断切割着我的神经。
我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
“岩哥,还不起床?再晚就要迟到了。”王阳的声音从下铺飘了上来。
我将被子蒙过头顶,闷闷地回了一句:
“不去,帮我请个假,就说……我死了。”
“得嘞!”王阳笑了起来,听声音完全不像是陪我喝了一夜的酒。
随着沉闷的关门声,寝室里陷入一片沉寂。
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要再睡一会儿,可脑子却越来越清醒。
痛并清醒着。
我长叹一声,强撑着爬下床,坐到了电脑前。
自从我赚够了买包的钱,我已经有快一周没有更新了。
我有些忐忑地打开了作者后台。
没有催更,没有评论,甚至连追读的人数都是个位数。
我的小说,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我忿忿地合上电脑屏幕,将自己缩在椅子里,又拿起手机,鬼使神差一般打开了楚钰地朋友圈。
熟悉的横线,像是一条心电图,横亘在我们之间,冰冷又绝情。
封面墙上,楚钰的照片换了,她笑得很灿烂,只是,依偎在她身旁的,是那个胖得像猪一样的学弟。
我骂骂咧咧地关掉手机,可下一秒,手机屏幕又亮了起来,我收到一条新的QQ信息。
是我小说的编辑。
“断更了?”编辑的头像闪烁,简洁的三个字交代了她找我的缘由。
“嗯……”我原本敲了一大段理由,但是看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又觉得头疼,于是只留下一个字,点了发送。
“因为数据?”编辑的头像变成了“对方正在输入……”,这几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等待的时间,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焦虑开始生根发芽。
“对方正在输入……”几个字,反反复复,最终,还是变回了编辑的网名。
我自嘲地笑了笑,正准备关掉手机,一条新的消息,跳了出来。
“没事,新人新书,扑街很正常。”
编辑的语气,平静得仿佛在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说得对,下次别说了。”我心里默默地吐槽,却一个字也没敢回复。
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我盯着屏幕,不知道在期待什么。
“这是作者群,加进去,和大家交流交流。”
编辑又发来一条消息,附带一个群号。
我看着那个群号,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选择了加群。
分手后的一个月,凛冬挟裹着刺骨寒风,悍然降临。
北京的冬天,雪是稀客,风却是常驻,刀子般刮在脸上,生疼。
去教室路上,QQ消息提示音像催命符般响个不停,我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那帮“大神”又在群里“指点江山”。
我下意识裹紧外套,加快脚步,想快点逃离这该死的寒风。
走进教室,我在最后一排寻了个角落坐下,掏出手机,点进作者群。
果不其然,群里正热火朝天讨论着什么“黄金三章”、“黄金五百字”,我不屑一顾。
这些个只知道跟风的家伙,懂个屁创作!
我手指翻飞,在群里洋洋洒洒打下一大段文字,将自己那套“刘氏创作法”倾囊相授。
我坚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很快,一个ID名为“玄幻之王”的家伙跳了出来,对我那套理论大肆批判,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我这暴脾气,哪能忍受这种当众打脸?尤其还是在网上,隔着屏幕,谁怕谁啊!
我立刻火力全开,与所谓的“玄幻之王”展开了一场“友好”交流,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只可惜,双拳难敌四手,群里大部分人似乎更认同“玄幻之王”的观点,各种附和声不绝于耳。
我冷笑一声,直接甩下一句:“真正的大神哪有时间水群啊?”
然后,我退出了群聊界面,眼不见心不烦。
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小风波,很快就会过去。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几乎是同时,我的QQ通讯录里,竟然多了一条好友申请。
验证消息只有简单的一行字:“群里那个舌战群儒的大神,是你吧?”
我心中一阵得意,看来还是有识货之人。
我瞥了一眼申请人的昵称——“女神”。
我不禁哑然失笑,这年头,还有人敢用这么直白的昵称,这是得多自恋?
不过,出于好奇,我还是通过了她的好友请求。
“你好。”
女神发来一个害羞的表情包。
“有事?”我端着大神该有的架子,惜字如金。
“刚刚在群里听了你的分享,受益匪浅。”女神回复。
“我以为你们都更认同另外一种观点。”我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想看看她怎么回答。
“其实还好啦,我写出版向小说,思想可能会更传统一些。”女神解释道。
传统?
传统还自称女神?
我心中腹诽,却没说出口。
“其实我觉得,传统小说和网络小说区别应该在于传播媒介,而不是创作手法。”
我继续高谈阔论,俨然化身为文学导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全然忘记了自己之前那句“真正大神哪有时间水群”的豪言壮语。
讲台上,年迈老教授正声嘶力竭地讲解着高精度陀螺仪,晦涩难懂。
讲台下,我慷慨激昂地传授着“刘氏”创作法,妙语连珠。
老教授讲得口干舌燥,宣布下课。
我也意犹未尽地对女神说道:“今天先聊到这,我得去干饭了。”
直到我狼吞虎咽地干完饭,回到宿舍,才看到女神的回复。
“谢谢分享。”
外加一个微笑脸。
这表情,还真是……够传统。
我看着屏幕上那个微笑表情,心里莫名地有些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