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兹是主动留在这里的,罗杰却是想离开却无法离开被迫留在这里的。
同先前那天一样,罗杰格外担心敌人会发起夜袭,因此非常细致的安排好夜岗。
不过由于海因里希已经受伤的缘故,他只能临时安排一连的帕拉丁,临时顶替海因里希的职位。
讲实话,罗杰之所以安排的如此细致,同他的个人经历其实分不开。
先前罗杰是跟着盖里斯,一起攻克过阿卡的。
那个天蒙蒙亮的时候,正是卫兵最困顿的时候,加上光线不好,守城一方士兵的视线总是有些模糊。
盖里斯在那个关头,扛着炸药桶冲向阿卡城墙,实在是太过震撼。
而且耶路撒冷的军队,在后续许多次战役中,都喜欢卡在这个时候进攻,也总是能取得意外之喜。
等到自己成为防守方的时候,罗杰自然就下意识的以己度人,担心敌人是不是也这么干。
这其实对营队的休息质量产生了相当影响,对于哨兵来说,半夜让他们爬起来站两个小时,次日白天还没机会补觉,那可是能影响一整天精神状态的。
有一说一,罗杰有些谨慎过头了。
早在第一个夜晚,阿齐兹就已经带着部队,来到驼城附近,并观察了他们营地。
当时状态全盛的阿齐兹部队,也没选择夜袭,就是担心夜袭没组织好,反而在混乱中,成为溃败的一方。
今天这第二个夜晚,大多数士兵都经历了一整天的紧张状态,就更没心思对罗杰发动进攻。
如此,双方平安无事的再过了一夜。
……
许多人起于微末,年幼的时候声名不显,还有的人出生于贵胄,有父母照看的时候不觉其能力。
然而,时机一到,便突兀间登上舞台,展露自己的能力。
罗素与兰斯二人,便是这样的代表。
但要说他们真如何天赋异禀,倒不至于。
无非是机缘巧合下,遇到了盖里斯,在长久的耳濡目染下,目光渐渐远大,也跟着一同通读经书起来。
又因为可靠,要被派遣到各个岗位上锻炼,从而得到了许多其他人不曾有的经验。
等到如今,兰斯与罗素二人,已经主导安条克政务有11年之久。
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下,安条克可谓是蒸蒸日上。
站在丘陵上,借助望远镜观察远方的兰斯向一旁的罗素说道:“罗素,你还记得经书中有一句话吗?”
“什么?经书中那么多话,我哪知道你指什么?”
“我是说这句: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要赐给你后裔的这土地,是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的河。”
听到兰斯说这话,罗素作为系统接受过神学教育的帕拉丁,自然清楚其所表达的意思。
这句出自摩西五经的第一卷创世纪,奠定了应许之地的概念。
其中埃及河并非指尼罗河,而是西奈半岛上的一条时令河,其在多雨的季节才能汇聚出河水,而等到夏季便干涸。
至于幼发拉低的河,离他们脚下,没多少路途了,若是骑马的话,一日便可抵达,步行也无非是三日路途。
换句话说,当他们拿下阿勒颇这座大城,意味着应许之地的全境,也就要在他们手中实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呼声,在王国里愈发高涨。
即:相比起失地的犹太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以色列人,是经书中与神立约的民族。
而这个以色列人的范畴,又不限于法兰克人,而是要等同于王国里的所有公民。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罗素拿经书中的一句话回应了兰斯,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
神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便在于解读经文,用于指导现世的实际问题。
在耶路撒冷神学中,对于这段经文做出了细致解释。
最后的那句“你要告诉以色列人”是果,前面的则是因,换句话说只要做到前面那些,就该是以色列人。
是将条件一条条列了出来: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作属我的子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
具体表现为:凭着与神的约、建立律法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承载中保与见证的职分,向列国宣扬盖里斯的圣名、在道德上要为圣,制度上与异教文化区分引领着时代变革。
在罗马书中又有一句:因为不是所有属血气的以色列人都是以色列人。
这其实已经表明的很清晰了,真正的“以色列”,是属灵的,是信靠神、守约之人。
在兰斯与罗素等人看来,这片土地是如此神圣,因此一旦统一,便不该再分裂,而其上的居民,也是因信仰而成就身份,而非指血脉。
罗素接着说道:“当初,先知就曾站在高地说过:吾父必应允他们;我以色列的,神必不离弃他们。”
“他称我们是真正的神选之民,比之那些背叛了耶稣的卑鄙犹太人,更担的上亚伯拉罕后裔的称呼。”
“他当时明确说了一句犹太人奸诈,而我们淳朴!”
讲到这里的时候,罗素不自觉的笑了。
而兰斯也面露微笑,紧接着他说道:“现在若想真正成为以色列人,在我们面前就只剩下两块绊脚石了,一颗在这里,一颗在那边。”
兰斯先是指了指西方,又指了指东方。
在西方,那片荒野里,有着两片营地,一片在丘陵上,显得格外规整,一片在丘陵下,杂乱无章。
而在东方,理所当然就是阿勒颇。
“对了,你觉得罗杰还能坚持多久?”
说完那些即将实现的理想,兰斯将问题落实到军事上。
“至少三天吧?毕竟他们是补给队,运输的火药量有这么多。”
“我也是这么看的,因此先不急,等迂回的部队抵达位置后,我们再进攻。这一次,我们要打个歼灭战!”
同先前那天一样,罗杰格外担心敌人会发起夜袭,因此非常细致的安排好夜岗。
不过由于海因里希已经受伤的缘故,他只能临时安排一连的帕拉丁,临时顶替海因里希的职位。
讲实话,罗杰之所以安排的如此细致,同他的个人经历其实分不开。
先前罗杰是跟着盖里斯,一起攻克过阿卡的。
那个天蒙蒙亮的时候,正是卫兵最困顿的时候,加上光线不好,守城一方士兵的视线总是有些模糊。
盖里斯在那个关头,扛着炸药桶冲向阿卡城墙,实在是太过震撼。
而且耶路撒冷的军队,在后续许多次战役中,都喜欢卡在这个时候进攻,也总是能取得意外之喜。
等到自己成为防守方的时候,罗杰自然就下意识的以己度人,担心敌人是不是也这么干。
这其实对营队的休息质量产生了相当影响,对于哨兵来说,半夜让他们爬起来站两个小时,次日白天还没机会补觉,那可是能影响一整天精神状态的。
有一说一,罗杰有些谨慎过头了。
早在第一个夜晚,阿齐兹就已经带着部队,来到驼城附近,并观察了他们营地。
当时状态全盛的阿齐兹部队,也没选择夜袭,就是担心夜袭没组织好,反而在混乱中,成为溃败的一方。
今天这第二个夜晚,大多数士兵都经历了一整天的紧张状态,就更没心思对罗杰发动进攻。
如此,双方平安无事的再过了一夜。
……
许多人起于微末,年幼的时候声名不显,还有的人出生于贵胄,有父母照看的时候不觉其能力。
然而,时机一到,便突兀间登上舞台,展露自己的能力。
罗素与兰斯二人,便是这样的代表。
但要说他们真如何天赋异禀,倒不至于。
无非是机缘巧合下,遇到了盖里斯,在长久的耳濡目染下,目光渐渐远大,也跟着一同通读经书起来。
又因为可靠,要被派遣到各个岗位上锻炼,从而得到了许多其他人不曾有的经验。
等到如今,兰斯与罗素二人,已经主导安条克政务有11年之久。
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下,安条克可谓是蒸蒸日上。
站在丘陵上,借助望远镜观察远方的兰斯向一旁的罗素说道:“罗素,你还记得经书中有一句话吗?”
“什么?经书中那么多话,我哪知道你指什么?”
“我是说这句: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要赐给你后裔的这土地,是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的河。”
听到兰斯说这话,罗素作为系统接受过神学教育的帕拉丁,自然清楚其所表达的意思。
这句出自摩西五经的第一卷创世纪,奠定了应许之地的概念。
其中埃及河并非指尼罗河,而是西奈半岛上的一条时令河,其在多雨的季节才能汇聚出河水,而等到夏季便干涸。
至于幼发拉低的河,离他们脚下,没多少路途了,若是骑马的话,一日便可抵达,步行也无非是三日路途。
换句话说,当他们拿下阿勒颇这座大城,意味着应许之地的全境,也就要在他们手中实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呼声,在王国里愈发高涨。
即:相比起失地的犹太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以色列人,是经书中与神立约的民族。
而这个以色列人的范畴,又不限于法兰克人,而是要等同于王国里的所有公民。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罗素拿经书中的一句话回应了兰斯,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
神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便在于解读经文,用于指导现世的实际问题。
在耶路撒冷神学中,对于这段经文做出了细致解释。
最后的那句“你要告诉以色列人”是果,前面的则是因,换句话说只要做到前面那些,就该是以色列人。
是将条件一条条列了出来: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作属我的子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
具体表现为:凭着与神的约、建立律法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承载中保与见证的职分,向列国宣扬盖里斯的圣名、在道德上要为圣,制度上与异教文化区分引领着时代变革。
在罗马书中又有一句:因为不是所有属血气的以色列人都是以色列人。
这其实已经表明的很清晰了,真正的“以色列”,是属灵的,是信靠神、守约之人。
在兰斯与罗素等人看来,这片土地是如此神圣,因此一旦统一,便不该再分裂,而其上的居民,也是因信仰而成就身份,而非指血脉。
罗素接着说道:“当初,先知就曾站在高地说过:吾父必应允他们;我以色列的,神必不离弃他们。”
“他称我们是真正的神选之民,比之那些背叛了耶稣的卑鄙犹太人,更担的上亚伯拉罕后裔的称呼。”
“他当时明确说了一句犹太人奸诈,而我们淳朴!”
讲到这里的时候,罗素不自觉的笑了。
而兰斯也面露微笑,紧接着他说道:“现在若想真正成为以色列人,在我们面前就只剩下两块绊脚石了,一颗在这里,一颗在那边。”
兰斯先是指了指西方,又指了指东方。
在西方,那片荒野里,有着两片营地,一片在丘陵上,显得格外规整,一片在丘陵下,杂乱无章。
而在东方,理所当然就是阿勒颇。
“对了,你觉得罗杰还能坚持多久?”
说完那些即将实现的理想,兰斯将问题落实到军事上。
“至少三天吧?毕竟他们是补给队,运输的火药量有这么多。”
“我也是这么看的,因此先不急,等迂回的部队抵达位置后,我们再进攻。这一次,我们要打个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