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周全-《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

  俞林甩着手上的水上到了门口,看着屋内的狼藉,说:“赶紧看看丢什么东西没有。”

  这种情况,俞林也不好进屋。

  虽然屋里有被人翻动的痕迹,但宋露白知道,真正值钱的东西应该一样也没丢。

  床头床尾虽然都被翻了,但她之前不放心,又把存折从地砖里拿出来,缝进了被子棉套里。

  她重新打开被子叠了一遍,没看到棉线拆除破损的痕迹,就知道存折没丢。

  至于其它值钱的东西,放在了床底下的砖块里,她蹲在柜子跟前往那边看时,也没发现被撬动的痕迹。

  重要的东西没丢,家里还剩的一斤多点白面和两三斤的大米以及她买牛奶做的一斤多奶疙瘩丢了,还有装着零碎的钱和票的饼干盒子也丢了。

  那盒子就放在柜子上方,里面有十几块分分毛毛的小零钱,还有一些票据,平日里她和卫扬去供销社买东西都从那里拿。

  偷东西的人胆子真是大。

  宋露白当即报了派出所。

  卫扬带着孩子回来时,派出所的同志正在家门口。

  听完情况,卫扬绕到屋后看了看。

  以前住泥坯房,窗口很小,还用木棍交叉钉上,窗口处无论如何都进不去人。

  砖房的窗口稍大,为了屋里亮堂,没有在窗口那钉木条,反倒是给了小偷进来的机会。

  这种小偷小摸,宋露白都不觉得公安能把小偷抓到。

  理理心情,宋露白把抓回来的鸡炖了,卫扬和俞林在屋后修窗子。

  在宋露白的安排下,姐妹俩拿着钱去供销社买了半斤散酒回来。

  中午吃饭,俞林和卫扬一人喝了两杯,宋露白尝了一口差点没吐出来。

  又辣又烧的慌,一点都不好喝,为什么男人都爱喝这玩意呢?

  “小宋,四天后的上午来城里和我们汇合,可别忘了啊。”

  俞林一脚蹬着自行车,一脚撑地,脸上带着不自然的红。

  宋露白说:“你在院子里休息个把小时再回去吧,还能骑的稳吗?”

  俞林摆摆手,“我清醒的很,才喝那点,不碍事,走了啊,卫扬,下次咱再继续喝。”

  俞林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走了,宋露白回头一看,见卫扬脸上黑红黑红的。

  宋露白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你没晕吧?”

  卫扬摇头说:“这酒劲不小,好在喝的不多。”

  虽然喝得不多,但长时间没喝过酒,突然喝了两杯,这脑袋还挺晕。

  卫扬回屋里躺着了。

  宋露白看着修好的窗户叹气,虽然没丢特别重要的东西,但丢了东西心里总是不好受。

  她以为东西找不回来时,派出所的人抓住了一个倒腾肉票的小年轻,还在小年轻的家里搜出了宋露白家装零钱的饼干盒。

  小年轻被送到家门口时,宋露白看他脚上的鞋破的露着指头,说:“把丢的东西还回来我们就不追究了。”

  小年轻犟着头不看宋露白,哼道:“你穿一件衣裳都要好多钱,我偷拿你家一点粮食能值多少钱?”

  宋露白都懒得和这小孩争辩,对公安说:“你们看着办吧,我家的东西不能白丢。”

  公安说:“他家把粮食都吃完了,奶疙瘩倒是剩了一些,这孩子家就只有他和他妈,他也不是第一回干偷鸡摸狗的事,他妈也不管,他家估计也赔不起。”

  这下轮到宋露白干瞪眼了。

  小偷是找到了,但东西白丢了?人家还一副“你能把我咋样”的态度。

  宋露白在想要咋让这小子意识到错误时,卫扬回来了。

  看到卫扬高大的身躯,那小子下意识站直了身体,眼睛也不敢乱瞟了。

  这前后的态度看的宋露白起了无名火。

  卫扬了解完情况后,说:“既然还不起,就去连队干活吧,每月工资直接扣除,等什么时候还清了,什么时候回团部。”

  卫扬对公安说:“带着他回家和他妈说一声。”

  父母不管,总不能一直这样偷下去。

  小年轻说:“你凭啥让我去干活?”

  卫扬走到他跟前,腰微弯、垂头看着他,正色问:“你又凭啥偷别人家的东西不用付出代价?小子,人不可能靠偷偷摸摸过一辈子。你要是表现的好,我提前让你回来。”

  卫扬足足比他高两个头,小年轻下意识避开了他的视线,心里发虚的缩了缩肩头。

  见状,卫扬眉眼之间微微放松,还知道害怕就行,还不算无可救药。

  公安带着小年轻准备走,宋露白说:“先别走,谁给你说的我的衣服很贵?”

  小年轻脸上的表情收敛不少,说:“大家都这么说。”

  宋露白知道不可能揪出那个人了,等人走了,她撇撇嘴说:“你还挺宽容他。”

  卫扬说:“他那样的小年轻,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也没有羞耻心,不把他往正路上引,把人逼急了咱也落不着什么好,咱是不怕他,但咱还有俩闺女。”

  宋露白心里一震,是呀,她还有俩闺女,女儿还很小,得需要好好保护着。

  她神色严肃的说:“我有点飘了。”

  这样下去可要不得。

  卫扬被她的表情逗笑,“你飘啥了?你又没欺负别人。”

  第二天一大早,卫扬骑着自行车送宋露白去了城里。

  俩人分开的时候,宋露白千叮咛万嘱咐让卫扬照顾好孩子。

  卫扬不厌其烦的保证,见她还要继续说,他问:“你就记挂孩子,一点都不记挂我?”

  宋露白张嘴就来:“我咋不记挂你,出门在外我无时无刻都会想你的。”

  “再说一遍。”

  她哼道:“真讨厌!”

  …

  师部派去考察的一共有七人,到了乌市,和来自上面的三人汇合,众人一道坐火车去了南宁。

  宋露白在此行人员里算是年纪小的,全程她不怎么说话,主要是多听多看多学习,但该有的眼力劲都在。

  第一站是南宁,第二站去了上海。

  听领导们讨论,她确实涨了不少见识。

  开办一个工厂所需要的资金比她预想的多的多,而且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再回想起她写的那份可行性报告分析,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她觉得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呢。

  喜欢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