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你的意思是把也像电影那样做一个愚蠢的分级制度?”
今天恰好来参加《北川》董事会例行会议的一名财团股东在听完薰子的话后,先是做了一个夸张无比的面部表情,随后身体往椅子靠背上微微一仰,十分无礼地对她这么说道。
《北川》成立之初,为了度过最艰难的创刊时期,曾通过北川文娱剪彩礼带来的便利,在日本国上流社会融了一波大额投资——
北川秀倒不是没有支持《北川》运作的资金。
千原雅人从泰国满载而归后,北川家族的总资产就突破了200亿円,完全有实力和能力来经营一家小型出版社。
但能活下去和能滋润的活下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为了不让《北川》在创刊初期夭折,北川秀便大量引进了出版界的成名业内人士,并通过关系找了许多跨行业投资的财团进行融资。
他们的参股不会影响到《北川》的运营,但他们的人脉与资源却能给《北川》带来兜底能力。
正如北川秀所预料的那样,《北川》借着这些大股东的资源,顺顺利利成了出版界最头部的文学杂志之一,甚至一度超越了《新文象》,成为了业内老二。
但这些大股东跟着《北川》水涨船高后,也渐渐有了一些属于他们的声音,以及公司内的势力。
一家公司做大做强后,内部必然会派系林立,内斗不休,就像一个国家建立之初那样。
而北川秀又属于那种甩手掌柜式的大老板,基本不过问公司里的情况,于是这些大股东便愈发嚣张,最近都开始对编辑部指手划脚了起来。
“风间董事,提出分级制度的人不是我,而是北川老师。
至于为什么要提出的分级制度,是因为这本《黑暗中的孩子们》.”
薰子对这类自命不凡、自视甚高,实际上又很无能的中年秃头大叔没什么好感。
但对方毕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而自己还只是一个没有正式入职的“临时工”,不好对他表现得过分忤逆。
她竭力用和善的语气,以及对方能理解的方式阐述着对《黑暗中的孩子们》应用分级制度的必要性。
然而她的话才说了一小半,对方就不耐烦的打断了她。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不必继续说下去了。
正是因为提出这个莫名其妙分级制度的人是北川老师,所以我这个时薪高达5113円的执行董事,才会和你这个时薪仅有284円的实习生说那么多话!
我不管北川老师是基于什么目的提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分级制度,总之我坚决不会同意将《北川》进行分级售卖!
不仅我不会同意,董事会的大部分股东,以及编辑部的大部分高层,都绝不会同意这种奇怪的提案!
就算它是北川老师提出的,也不行!”
风间董事翘着二郎腿,眼神里满是对薰子的轻蔑,以及几乎要从他嘴里溢出的傲慢感,
“我们之所以愿意投资《北川》那么多钱,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这群没什么太大存在价值的废物!
而是为了能从中赚取更多的日元!
小丫头,你能明白吗?
现在《新文象》已经从海外请了一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来连载新书!
这是日本文学史上都从未有过的情况!
即便是同样贵为日本文坛‘天下第一’的谷崎一郎老师,当年也只是入围了一次诺贝尔文学奖。
北川老师虽说成功击败了谷崎一郎老师,成为了文坛的新执牛耳者。
但他也没拿过诺贝尔文学奖吧?
你明白了吗?愚蠢的小丫头!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如果没有应对妥当,不仅《文艺》会被《新文象》压下去,连带着我们《北川》也将一败涂地,回归起点!”
风间董事的咆哮声几乎贯穿了整个编辑部。
在他身旁唯唯诺诺的主编是薰子的顶头上司,此时他也不敢在风间董事动真火的情况下帮薰子说话。
风间家族扎根于札幌市,是那边数一数二的实业型小财团,近些年他们频繁投资文娱界,已经收购了好几家小型娱乐公司,进军的势头正猛。
这位风间董事不仅在《北川》持有大量股份,也同时持有《大众》和《文艺》的一些干股,说起来也是一个出版界的大人物——
虽然他对纯文学一窍不通,也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敬,但他有钱啊。
钱总能让大部分人低头。
薰子承受着莫名的狂风暴雨,在诸多编辑的眼皮子底下被风间董事这个外行教育着。
见她没有再说话,风间董事依旧没停止喷粪,而是继续嗤笑着翘动二郎腿:“不过也是。一个区区时薪284円的实习生,不懂商业运作和公司经营也很正常,要是你能理解这些的话,你早就转正了。
但用愚蠢这件外衣来掩饰你的无能,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小丫头。
我们《北川》不需要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懂的实习生,一会儿听完我的话,你可以直接去人事部结算剩下的薪水了。
哦对了,虽然你什么都不懂,但鉴于你是负责这部的实习编辑,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原因吧。”
风间董事瞥了眼薰子,这个小丫头最多二十岁,但容貌精致漂亮,想来是因为这个理由才得到北川老师的喜爱吧。
他所知道的文人,没有一个不风流,没有一个不嫖娼。
他顿了顿,笑着继续说道:“刚才你也听到了吧,现在正是我们和《新文象》殊死一搏的时候。
而在出版界,衡量谁胜谁负的关键,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杂志的销量!
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新文象》显然不用为杂志的销量发愁。
而我们呢,在明知会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竟然还要对杂志进行分级销售,自断一臂!
小丫头,你告诉我,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这不是愚蠢。这是最正确的选择。”薰子淡淡回了他一句,随后把手里的稿件交给了一旁的主编。
她今天来,主要是把这个消息带给编辑部。
《黑暗中的孩子们》完成度非常高,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至于其他东西,北川老师也在附页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不需要她再复述什么。
好不容易考上京都大学的她,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都会用来努力适应京都的生活环境,然后争取在学校里为北川老师长脸。
北川老师在那次的浅草神社参拜中已经对她说了,希望她能在大学四年把重心放在文学研究和创作上,不用太把编辑工作当回事。
反正就算以后要和斋藤玲奈他们一样走编辑这条路,也得等毕业了再说。
和斋藤玲奈他们不同。
薰子在文学创作上是有很高的天赋的。
来东京都后,她已经接连在高中校刊上发表了近二十篇纯文学,并拿了一次“日本高中生关东地区文学大赏”的新人赏!
这也是北川秀继麻生真由美、东野圭吾、团鬼士郎、岩井俊二后,又正式收了薰子为徒的原因。
甚至在遥远的未来,也许能传承他衣钵的人,就是这个现在看起来还略显稚嫩的少女。
当然,这些东西风间董事完全不知道,甚至在《北川》编辑部,大家也只是觉得北川老师比较钟爱薰子,在尝试培养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而已。
确实和高高在上的风间董事相比,薰子根本算不了什么。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告辞了。”薰子不想过多和风间董事纠缠。
从目前的情况看,以风间董事为首的一批董事会成员显然不赞成把《北川》做分级售卖。
但这是北川老师在稿件里提到的重中之重。
既然没法上行下效,那就只能另外告知北川老师了。
薰子冲两人微微鞠躬,然后迅速离开了编辑部。
“这小丫头,看起来柔柔弱弱,没想到脾气还挺大。北川老师原来喜欢这种调调么?”
风间董事冲着薰子离开的背影嗤笑了下,随后将视线放在了那叠书稿上,
“这是马上要在15号的新刊上连载的书吧?你们现在就可以去做宣发和预热处理了。
至于那所谓的分级制度,不用理会,我们自然会和北川老师说的。”
“是,风间董事,我明白了。”
主编抹了把汗,又看了眼薰子离去的方向,犹豫再三,还是小声对他说了一句,
“那个.薰子她是北川老师内推进来的实习编辑,而且工作能力确实不错,直接让她离开,会不会”
“哈?这种无足轻重的小女孩,走掉多少都不会影响到《北川》的运作吧。
就算北川老师因此生气了,回头我再弄几个回来不就好了?
至于工作能力什么的,你是说一个区区的实习生,能比你们这些在职多年的老编辑还能干么?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我花钱雇佣你们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主编大人,有些话说出来前,我觉得先过过脑子会比较好。”
风间董事拍了拍西裤,从椅子上缓缓起身,他今晚还有好几个酒局,不想在这种鬼地方耽搁太久,
“没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走了。分级制度这事,不用再提交给董事会了。
如果有人问起的话,就说这是我的意思。
以后不要再让我失望了啊,主编大人。现在日本国的总体经济还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你这种高薪又不需要做太多事的职位,可是有很多人盯着的呢。
我可不希望有一天来公司,看到你也像刚才那个小女孩一样,站在人事部恳求同事帮你结清剩余的工资。”
他拍了拍主编的肩膀,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当天下午。
北川秀哄睡了北川绿子和北川彻,又与梦子缠绵了一番后,回到书房继续奋笔疾书,写起了即将在1月号《文艺》上连载的《美好的旅行》。
这部川端康成的小众佳作就是他用来对付那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主要作品。
《熔炉》和《黑暗中的孩子们》更偏向于大众文学,对海外那些自命清高的文学家们而言,终归是叫座不叫好的“下乘作品”。
阿尔诺出事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得不延期颁发,给诺奖官方造成了极大的公信力缺失的麻烦。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终身评委离席,不愿意再对之后的诺贝尔文学奖进行评选审核,这也是一件非常棘手和麻烦的事。
但即便如此,瑞典文学院依旧用“投票”的方式保留了塔琳娜的终身评委身份,并且只和阿尔诺以及阿尔诺俱乐部划分了界限,却没有恢复北川秀的声誉与参选资格。
这次埃温特·约翰逊千里迢迢从斯德哥尔摩赶来东京帮前原诚司撑腰,背后肯定受到了瑞典文学院与诺奖官方的指示。
所以用一系列新的作品打脸他们,是北川秀回应他们的最好方式。
他从来不惯着任何想要诋毁和污蔑自己的敌人!
这次不仅要彻底了结与新文象出版社之间的恩怨,把新民主党的二把手拉下神坛,他还要让诺奖官方真正明白,他北川秀可不是一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就在北川秀敲打起键盘,准备把《美好的旅行》的设定集做好时,一旁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下。
他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是薰子发来的短信。
【北川老师您现在有空吗?有关《黑暗中的孩子们》的分级问题,我想和您沟通一下。】
【可以。】
北川秀立即回了一条短信给她。
没过一会儿,手机铃声响起,他按下通话键,里面很快传来了薰子的声音。
“北川老师,是我。”
“恭喜你,薰子酱,考上了京都大学,真的很了不起呢。”北川秀先是给她贺喜了一番。
日本高中生想进东大、京都大、大阪大这类的名校,难度不亚于在隔壁考清北复交,都是精英里的精英才能做到的事。
这点来说,这事确实值得恭喜。
“谢谢你,北川老师。”薰子最想听到的就是北川秀的恭喜,此时听到后心满意足,因为上午那件小事而升起的一丝丝不悦感也烟消云散了。
“好了,那就说回正事吧。《黑暗中的孩子们》这本书要分级,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么?”北川秀问道。
薰子不是那种随随便便会否决别人想法的人,她郑重打来电话,北川秀便同样郑重对待。
“不,我觉得您的想法非常好,我很赞同。只是.”
薰子顿了下,把上午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北川秀。
今天恰好来参加《北川》董事会例行会议的一名财团股东在听完薰子的话后,先是做了一个夸张无比的面部表情,随后身体往椅子靠背上微微一仰,十分无礼地对她这么说道。
《北川》成立之初,为了度过最艰难的创刊时期,曾通过北川文娱剪彩礼带来的便利,在日本国上流社会融了一波大额投资——
北川秀倒不是没有支持《北川》运作的资金。
千原雅人从泰国满载而归后,北川家族的总资产就突破了200亿円,完全有实力和能力来经营一家小型出版社。
但能活下去和能滋润的活下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为了不让《北川》在创刊初期夭折,北川秀便大量引进了出版界的成名业内人士,并通过关系找了许多跨行业投资的财团进行融资。
他们的参股不会影响到《北川》的运营,但他们的人脉与资源却能给《北川》带来兜底能力。
正如北川秀所预料的那样,《北川》借着这些大股东的资源,顺顺利利成了出版界最头部的文学杂志之一,甚至一度超越了《新文象》,成为了业内老二。
但这些大股东跟着《北川》水涨船高后,也渐渐有了一些属于他们的声音,以及公司内的势力。
一家公司做大做强后,内部必然会派系林立,内斗不休,就像一个国家建立之初那样。
而北川秀又属于那种甩手掌柜式的大老板,基本不过问公司里的情况,于是这些大股东便愈发嚣张,最近都开始对编辑部指手划脚了起来。
“风间董事,提出分级制度的人不是我,而是北川老师。
至于为什么要提出的分级制度,是因为这本《黑暗中的孩子们》.”
薰子对这类自命不凡、自视甚高,实际上又很无能的中年秃头大叔没什么好感。
但对方毕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而自己还只是一个没有正式入职的“临时工”,不好对他表现得过分忤逆。
她竭力用和善的语气,以及对方能理解的方式阐述着对《黑暗中的孩子们》应用分级制度的必要性。
然而她的话才说了一小半,对方就不耐烦的打断了她。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不必继续说下去了。
正是因为提出这个莫名其妙分级制度的人是北川老师,所以我这个时薪高达5113円的执行董事,才会和你这个时薪仅有284円的实习生说那么多话!
我不管北川老师是基于什么目的提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分级制度,总之我坚决不会同意将《北川》进行分级售卖!
不仅我不会同意,董事会的大部分股东,以及编辑部的大部分高层,都绝不会同意这种奇怪的提案!
就算它是北川老师提出的,也不行!”
风间董事翘着二郎腿,眼神里满是对薰子的轻蔑,以及几乎要从他嘴里溢出的傲慢感,
“我们之所以愿意投资《北川》那么多钱,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这群没什么太大存在价值的废物!
而是为了能从中赚取更多的日元!
小丫头,你能明白吗?
现在《新文象》已经从海外请了一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来连载新书!
这是日本文学史上都从未有过的情况!
即便是同样贵为日本文坛‘天下第一’的谷崎一郎老师,当年也只是入围了一次诺贝尔文学奖。
北川老师虽说成功击败了谷崎一郎老师,成为了文坛的新执牛耳者。
但他也没拿过诺贝尔文学奖吧?
你明白了吗?愚蠢的小丫头!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如果没有应对妥当,不仅《文艺》会被《新文象》压下去,连带着我们《北川》也将一败涂地,回归起点!”
风间董事的咆哮声几乎贯穿了整个编辑部。
在他身旁唯唯诺诺的主编是薰子的顶头上司,此时他也不敢在风间董事动真火的情况下帮薰子说话。
风间家族扎根于札幌市,是那边数一数二的实业型小财团,近些年他们频繁投资文娱界,已经收购了好几家小型娱乐公司,进军的势头正猛。
这位风间董事不仅在《北川》持有大量股份,也同时持有《大众》和《文艺》的一些干股,说起来也是一个出版界的大人物——
虽然他对纯文学一窍不通,也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敬,但他有钱啊。
钱总能让大部分人低头。
薰子承受着莫名的狂风暴雨,在诸多编辑的眼皮子底下被风间董事这个外行教育着。
见她没有再说话,风间董事依旧没停止喷粪,而是继续嗤笑着翘动二郎腿:“不过也是。一个区区时薪284円的实习生,不懂商业运作和公司经营也很正常,要是你能理解这些的话,你早就转正了。
但用愚蠢这件外衣来掩饰你的无能,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小丫头。
我们《北川》不需要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懂的实习生,一会儿听完我的话,你可以直接去人事部结算剩下的薪水了。
哦对了,虽然你什么都不懂,但鉴于你是负责这部的实习编辑,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原因吧。”
风间董事瞥了眼薰子,这个小丫头最多二十岁,但容貌精致漂亮,想来是因为这个理由才得到北川老师的喜爱吧。
他所知道的文人,没有一个不风流,没有一个不嫖娼。
他顿了顿,笑着继续说道:“刚才你也听到了吧,现在正是我们和《新文象》殊死一搏的时候。
而在出版界,衡量谁胜谁负的关键,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杂志的销量!
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新文象》显然不用为杂志的销量发愁。
而我们呢,在明知会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竟然还要对杂志进行分级销售,自断一臂!
小丫头,你告诉我,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这不是愚蠢。这是最正确的选择。”薰子淡淡回了他一句,随后把手里的稿件交给了一旁的主编。
她今天来,主要是把这个消息带给编辑部。
《黑暗中的孩子们》完成度非常高,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至于其他东西,北川老师也在附页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不需要她再复述什么。
好不容易考上京都大学的她,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都会用来努力适应京都的生活环境,然后争取在学校里为北川老师长脸。
北川老师在那次的浅草神社参拜中已经对她说了,希望她能在大学四年把重心放在文学研究和创作上,不用太把编辑工作当回事。
反正就算以后要和斋藤玲奈他们一样走编辑这条路,也得等毕业了再说。
和斋藤玲奈他们不同。
薰子在文学创作上是有很高的天赋的。
来东京都后,她已经接连在高中校刊上发表了近二十篇纯文学,并拿了一次“日本高中生关东地区文学大赏”的新人赏!
这也是北川秀继麻生真由美、东野圭吾、团鬼士郎、岩井俊二后,又正式收了薰子为徒的原因。
甚至在遥远的未来,也许能传承他衣钵的人,就是这个现在看起来还略显稚嫩的少女。
当然,这些东西风间董事完全不知道,甚至在《北川》编辑部,大家也只是觉得北川老师比较钟爱薰子,在尝试培养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而已。
确实和高高在上的风间董事相比,薰子根本算不了什么。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告辞了。”薰子不想过多和风间董事纠缠。
从目前的情况看,以风间董事为首的一批董事会成员显然不赞成把《北川》做分级售卖。
但这是北川老师在稿件里提到的重中之重。
既然没法上行下效,那就只能另外告知北川老师了。
薰子冲两人微微鞠躬,然后迅速离开了编辑部。
“这小丫头,看起来柔柔弱弱,没想到脾气还挺大。北川老师原来喜欢这种调调么?”
风间董事冲着薰子离开的背影嗤笑了下,随后将视线放在了那叠书稿上,
“这是马上要在15号的新刊上连载的书吧?你们现在就可以去做宣发和预热处理了。
至于那所谓的分级制度,不用理会,我们自然会和北川老师说的。”
“是,风间董事,我明白了。”
主编抹了把汗,又看了眼薰子离去的方向,犹豫再三,还是小声对他说了一句,
“那个.薰子她是北川老师内推进来的实习编辑,而且工作能力确实不错,直接让她离开,会不会”
“哈?这种无足轻重的小女孩,走掉多少都不会影响到《北川》的运作吧。
就算北川老师因此生气了,回头我再弄几个回来不就好了?
至于工作能力什么的,你是说一个区区的实习生,能比你们这些在职多年的老编辑还能干么?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我花钱雇佣你们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主编大人,有些话说出来前,我觉得先过过脑子会比较好。”
风间董事拍了拍西裤,从椅子上缓缓起身,他今晚还有好几个酒局,不想在这种鬼地方耽搁太久,
“没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走了。分级制度这事,不用再提交给董事会了。
如果有人问起的话,就说这是我的意思。
以后不要再让我失望了啊,主编大人。现在日本国的总体经济还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你这种高薪又不需要做太多事的职位,可是有很多人盯着的呢。
我可不希望有一天来公司,看到你也像刚才那个小女孩一样,站在人事部恳求同事帮你结清剩余的工资。”
他拍了拍主编的肩膀,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当天下午。
北川秀哄睡了北川绿子和北川彻,又与梦子缠绵了一番后,回到书房继续奋笔疾书,写起了即将在1月号《文艺》上连载的《美好的旅行》。
这部川端康成的小众佳作就是他用来对付那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主要作品。
《熔炉》和《黑暗中的孩子们》更偏向于大众文学,对海外那些自命清高的文学家们而言,终归是叫座不叫好的“下乘作品”。
阿尔诺出事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得不延期颁发,给诺奖官方造成了极大的公信力缺失的麻烦。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终身评委离席,不愿意再对之后的诺贝尔文学奖进行评选审核,这也是一件非常棘手和麻烦的事。
但即便如此,瑞典文学院依旧用“投票”的方式保留了塔琳娜的终身评委身份,并且只和阿尔诺以及阿尔诺俱乐部划分了界限,却没有恢复北川秀的声誉与参选资格。
这次埃温特·约翰逊千里迢迢从斯德哥尔摩赶来东京帮前原诚司撑腰,背后肯定受到了瑞典文学院与诺奖官方的指示。
所以用一系列新的作品打脸他们,是北川秀回应他们的最好方式。
他从来不惯着任何想要诋毁和污蔑自己的敌人!
这次不仅要彻底了结与新文象出版社之间的恩怨,把新民主党的二把手拉下神坛,他还要让诺奖官方真正明白,他北川秀可不是一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就在北川秀敲打起键盘,准备把《美好的旅行》的设定集做好时,一旁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下。
他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是薰子发来的短信。
【北川老师您现在有空吗?有关《黑暗中的孩子们》的分级问题,我想和您沟通一下。】
【可以。】
北川秀立即回了一条短信给她。
没过一会儿,手机铃声响起,他按下通话键,里面很快传来了薰子的声音。
“北川老师,是我。”
“恭喜你,薰子酱,考上了京都大学,真的很了不起呢。”北川秀先是给她贺喜了一番。
日本高中生想进东大、京都大、大阪大这类的名校,难度不亚于在隔壁考清北复交,都是精英里的精英才能做到的事。
这点来说,这事确实值得恭喜。
“谢谢你,北川老师。”薰子最想听到的就是北川秀的恭喜,此时听到后心满意足,因为上午那件小事而升起的一丝丝不悦感也烟消云散了。
“好了,那就说回正事吧。《黑暗中的孩子们》这本书要分级,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么?”北川秀问道。
薰子不是那种随随便便会否决别人想法的人,她郑重打来电话,北川秀便同样郑重对待。
“不,我觉得您的想法非常好,我很赞同。只是.”
薰子顿了下,把上午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北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