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老谋深算,千里物流一纸协议定乾坤!-《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不能放弃,绝不能!

  陈嫂无意间提过一嘴的“货运信息集散点”,火车站附近,跑长途的司机和找货的人都在那儿碰头。乱是乱了点,但眼下,那是唯一的活路!

  没有片刻犹豫,赵淑芬立刻出门。

  那是一片露天的大空地,挤满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

  有人蹲在地上叼着烟卷,眼神飘忽;有人拿着个小破本子,见人就凑上去搭话。

  空气里混杂着劣质烟草、汗臭和浓烈的柴油味。几辆破旧不堪的大卡车歪歪扭扭地停在场子边缘,车身上用油漆刷着早已模糊不清的目的地。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集散点”。

  赵淑芬深吸一口气,挺直了有些僵硬的腰杆,迈步走了进去。

  几个常年在此厮混的“掮客”立刻盯上了她这个面生的“肥羊”。

  一个矮胖的男人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露出两颗黄板牙:“大姐,运货啊?往哪儿发?”

  “红星市。”

  “红星市?那可不近便。得找专门跑北边儿的大车。您有多少货?”

  赵淑芬将货物的数量和大致体积报了出来。矮胖男人眼珠子一亮,随即又故作为难:“不少啊!我们这儿倒是有车能去,不过这价钱嘛……嘿嘿,您也知道,这路远,风险也大。”他狮子大开口,报出一个高得离谱的天价。

  赵淑芬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波澜不惊:“师傅,您这价钱太虚了。我在广州这几天,也交了几个朋友,行情多少知道点。红星市那边我们有稳定的销路,以后少不了长期合作。今儿是头一回,咱们讲究个实在,您给个实诚价,能成就成,不能成我再找别家。”

  她这番话,不卑不亢,既点出自己并非任人宰割的外行,又抛出了长期合作的诱饵,话里话外还透着点“我上面有人”的底气。

  矮胖男人被她这气场镇住了一下,又听她提到“朋友”和“行情”,脸上的轻慢收敛了几分,但依旧在价格上咬得很死。

  这种地方,头回打交道,对方不试探个底掉是不会罢休的。

  她也不急着大幅还价,转而细细询问起运输时间和安全保障措施,特别强调货物里有不少电器,金贵得很,必须轻拿轻放,绝不能淋雨受潮。

  她甚至提出,要白纸黑字签份协议,货损怎么赔偿得写清楚。

  这些在当时看来有些“多余”的要求,让矮胖男人越发觉得这老太太不好糊弄,也有些不耐烦起来。

  就在他准备找借口打发赵淑芬时,旁边一个一直默不作声、穿着相对干净利落的中年男人忽然开了口。

  “老王,这生意你接不住,我来。”中年男人先是对矮胖男人摆了摆手,然后转向赵淑芬,眼神沉稳,“大姐,我姓刘,叫我老刘就行。这地方是乱了点,但我跑北方这条线有些年头了,讲究个规矩。您说的那些,签协议、保安全,都没问题。我们有固定的线路和沿途的接应点。您这批货拉到红星市,我老刘能给您囫囵个儿送到地方,一件不少。”

  赵淑芬仔细打量着这个老刘。

  他看上去比那个矮胖子可靠得多,眼神里没有那种闪烁不定的油滑。她心下一横,决定就跟他谈。

  接下来的交锋更加细致。赵淑芬凭借对自身货品价值的精准把握,以及从他人处旁敲侧击打听来的一些运输行情,再加上她那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最终与老刘敲定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她坚持当场手写了一份简易的货运协议,上面清清楚楚列明了货品的总件数、主要品类,约定了大致的送达时限,以及最重要的货损赔偿条款。赵淑芬当即预付了三分之一的运费,并明确约定,尾款必须在红星市验货无误后才能结清。

  当天下午,老刘便派来了一辆中型卡车。赵淑芬立刻赶回旅馆,亲自盯着几个搬运工将货物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搬上车。

  她手里拿着自己早就列好的详细清单,每装一件便核对一件,还在每个包裹不起眼的角落用指甲划上了一个只有她自己认识的微小三角标记。

  她甚至掏出带来的那台老式海鸥相机,对着装好的货物和车牌号,“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照片,虽然胶卷珍贵,成像效果也一般,但好歹是个凭证。

  所有货物装车完毕,赵淑芬又从口袋里摸出几包“大前门”香烟,塞到司机手里,客客气气地拜托对方路上多加小心,务必照顾好这批货。

  看着卡车突突地启动,缓缓驶出狭窄的小巷,最终消失在喧嚣的街角,赵淑芬那颗悬了好几天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大半。

  货物,终于踏上了归途。她自己,也该动身了。

  回到空荡荡的旅馆房间,赵淑芬忽然觉得浑身一轻。

  那些曾经堆积如山的货物,一度是沉甸甸的压力,如今它们已化为流动的财富,正朝着远方的家园奔去。

  她迅速收拾好自己的简单行李,除了几件换洗衣物,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装着账本、货运协议和各种票据的随身小包,以及那套在电子一条街意外淘来的精密维修工具。

  离开旅馆前,赵淑芬特意又去了一趟高第街和流花服装批发市场附近。她没有再走进去,只是站在街边,默默地看着依旧熙攘的人流,听着那熟悉的、南腔北调的吆喝声。

  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有机遇也有陷阱,她在这里学到的东西,远比那些货物更加珍贵。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在她胸中涌动,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牢牢抓住了方向盘。

  踏上返回红星市的火车,赵淑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与来时的满心忐忑、处处提防不同,此刻的她,身体放松地靠在坚硬的椅背上,目光却炯炯有神地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南国景致,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她从随身小包里摸出一个硬壳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摊在膝盖上,开始飞快地记录着脑海中不断涌现的想法。

  服装店那边,这批款式新颖、面料时髦的广州货,一旦在红星市亮相,绝对会引起轰动!

  定价是个学问,既不能太高吓跑了顾客,也不能太低亏了本钱,还要体现出“独家”“新潮”的价值。她琢磨着,要根据红星市的平均消费水平,在成本基础上加一个合理的利润率,主打一个“物有所值”。

  款式也要分批上新,吊足胃口,营造稀缺感。宣传嘛,可以让小丽在店门口组织个小型的“时装秀”,再找几个嘴甜的年轻姑娘当“模特”,保管能吸引全城的目光!

  电器铺这边,有了那批进口电子元器件和那套专业维修工具,大刚的技术水平绝对能提升一大截。那些以前因为缺少配件而修不了的进口电视机、录音机,现在都可以大胆接单了。

  利润肯定比修国产电器高得多!她自己淘换回来的那几台品相不错的二手进口收音机和随身听,在红星市更是稀罕物,完全可以直接高价出售。她要跟大刚好好合计合计!

  还有这次好不容易打通的广州货源渠道和那个老刘的运输线,这可是长期的战略资源,必须用心维护。

  诚信经营是根本,货款要及时结清,不能拖泥带水。新款式要时刻关注,紧跟南方的流行趋势。

  火车在铁轨上发出富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

  广州这座宝库里,还有那么多她前世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新鲜事物,电子产品、轻工业品……甚至,她模糊记忆中那些未来会搅动风云的各种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