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奇花-《恰春归》

  世人都道牡丹国色天香,却不知道芍药中的金腰带却是读书人中求之不得的吉祥之花。

  只是这花极其难得,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却终其一生也未曾得见。

  姜梨不疾不徐地站起身来,“我仔细数过,这株花有十几个接头,至少可以取下五个接头来用。”

  落英更是惊得合不拢嘴。

  按照姑娘刚才说的,这金腰带极其难得。但眼下看姑娘的意思,似乎种出金腰带也不是什么难事。

  难道,这对于别人来说很难种的花,在姑娘这里都不是什么事?

  但落英很快便明白这金腰带就算姑娘种起来也不是易事。

  接下来的日子,姜梨几乎天天泡在花圃。为芍药施麻酱渣肥,每次都很精准地控制肥量,生怕烧了根;枝干上冒出了小小的接头,她一早一晚雷打不动要去看两次。

  清明前,平阳的天气渐渐暖了,细雨蒙蒙,滋润着万物。

  凝香圃里的牡丹都开了。姜梨挑出来的那盆金腰带芍药老桩长出的接头已经可以用了,姜梨特意挑了一个早晨,小心的取下五个饱满的接头,又选了五盆粗壮些的老桩做砧木,将接头接上。

  姜梨把这五盆芍药与那盆金腰带单独放在一处,每日都要去看好几遍。

  落英跟在姜梨身后,等接好的五盆芍药抽枝发芽,慢慢长成郁郁葱葱一盆时,便到了五月。

  这日清晨,姜梨像往常一样带着落英去看芍药。刚到跟前,落英便愣住了。

  只见最中间那盆金腰带,枝头上开着三朵碗口大小的花,绛红色的花瓣中间镶着圈明黄,如同系了一条锦带,重瓣的花瓣层层叠叠,沾着清晨的露珠,在天光下泛着细碎的光,凑近了闻,还有股淡淡的清香,不像别的芍药那样浓烈,却格外清雅。

  “姑娘!开了!真的是金腰带!”落英站在花前,一脸惊喜。

  姜梨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托起一朵花,花瓣柔软得像上好的丝绸,散发着莹润的柔光,高贵不可方物。

  她眉目舒展,“比我想象中要好些。”

  正在这时,锦儿提着食盒走进来,看到花开,也惊呼起来:“我的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金腰带?没想到姑娘你真的种出来了!”

  “不行,我要去告诉陈老伯,他跟我说金腰带只是传说,哪里真能种出来?”

  陈老伯做了一辈子园艺,见过的奇花异草无数,却没有见过金腰带,自然认为金腰带只是传说而已。

  姜梨见锦儿一溜烟跑了出去,也不拦,任由她去了。

  很快,锦儿与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陈老伯一起走了进来。和他们一起进来的,还有张汉和另外几名花匠。

  看到盛开的三朵花,陈老伯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走上前,弯下身子仔细看了起来,“这……这真是金腰带?我活了六十多岁,终于见到真的了!”

  旁边的张汉也弯下身,“你看这颜色,真是喜庆鲜艳,比起牡丹园中的姚黄也不遑多让!”

  “这香气也特别,清雅不腻!”

  “姜姑娘真是好本事,当真将金腰带培育了出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赞叹。

  姜梨笑着道:“都是运气好,正好得了这株,说起来,还要感谢张汉。”

  “不是运气,是本事!”张汉看着姜梨,心服口服。“这些老桩我养了十多年,从来没有长出这样的奇花,没想到一到姜姑娘手中,连开的花都不一样了。”

  听了张汉的话,众人纷纷点头。

  这花最懂得谁对它用心,谁是真心爱护它。最近时间,姜梨日日守着这几株芍药,估计是感动了芍药花神,才种出了传说中的金腰带。

  接下来的几天,凝香圃门前排着队,都是来观赏金腰带。反而平阳几家有名的牡丹花圃,门可罗雀,冷清了下来。

  但这样的热闹只持续了一日,姜梨便让人将花用软藤箍牢,外罩红色的纱笼,方便搬运。

  锦儿有些不解,“姑娘,因为这盆金腰带,前来花圃赏花的人多了三倍不止,这花可是花圃的镇宅之物,你为何要将它遮起来?”

  “这平阳,有谁比太后更懂花?”姜梨笑着道:“如今她不方便出宫,我便将这花送进宫去。”

  锦儿虽然有些不舍,但一听是送给太后,也就不敢多话。

  翌日一早,姜梨戴上太后赏赐的玉镯,让李旺将花搬上马车,进城往宫里去。

  还没到仁寿宫门前,得了信的苏嬷嬷已经笑着迎了出来,“太后听说姑娘送了金腰带过来,便让奴婢过来接姑娘,说难得你有这份心。”

  姜梨笑着道:“能让太后观赏金腰带,是民女的荣幸。”

  进了仁寿宫,苏嬷嬷引着姜梨和两个抬着花的小黄门径直往里走。

  仁寿宫院子里的牡丹开得正盛,红的、粉的、白的,一片姹紫嫣红,可姜梨和她身后罩着红纱的金腰带,一进园就吸引了众人目光。大家都在猜测这传说中的金腰带究竟是何种模样。

  太后坐在凉亭里,旁边站着罗静婉。

  看到姜梨过来,太后笑着朝她招招手,“姜姑娘来了,快把花放下,让哀家好好瞧瞧。”

  两个小黄门将花放在凉亭的石桌上。

  姜梨笑着上前掀开红纱。三朵盛开的芍药如同一团火焰,热烈耀目。在每朵花中间,缠绕着一圈金黄,像精致的锦带,瞬间让周围的牡丹都失了颜色。

  果然是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真是好看!”太后颤颤巍巍起身,仔细看着花,“这颜色,这花型,跟哀家画上见到的一模一样,没想到今日还能见到真花。”

  罗静婉也凑过来,眼睛水润晶亮,“难怪叫金腰带,真是太形象了!”

  太后观赏了许久,才笑着让姜梨坐下,又让宫女倒了茶,“姜姑娘,这金腰带培育起来肯定不容易吧?跟哀家说说,你是怎么种出来的。”

  姜梨便把如何去牛头山买了上百株芍药老桩,又从这些老桩中挑出不同的一株进行培育,从去年冬天开始翻土、选盆、控温,再到倒春寒时护花、施麻酱渣肥,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很清楚。

  太后听得很认真,最后点头道:“不容易,真是不容易。这么娇贵的花,亏得你有耐心,还肯下功夫研究,这份匠心,很难得。”

  罗静婉也笑着道:“金腰带是传说中的品种,现世难寻,没想到姜姑娘真的种出来了。”

  正说着,便见皇后笑着走了进来,“母后,臣妾听说您在赏奇花,也过来看看。”

  姜梨和罗静婉连忙行礼。

  太后笑容带着几分慵懒,“这花叫金腰带,很是祥瑞,皇后过来看看,正好沾点喜庆。”

  皇后步态端庄地走过来,看到石桌上的金腰带,笑了笑,“这就是传说中的金腰带?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