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郑盛雨下场调解!拼呗员工被抓!(求月票)-《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当天下午,陈延森得知范俊彦已经赶往杭城后,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拼呗与橙子科技的运转早已步入正轨,管理机制成熟稳健,哪怕不用他插手,两家公司也能保持不错的发展态势。

  只不过,随着拼呗业绩迅猛增长,与亰东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变得微妙。

  柳强东发现,亰东的KA供货商,大多都跑去了拼呗入驻。

  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3C数码和大家电都是复购率极低的品类,拼呗多卖一件,亰东就少卖一件。

  长期以往下去,亰东的护城河就有决堤风险。

  可两家平台,刚度过三个月的蜜月期,拼呗每个月也能为亰东贡献超10亿的销售额,加上张进东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

  一时间,柳强东还真不想跟陈延森撕破脸皮。

  否则拼呗全力支持苏宁,到时候二打一,他还真有点心慌。

  加上他正在筹备亰东618电商节,打算向苏宁、国美发起突袭,自然不想多树敌人,便把心里的不满强行压了下去。

  陈延森并不清楚柳强东的想法,拼呗当前的业绩重心还是以快消商品为主,剔除橙子科技,剩下的3C和大家电占比都不到5%。

  所以他即便知晓,也不会放在心上。

  临近五点时,拼呗人事部的熊力,紧急发来一份调查文件,并询问他的意见:“老板,这两个人该怎么处理?”

  食品组招商林嘉铭,类目部运营周洋,一个拥有商家资源,另一个掌握着二级品类页面的商品排序权限。

  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期间,总共向商家收取了193万‘坑位费’,经人匿名举报,才被风险控制部门发现。

  陈延森打开调查文档,上面详细记录了林嘉铭和周洋的捞钱手段,包括每一笔转账汇款的具体金额。

  短短两个月,捞了近200万。

  “要不是这个月调整了百亿补贴规则,并把资源位和商品的调整权限收归活动运营部门,恐怕还发现不了。”

  陈延森轻笑,小声嘀咕道。

  上一世,他依靠类似的手法赚到了第一笔创业资金,但他的操作方法可比林嘉铭两人高明多了。

  简单来说,林嘉铭和周洋利用二级品类页面的商品排序权限,强行给塞钱的商家导流,以及向商家收取百亿补贴的‘插队手续费’。

  由于百亿补贴频道的流量大、产出高、报名商品多,很多商家在报名后,迟迟等不到审核结果。

  一问就是品太多,需要排队。

  商家里的人精可不少,暗自琢磨:既然有排队,那就说明可以插队,大不了掏钱就好了。

  只要自家的商品进入百亿补贴频道,每天保底销售额都有20万,对于商家而言,与潜在收益相比,掏个十万八万根本不算多。

  林嘉铭两人的运气不太好,正好碰上百亿补贴把单坑日均产出的要求,从20万提升到了30万。

  有一家干脆面工厂,销售额刚好卡在20万的及格线上。

  政策一调整,这家工厂的商品就没法上百亿补贴了。

  可工厂老板不这么想,他觉得林嘉铭和周洋收了钱,就得给他办事,不然这十万岂不是白给了?

  但周洋手里的权限被收走了,双方吵着吵着就撕破了脸。

  因此,这匿名举报人的身份,就值得推敲了。

  总之不可能是涉事商家,因为举报了林嘉铭和周洋,他们也得进去做天堂伞、踩缝纫机。

  那么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拼呗的员工举报,要么是同行举报。

  “报警吧,涉事商家名单移交给巡检所。”

  陈延森稍作思考,还是决定按公司章程办事。

  若他放过林嘉铭和周洋,日后每个招商运营都会心存侥幸:先捞一笔再说,反正大老板不会追究。

  长此以往,原本坚守底线的人也会被裹挟其中,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好的,老板,我马上通知法务。”熊力回道。

  陈延森说完,给风险控制部门的总监陈鹏发出一条信息:“明天交一份商家入驻流程和数据审计规则上来,如果拼呗小二收钱,全靠匿名举报才能发现,我还要你们风控部门做什么?”

  “是,老板。”

  另一边,收到信息的陈鹏脸色铁青,恨不得一脚踹死林嘉铭和周洋两人。

  他心里明白,自己的Q1季度奖金悬了!

  此事固然有资源分配权限不合理的因素,但风控部门毫无察觉,同样难辞其咎。

  陈鹏拉着组员,走进了一间会议室。

  与此同时。

  虚院市区的巡检所,也接到了拼呗公司法务的报警电话,若是其他公司,他们可能还不会怎么重视。

  可这是拼呗!

  隶属森联资本,在许振辉那里都是挂了名的!

  涉案金额高达200万!

  没过多久,一共三辆巡检所的车,就开进了朱仙庄科技园。

  此时的林嘉铭和周洋,依旧坐在工位上,与商家沟通入驻事宜,以及报名百亿补贴活动所需的活动力度、库存等信息。

  这时,十几个身穿制服的巡检,拿着证件,走到了商家运营部的办公区,高声问道:“谁是林嘉铭?谁是周洋?麻烦跟我们走一趟。”

  张一峰、袁伟和陈旭等人面面相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俩该不会一起去买卖爱情了吧?”

  李辉小声嘟哝道。

  “应该不是,买卖爱情被查到,通常是电话传唤,去了交五千块罚款。”

  张一峰摇了摇头道。

  袁伟和陈旭对视一眼后,眯着眼问道:“一峰,你很有经验嘛。”

  “我都是在网上看到的,别误会。”张一峰难得脸红一次,急忙辩解道。

  “哦,是吗?”陈旭一脸揶揄,笑着打趣道。

  林嘉铭和周洋看到巡检员,又听到唯独只喊两人的名字,身体顿时抖得如同筛糠。

  冷汗顺着脊背瞬间浸透衬衫,眼里皆是掩饰不住的慌乱。

  每一次收钱时的喜悦,顷刻间变成了无尽的恐惧。

  为首的一名巡检员,淡淡一笑,顺着众人的目光,抬脚走到林嘉铭身旁,沉声问道:“你是林嘉铭还是周洋?”

  “林嘉.铭。”林嘉铭一边说,一边口齿打颤。

  “你涉嫌巨大金额受贿行为,现在依法对你进行拘留,跟我们走吧。”

  巡检员直接宣布。

  受贿?

  这话一出,立马在整个商家运营部炸开了锅!

  “他俩受贿?收了商家的钱?”袁伟震惊道。

  “金额巨大,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操!他俩到底收了多少钱?”李辉猛地起身,暗自咋舌。

  张一峰深深地看了一眼袁伟和李辉,他们三个之前作为TOP招商,毫不夸张地说,遇到塞钱的商家,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但他们当时的收入也不低,所以一毛钱都没敢收,就连价值超过100元的礼物,都是主动向公司上报。

  最少三年,最高十年!

  当林嘉铭和周洋,被巡检员带走以后,余下的商家运营才回过神来,不少动过小心思的人,都不由地感觉到一阵后怕。

  捞钱的时候只有快乐,但亲眼看到严重的后果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有命捞,可没命花!

  “林嘉铭和他女朋友的婚礼,好像定在五一。”

  人群里,有人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女朋友?等他出来,早就是别人的孩子妈了。”

  又一个人冷笑一声,幽幽地补刀。

  “要我说,活该!公司给大家的待遇可不低,底薪、租房补贴、饭补、交通补和季度奖金,他俩这么做,对得起陈总吗?”

  李辉开口骂道。

  旁边的人听他这么说,连忙附和。

  这一晚,拼呗的各大部门,都在讨论这件事。

  巡检员上门抓人的举动,狠狠震慑住一帮人。

  ……

  ……

  虚院,柳溪旁的石凳上。

  宋允澄拎着啤酒、小零食,乖巧地坐在一旁,直勾勾地望着陈延森。

  “你没事吧?”宋允澄关心问道。

  她都听说了,林嘉铭和周洋联手捞了200万。

  在她看来,陈延森对员工这么好,下面的招商和类目还敢背着公司疯狂敛财,作为老板,陈延森的心情肯定不太好。

  “我能有什么事?喊你出来,主要是让你陪我吹吹风。”

  陈延森耸了耸肩,他可不会因为林嘉铭和周洋的事,而产生什么负面情绪。

  身为过来人,他刚刚回想起自己的捞钱经历,他只恨自己当年捞得太少,导致成立斐鱼科技时的股权占比不高,几轮融资后,自己手里的持股比例仅剩下28%。

  如果能重来一次,他一定要大捞特捞!

  “可是,外面很冷呢。”宋允澄缩了缩脖子,看见陈延森只穿了一件高领毛衣和西装外套,暗暗吐槽:这狗东西真抗冻。

  “那咱们回家。”

  陈延森坏笑着说。

  回家?

  宋允澄很快反应了过来,陈延森指得是0418,她放下啤酒和零食,挥了挥手道:“我才不去呢。”

  她主要怕被萌洁撞见。

  “对了,明天陪我去沪城出差。”陈延森转过身,冲着宋允澄喊道。

  “又送外卖呀?”宋允澄停下脚步,轻笑着问道。

  陈延森笑笑没说话。

  这次出差与筷跑并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通达系的四位老板搞了个搔操作,逼得邮政协会的郑盛雨不得不下场。

  牵头在沪城,搞了一场快递行业的小型交流会。

  核心目的便是想叫停三通一达和云速之间的快递大战!

  次日上午。

  小李开车,载着陈延森、宋允澄,向着沪城一路疾驰。

  老高忙着处理高德地图的收购工作,压根忙不过来,这次就没带上他。

  中间路过金陵时,稍作休息,等陈延森赶到沪城时,车窗外的天色也彻底黯淡了下去。

  “先去筷跑总部,龙漕路200号。”

  驶出高速收费站后,陈延森冲着小李吩咐道。

  小李点了点头,在高德地图上输入目的地,继续前行。